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心靈雞湯」好評,請繼續規避一般書店擺得滿滿當當的成功心理學、通俗心理學、拿性別說不負責任的話的心理學等書籍!

「微表情」並不好評。目前心理學屆普遍都不認可微表情。一來缺乏正規的研究和數據(想想看把幾百號人拉到實驗室里拍各種各樣的表情照,還要給被試費呢!),二來太好拿來哄騙消費者(非專業心理學愛好者和想提高人際交往能力者),心理學確實是很在乎百分比的學科,畢竟目前貌似沒有所謂百分之百一定出現的人類行為規律,但這種書裡邊的「大概」、「許多」、「時常」,麻煩品,請細品。

那怎麼選擇心理學的書好呢?

我想了想,覺得或許可以通過一個小技巧來判斷?(僅限於判斷,並不完全適用)

目前心理學發展到現在,算是一個特別看重實驗研究和真實數據的學科。為自己說的話負責,為實驗結果負責,那必須得拿出大量實驗證據來支持。想當年,就算是現在依舊老是被冷嘲熱諷的祖師爺弗洛伊德,當年在科學界一直盡自己最大努力想爭取將自己的成果推廣到科學界,一直宣稱自己寫的作品他是通過實驗和實踐中得出來的,算是科學。然而那會,甚至現在的科學界依舊呵呵一笑而過。至少說明一件事,從分支出來的那一刻,到現在,心理學一直都看重實驗這回事。我在看歐文亞隆寫的《存在心理治療》一書中也發現,儘管這是一本心理治療的著作,但裡邊不乏提到許多實驗的內容和細節,作者致力於基於在實踐中得出的成果而總結出理論的態度來編寫著作的。

所以,或許在找書的時候,你可以留意一下,若書中明確有提到實驗研究的,那這本心理學書籍便可值得參考了。

不過吧,鑒於我理解的心理學的研究是一種研究在某刻時刻某個空間下某群人的某方面規律的方式,我覺得心理學可能會出現類似「吃書」般的現象,推翻若干年前的理論(比如前段時間英國撤稿某心理學家著作的情況),也很好理解吧畢竟社會在進步人類在發展,新時代面對的挑戰肯定與以前都不同了。所以,或許看心理學的書籍,也不必當作「真理」般去看待,選取自己有用的和感興趣的即可。


推薦幾本我帶領研究生,應用心理學參與偵破疑難案件的書——


推薦烏合之眾,可以看看


心理學與生活,改變心理學的40項試驗


最近在看津巴多的《時間的悖論》,推薦給你。它從時間維度這個獨特的視角來解讀個體行為與選擇、價值觀,等等。時間觀的差異導致我們不同時間指向。我們當中的人,有些可能指向過去,有些指向當下,亦或指向未來,而這都會對自己的選擇和價值觀產生很大的影響,時間。我喜歡其中引用大量研究去佐證其觀點,科學可信度更高。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