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風塵。


心有所依,行有所法,知有所止,欲有所終。


現實意義就是要用現實主義的角度來解讀這部書,而不是用玄幻主義。

學以致用。現在這個社會,好像讀書是一件高尚的事情,實際上不現實。書也是來源於生活。要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

用玄之又玄的角度,請右轉龍虎山、武當山、青城山……去問道。

因為我們談的是現實意義。


學道之勤者,吉祥止止,其益無窮。強而言之,將有四得。

得達其性而率之,不復受累。

得知其命而順之,不復迷生。

得輔其自然而成之,不復無功。

得處其和而安之,不復入死地。

是此四得,盡天之所受,本乎自有,不應謂得。只因俗眾自化欲作,莫之知止,乃失天受。聖人演教垂訓,使之復得,乃謂之得,實無所得也。


中國文化是「道德」文化,俗人也生活在「道德」之中。

父子之道、夫婦之道、朋友之道,上下級之道,經商之道,家庭和睦之道,都是「道理」,都要符合「道」。

《道德經》是「道德」的經典,是中國人的經典,大可定國安邦,小可立身安家。俗人,更應該學習《道德經》。

道德經教導人們不能僅僅從自己的角度認識世界,還要從對方的角度認識世界,不能僅僅強調自己的利益,還要考慮他人的利益,不盡要考慮眼前的利益,更要考慮長遠的利益。

自立、自強是人們的安身立命之本,人們要從無做起,從小做起,按照「道」的要求努力提高自己,「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合抱之木,生於毫末」,提高自己是任何一個人必須做的。

道,最為重要的是奉獻和成就。天地無私養育萬物,日月無私照耀大地,水「善利萬物而不爭」。人最為重要的處事原則也是「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各種人際關係,各種「道」,最為重要是奉獻和成就,而不是自私和害人。

父子之道、夫婦之道、朋友之道,經商之道,為官之道,家庭和睦之道,治國之道,安天下之道,都是如此,都是要能夠為家庭、社會、國家做出貢獻,成就他人,才能成就自己。

學習道德經,認識「道理」,認識各種「之道」,就可以創造更加和諧、美好的生活。


我輩俗人,學習《道德經》的現實意義是什麼?

永遠不要把自己當成一個俗人,至少我知道學習《道德經》智慧的人,幾乎沒有一個俗人,《道德經》更像一種語言,一種可以跟天地、跟眾生對話的語言。

就好比語言本身給人帶來的快樂就是能夠和別人很好的溝通,學習道德經的人,極具慧根,真要懂了,你連人生的意義是什麼都不會產生疑問,因為你也是天道的一部分。

天道作為所有人生存的一個載體,我們相互作用,而作用的結果就是命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歸宿,道法自然,水善萬物皆不爭,無為無不為。

學著不要用設問的方式解答問題,而是,利用道德經的智慧指導自己修行,如何做人做事,如何順其自然,如何按照客觀規律辦事,如何實事求是。

很多人就《道德經》5000字,章節前後順序,以及版本考究,大可不必,因為老子給我們一部工具書,你要明白歷史周期變化的規律,人性的弱點,事物發展的普遍規律,因果律和對立統一規律,以及萬事萬物需要遵循的那個道。

很多人喜歡道可道,胡說八道,道聽途說,每個人的道德本質一樣表現形式不一樣,解讀的道也不一樣,言語道斷,一說即錯,很多時候需要修,需要悟,而不是求,也不是找到一個主,讓自己心安住。

真正讓心安住的是我們自己,並非道德經。

我們需要尋找的也不是老子的道而是我們自己的道,就是這麼簡單,但就是做不到,你說氣人不齊人,格物致知,知行合一,並不是文化觀念而是修行標準。

就好比《道德經》從來不是讓你去尋找道,而是要修行自己,修行自己德行、福田、以及性情,很多人辦錯事就是因為一念之差。

人生是為了什麼?除了現實,我們更應該擁抱變化,社會也許經常毒打我,也不停鞭策我要成為一個強者,因為這個世俗社會的遊戲規則就是這樣,從來不給我們機會選擇更多,比起選擇,我們最先學會的一定是妥協。

人生就是修行,《道德經》只是萬千法門的一種,卡哇伊借鑒,可以學習,可以照搬,可以照抄,絕大部分人和別人認同的方式並不是直觀的認同。而是做人做事原則和底線,生活習慣、思維習慣的自洽和他恰。

不僅中國人學習《道德經》韓國人、日本人、外國人呢都學《道德經》並不是因為道德經了不起,而是具體到某種社會實踐上,大家通用的概念,或者通用的修行方式。

一路走來,不是因為你遇到了志同道合的人,也許只是都讀過《道德經》的人在某一個時間點相遇了,而你以為你們的緣分是天註定的,很多時候緣分也許是一本書、一種態度、一種道法自然的精神。

世界遠比你要想像的神奇很多,因為大千世界無奇不有。

言歸正傳:有以下十個意義!

第一、知道形式邏輯和辯證邏輯,共同作用我們生活的客觀世界,我們需要辯證思維看世界,透過現象看本質,知道形式邏輯的底層邏輯,細思極恐的秘密。

第二、言者不知,知者不言,學說話只要十幾年,學不說話得一輩子,緘默和沉默是金,毫不避諱的講,幾乎沒有人到處說自己讀過《道德經》,但是道德經的智慧貫穿始終。

第三、道就是規矩,有可為必有可不為,為所欲為是不可能的,我們要遵循事物變化的道理,以及不停尋求突變的路徑,找到一個合適的時機辦自己想辦的事,其實後面談戀愛結婚,其中也暗含道理其中,玄妙莫測。

第四、《道德經》準確說是修行法門,但是仁者見仁,知者見智,不同的人,不同的角度看《道德經》獲得的智慧也不一樣,黃磊說過,黃山迎客松,對於不同角色的人而言,作用是不一樣的,木匠看見想砍柴,畫家看了想構圖和色彩,詩人可能想到氣節,生態學家則更注重環境,以及交換氣體排放之間的科學。

第五、跟學佛法一樣,不需要你入門,也許你每天熟悉和熟練背誦道德經,也是播下一顆種子,終有一天長成參天大樹。道法自然,自然和大自然還是有差別。

儒釋道文化構成了中華民族的共同文化信仰,凝聚力和向心力,想要讓自己走得更遠,你得懂其中的道理和智慧,也許你做不到,但是也能遇到同樣修行的人,圈子和人脈不是用錢買來的,而是文化認同和細微磁場感知得來的。

不要試圖給所有問題給合理的解釋,《道德經》5000年經久不衰,根本不講道理,而《道德經》演化的學脈、法脈、道統,數不勝數。

《易經》《道德經》被稱為大道之源,大道至簡,殊途同歸,追求真理的路千萬條,《道德經》只是其中一條,也許你不適合學,但一定有適合你修行的道。

人生路漫漫,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雖九死其猶未悔。

生死的界限很模糊,朝聞道夕死可矣,死亡不可怕,可怕死之前還沒弄明白人生的意義,就在於尋找和探索,不需要解釋,不需要證明,你活著已經證明了一切,生命本來就應該遵循自然變化,因為我們也是自然的一部分。


個人看法,《道德經》是中國乃至整個人類,是自有人類以來到現時的終極智慧,應當學習體悟,「道」是一切智慧和概念的終極,「德」是道在人和人類社會的呈現。

說《老子》是終極智慧,可能有些主觀,但也是多數人認可的事實,科學和哲學是社會經驗和思維思考的結果,是不斷進步的,於人是後天的,《老子》老子李耳是體道的記錄,是修行和博學的結晶,是後天返先天的覺知洞見,其中所體現的人體科學、社會哲理等至今依然影響深遠,特別內丹洞見,更是科學中的科學,哲理中的哲理。

讀老徹悟人生真諦!


學習道德經的意義就是給你一種超越現實的理解方法。


現實意義是知性上意識到人的智慧在天道絕對真理面前要愚,要停留和依附於天道的至善上。還要在知性上意識到事物形式表象規則都不是完備的形而上絕對精神真理,人的智慧不能創造半點真理,需要形而上學地去感悟大自然形而上的精神意志,為學日益,為道日損,返樸歸真。


我從十二三歲就開始背《道德經》,完全是一種被動的死記硬背,源於家裡老人閑的無聊,看我暑假也閑的無聊就逼我背誦這東西逗大家開心,來個客人就讓我背上一段,也算一個廉價的小才藝。

因為年紀小的原因,我雖然能把《道德經》倒背如流,但是完全不知道裡面寫的啥意思,叨叨咕咕的都是古文,到是覺得朗朗上口。

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當你遇到一些事情,經歷一些挫折後,會在某一個瞬間忽然想起經文中的某一段話,頓覺醍醐灌頂,精闢犀利,這時候才會觸發你想深入研究一下《道德經》等一系列道家思想的慾望,而之前的背誦給這種研究帶來了無窮便利,無論你是早上上廁所還是上班開小差,亦或晚上煞有介事的打坐,都可以隨時把某段經文調出來參悟,哪怕無意中彈出一條某貪官被批捕的新聞,腦中也會浮現出「竊鉤者誅,竊國者侯」來,當然,這句出自《莊子》(?′ω`? )。

據說國外某知名大學會在學生畢業的時候每人發上一枚「畢業指環」,指環上刻著一句話:「哲學指導生活」。

我不是和尚,我祝你吉祥。


少些利益沉浮。

時常價值追問。

畢竟生命安頓。


謝了葯,會讓我們懂的這個世界,這個世界的物種,這個世界的規律,看懂了,你就對這個世界沒有疑惑!


開拓智慧,解脫困惑,掌握規律,面對人生。


我輩俗人,先明白什麼是俗人,在使用這個詞也不晚。俗人有俗人的道理,聖人有聖人的道理,什麼道理呢?反者道之動,俗人有俗人不俗的地方,聖人有聖人不聖的地方。

不要以為,俗人一定就俗,聖人一定就聖。聖人不一定是聖人,俗人不一定是俗人,聖俗無二心,聖與俗是一種比擬,一種譬喻。

所謂聖不自聖,是說聖人不自居,聖人不以聖自居,聖以俗自居。聖人以俗自居,聖人虛懷若谷,聖人自謙,不是說聖人就真俗了。

道德經上說,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道德經上又說,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

滿招損,謙受益,損益相彰。人容易自滿,小成即滿,小富即安。人不自謙,就很難自我超越,就很難大富大貴。

聖人自隱,以無名為務,聖人務虛的,關鍵是務虛是為了什麼?務虛,是為了更好的務實的。而且,聖人務實,也不是一般的務實,是超級務實的。虛實中,為什麼要插入務虛呢?或者說,虛實為什麼要相間,為什麼要結合呢?虛則實之,實則虛之,在一虛一實的過程中,實會變得更加實在。虛實相生,損益相彰。務虛,不就是為了更好的彰顯務實。

小隱隱於野,中隱隱於市,大隱隱於朝。大雅之人,必定大俗,不然為什麼要雅呢?聖人致世,不然學一身本事幹什麼?學以致用,學而不用,學的東西,華而不實,等於故弄玄虛。

一說老子之道,就是消極避世的,這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世人之所以歪曲老子之道,都是源於對老子之道,一知半解。如果說消極避世是老子之道的本,積極入世就是老子之道的根。消極避世,只是表象。根本,先根而後本,無根何談本呢?找尋問題,要找尋問題的根,要學會刨根問底。不刨根問底,就得不到您想要的答案。


讀書,在生活中體會,人能靜,心能安,智能明,能把我輩的生活活成我輩的生活,足以。


現實中人皆為俗人,俗人學道德經只為兩點追求:一是有世界觀,二是不做橫生之事。

俗者,欲也。人者,縱生也。

欲者,俗人求世界觀以存命也。縱生者,俗人不做橫生之事以存身也。


對於這樣的問題,其實是很難回答的,前提是對《道德經》要有正確的理解和認識,否則無從談起,或者只能談些細枝末節。本人曾寫過關於讀老子的現實意義的文章,經歷過甚思苦慮,感覺還未能說的透徹,有時間還要完善。這裡摘選部分內容與有緣的朋友們交流。

《道德經》為世人和普通大眾「行有為之事」提供道義支撐。一提起老子、道家、道學,人們普遍會想到「無為」二字,讓人們消極、不爭、不積極進取,甚至隱身遁世。這可冤枉了我們的聖賢。無為是老子告誡君王的,是君王成就大業、大為的手段和途徑,不是為大眾所普適的。自然人積極進取的慾望也是正道,因為老子說「道常無欲、道常有欲」,大道有兩玄,玄之又玄,帝王用「無欲」一玄,百姓用「有欲」一玄 ,「我好靜而民自正!」所以,普通世人不可能做天子,不必刻意去「無為」,可以自然而然、理所當然去施展你的作為,當然你要做人上人、做人傑、做領導,行有為之時要明白無為之益。如何把握呢?

一是正確認識個人「處境」,因時因勢而為。天道大公,人道大私,相符相成,不可執其一端,天地無情人有情!前提是每個人必須要有自知之明,正確把握個人在家庭、在單位、在社會中所處的位置,在某個環境當中,是處於支配、主導地位,還是從屬、被管理的地位。不同的地位,在不同的領域,有不同的處事規則。強者對於弱者、統治對被統治者、管理者對被管理者、主導地位對從屬地位,行無為之法,基本原則是:上位者用無,下位者用有。聖人無為,天下萬民獲利;世人有為,維繫自身生存;世人無為,不具備無為的條件,也沒有無為的獲利對象,不具備名分的基礎、經濟基礎、能力基礎、影響力基礎,與上位統治者不能形成交集或閉環系統。

二是明白天地之間大道理,提升人生境界。不要抱著某一具體目的來學,不要急功近利!英國文藝復興時期偉大哲學家弗朗西斯·培根: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大家在現實生活中能體會到,農民有農民的性格、工人有工人的性格,教師有教師的性格,公務員有公務員的性格,學歷史、學哲學、學軍事、學政治、信仰宗教的人都有其各自的性格特點。也就是說一個人的所學所思所想都可以影響他的思想和行為,那麼讀《道德經》的本質意義就在於此,讀懂《道德經》,就會自然而然的勤而行之,成為你生命中的一部分!當你明白了天地萬物之道、帝王治國之道,猶如你從太空回望地球,從異鄉眺望故鄉,身懷敬畏之心,通達萬物之本,明白人生的真諦!

三是增長人生智慧和處世本領,進退自如。首先,需要說明一點:談到「處世智慧」是我們當今世人對老子思想曲解,用其「末」而已。現在「智慧」一詞是褒義的,我們都渴望擁有的。二老子是不提倡「智慧」的,老子主張君人應「絕聖棄智」,認為「智」是慾望的表現,人的「智慧」與大道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人的「智慧」越多,慾望也越多,淳樸自然才是天地之道!2020年最大的網紅人物藏族小伙丁真,應該是老子眼中理想的人。他生活在四川甘孜州州理塘縣,2000年出生,文化程度:小學三年級。是一個未經雕琢的、生活在最淳樸高原之上的自然人!所以為眾人共同推崇。成為中國最大的「網紅」, 就連央視新聞周刊這樣級別國家媒體都反覆報道採訪他。照片中的他不僅長相帥氣,笑容青澀,最吸引人的還是他清澈又天真的眼神,他的眼神非常乾淨,像青藏高原的天空一樣純凈,這是一種自然之美!。

當然,理想終歸為理想,現實畢竟是現實。我們都生活在慾望、競爭、功名環境中,不得已從老子思想中尋找處世智慧,「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成為人們的哲學理念。一方面渴望獲得精神的解放和人性的自由,反對虛偽,回歸自然本真。另一方面苦苦追尋人生的意義,生命的價值,成為功名利祿的奴隸。現實中,人們往往把自然本性隱藏起來,將倫理道德和政治要求放在表面,說真話很難,比如魯迅所稱「孩子會死的」一樣!那麼,如何在短促人生當中,不為慾望所纏,正確看待「成功」呢?在老子看來,成功絕不是單存的金錢、物質和名利,平凡的生活就是「道」。

為把平凡的生活過好,成為精神強大的人,我們可以從老子思想體系中挖掘、感悟以下智慧:

無為之益——不自私、不自利、不自我,以退為進,這是強者成功的智慧;

清靜——保持自身清凈,寧靜致遠;不給別人添亂,維護環境清靜。這是去躁明理的智慧。

謙虛——有能力又低調!這是進步的智慧。

守弱處下——作為強者始終保持弱者的狀態!盛氣凌人?強者處於防守的地位,很少有人戰勝!所以老子說「抗兵相若,哀者勝之!」這是自強不息、長盛不衰的智慧,這也是「善用人者為之下」,管理用人的智慧。

知足——衣食無憂、安居樂業。這是幸福快樂的智慧。

不辨——人至察則無友!常有理者反而無理!這是包容、廣達的智慧!

慎終如始——始終保持大道初心,始終不渝,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借鑒大唐開元盛世的衰落,借鑒「兩個務必」。這是不敗的智慧。

利他不爭——正確對待爭與不爭,強者不與弱者爭,弱者可以爭生存。這是生存的智慧。

少私寡慾——這是聖人的智慧,一般人做不到;

不言之教——不以自身的好惡定是非,不將自己的觀點強加於人。這是根除虛偽的智慧!

福禍相依——得福時要提防禍患生,遭遇禍患時要看福臨的希望。這是正確處理順境與逆境關係的智慧。塞翁失馬並不具有普遍意義!

知止不殆——正確看待把握名與利的智慧;

抱一守中——混成不分,和二為一,不是一分為二。這是做事待人公平公正的智慧。

柔弱勝剛強——強者示弱戰勝一切嬌狂。並非所有弱者能戰勝強者,一般情況下,女人打不過男人,我也打不過泰森!不過,即使是泰森,也不能一味進攻求勝,這樣早晚會失敗!這是取勝的智慧。


學道之前都是俗人,俗人學道是為了超凡入聖,若不願意超越凡俗,就不必學道了,因為理解不了,學了也是白學。


答案很簡單,就是簡單二子字,道德經的思想融匯於自己的思想體系,在當下的每個做出決定的瞬間,老子的智慧都會助你找到最好的方向,卸下不必要的心理負擔。這樣人會活得愈來愈純粹,愈來愈簡單。


現實社會的痛苦根源在哪裡?在巜老子》中可以找到答案。在易卦中正逢否塞不通之時代,打通否塞,正需要民眾一齊努力,從來沒有什麼救世主,古今變化都其實無多少差別


謝邀。

回答這個問題前,先讓我們「尤其是受過義務教育的年青一代」回想一個事實:

當今的中國亟需建立文化自信,自信從何來?除去共產主義信仰和科學技術進步,很大一部分要靠中國自古以來的傳統文化中有益的成分。「這裡說的是摒除了怪力亂神的傳統文化」

但是實際上義務教育乃至高中教育的內容中,首先,中國古文化的佔比並不算高,其次,在佔比不高的古文化中,還存在嚴重的比例失調。

佔比不高這一條,只要稍微翻一翻教科書就會發現,所以重點來講比例失調。

中國古文化一貫的發展,到宋以後傳統文化的三大支柱應該算是基本定下了,哪三家?

儒家,道家,釋家。

然而在課本不多的傳統文化選段裡面,儒家篇目佔大頭,道家也有一些,如塞翁失馬、逍遙遊一類,而釋家乾脆空缺。

不敢說這是一個畸形的現象,但是至少這是一個奇怪的現象。真要說起來,我們學教科書上的古文到底學到了幾分其中的思想?恐怕大多數時候只是在學「句讀」罷了。

無論凡人也好俗人也罷,我們是中國人,可能我們很平凡,沒有過人的智力去搞科研,但是我們至少可以去多看一些三家的有益書籍,無論四書、道德經、壇經……哪怕十分之中只能領會一二,我們往小了說給自己的人生增添了華彩,往大了說這是為中華文化重新崛起增添了一份基礎。

詞不達意,略陳固陋。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