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氧骑我骑几十公里很轻松,在功率骑行台上骑十几公里就累得腿软。为什么?


很多人在骑行台上骑行时比在户外骑行更加容易感到劳累,这其中的原因是为什么呢?

原因当然不止一个。总结来说,骑行台骑行会比室外骑行来的更加容易疲劳,原因可能来自于对骑行台的骑行模式不适用、体感及温度的影响和是否能够体验到骑行的乐趣等。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人体为什么会感到累,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 长时间/高强度运动,无论是运动时间过长还是运动强度过大都容易造成身体劳累,这是由于大量的脂肪/糖原/蛋白质被分解供能,产生乳酸、磷酸等酸性物质刺激肌体,感到肌肉、关节酸胀和精神疲乏。
  • 心理状态,大脑自我感觉可以很大程度上影响短期内的疲劳症状,从而影响人体对运动中和运动后的身体反应,这十分常见。
  • 环境影响,在炎热夏季或者空气不流通的环境内运动时,容易使得体温过高、身体缺水缺氧等,导致身体的电解质平衡紊乱,血内激素出现各种应激变化,肌肉更容易疲劳。
  • 其他因素,例如运动习惯的改变造成一系列的身体不适用也同样能够让身体产生疲劳。

其次,如果是因为时间和强度而导致疲劳自然能够感觉得出来,而题目中疲劳大概率可能是源于后者三点「心理作用」、「环境影响」以及「其他因素」。

心理状态影响

心理状态和运动表现息息相关,精神状态对运动的影响尤其重要

在运动前中后所产生的情绪比如开心、低落等,会使得肌体产生某些条件性的变化,其中包括神经中枢兴奋改变以及物质代谢过程的变化、呼吸、脉搏、心率、血压、体温等等。骑行台骑行与户外骑行的环境有很大不同,较为清新的郊外能够产生愉悦感,提供更好的骑行体验,保持更加良好的骑行状态;室内一成不变的环境极易让人产生枯燥情绪,从而导致疲劳感产生。许多软体也在帮助骑手忽视室内环境,集中注意力的方法,比如边骑边看环法录像或者模拟风景等。

环境影响

由于室内室外空气流通性差异较大,导致室内外骑行时体温也会有一个不小的差异。

在室内空气流通性较差,体温更加容易上升并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出汗量增加,体液的流失让血液浓度升高,从而增加了身体循环系统的负担,心跳加快,更加容易产生疲劳。这点也适用于在炎热的室外运动。在运动时保持适当的体温、及时补充水分能够保障运动时正常的强度。而过高的体温严重影响了运动表现,可以在骑行台骑行时在边上放一台电风扇,保持干爽。

其他因素影响

骑行台骑行和室外骑行区别在于骑行习惯不同。骑行时,我们将单脚踩一圈为一个踩踏周期,并将其视为一个时钟,在1点钟到5点钟区间内,身体做发力动作;剩下的区间里,腿部很难提供向前驱动力,但腿部能够顺著曲柄转动,花费较小的力气即可维持踏频,对脚部来说称得上一个小小的「偷懒」。

在骑行台上时,惯性来自于后轮,但后轮提供的动量是非常小;在室外上,前进的惯性包括人和车。

由于在骑行台骑行时惯性较小,而早已习惯了在室外骑行时能够「偷懒」小半圈的双腿到了骑行台上时,就处于感觉「一直在踩踏」的状态,自然就对骑行台不适应,陌生的发力模式,增加了心脏的负担,让身体更加容易感受到疲劳。

当然,在逐渐习惯了骑行台的发力模式,也就不会那么容易产生疲劳感了。

不过,同时让人不适用的还有骑行姿势。

在骑行台上变化姿势是一个较为困难的事情,而在路面上,我们的身体实际上不停在变动同时也能从上半身募集一些力量。变化骑行姿势,给予了不同肌群休息的机会,因此在骑行台骑行时,单一固定的姿势让某些特定的肌群更加容易感到累。比如在骑行台进行高强度训练时,在训练初期内收肌(大腿内侧)会感到辛苦,但这些肌群在室外骑行的时候并不怎么被使用。这同样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总结来说,骑行台骑行会比室外骑行来的更加容易疲劳,原因可能来自于对骑行台的骑行模式不适用、温度的影响以及是否能够体验到骑行的乐趣等。

最后在这里先告诉骑行爱好者们一个好消息, Garmin旗下的骑行台将会在下半年进入中国市场。它可以通过连接 Zwift 线上 APP后,一边室内骑行一边享受世界热门骑行赛道的风景,及与对手竞争的有趣游戏体验感,增强趣味性,消除室内骑行带来的枯燥和无聊。

敬请期待!

感谢阅读~

编辑于 2020-07-10继续浏览内容知乎发现更大的世界打开Chrome继续神欲望神欲望想成为一名打手

身体在路上的状态,体感,大脑的思想,对目标的期待,对不一样景象的期待,对完成目标的期待,完成目标的兴奋,和完成目标后奖励自己的一份美食。

这些在家里是体验不到的!


身体在路上的状态,体感,大脑的思想,对目标的期待,对不一样景象的期待,对完成目标的期待,完成目标的兴奋,和完成目标后奖励自己的一份美食。

这些在家里是体验不到的!


并不会哪个更累,两种方式都可以自己选择强度,个人经验,骑行台更轻松,因为骑行台如果要达到高强度训练量,必须是间歇训练,这个一般人根本执行不下去,分分钟爆缸。骑行台一般就是稳定的有氧输出,减肥或者保持体能。户外骑,地形多变,身体需要时刻控制姿态,其实相对来说就算休闲骑,四十公里下来也会有点疲倦,而这基本是户外骑的最短距离。如果只是骑个十公里,那跟没骑也没什么区别。


骑行台上随时可以停。 诱惑太强了。

出去一旦定了路线,并没有太多停止的诱惑。


因为出去有氧骑的阻力比在骑行台小,所以强度其实很小;出去骑可以间歇性停止踩踏,靠惯性,骑行台不行。


人正常骑行的时候功率输出往往是间歇性的,踩两秒溜三秒之类的是很常见的。

骑行过程中人的体重储存的机械能远大于骑行台的转子。同样的,功率输出大幅变化的骑,在骑行台上反映出是大幅加减速,而正常的骑行中会维持一个比较稳定的前进速度,换挡不勤快的话,骑行台上会经常经历不舒适的档位,所以会觉得累。


智骑应该好点吧,再者我觉得室外比室内氧气足


前面的回答都说的比较官方了。但个人意见,有2个关键:

1、温度,特别是体感温度,这是最主要的。

骑行在室外,感知温度是可以做到和室温类似的,因为骑起来就有风,各种代谢、体感,就会比较舒服,甚至是感知 会被速度带出来的风模糊掉

2、氧气。

不得不说,室外虽然空气质量参差不齐,但氧气含量绝对比固定的室内是要充足的,这一点很重要。

3、和跑步不同。跑步是反过来的,室内跑步机轻松,室外跑累。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跑步速度较骑行慢,是无法快速散热的,这种情况下,体感就会比较累。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