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首先要看怎麼斷句。

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這樣斷句顯然不對。

無欲,是老子提倡的:常使民無知無欲。有欲就解釋不通了,違背了老子的思想。

比如,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無欲觀,也就是平常心,學術觀,玄牝之門是道的形象比喻。

以有欲的眼光看,有欲觀,這個比喻很下流不堪。

再者,以人的慾望,主觀意願來觀察世界,是唯心主義的思路。

因為天地不仁,聖人不仁。道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這樣斷句應該是對的。

無,是無形的,形而上的道。有,是有形的,形而下的萬物。

「常無」,經常,常常形而上。「常有」,經常,常常形而下。

「欲以」,想要。「觀」,觀察。「妙「,奧妙。「徼」,邊際,細微。

常無,欲以觀其妙。經常以形而上的方法,觀察道的奧妙。

常有,欲以觀其徼。經常以形而下的方法,觀察道的邊際。

常無和常有是人類兩種常用的觀察世界的方法。

常無是抽象歸納事物的普遍規律,稱之為理論之奧妙。

常有是具體演繹,探索事物的細節,稱之為實踐之邊際。

舉個栗子:比如病毒研究,醫學理論,病毒基因,最初來源等等是其妙。

其徼就是病毒的擴散範圍,千方百計的治療方法,追溯到最後一個人,治好每個人。

常無和常有,理論和實踐必須有機結合,辯證應用。這就叫道法。


先定義「妙」和「徼」

無欲,可以觀察到事物的變化。

有欲,可以觀察到事物的生髮。

讀這種文章首先「閱讀者」自己要「立意」

如果閱讀者「有所求」那「所求」引發的閱讀理解就是「徼」在作用。

如果閱讀者「無所求」那閱讀者自然體會到變化,「妙」在起作用

如果觀「徼」,自然知道如何行動。如果觀妙,自然感嘆「行動」帶來的變化。


前面說了「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後面是才是這句話,前面告訴一個原理,後面就是講該怎麼做或者給一個結論。

天地按照無開運行,萬物按照有來發展。所以想要了解天地是怎麼運行的,就要按照無去思考;想要知道萬物是如何發展的,那就要按照有去思考。或者說按照無和有,就能夠知道天地、萬物是如何發展變化的。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章一

《老子》首章,內涵玄奧,綱領全文,嘗試說說自己見解,莫見笑。大家就當是「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了。

無,作為天地未成的狀態;有,則是萬物已成的狀態。

如果用現在宇宙大爆炸理論來比喻,無表示奇點形成的瞬間,有則表示奇點爆炸。至於現在的宇宙則代表萬物。所以我們用「常無」來探究宇宙本源的玄妙,「常有」來觀察萬物,以了解宇宙的邊際。

自然這種景觀我們是看不到的,生活中的有無何處尋呢?

生命的形成便是最好的一種演示。

在一個生命未形成前,有無數種可能---無;形成之時,排除千億獨出一種---有。站在「無」的角度,我們可以研究生命是如何形成的一系列本源問題;形成之後,站在「有」的角度,我們可以觀察有形之體的生命的軌跡,描述出邊際,以此驗證本源問題。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我建議的解法:

「欲」,不要解釋為慾望,而是解釋為「主觀意志」,一般而言,主觀意志是偏向於「利己」的,甚至潛意識都是在「利己」的。

所以,常無欲,可以解釋為「在否定主觀意志下的觀察行為」。

常有欲,剛好反過來,解釋為「濃厚的主觀意志」。

「妙」,指的是「奧妙」,你也可以理解為「客觀規律」。

「徼」的意思我也不愛看別人給的定義,我的看法是「目的性變化」。

我這麼說吧,《驚天魔盜團》裡面有一個「火紙」,前者我們研究出「火紙」這麼一個產物,後者我們把這個不尋常的反映成為「魔術」。

兩者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因為目的性變化也是符合客觀規律的,但它們是一個悖論。

目的性變化本身是屬於客觀規律的,但是變化後的引述卻是非客觀規律的。例如把」火紙「的化學反應稱為魔術。只要你懂原理,其實一點都不魔。

所以呢,換成現代語言,那就是:用沒有主觀意志的心態去觀察事物的規律,用有主觀意志的心態去觀察事物的變化。

常有欲,是不提倡的,因為添加了太多人為變數,事情變得不真實了。

我說句俗語吧: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

這句話就是妥妥的」常有欲「出來的產物。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