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系统流行病学调查就下的结论并不可靠。

而且当时的病例数那么少。

别因为这些,让孩子暴露于危险之中。


在此前,儿童被认为是「不易感人群」,却被一些谣言散布者解读为「儿童不会感染」,误导了很多家长!!!

就在今天,广西自治区卫健委发布通报,河池市新增 2 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其中一位患者,年仅 2 岁,是至今年纪最小的确诊病例。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疫情当前,如何保护好孩子至关重要。

我和 @丁香妈妈 把后台收到大量的咨询信息,整理出其中流传最广的几条谣言和家长最关心的 9 个问题,联系专家统一作了解答,希望能给焦虑中的你一些帮助。

同时也希望每个孩子都能远离病毒,健康地度过这个春节。

关于新型肺炎这四大谣言你别信。

谣言一:新型肺炎只传给大人不传染给孩子,婴幼儿很安全

目前已有儿童感染病例,全部年龄段的人都需要做防护。

「不易感」≠「不会感染」,别拿命去赌。

虽然从目前的流行病学和认知来说,新型冠状病毒对儿童、对年龄比较小的人来说确实不易感,但也不能排除儿童感染的可能性

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表示,在 1 月 22 日晚,上海确诊的 9 例病人中有 1 例儿童。

他认为儿童不易感染的原因可能有多种:

第一种是这种病毒不太容易感染儿童,但目前还没有这样的数据可以说明

第二种则是因为成人有更多机会接触到病原,特别是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最早的源头是在海鲜市场,而儿童平时并不太会去市场、出差、应酬等,直接被感染的机会就降低了。

而老年人、孕妇、婴幼儿等免疫功能较差的群体,一旦感染,发病可能更快更严重,更需要重视预防。

假期还是要做好防护,不要带著孩子东跑西跑了。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图片库

谣言二:奥司他韦、板蓝根等药物可以用来预防新型肺炎

不能预防。并且至今还没有相关药物问世。

1. 板蓝根

迄今为止,和板蓝根有关的提取物研究,无一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也就是说,即使是对预防流感病毒,板蓝根也没有被证明有预防效果,更别说预防新型冠状病毒了。

2. 奥司他韦

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先前尚未在人类中发现的冠状病毒。

而奥司他韦是治疗流感的特效药,作用靶点与流感病毒相关,目前尚没有证据显示其对于新型冠状病毒具有临床疗效。

即便之前临床上现有的「抗上呼吸道病毒感染药物」,比如奥司他韦和连花清瘟等,也对于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不具有临床疗效。

目前的治疗方法,是防止病人的病情持续加重,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

在武汉同济、武汉协和同时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快速诊疗指南中,也明确指出要避免盲目或不恰当的抗菌药物治疗,尤其是联合应用广谱抗菌药物。

因此传统的抗流感药物并不能有效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而且随便用药还会造成一定的健康风险。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图片库

谣言三:益生菌、乳铁蛋白可以增加抵抗力预防新型肺炎

无稽之谈,都是骗人的。

目前,益生菌和乳铁蛋白提高免疫力的证据还有待商榷。

就益生菌来说,虽然有研究提示补充益生菌对提高免疫力可能有效,但是证据还不是很足。

用益生菌提高免疫力,无异于「大海捞针」,效果来得有些虚无缥缈。

而乳铁蛋白,虽然存在于免疫细胞中,并不能够说明其一定能起作用。

乳铁蛋白虽然有体外抗菌能力,但体外抗菌能力 ≠ 能抗病毒。

把乳铁蛋白在体外其抗菌功能,直接延伸到万能的「提高免疫力」上面,和绿豆能治百病也没什么区别。

另外,牛乳铁蛋白是否完全能够模仿人乳铁蛋白,达到同样的有效性还在研究中。

退一步讲,即使乳铁蛋白在母乳中确实起到了能够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也不能等于把乳铁蛋白分离出来后食用仍然有效。

谣言四:服用 VC 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VC 同样不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也没有抵抗病毒的作用。

普通感冒前,部分人群长期补充 VC 可以缩短病程,造成很多人有 VC 可以抵抗流感、提高免疫力的印象。也有一些人会把补充 VC 当作万能药,没事就给自己补一点。在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下,为了安心就大剂量地使用 VC。

但其实在疾病治疗过程中,摄入 VC 通常只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并不具备预防和抵抗新型冠状病毒的作用,过度服用还会导致腹泻、皮疹等中毒现象。

这 9 个问题你必须知道答案

1. 孩子的口罩怎么选?

通常来讲,1 岁以下的孩子不适合戴口罩。

口罩多少会造成孩子呼吸不畅,太小的孩子还无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容易导致孩子明明已经很难受了而大人却还不知道的情况。

病毒当前,保护孩子不受病毒入侵是第一要务,在确保孩子可以接受的情况下,1 岁以上的孩子外出时都应该佩戴口罩,并且家长应注意检查孩子的呼吸情况。

虽然 N95 病毒防护力最佳,但是透气度也最差,不适合孩子使用。

一般儿童防飞沫口罩就具有一定防护作用,棉布、海绵口罩阻隔性欠佳,同样不推荐给孩子使用。

所有类型的口罩,防护效果都是有限的,需要定期更换。不管外科还是医用防护口罩,口罩变湿或者被分泌物污染就换掉。

市面在售的口罩,按照年龄主要分成 1~3 岁和 4 岁以上两种选择,家长要根据年龄选择合适宝宝大小的口罩。

1~3 岁儿童用口罩

4 岁以上儿童用口罩

佩戴前拉开口罩的褶皱,跟孩子的脸型契合,再紧压鼻梁两侧的金属条,使口罩上端紧贴鼻梁,这样防护性会更好。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孩子已经生病,出现异常烦躁或是异常安静的情况,最好不要戴口罩,以免给家长和医生观察孩子的状态造成困难。

孩子避免感染最好的方式仍然是在这段期间避免外出,避免和外来人群的直接接触,口罩是万不得已时的选择。

2. 如何给宝宝物品消毒?

关于如何消灭新型冠状病毒,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院士表示,病毒本身对外界的抵抗力不强,56 ℃ 30 分钟,冠状病毒就死亡了。

除了高温外,乙醚、75% 的乙醇,含氯的消毒剂,还有过氧乙酸等等,这些溶剂都可以有效地灭活病毒。

日常生活中,我们优先推荐 75% 的乙醇(医用酒精)和含氯的消毒水(一般是指次氯酸钠「84」这类无机消毒液)擦拭地面、家具等。

乙醚这类物质在生活中较难取得,而过氧乙酸因为气味较重,不建议在家里使用。但是因为使用浓度低,效果足够好,如果有条件,公共场合还是应该建议使用。

对于孩子的常用物品,奶瓶、奶嘴等耐高温的,可以浸没在汤锅中煮沸超过 30 分钟或蒸汽蒸 5 分钟,就可以完成消毒。

不耐热的玩具等物品,可以通过用酒精棉擦拭玩具表面的方式消毒。

孩子的衣物或者毛绒玩具,可以加入一定比例的消毒液清洗,来达到消毒的效果。

使用消毒产品时,务必要避免沾到孩子的眼睛和嘴,消毒后也要尽量静置一段时间,让刺激性物质挥发充分后,再与孩子接触。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图片库

3. 如何给宝宝洗手?

一般来讲,用流动的水和香皂洗手 15 秒,可带走手上 90% 的细菌,持续洗 30 秒(和孩子一起唱两遍生日快乐歌的时间)可将手上 99.9% 的细菌全部带走。

所以,不管到什么时候流动清水冲洗 + 香皂的方式都是首选。

普通香皂和杀菌香皂在对抗冠状病毒方面,杀毒效果并没有明显的差异。有时候,不合适的抗菌成分还会对孩子的健康造成影响,比如,两种被美国 FDA 拉入黑名单的 「三氯生」「三氯卡班」。

做到有效的手部清洁要遵循以下 12 个字:勤洗手、半分钟、流水洗、要擦干。

具体步骤参见下面的「 7 步洗手法」:

洗手结束后,家长要帮助孩子检查是否彻底冲干净肥皂泡,再擦干双手,以免潮湿的皮肤滋生病原菌。

4. 怎么选择宝宝免洗洗手液?

出门在外,可以选择含有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或者消毒湿巾救急。

武汉同济医院感染科主任宁琴医生提到,新型冠状病毒怕酒精和乙醚,乙醚和75% 的酒精可以有效灭活病毒。

挑选儿童免洗洗手液时,要确保洗手液酒精含量至少要超过 60%,70%~80% 消毒效果更佳,并且在有条件的时候,尽快用香皂和水洗手。

除此之外,给孩子使用含有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 幼儿必须在家长的看护下使用;

②按照产品说明书合理用量,一般不超过 1 元硬币大小(直径约 24 mm);③ 双手揉搓直到手部干燥,大约 20 秒,注意指缝、指尖等部位都要充分覆盖到;④ 注意看护孩子不要吃手、揉眼睛,以免酒精中毒;

⑤ 保管时,务必将免洗洗手液放在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并且远离火源。

5. 带宝宝出门怎么防护?

少出门比什么都好!

如果必须要出门,尽量打车或自驾,少乘坐公交、地铁等人员密集的公共交通工具,如果路程近,步行是最佳选择。

大人和孩子都要戴好口罩,保证及时更换的同时,不要用手触摸口罩外部,以免病菌转移到手部。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图片库

随身携带免洗洗手液等消毒产品,在孩子触碰外界后及时消毒,消毒彻底前尽量避免孩子吃手、揉眼睛、鼻子。

到家后要及时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为宝宝更换外衣裤,大人也要一起更换,避免接触中将病菌传递给宝宝。

6. 宝宝饮食有什么要注意?

前面提到的,专家表明病毒本身对外界的抵抗力不强,56 摄氏度 30 分钟,冠状病毒就死亡了。

因此,在饮食上一定要注意食物要彻底煮熟,尤其是肉类和蛋类。

并且,生熟食品要分别用两块切菜板和不同的工具进行处理,盛放生熟食物的碗也不要混用 ;处理生食和熟食之间都要洗手;做好饭菜后洗完手再去接触孩子。

另外,由于新型冠状病毒可以通过唾液传播,所以千万不要将大人吃过的东西给孩子吃,也不要直接用嘴吹凉孩子的食物,这些过程都有可能在不经意中将病毒传染给孩子。

条件允许的话,最好全家实行分餐制,避免交叉感染。

7. 孩子发烧咳嗽怎么办?需要去医院检查吗?

孩子出现发热和咳嗽不用过度紧张,疑似病例要同时符合这两点才能被纳入。

① 流行病学史

  • 发病前两周内有武汉市旅行史或居住史;
  • 或发病前 14 天曾经接触过来自武汉的发热伴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或有聚集性发病。

② 临床表现

  • 发热(部分患者可无发热症状);
  • 具有上述肺炎影像学特征(胸片或 CT 上看有肺炎);
  • 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如果没有满足这两条,就可以按照普通的呼吸道感染处理。

当孩子发烧时,3 个月以下的宝宝,直接去医院交给医生处理。

3 个月后的孩子,精神状态不太好的时候,可以服用退烧药对乙醯氨基酚(泰诺林),6 个月以上的孩子还可以吃布洛芬(美林) 。

当孩子咳嗽时,一岁以下就是要保证液体量(奶量和 / 或水)的充足。大于 1 岁的孩子,还可以吃 2~5 mL 蜂蜜来缓解咳嗽。

8. 必须带孩子去医院,如何做好防护?

大的原则是能不去就不去,一定要去的话,如果没有高危接触史,儿童医院或者综合性的医院儿科门诊都可以。

最好先提前预约门诊号,如果只有急诊,可以带上水杯、退烧药、小毛巾小毯子、消毒酒精棉片、口罩、医保卡。

同时注意手卫生,去公共场所或触摸公共设施后要注意洗手,避免用手揉眼睛,鼻子和嘴。

9. 孕妈妈要怎么加强防护?感冒发烧了怎么办?

孕妈妈平时要注意均衡饮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运动和锻炼。

尽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卫生,勤洗手,多喝水吃熟食,如果有条件可以接种流感疫苗。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图片库

另外,过年期间减少上门拜年,减少聚餐,尽量避免接触武汉的访客。

尽量少出门,遇到产检等一定要出门的情况,一定要带好医用级别以上的口罩,随身携带免洗手液或消毒湿巾。

如果出现了发烧咳嗽,要注意监测体温,如果有咳嗽、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要做好记录。

但不要自行用药,避免掩盖病情,要直接前往产检医院接受分诊,医生会推荐安全性较高的孕期用药。

如果准妈妈症状比较温和,也没有肺病、心脏疾病、肾功能衰竭、免疫性疾病等慢性疾病,最好在家中隔离,避免医院内的交叉感染。

病毒无情,疫情凶险,我们没办法站到前线上,但至少我们可以保护好自己、保护好家人、保护好孩子。

这注定是一个特别的新年,我们会持续为大家更新疫情进展,祝大家新年快乐。

本文经由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儿科学硕士 孔令凯、公共卫生执业医师 李加、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儿科医师 梁世佳、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硕士 陈韵、日本东邦大学药科学硕士 徐晓琳、福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主治医师 李昕、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主任药师 刘子琦、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产科主治医师 翁若鹏、浙江大学临床医学硕士 庄睿丹、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产科主治医师 朱好 、复旦大学营养学硕士 李靓莉审核

参考文献:

[1]澎湃 -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5599927

[2] M.weibo.cn. (2020). 国家卫健委:#新型肺炎病毒存在变异可能#. [online] Available at: https://m.weibo.cn/status/4463479572750191? [Accessed 22 Jan. 2020].

[3] 世界卫生组织 -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感染预防与控制

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detail/infection-prevention-and-control-during-health-care-when-novel-coronavirus-(ncov)-infection-is-suspected

[4] 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 冠状病毒

http://www.chinacdc.cn/yyrdgz/202001/t20200109_211159.html

[5] 丁香园论坛 - 奥司他韦真的可以用来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吗?

http://www.dxy.cn/bbs/topic/42644249?keywords=%E5%A5%A5%E5%8F%B8%E4%BB%96%E9%9F%A6

[6] 新京报 - 钟南山:新型冠状病毒存在人传人现象

http://www.bjnews.com.cn/news/2020/01/21/677199.html

[7] Wiki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2019%EF%BC%8D2020%E5%B9%B4%E6%96%B0%E5%9E%8B%E5%86%A0%E7%8B%80%E7%97%85%E6%AF%92%E8%82%BA%E7%82%8E%E4%BA%8B%E4%BB%B6

[8] Schnadower D, Tarr P I, Casper T C, et al.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 versus placebo for acute gastroenteritis in children[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8, 379(21): 2002-2014.

[9] Freedman S B, Williamson-Urquhart S, Farion K J, et al. Multicenter trial of a combination probiotic for children with gastroenteritis[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8, 379(21): 2015-2026.

[10] Niv Zmora, Gili Zilberman-Schapira, Jotham Suez, et al. Personalized Gut Mucosal Colonization Resistance to Empiric Probiotics Is Associated with Unique Host and Microbiome Features. Cell, 2018; 174 (6): 1388 DOI: 10.1016/j.cell.2018.08.041

[11] Jotham Suez, Niv Zmora, Gili Zilberman-Schapira, et al. Post-Antibiotic Gut Mucosal Microbiome Reconstitution Is Impaired by Probiotics and Improved by Autologous FMT. Cell, 2018; 174 (6): 1406 DOI: 10.1016/j.cell.2018.08.047

[12] 丁香妈妈 -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wMDI4NjY5OQ==mid=2658219642idx=1sn=ab9cfc713fef7a5ed1bf51b75a156424chksm=816edcfeb61955e86b94fa5fca794ca65070de45a9d99a3ff189a06322dd932e88f5946d1783token=878699999lang=zh_CN#rd

[13] 丁香妈妈 -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wMDI4NjY5OQ==mid=2658252570idx=1sn=8a1e3311d64b6236d7330cadf28083e3chksm=816e5d9eb619d4888bc7cc35fd275aacca539aaac32642b113955095e789a2cbdf43e9d0c282token=878699999lang=zh_CN#rd

[14] https://www.fda.gov/consumers/consumer-updates/antibacterial-soap-you-can-skip-it-use-plain-soap-and-water

[15]https://www.cdc.gov/handwashing/handwashing-family.html

策划 一赫

责编 洋葱

编辑于 2020-01-25继续浏览内容知乎发现更大的世界打开Chrome继续openbioxopenbiox?

上海交通大学 生物学博士在读

一种有限证据支持的可能性:与原始 T 细胞(Naive T cell),特别是 CD8 阳性的原始 T 细胞多样性及其活跃程度相关。

为什么是原始T细胞?原始 T 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了人体在对抗外界病原体或侵袭时所拥有的 T 细胞种类和免疫应答强度。原始 T 细胞和其他造血系统的细胞有个比较大的区别就是,它不依赖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而是通过自给自足的分裂增殖机制。原始 T 细胞库是在人出生后的前十年在胸腺内生成(10 岁左右)。十年之后,人的胸腺会逐渐退化,原始 T 细胞的生成能力也就逐渐减弱。

Populations of naive T cells surveyed in this study include total CD8+ T cells and both CD4+CD31+ and CD31? T-cell populations. CD8+ and CD4+CD31+ naive T cells are presumed to originate in the thymus and divide in the periphery with CD4+CD31+ cells, yielding CD4+CD31? cells in t

为什么是 CD8 阳性的 T 细胞?按照上述机制推测,人体原始 T 细胞多样性和数量应该是随之年龄逐渐降低的。但是,现在的研究发现只有 CD8 阳性的细胞符合这个规律,而其他类型的原始 T 细胞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外周血扩增)对自身细胞数量进行调控,从而可以在人的胸腺退化后维持人体 T 细胞的稳态,大部分人直到 65 岁之前都有这个能力。在一些老年人群体中,这个补充途径似乎会突然减弱,并可能直接造成他们免疫缺陷。

Schematic representation of naive T cell differentiation
Cell dynamics of the different CD45RA+CD4+ T cell subsets during ageing.

在某些小孩子体内可能在病毒接触机体时就已经产生了对抗新型冠状病毒的特异性 T 细胞,起到了保护作用,从而防止了病毒的扩增和后期严重免疫反应的产生。

而老年人除了更低的免疫力(缺少有效的早期抵抗途径),较差的细胞再生和其他环境抗逆能力则可能会进一步恶化其预后。

成年人以及老年朋友们,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减少与外人接触。

最新的报告表明有少量儿童及青少年感染发病,但是预后结果还不明确,所以小朋友们也一定要注意防护。

同时,大家都要注意休息,适当运动,保持心情舒畅,同时避免那些可能让身体免疫防御系统发生故障或者宕机的事情发生(如挨冻著凉,吃坏肚子等等)。不要给病毒有机可乘的机会!!!

其他一些可能相关的问题:为什么有些肿瘤在老年人特异高发?为什么同样的肿瘤类型、同样的肿瘤分子亚型(如急性白血病中的 BCR-ABL1/Ph-like 亚型),儿童预后一般较成人较好?肿瘤病人的细胞异质性(已证实与病人预后相关)是否与肿瘤细胞产生的特异性抗原种类/数量以及机体应激后产生的特异性防御强度有关?如果所有治疗手段(放化疗、免疫治疗等)都无法杀死全部的肿瘤细胞,决定病人预后的是否直接由治疗后剩余的肿瘤细胞与机体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所决定(微小病灶残留,MRD 已经是白血病中非常重要的预后因子)?

文献阅读:

  1. Theo V D B , Borghans, José A. M, Van Wijk F . The full spectrum of human naive T cells[J]. 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 2018.
  2. Mold J E, Réu P, Olin A, et al. Cell generation dynamics underlying naive T-cell homeostasis in adult humans[J]. PLoS biology, 2019, 17(10).
  3. Surh C D, Sprent J. Homeostasis of naive and memory T cells[J]. Immunity, 2008, 29(6): 848-862.
  4. Naylor K, Li G, Vallejo A N, et al. The influence of age on T cell generation and TCR diversity[J]. 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 2005, 174(11): 7446-7452.
  5. Goronzy J J, Fang F, Cavanagh M M, et al. Naive T cell maintenance and function in human aging[J]. 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 2015, 194(9): 4073-4080.
  6. Sprent J, Surh C D. Normal T cell homeostasis: the conversion of naive cells into memory-phenotype cells[J]. Nature immunology, 2011, 12(6): 478.
  7. Jameson S C . Maintaining the norm: T-CELL homeostasis[J]. 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 2002, 2(8):547-556.
  8. Takada K , Jameson S C . Naive T cell homeostasis: from awareness of space to a sense of place[J]. 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 2009, 9(12):823-832.
  9. Chi, Hongbo. Regulation and function of mTOR signalling in T cell fate decisions[J]. 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 2012, 12:1095.
  10. Caroline S. Jansen, Nataliya Prokhnevska, Viraj A. Master, et al. An intra-tumoral niche maintains and differentiates stem-like CD8 T cells[J]. Nature, 2019
  11. Suman Kumar Vodnala, Nicholas P. Restifo, et al. Identifying the source of tumour-infiltrating T cells[J]. Nature, 2019. DOI:10.1038/d41586-019-03670-6
  12. Zamora AE, Crawford JC, Allen EK, et al.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generate abundant and functional neoantigen-specific CD8+ T cell responses. Sci Transl Med. 2019;11(498):eaat8549. doi:10.1126/scitranslmed.aat8549
  13. Yamamoto, T.N., Kishton, R.J. Restifo, N.P. Developing neoantigen-targeted T cell–based treatments for solid tumors.Nat Med25,1488–1499 (2019). https://doi.org/10.1038/s41591-019-0596-y

更新 | 新增参考文献(2020-02-24):

  1. Wang Z , Zhu L , Nguyen T H O , et al. Clonally diverse CD38+HLA-DR+CD8+ T cells persist during fatal H7N9 disease[J].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8, 9(1):824.
  2. Wang, Zhongfang, Wan, Yanmin, Qiu, Chenli,等. Recovery from severe H7N9 disease is associated with diverse response mechanisms dominated by CD8+ T cells[J]. Nature Communications, 6:6833.
  3. Human CD8+ T cell cross-reactivity across influenza A, B and C viruses[J]. Nature Immunology, 2019.

更新 | 新增参考文献(2020-06-09):

  1. Mazzoni A, Salvati L, Maggi L, et al. Impaired immune cell cytotoxicity in severe COVID-19 is IL-6 dependent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2020 May 28]. J Clin Invest. 2020;138554. (COVID-19 patients showed decreased numbers of circulating T, B and NK cells, and exhibited a skewing of CD8+ T cells towards a terminally differentiated/senescent phenotype)
  2. Liu P, Zheng J, Yang P, et al. The immunologic status of newborns born to SARS-CoV2-infected mothers in Wuhan, China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2020 May 10].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20;S0091-6749(20)30640-0. (Except for the low level of CD16-CD56 cells, the count and proportion of lymphocytes, CD3, CD4, CD8, and CD19 were all in the normal range.)
  3. Zhang X, Tan Y, Ling Y, et al. Viral and host factors related to the clinical outcome of COVID-19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2020 May 20]. Nature. 2020;10.1038/s41586-020-2355-0. (Lymphocytopenia, especially the reduced CD4+and CD8+T cell counts upon admission, was predictive of disease progression.)
  4. Chen R, Sang L, Jiang M, et al. Longitudinal hematologic and immunologic variations associated with the progression of COVID-19 patients in China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2020 May 11].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20;S0091-6749(20)30638-2. doi:10.1016/j.jaci.2020.05.003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CD8+ T cell and lymphocytes count was found in survivors but not in non-survivors.)
  5. Liao M, Liu Y, Yuan J, et al. Single-cell landscape of bronchoalveolar immune cells in patients with COVID-19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2020 May 12]. Nat Med. 2020;10.1038/s41591-020-0901-9. doi:10.1038/s41591-020-0901-9 (Proinflammatory monocyte-derived macrophages were abundant in the 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from patients with severe COVID-9. Moderate cas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sence of highly clonally expanded CD8+T cells.)
  6. Grifoni A, Weiskopf D, Ramirez SI, et al. Targets of T Cell Responses to SARS-CoV-2 Coronavirus in Humans with COVID-19 Disease and Unexposed Individuals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2020 May 20]. Cell. 2020;S0092-8674(20)30610-3. doi:10.1016/j.cell.2020.05.015 (Using HLA class I and II predicted peptide "megapools," circulating SARS-CoV-2-specific CD8+and CD4+T cells were identified in ~70% and 100% of COVID-19 convalescent patients, respectively.)


一种有限证据支持的可能性:与原始 T 细胞(Naive T cell),特别是 CD8 阳性的原始 T 细胞多样性及其活跃程度相关。

为什么是原始T细胞?原始 T 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了人体在对抗外界病原体或侵袭时所拥有的 T 细胞种类和免疫应答强度。原始 T 细胞和其他造血系统的细胞有个比较大的区别就是,它不依赖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而是通过自给自足的分裂增殖机制。原始 T 细胞库是在人出生后的前十年在胸腺内生成(10 岁左右)。十年之后,人的胸腺会逐渐退化,原始 T 细胞的生成能力也就逐渐减弱。

Populations of naive T cells surveyed in this study include total CD8+ T cells and both CD4+CD31+ and CD31? T-cell populations. CD8+ and CD4+CD31+ naive T cells are presumed to originate in the thymus and divide in the periphery with CD4+CD31+ cells, yielding CD4+CD31? cells in t

为什么是 CD8 阳性的 T 细胞?按照上述机制推测,人体原始 T 细胞多样性和数量应该是随之年龄逐渐降低的。但是,现在的研究发现只有 CD8 阳性的细胞符合这个规律,而其他类型的原始 T 细胞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外周血扩增)对自身细胞数量进行调控,从而可以在人的胸腺退化后维持人体 T 细胞的稳态,大部分人直到 65 岁之前都有这个能力。在一些老年人群体中,这个补充途径似乎会突然减弱,并可能直接造成他们免疫缺陷。

Schematic representation of naive T cell differentiation
Cell dynamics of the different CD45RA+CD4+ T cell subsets during ageing.

在某些小孩子体内可能在病毒接触机体时就已经产生了对抗新型冠状病毒的特异性 T 细胞,起到了保护作用,从而防止了病毒的扩增和后期严重免疫反应的产生。

而老年人除了更低的免疫力(缺少有效的早期抵抗途径),较差的细胞再生和其他环境抗逆能力则可能会进一步恶化其预后。

成年人以及老年朋友们,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减少与外人接触。

最新的报告表明有少量儿童及青少年感染发病,但是预后结果还不明确,所以小朋友们也一定要注意防护。

同时,大家都要注意休息,适当运动,保持心情舒畅,同时避免那些可能让身体免疫防御系统发生故障或者宕机的事情发生(如挨冻著凉,吃坏肚子等等)。不要给病毒有机可乘的机会!!!

其他一些可能相关的问题:为什么有些肿瘤在老年人特异高发?为什么同样的肿瘤类型、同样的肿瘤分子亚型(如急性白血病中的 BCR-ABL1/Ph-like 亚型),儿童预后一般较成人较好?肿瘤病人的细胞异质性(已证实与病人预后相关)是否与肿瘤细胞产生的特异性抗原种类/数量以及机体应激后产生的特异性防御强度有关?如果所有治疗手段(放化疗、免疫治疗等)都无法杀死全部的肿瘤细胞,决定病人预后的是否直接由治疗后剩余的肿瘤细胞与机体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所决定(微小病灶残留,MRD 已经是白血病中非常重要的预后因子)?

文献阅读:

  1. Theo V D B , Borghans, José A. M, Van Wijk F . The full spectrum of human naive T cells[J]. 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 2018.
  2. Mold J E, Réu P, Olin A, et al. Cell generation dynamics underlying naive T-cell homeostasis in adult humans[J]. PLoS biology, 2019, 17(10).
  3. Surh C D, Sprent J. Homeostasis of naive and memory T cells[J]. Immunity, 2008, 29(6): 848-862.
  4. Naylor K, Li G, Vallejo A N, et al. The influence of age on T cell generation and TCR diversity[J]. 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 2005, 174(11): 7446-7452.
  5. Goronzy J J, Fang F, Cavanagh M M, et al. Naive T cell maintenance and function in human aging[J]. 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 2015, 194(9): 4073-4080.
  6. Sprent J, Surh C D. Normal T cell homeostasis: the conversion of naive cells into memory-phenotype cells[J]. Nature immunology, 2011, 12(6): 478.
  7. Jameson S C . Maintaining the norm: T-CELL homeostasis[J]. 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 2002, 2(8):547-556.
  8. Takada K , Jameson S C . Naive T cell homeostasis: from awareness of space to a sense of place[J]. 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 2009, 9(12):823-832.
  9. Chi, Hongbo. Regulation and function of mTOR signalling in T cell fate decisions[J]. 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 2012, 12:1095.
  10. Caroline S. Jansen, Nataliya Prokhnevska, Viraj A. Master, et al. An intra-tumoral niche maintains and differentiates stem-like CD8 T cells[J]. Nature, 2019
  11. Suman Kumar Vodnala, Nicholas P. Restifo, et al. Identifying the source of tumour-infiltrating T cells[J]. Nature, 2019. DOI:10.1038/d41586-019-03670-6
  12. Zamora AE, Crawford JC, Allen EK, et al.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generate abundant and functional neoantigen-specific CD8+ T cell responses. Sci Transl Med. 2019;11(498):eaat8549. doi:10.1126/scitranslmed.aat8549
  13. Yamamoto, T.N., Kishton, R.J. Restifo, N.P. Developing neoantigen-targeted T cell–based treatments for solid tumors.Nat Med25,1488–1499 (2019). https://doi.org/10.1038/s41591-019-0596-y

更新 | 新增参考文献(2020-02-24):

  1. Wang Z , Zhu L , Nguyen T H O , et al. Clonally diverse CD38+HLA-DR+CD8+ T cells persist during fatal H7N9 disease[J].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8, 9(1):824.
  2. Wang, Zhongfang, Wan, Yanmin, Qiu, Chenli,等. Recovery from severe H7N9 disease is associated with diverse response mechanisms dominated by CD8+ T cells[J]. Nature Communications, 6:6833.
  3. Human CD8+ T cell cross-reactivity across influenza A, B and C viruses[J]. Nature Immunology, 2019.

更新 | 新增参考文献(2020-06-09):

  1. Mazzoni A, Salvati L, Maggi L, et al. Impaired immune cell cytotoxicity in severe COVID-19 is IL-6 dependent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2020 May 28]. J Clin Invest. 2020;138554. (COVID-19 patients showed decreased numbers of circulating T, B and NK cells, and exhibited a skewing of CD8+ T cells towards a terminally differentiated/senescent phenotype)
  2. Liu P, Zheng J, Yang P, et al. The immunologic status of newborns born to SARS-CoV2-infected mothers in Wuhan, China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2020 May 10].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20;S0091-6749(20)30640-0. (Except for the low level of CD16-CD56 cells, the count and proportion of lymphocytes, CD3, CD4, CD8, and CD19 were all in the normal range.)
  3. Zhang X, Tan Y, Ling Y, et al. Viral and host factors related to the clinical outcome of COVID-19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2020 May 20]. Nature. 2020;10.1038/s41586-020-2355-0. (Lymphocytopenia, especially the reduced CD4+and CD8+T cell counts upon admission, was predictive of disease progression.)
  4. Chen R, Sang L, Jiang M, et al. Longitudinal hematologic and immunologic variations associated with the progression of COVID-19 patients in China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2020 May 11].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20;S0091-6749(20)30638-2. doi:10.1016/j.jaci.2020.05.003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CD8+ T cell and lymphocytes count was found in survivors but not in non-survivors.)
  5. Liao M, Liu Y, Yuan J, et al. Single-cell landscape of bronchoalveolar immune cells in patients with COVID-19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2020 May 12]. Nat Med. 2020;10.1038/s41591-020-0901-9. doi:10.1038/s41591-020-0901-9 (Proinflammatory monocyte-derived macrophages were abundant in the 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from patients with severe COVID-9. Moderate cas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sence of highly clonally expanded CD8+T cells.)
  6. Grifoni A, Weiskopf D, Ramirez SI, et al. Targets of T Cell Responses to SARS-CoV-2 Coronavirus in Humans with COVID-19 Disease and Unexposed Individuals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2020 May 20]. Cell. 2020;S0092-8674(20)30610-3. doi:10.1016/j.cell.2020.05.015 (Using HLA class I and II predicted peptide "megapools," circulating SARS-CoV-2-specific CD8+and CD4+T cells were identified in ~70% and 100% of COVID-19 convalescent patients, respectively.)


不是不易感,只是与成年患者相比,儿童COVID-19的临床表现可能较轻。

近日Pediatrics期刊提前上线了一篇题为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2143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2019 Coronavirus Disease in China的文章,报道了中国儿童COVID-19流行病学特征。研究人员分析了2月8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的2143例18岁以下的患病儿童。

其中34.1%的病例通过实验室检测得到确诊,其余根据儿童的症状、胸片、验血以及是否接触过新冠病毒感染者,被归类为疑似病例。

截至2020年2月8日,在该研究中纳入的2143名儿科患者中,只有一名儿童死亡,大多数病例是轻度的,儿童感染的危重病例比例(5.9%)比成年感染病例比例(18.5%)少。这表明,与成年患者相比,儿童COVID-19的临床表现可能较轻。

多个国家的儿科专家表示这项关于儿童COVID首次回顾性研究工作提示我们应对儿科感染患者做好准备。科学家们也正在努力明确为什么如此多的儿童在感染病毒后症状较轻,这种特征也出现在SARS和MERS流行中。

他们也对儿童COVID-19的流行病学特点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提出学龄前儿童和婴儿的病情可能由于免疫系统不成熟而加重。也有表示儿童以前还未接触过病毒,因此无法进行有效的免疫反应。

关于儿童COVID-19比成年症状轻的解释也有多种说法。

有的称SARS-CoV2的受体ACE2在儿童中的表达不高,或者以不同的形式表达,病毒无法进入细胞进行复制。

另一个理论是大多数儿童的肺比成年人更健康。成年人很可能在多年的生活中更多地暴露于污染,或者受基础疾病影响导致免疫系统受损。

专家们说,儿童的免疫系统也可能不像成人免疫系统那样迅速启动以攻击病毒。医生发现,受感染的成年人遭受的一些严重损害不仅是由病毒本身引起的,而且还包括在人体器官中的剧烈免疫反应,导致破坏性的炎症。

纽约时报报道此篇文章

撰文 | 雪月

制版 | Blingbling

参考文献:

Dong Y, Mo X, Hu Y, et al.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2143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2019 coronavirus disease in China. Pediatrics. 2020; doi: 10.1542/peds.2020-0702

发布于 2020-03-20继续浏览内容知乎发现更大的世界打开Chrome继续小肉丸子麻麻小肉丸子麻麻

前两天我看了一篇有关蝙蝠为什么是病毒库的文章,冠状病毒在蝙蝠体内繁殖变异不会影响蝙蝠的健康,其中提到了作为唯一会飞的哺乳动物,蝙蝠代谢率非常高,而细心的家长应该发现了儿童心跳很快,应该整个代谢率都比成人高,所以我推测儿童的生理特征比成人更接近蝙蝠,所以受冠状病毒影响较小。

如果有错误欢迎大家指出,我只是一个生物爱好者,并不是专业人士。


前两天我看了一篇有关蝙蝠为什么是病毒库的文章,冠状病毒在蝙蝠体内繁殖变异不会影响蝙蝠的健康,其中提到了作为唯一会飞的哺乳动物,蝙蝠代谢率非常高,而细心的家长应该发现了儿童心跳很快,应该整个代谢率都比成人高,所以我推测儿童的生理特征比成人更接近蝙蝠,所以受冠状病毒影响较小。

如果有错误欢迎大家指出,我只是一个生物爱好者,并不是专业人士。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