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母是白手起家。我生下来的时候我家是很穷很穷的。后来买了房买了车日子逐渐好起来,再到现在的算是比较富裕。但是我想买的东西或者很想吃的东西他们很少给我。我在外地读书,半年回一次家。今年回家过年,我的压岁钱全部都要上交。我和他们说要买什么他们还是说没钱。可是我父母自己却花很多钱去买包包衣服鞋子。对我妹妹也特别大方。我妹今年才4岁。我能理解父母宠著她。可是为什么对待我如此苛刻?

就像我想要一双鞋子,万斯的。我想要了一个多月了,还是没有买。可是我妹已经在这个月里买了好几条裙子了。


跟你情况差不多吧

我妈也是对我妹特别大方,给1岁小孩报个早教都是几万几万的

我有时候觉得我爸妈对我很抠,但上大学后发现这真是要对比的。跟我生活费1k2k的舍友比,我真的很富养了。但跟同等家庭水平却能撒撒娇跟父母要个上万的包的姐姐妹妹来说(父母朋友的女儿),我又挺穷养的。

知足就好吧,虽然你在买鞋买包上不是很过瘾,但在买车买放上你爹妈是不会亏待你的


卧槽,这个真的巨真实了

不过我是家里小的那个,我爸是在我出生以后才从外地带著我哥回来的,那时候家里也穷,后来也是白手起家,有点钱家里才买了房子

我哥从小过的比我好一些,因为他姑姑比较有钱,而且在外地我爸的工资也比在现在这个城市要高的多

因为从小过惯了穷日子,所以对这方面就没有什么很在意的

不过我爸妈就是,老是说,我们不是没有那个钱,只是觉得这个钱没必要花。他们对我和我哥都是这样的,买的永远都是打折的,地下商场几十块钱还要和店家讲价的东西,其实当我看到我同学穿著那些很贵的名牌衣服裙子鞋子,我也挺羡慕的,在他们面前也提出过,想要买那些衣服鞋子,但我爸妈就说那些东西都是骗人的,没必要去买,经过很多次吵架,他们跟我做思想斗争,以及打我,久而久之我对这些事情就淡然了,反正他们觉得是什么就是什么是怎么样就怎么样吧,我的衣服就全是地下商场里面的,但是我哥就坚决要买好的买贵的,几次三番和我爸妈闹,闹得最凶的一次就因为我哥想买一双三百多的鞋子,三百五十块钱,我妈说她只出三百,剩下的钱我哥自己给,然后买完过后被我爸骂了好久,每次吵架就要拿这个事来说,教育我和我哥不要那么虚荣,要抵制住诱惑

后来我哥瞒著我爸妈去找她姐姐找他姑姑要钱买名牌鞋子,买衣服,现在大学了,有时候甚至去买假鞋……我妈还去找了我姑姑说以后不要拿钱给我哥买衣服鞋子,那些牌子都是骗人的,还把我姑姑骂了一顿

我爸对自己也是很省,但我妈就很喜欢买新衣服,新鞋子,买的大衣羽绒服都是几千几万的,鞋子最便宜也是三百多

不知道说什么了,前几天天冷了,我想说买几件厚一点的衣服,我妈就打电话去给班主任投诉说教室怎么不开空调,还让我们班主任去学校领导那里闹…就真的很无语,她买了好几件厚衣服还有厚裤子厚袜子,现在我都不敢说我冷,生害怕她下次就去学校闹


穷养和穷教育是两个概念


我看了一下你的问题,

我的分析都是基于你给的信息,

如果你信息不准确的分析可能出现错误,

可以的话,你可以再补充一些信息,我好作回答。

父母也有偏爱的,这很正常,

但是这不代表他们不爱你。

在这个前提下,

我做出的一些思考、分析这里分享给你,

我先回答基础问题,再层层往下分析。

01 信息错觉

首先你离父母比较远的地方上学,

你父母为了你上学付出了多少代价?

可能在你的眼里父母给你妹妹很多钱,

但是在父母眼里不是这样的,

这里有一个「信息」上的透明度错觉。

比如,你爸妈每个花3000块钱送你去读书,

而你妹妹吃住在身边,生活花销可能才1000多,

所以在你父母的眼里,你一个月已经花了3000多,

而你妹妹才花了1000块钱,自然而然会觉得没钱给你。

人与人在沟通这件事上,

普遍存在一种「透明度错觉」,

即大多数人都高估了,两个人之间沟通的透明程度。

给予信息的一方,会认为自己的感觉和需求,

应该能被对方清晰地感知到,

尽管他们实际上并未将其表达到位。

换句话说,你以为你理解你爸妈说的话了,

其实你并没有理解,而父母也没有理解你。

其次你没有说你妹妹的裙子到底多少钱,

是几十块一条的呢?还是几百块?几千块?

如果给你妹妹买的是几十块一条的,

这也并不奇怪啊,

你买五个4块钱的冰棍和一个20块钱的手工雪糕,

你觉得花钱一次花2块钱买个冰棍是不是更加容易决策?

裙子是几个4块钱,而鞋子是一个20块钱,量级不不一样。

对了,这里还有一个点,就是你的学习情况,

基于一个现实情况,

你爸妈也是芸芸众生的一员,是凡人,

会有自己的欲望,很正常,钱在他们手上

这里皮一下,可能就是你爸妈想要买包包,

他们自己发现钱超出预算了,所以才不给你钱的。

但是你爸妈也不是圣人,有私欲很正常啦)

所以如果你学习成绩不好,

那么大概率会「减少投资」,因为预估收益变低了,

但是你妹妹不一样,现在处于混沌期。

02 出生时机

你说你在父母出生的时候比较穷,

在家庭困难的时候,

家长大概率是会对孩子比较苛刻的,

因为他们也承担著很大的心理压力,

想要一个人可以依靠。

所以你的出生他们,

一方面会觉得很高兴,

自己要承担为人父母的喜悦和压力了,

父母在潜意识中就会说,

这里只允许有一个小孩——就是我,

可是只要你的举止像个大人,

不要像个小孩子,我就容忍你。」

小孩较大以后,

这种信息也会经由口语传达出来,

例如说:「你已经长大了,不准……」

或是「男孩子不准哭」之类的话。

如果父母自己从来就不被允许表现得像个孩子,

看到幼稚的行为就觉得受到威胁的话,

也会对小孩传达「不准像个小孩子」的信息。

他们可能是在成长时遇到经济萧条的时期,

或是成长在家规非常严格、把价值感都建立在行为的家庭。

有时长子或独子也会给自己这种禁止信息,

当看到爸爸和妈妈争吵时,

独子可能会认为:

「这里除了他们就只有我,

所以他们吵架一定是因为我的缘故,

我应该为此想点办法,最好快点长大,好负起责任。」

长子也可能认为自己要负起照顾弟弟和妹妹的责任。

如果你和小孩子相处时很不自然,

很可能就有这种禁止信息,

同样的,

如果你在宴会或是类似的欢乐场合,

觉得很不自在的话,也可能有这种禁止信息。

在有些家庭里,小孩太喜欢玩的话,

会被贴上懒惰或是罪恶的标签,

因此会有魔术般的信念,

认为如果觉得很快乐的时候,

就会发生不幸的事,

所以要避免不幸,就不能有很快乐的感觉。

你看看你,两条都中了,

  • 家庭贫寒
  • 长子

在这个脚本中,

本来很多时候应该是父母来承担责任,

但是最后变成了孩子承担责任,

也是孩子变成了大人的角色,

孩子代替大人承担了自己不应该承担的部分。

而即使你已经长大了,

但是在面对你的时候,已经习惯了这个脚本,

而面对妹妹的时候,资源不是问题了,

所以会采用另外一个脚本行使。

03

第二点,你说你父母说没钱,又自己买东西。

和本老师认为,

你父母的说辞,和行为是有脱节的

这有可能是另外一个脚本——不要感受。

有些父母会传递这样的信息:

「不准照你的感觉,要照我的感觉。」

比如母亲对小孩说:

「我饿了,你想吃什么?」

或是「我好冷,你把毛衣穿起来。」

其实就是家长替换了孩子的感受,

把沟通变成了一个心理游戏。

如果父母的感觉都隐藏起来的话,

小孩就会学到「不准有感觉」。

有时候在一个家庭里,

可能会限制所有的感觉都不能表达,

但大部分情形下,只会限制某些特定的感觉,

而允许其他感觉——

「不准觉得生气」、「不准觉得害怕」等等的表达。

有时候这个信息会被解读为

「可以有某种感觉,但是不能表现出来」。

有时候这个信息会更强烈,连感觉都不能有。

比如,小男孩常常反复被提醒,

「男孩不准哭」或是「要坚强一点」,

这些话隐含的意思就是:

「不准觉得伤心」、「不准觉得害怕」。

在有些家庭里,「不准有感觉」的意思,

是指「不准有身体的感觉」。

这种禁止信息来自婴儿很小的时候,

如果信息很强烈的话,

成人以后会造成某些很严重的问题,

例如被禁止有饥饿感的小孩,

长大后可能发展出厌食症。

有些沟通分析师认为,

某些精神病的根源就是

「不准有身体的感觉」这个禁止信息。

在这个脚本中,

如果父母自己都不能够好好表达,

那么可能会发生扭曲的感觉,

明明是A,但是感受到B,

或者行为上的不一致,

比方说明明能够满足孩子,但是不去满足。

包括你也隐瞒了很多有效信息,

这不怪你,是潜意识中每个人都会保护自己。

04

最后一个条分析,也是很常见的,

在中国文化体系中,

总是希望男生可以更加意志力坚强一些,

穷养也可能是为了磨练意志力。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行为驱力叫做 「要坚强」,

这样的驱力,可能由于同年的早期经历,

父母(这是一个代指,也可以是老师、长辈、权威等)

通过语言、非语言的,间接、直接的等等形式,

传达给了我们这样一条指令。

「因为父母没有办法好好照顾你,你就自己照顾好自己吧!」

「我们没办法听你的感受,你还是不要说了吧!」

于是孩子就如父母所愿,变成了一个「坚强」的人。

生活中,

当我们处于「要坚强」的驱力的时候,

就会陷入一个怪异的心理陷阱,

使得我们得不到幸福,无法满足自己的愿望。

「要坚强」是一个应该驱力,

表达的信息的是:

「只有我坚强起来,

不表达自己的感受、欲望,我才是一个好人。

(现实中可以体现为合格的丈夫、孝顺的子女等等)

我不能让别人看到我软弱!」

但是实际上,人是需要安慰和关怀的,

当执行了「要坚强」后,

自己就会减少表情、保持冷漠态度,

并且语气毫无波澜。

这样做心理是希望得到安抚、触摸的,

但是又不能发出需要的信号,一脸拒绝的样子。

所以,你父母不给你买,

你采取了什么措施呢?你有评估这些措施的有效性吗?

如果当前的行为不是有效措施,

那么该如何改变才能真正得到你想要的东西?


怎么说呢,个人观点,你如果是男孩子这么做没毛病,男孩子成人之后责任会比女孩子的压力要大很多,如果父母不从小给你灌输挣钱不易的道理,当你成家之后.难不成管你父母要奶粉钱?


穷养儿子,富养女。

自己能挣钱就不向父母要了啊。

我现在22岁都不向家里要钱。

别人没有义务对你好。父母也是。

大家要体谅,放假的时候打份假期工吧。慢慢存钱吧,兄弟~


我在英国念书 基本上要什么家里都会买 我弟弟在美国 买个冰淇淋都要报告 零花钱是我的百分之一还要少吧…… 穷养儿子富养女 以后他大概率要继承家业 但嫁出去的女儿 泼出去的水 就说不好啦


不知道为什么

但是会在我的心理留下阴影。给我留下一种感觉,好像钱比我重要。让我产生一种感觉,钱才能给我安全感,而家庭并不可以。父母给自己买比较贵的衣服裤子,很舍的给自己花钱,但是对我确很一般,大概就是鞋子、衣服一般是妈妈鞋的五分之一。我问妈妈要钱买的时候她不乐意,转手就给她自己买一件贵的衣服。一年到头可能就能要一次买衣服的钱。絮絮叨叨的,都不知道怎么说了。

可能会给我留下巨大的心理阴影吧


我其实一直觉得家里挺穷 因为父母都很节俭

我读书生活费也只有1500

谈个女朋友都不够

直到给我买了房子 和车以后……

坐标杭州


我觉得楼主还好一些吧

我是认清了现实了,原来有时候父母也是靠不住的

我家属于那种还好的,我爸妈有了钱就买房子,买了几套了,不给我生活费,每次我要生活费都很麻烦,要和他们说怎么花的,要和我爸爸报备。我一个女生难道买女生用的东西也要和某个男人报备吗搞不懂。我爸爸自己养著小三和小三的儿子(不是我爸爸生的,他前夫的)给我花钱我买姨妈巾也要和他报备,连书费都不给我交。我不明白这是为什么,我家算有钱了。

更可怕的是我妈妈居然愚昧的说我爹没有对不起我,害,养小三不给我钱,这挺对得起我的了

自己好好学习,找一份好工作,赚钱自己养活自己,至于我爸爸我会恨他一辈子的,看著我怎么对他吧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