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女儿快十岁了,今年九月初装吐血,她爷爷奶奶带去输水拿药,请了两天假没去上学。然后国庆长假后上学的第一天,又吐血了,这次吐的严重,把我吓到了,带她到处检查,最后在重庆儿童医院检查并住院了,所有检查做完了,专家团队讨论结果是,我娃儿是装的,吐的根本不是血,而是红色颜料。我反复逼问她,她才说了实话,说是想用这个办法让我回去陪她,我离婚并组建的新的家庭有了另一个小孩,不可能回去。跟她讲了这个道理,她还是偏执的要我回去。我把她送回去才一天的时间,又出事了,这次是胸口痛,痛得死去活来的,带去输水一个星期没有好,医院检查出来身体又没得问题,我又跑回来看她,结果发现她又是装病,就骂了她还打了她,她居然趁我睡觉时去跳楼,被我发现了并拉下来了。我现在在前夫家陪她,她什么病都没有了乖乖上学去了。关键是我不可能长期在这里,我又怕我一离开,不晓得她又整出什么事。医生说,这个小孩不能这样继续装病撒谎了,长期下去精神不受控制会出问题,我好担心,不晓得该怎么办?看心理医生又太远了这里是很偏远的农村,而且她爸爸不准带去看心理医生。不晓得我要用什么办法,能让她不再装病撒谎了,感谢热心网友能帮我出个主意


我的天!作为一个女孩的爸爸,您这个问题我看著都心疼!您认为颜料好喝吗?还是说在医院做检查很舒服?孩子弄这些为啥您不明白吗?单纯是想妈妈啊!

如果您真的爱这个孩子,请不要跟她讲您的道理,您要做的是跟现任丈夫说清楚每周哪怕是每个月抽一天或者一个周末去陪陪你的女儿并且尽量不要爽约。让你的女儿知道「妈妈每个星期几(或者每个月几号)都会来陪我,她说来就一定会来!」这样她才会有起码的安全感,才不会认为只有我出事了才能看见妈妈。

最后个人希望各位不要再开贴去喷这位母亲,那样除了发泄道德快感,对小女孩没有任何帮助。

更新一下:

忽然好多赞有点方……我这只是个站著说话不腰疼的吃瓜群众,二楼的回答更优秀且专业。


建议和孩子开诚布公地聊聊,到底发生了什么,以后打算怎么办。

你已经有了新的家庭的孩子,但女儿是今年九月突然出现这类反常行为的,一定有什么你所不知道的导火索。

  • 是有人拿「没有妈妈」来取笑讽刺她,还是课本上关于家庭幸福的内容刺激了她?
  • 是在学校遭遇了学业或者人际关系的挫折,还是看到其他家庭幸福的样子渴求妈妈的关怀?
  • 是自己一人决定要一哭二闹三上吊挽回妈妈,还是和爸爸串通好要一起演一出留下妈妈的戏码?

不要著急骂她,不要著急打她,甚至都不要著急去评判孩子的行为——关键是,找到事情的导火索,进而找到孩子的心结到底在哪里。

我相信你一定爱女儿,才会为了她的病三番五次往家里跑;但如果对方一再采取类似的极端方式,万一真的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和风险该怎么办?

我相信去看心理医生是有帮助的,但任何涉及孩子的心理咨询,都主张让整个家庭,包括已经不在身边生活的妈妈,一起接受咨询和治疗的。

我相信你有了新的家庭,开始了新的生活——但你的女儿并没有,她没能走出去,她还是如此地需要你!

所以,不要将她推开,不要在她发出需要你的信号时不予回应或者打骂交加!

相反,你需要开诚布公地,不带偏见和惩罚,不要居高临下,和孩子谈一谈现状,谈一谈未来。

妈妈和爸爸离婚了,要过彼此的人生,但妈妈绝不会抛下你不管,你还是妈妈亲生的女儿,妈妈希望你能获得幸福。

如果你想妈妈了,妈妈可以定期来看你,或者定期把你接过去住几天——我们依然有联系,你不是没有妈疼的孩子。我们可以约定好良性的沟通方式——电话、视频、固定的见面;妈妈不会失约,但有特殊情况可以让你爸爸送你过来,或者提前说明后,事后再补偿。

孩子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她希望能有完整的家庭。

如果你前夫那边有女性长辈,鼓励她们参与孩子的生活。

与其让孩子用极端的方式挽留你,不如提前商量好良性的沟通方式和孩子所期待的回应;多花一些时间单独陪陪她。

放心,她不会一直缠著你——只要你一开始给她足够的安全感,她的状态会越来越好;但如果你总流露出要离开的状态,给她不可预期的分别,她的情况很难好转,甚至容易反复。

你可以缺席前夫的生活,但你不能缺席女儿的成长——即使你已经有了新的家庭、新的孩子,甚至你觉得不需要女儿了——但她需要你!

对你来说,她只是其中一个孩子;对她来说,你却是唯一的妈妈。


我9岁那年,突然发现自己说话没有声音,失语?失聪?失声?我搞不清楚怎么回事。我本身话少,学校里也不起眼,所以没有人发现。开始我一个人很享受安静,但是两三天后我慌了,我害怕自己真成了哑巴,我又说不出来话,怎么办,我给「我妈」写了一张纸条,就说我很害怕我说不出来话了。我妈看到纸条,我不知道她是怎么想的,当众嘲笑了我,说我是装病。然后我就更安静了,原来还想张口说只是没有声音,她骂完我连张嘴的欲望都没有了。又过了两天,我忽然想明白了,我得自己张口说话,我是一个正常小孩她们还嫌弃我,我要是真的变成哑巴了,那我岂不是更悲惨。我努力的张口,努力的练习说话,好在几天后能说话了,确也做实了我装病撒谎坑家长的论调。

我一直不明白我为什么忽然不会说话了,现在想生理上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应该是心理问题,可是没人能懂,我很感谢那么小就明白了得靠自救的我,我很想穿越时光抱抱她。

这个「装病」的孩子得有多大的毅力和坚持才能做的那么逼真,这是果,她的需求是妈妈是因。

人生确实不容易,心疼这个孩子,希望这位妈妈能蹲下身去好好抱抱孩子,你对她的每一点爱都会成为她日后的阳光和能量,请给她多一点拥抱,多一点关爱,多一点注视。

真诚的祝好。

没想到看的知友比较多,我就再补充两句。关于自杀,我也有过这种想法。11岁左右吧,家住五楼,那时候的窗户都没有护栏,我的床贴在窗户,我坐在窗边,犹豫著跳?不跳?

小孩子完全不知道生与死的意义,我只是深深地感觉到我是被嫌弃的,被别人定义为拖累者,被抛弃或者说被遗忘的,即使我是个聪明漂亮学习也不差的女孩,在他们眼里也是一无是处的。

每个人都要求我懂事,要求我接受,不要有想法不要有需求!那么?我活著还有什么意义呢?既然我是这样的,为什么要白白接受这痛苦的生活呢?死和睡觉有什么区别呢?一个能醒来一个再也醒不过来了,那么死去是不是就是一直一直睡觉呢?他们有人也是爱我的吧,不然为什么把我生下来呢?为什么把我生下来却还让我那么痛苦啊!

那个年纪我花了很多时间琢磨这些问题,直到现在我写这些字的时候还能感受到当年的绝望。

我没有跳楼,因为我听说有人跳楼没有死去成了残疾人,求生不能求死不得更痛苦。我害怕更悲惨的生活,但是如果当年有人肯定的告诉我,五楼跳下去肯定就死了,我肯定也就跳了。我甚至想过我死了之后他们会不会觉得可惜,会不会后悔?但是我更倾向他们恶毒的诅咒我弄的他们没有面子,一切都是我的错,我才是罪恶的。

这段痛苦的日子在我的记忆里是被选择性遗忘的,直到我看见这个孩子,与我不同却有我的影子。

希望这位妈妈能看见这段文字,你生了她就请善待她。


通过题主的描述,我看到了一个伤心纠结的妈妈和一个迷茫孤独的孩子

一、撒谎才能引来的关注

也许是通过电视剧中的剧情;

也许是通过见了其他人的事迹;

也许是自己的独创

.....

无论如何,孩子学会了「吐血」的方法。

人做事总有动机。在我看来,孩子装「吐血」的动机就是为了用极端的方式挽回妈妈

但妈妈别著急,我们要搞清楚一点:

孩子不是为了挽回父母的婚姻,而是为了挽回妈妈的爱

图片来自网路,侵删

相信妈妈仍然爱孩子,但或许夹杂了对前任婚姻的失望,或许被新家庭牵扯了精力,孩子感到了妈妈的爱即将离去的威胁,于是,上演了一出出闹剧。

所以,【重建亲密关系】应该是你解决这个问题的首要目标。

二、如何亲密

离婚家庭千千万,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亲密关系能够良好维系,离婚家庭孩子的教育和成长问题就不会无解。

大家经常对亲密关系有认知的误区:

【只知道亲密需要陪伴,却不知陪伴不一定需要耗时间。】

陪伴的关键点在于2点

1??关键的时间点

2??仪式感的行为

根据这两个原则,跟题主分享几个方法来解决跟孩子的亲密关系问题

(一)每周固定的晚餐

对于临近青春期前期(9-12岁)的孩子,吃饭是难得的亲子沟通活动。尤其是晚饭,更能给孩子安全感。

这个时期的孩子很想和父母沟通,却为了特立独行,保留「面子」,又不想主动找父母沟通。

图片来自网路,侵删

所以,每周固定一个日子,和孩子约定吃一顿晚饭吧。

在饭桌上,莫谈学习、莫谈家庭、莫谈道德。

可以谈偶像、可以谈校园趣事、可以谈下一次一起去哪玩。

轻松为主,别想著教育。

(二)共同完成一件作品

爱需要物体承载

对于不同的人,爱也许是一张照片、一个手工作品、一盘一起烤好的饼干或者一本共同完成的日记本。

你们可以每周晚饭时交换日记本;也可以相互写信、寄送明信片;也可以经常报名一起制作手工或者烘焙的亲子课程。

图片来自网路,侵删

无论何种方式,一起完成一件事,能使这份亲情得以具体的表达,而不至于等到出现危机时只能无奈说一句「我其实是爱她的」。

让孩子保留你们的成就,也让孩子在想你的时候不至于因你不在而无从寄托。

(三)直接的肢体语言

我曾经仅用一个方法就缓和了一对即将离婚的夫妻——每天下班和上班都在门口相互拥抱持续5秒。

两周之后,这对夫妻再不谈离婚,甚至能良性沟通。

珍惜难得的每次见面,好好在见面和分手时紧紧的拥抱一下吧,比得过一千句「我爱你」。

不过说那么多,也只是先建立亲密关系基础(磨刀不误砍柴工),如何解决孩子说谎呢?

三、解决说谎问题

在 @Cecilia 的好多干货基础上,补充一个方法。

妈妈可以认真的告诉孩子:「看到你这样吐血妈妈会很担心,很难过,你不这样做其实妈妈也可以好好爱你的。能答应妈妈别这样吓妈妈吗?我们好好聊聊每周如何见面,如何一起出去玩好吗?

多说几次,别指望一次孩子能听进去。

孩子会观察,观察你是否真的爱回来了,只有相信爱回来了,孩子的行为才会愿意变回正常

不然,就算强压之下不敢吐血了,下次吐出什么来就不好说了。

四、对婚姻的理解

孩子对婚姻的理解永远是片面和自我的。用大人标准的描述永远无法赢得孩子的认可。

你必须跟前夫配合好,多次的跟孩子灌输婚姻的正面概念。

有哪些婚姻的概念要跟孩子沟通呢?

(一)爸妈分开不代表不爱你

同上文,还是要用行动说服孩子,不然,孩子真的是太可怜了~~

爸妈每天睡前,无论谁陪睡,都最好跟孩子说一句标题的那句话,给孩子洗脑。

(二)爸妈分开不是你的错

「孩子怎么会这样想呢?」

没办法,孩子确实经常会那么想。据调查,70%左右的孩子有可能在家庭离异后认为是自己的错误导致的父母离异

深深的愧疚感和自责很可能演变成自残、自杀、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焦虑或者反社会...

所以,这是规律,不用深究原因。

这两个概念需要经常的,父母配合好,用洗脑式方法跟孩子沟通。

(三)不要相互埋怨

离异往往纠缠著怨愤

但无论你多恨对方,在孩子面前都要分清态度,甚至要帮著前任说话

因为没人想让自己的孩子不爱父母。就算父母多么的十恶不赦。

图片来自网路,侵删

【向理不向人】也许是这方面行为准则里简单易行的标准之一。

总结

无论如何,孩子是无辜的,夫妻的离开也不是世界末日。

但缺乏沟通的孩子不一定会那么想。这是问题的根源。

离婚意味著爱的从新分配。改变就有阵痛期,但在爱的阵痛期中,及时转变沟通机制才是解决家庭问题和教育的关键。


这种题我很讨厌,真的很讨厌,因为无解

题主的职业在她之前的回答里有,应该是美容店的服务员,农村里里基本上不可能有美容店。

孩子已经确认在偏远农村了,且题主已经再婚了。

问题一,美容店的服务员一个月有几天休息?

问题二,一个很可能没有车的人,一般从县城去趟附近农村要多久,多少的花销?

问题三,在偏远的小地方,再婚的妇女用什么理由经常回前夫家看孩子不会让现任丈夫不满?

一,4-8天。

二,一般去是2-6个小时,25-150元,回来不一定有车可以坐,所以不太确定。

三,我不知道。

这件事不是把题主骂一顿,让她多陪陪孩子就能解决的,这也不是什么爱不爱的事。

题主要是真嫌烦,大可不必每次都要回去看生病的孩子,让她闹去,装作不知道就完事了,用不著在网上提问想办法。

至于怎么办,看情况题主离婚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了,孩子突然这样可能是在学校受了什么刺激,可以从这个方向著手了解一下,其他的我就不妄加评论了。

留守家庭的孩子父母没离婚也见不到。

咋?都装病自杀跳楼逼父母回家去?

终生皆苦,又不是数学题,哪有什么最优解。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