大学以前我是个迷迷糊糊的人,学习成绩只能代表我们那小城市的一般教育水平,可能还稍微高点。当时不知道学习的意义,就这么迷糊的学习著,高三,平时在班里成绩不稳定,中上等,偶尔进前十,后来高考过了二本线,觉得也是个公办,就走了。

从小喜欢拆东西,拆电子产品,玩马达,自己做船,自己瞎琢磨小发明创造,所以大学也选了电子信息专业。大一打暑假工,第一次到东莞进黑工厂,见到社会残酷,决心大学应该学点东西,否则出来只能上产线,于是进电子协会,自学(老师教的都是汇编)单片机编程,电路板绘制等,结合小时候的爱好做了很多东西,如音响,单片机开发板,液晶屏示波器等。

后来毕业,带著自己写的程序做的东西去面试,破格进了一家上市公司,以我现在眼光看当时的自己,那个小伙子确实眼里有光。进了这家上市公司,我后来的痛苦却开始有了铺垫。

这家公司在我们当地是比较出名的,当年招的基本都是211,985学校的学生,华科,武大,西电,武理工等,我在里面学历很低,虽然也读了在职研究生。

进入公司后,很快我发现这些一本学校的学生也不是都很厉害,一个科室几十个人,技术厉害的也就那几个,但是一本学校的人大多做事都很认真,不耍滑头,这点是我当领导后的切身体会。没多久我就开始带项目,并且在职能部门升任领导开始带六七个下属,再后来一系列巧合我到了一个小公司做了研发总监,这是我工作的第五年。第六年的时候带30多个下属,在这家小公司薪资在26万到36万不等。

工作第八年半,开始创业,其实现在看那时候的自己是脑子短路。很明显创业失败了。技术思维太重。后来离开家,去SZ,进了一家公司做产品经理,offer签的3万3,14薪保底。刚过了试用期,权衡SZ的房价和自己的理想,生怕自己又安于工作,失去了追求自我的动力,又提出不干了。

躺床上看到一个科技教育公司招产品经理,觉得自己小时候对这些电子产品很感兴趣,却没有人教我,于是决定去做小朋友的steam教育,教他们。心里想,既然是工作,起码要有意义吧。于是又到一家公司做科技教育类产品经理,月薪3万,包吃。后来老板让我选个方向,是研发产品还是研发课程。我脑子短路,不做产品研发类产品经理,非要做课程研发类产品经理,因为我觉得教育的本质在于课程。结果那群写课的女老师都没做过工程师,天天跟我讲教育心理学,动不动就小白兔啊,啥的,我的教育理念得不到支持,受不了,又回武汉了。我的教育理念就是用小朋友能听懂的话告诉他们基础的电子学,计算机科学的知识。比如发光二极体为什么发光。显示器为什么可以显示。图形编程为什么可以让我的小车听我的安排(编译原理)。我始终认为,自己完全理解的东西是可以让小朋友听懂的,也可以回答小朋友的无限追命why。很可惜,这个公司的steam教育不是我想的那样,部门氛围好像也容不下我。那就他们做他们的小兔子采蘑菇去吧。

回WH后,打算彻底跟我的理想决裂,重新找研发经理岗位也不太现实了,这种岗位需要机会,而找一个嵌入式工程师或者硬体工程师的岗位就相对容易了。但是我这种复杂经历,面试这种基础岗位我怎么敢跟hr讲,否则他们没一个人敢要我。后来找到一个嵌入式工程师,月薪2万。入职后,很快我就知道了这个公司产品研发的问题,毕竟我项目经验,产品经验丰富,见过的,管理过的也多。大公司(A股),小公司,军工的,消费电子的,还有科技教育的。虽然干过军品的,工业级的,消费级的,其实他们之间技术上都是一样的,不同的只是客户需求侧重点,项目管理流程,质量标准,行业认证法规等。

但是以我的身份,不能一去就瞎BB,发现了就当没看见吧。那点嵌入式编程也很好胜任,我感觉自己精力用不完,我全部用来追求设计极限和解决他们解决不了的难题,设计极限比如程序效率,优美度,架构合理性等,在这样一种追求里,我也能感受到快感,觉得自己还活著,可以让时间过得快,后来我追求极致成本,设计简洁,我发现我可以把公司主销产品成本砍下50%,这就不是小问题了,意味著按照公司销量估算,可以创造几千万的价值。立马我私下找了老板,但是作为一个基础工程师,他以为我开玩笑。并且选择不相信我,让我年轻人慢慢释放,然后把我带给了副总,让我跟副总讲讲我的思路,我觉得不是他sb就是我sb。本来还想隐忍著做自己的嵌入式工程师,听小领导的安排,慢慢等机会的。但从那事后,那个研究佛学的副总想方设法搞我走,工作能力各方面拿我没办法,非说我沟通能力不行,这也是我听别人说的,那个副总从来不敢跟我当面谈,哪怕后来调过来做我直接领导。离职啥的,他让人力资源新入职两天的小姑娘找我谈,这种感觉也是很奇特了,明显他们理亏,我全程式控制场,拿了一个月赔偿辞职了,继续折腾我的公司,单枪匹马把这个产品从硬到软干出来了,直接把成本砍半了。以为可以拿到融资靠这个产品颠覆行业,然后用同样的研发思路把整个行业产品线干一遍,后来发现,又天真了。因为没人给你投钱,因为你没有销售能力。但是我的逻辑是我有销售能力,还要你锤子钱。我自己慢慢赚,慢慢做。我只管把我的产品做好,持续满足需求我就死不了。事实证明,资本显得还是有点浮躁。资本也看不起我这种没啥子背景的默默无闻的社会人。

他们说我浮躁,其实从我创业那天开始,我只是一直在探索人生的意义,我要做我自己,并且只是听了乔布斯的话,听从内心的声音,我回顾了儿时的经历,电子产品和创意之路在几十年前就好像给我规定了。但是听从内心的声音做自己是非常痛苦和孤独的。因为社会人只看能不能赚钱。他们觉得我天天脑子里想著什么东西?家人也觉得我变了。

再后来,居然一个猎头翻出我的成年老简历又联系我,年薪60万把我卖了。代价是再次离开WH去NJ,庆幸的是,这次是研发副总监,至少有些话语权了。并且也是做教育行业的。不过我这次研发产品,不研发课程了。看上去很美,但是我极度没有安全感,因为我得到的东西都需要靠机会。

这些经历让我觉得好累,回WH找个基础工作,不靠机会了,不靠努力了,不做自己了,靠社会给你分好的层,定好的级,隐瞒经历,找一个工作,然后家人孩子,了此一生吧。那我那些年不是真的白努力,白折腾了吗?别人下班喝酒吃肉玩游戏,我在看书,我沉浸在产品实现里加班,虽然当时感觉很爽,但这些不也是时间成本吗?另外社会对二本学生的友好度确实不行,特别是我曾经做过一些一本研究生的领导。不是我不能接受这种心理落差,我不能接受的是社会给我画的圈圈让我认命。

社会太社会了,加上最近为家里的事老婆又开始跟我闹矛盾了。我觉得人生好难。谁能给我指点一下生活与工作还有性格平衡。真的好累人,孤独的要命。


工作那么久了,跟学历没有关系了。是你个人的认知限制了你的思维。成年人更多的是关注心智的成长不要在深陷学生思维迷惑不解。学会和自己对话,学会跟他人交谈。老婆跟你闹说明你没给她安全感,从你介绍中看出你比较敏感,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看的出你对技术的痴迷,但你不理解商业运营的逻辑和商业追求的目标。公司运营追求利益最大化,在国内更多追求短期盈利最大化。你可能更适合做技术专家而不是技术管理者。在稳定工作后多留心心智方面和其他方面的学习,开阔视野一切都会迎刃而解。有困惑可以持续追问


这个社会最不缺的就是人才。平台用你你就是人才,平台不用你,你什么也不是。所以自己定位很重要。单打独斗,没有合作精神,永远也成不了大气候。无论什么才,没有人情味,永远也发不了财,成不了大才。


掌握技能第一,还有三本,四本,五本,无本呢?


作为一个大学生为什么会很累呢,累是是因为什么引起的呢,是脑力觉得累还是精神觉得累呢?如果是第一种,那可以试著多去向老师请教,多去向周围的同学请教,舍友也是很好的帮手,毕竟大学的人时间还是比较充裕的,比起你高中那种学习压力,大学还是要好很多的。如果是第二种,那么就要多思考一下了,首先找找周围环境的原因,如果是因为第一次住校,出远门,离家远,想念家人,不适应周围的环境,那就只能靠时间来解决了,可以主动和家人联系,可以多和舍友谈心,如果是和舍友不合那就主动谈谈,其实说开了都不是什么大问题。再其次就是发现上了大学身边会发生很多改变你世界观的人和事,让你一时适应不开,感觉心累,那就去看看书,什么书都可以,就不要看,看完后写写自己的心得,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或者去跑跑步,健健身,释放内心的不愉快。毕竟都是成年人了,一定要学会自己多调节,以后进入社会可能会更累,那么现在的解决方案也是为以后排除困难不是吗,加油吧,每一个成年人都会有其不容易的,但最终都会解决的。


我刚好今年毕业,也是二本学校,差一本三分,高考后哭了T﹏T,后来也看开了,读那个学校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本身努力,努力过就不后悔,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要接受自己的平庸,毕竟我们都不是天才,也有我们做不到的事情。加油!


累,对,很累,每个人都不容易,为了自己的生活或理想天天去努力。

这跟你是几本有什么关系?你想想看。

累,是你把自己活累了

活的精彩是每个人该为自己负的责任。

转念——转变念头,改变行为和习惯,给自己一个交代。

等你的好消息


还有一个同学,靠著自己努力进了阿里,做人工智慧方面的研究。有时候跟他聊天,他的处境我太能理解了,很快就到天花板,完全是在鄙视链的最底端。那边动不动就常青藤,确实综合能力上肯定有很大差距。

所以啊,我觉得二本的学生,出了社会就不要努力去搞研发工作。要不就只能在小公司搞,要不就处于鄙视链最底端,让你看不到上升的机会。小公司搞研发,也只能永远是小公司,因为公司做大了,大多数老板需要上的了台面,讲的了故事,那么你就可能很悲剧。

二本理工科学生呢,做专业产品销售,考研,考公可能是毕业后更好的选择。虽然开始可能工资不高,十年二十年你就知道各自的区别了。要在自己的圈子里去发光发热,也不要强行扒开门看别人的圈子,因为这不是勾起你的羡慕就是你的自我优越感。什么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话,能出现在书本里就证明这不是常态,而大多数人都是常人。也不是不让做梦,不让突破,只是那些无力感和心累你是否受得了。你爬的这么快,后面几十年你怎么活。

我觉得在合适的圈子里,踏踏实实的做事,从细节处做,尽善尽美,可能更舒服。


已经很强很强了

二本能做到这个地步是真的很难

社会上对二本的偏见是可以理解的 高考分层,总不能白费人家十年的学习生活吧,

感觉规划好像一直不太行,长远的规划没有,做事没有完成的吧,现在心理状态不好,适当心理咨询吧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