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對讀書一直是嚮往和快樂的,覺得讀書就是超脫自我的方式,是越來越接近道的方式,邊讀邊提高自己。

但就這幾天,腦子開始思考一個問題變成現在拐不出去了越想越多,發個比方:有些人讀書還是一樣無知呢,很多人都說我們讀的書和讀經書是兩碼事;

而且很多高材生知識多但修行沒見地,只是知識上的而已;那這麼看讀書和修行不就是兩碼事了嗎?

不過有種人就是書讀的少,肚子里墨水少所以遇到很多事情都不能做正確的決定;就是那種書讀的少的,那這種人修道修佛不就容易迷信之類的嗎;因為這種人修佛道基本都是受了傷害而選擇的。對於這類人難道不是努力生活提升自己找到正確的修行道路,而不是受到傷害就去念佛之類的;這樣的人多讀書又有助於修行了。

我這個想法對不對呢,畢竟有些人說讀經書和讀人間書不一樣, 所以我對這個挺矛盾的。

總結來說,就像有些高學歷高智商的在對待修行上也是迷信,但有些低學歷卻可以在很多事情之中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但高學歷迷信的畢竟是少數,低學歷悟道的鳳毛麟角,我還是贊同大部分人從書中尋找真理慢慢實踐,這個說法對不對?

要麼就是我理解錯了,想解決這個辦法的不是讀書而是別的嗎,起碼從書中尋找智慧擁有積極的態度難道不對嗎?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聽話聽聲,聽鼓聽音。

意思是說,書可以讓人類的前進的腳步走得更快更穩。

因為書可以把形象的經驗,變成抽象的文字,穩定得傳遞給新一代。

可以說,文字對人類的貢獻,無比巨大。這個是毋庸置疑的。

自然界里同樣很聰明的動物,學習和模仿能力也很強,但是因為經驗無法傳遞,新一代總是要從頭學習,導致進化的腳步非常緩慢。

但是,這也並不是說,人離了書就無法進步,甚至活不了。

一方面,人類是一個大集體,而我們坐在電腦前的,卻是一個個體。

可以說,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但不能說書是人進步的階梯,

因為有人,讀書沒啥進步。

趙括(?-公元前260年),嬴姓,趙氏,名括。從小就學習兵法,論戰談略,自以為天下人沒有能比得上他的。趙孝成王七年(公元前260年)長平之戰中,趙孝成王急於求勝,趙國中秦國的反間計,用趙括代替老將廉頗。趙括一反廉頗的策略,改守為攻,在長平(今山西高平西北)主動全線出擊,向秦軍發起進攻。秦將白起分兵兩路:一路佯敗,把趙軍吸引到秦軍壁壘周圍;一路切斷趙軍後路,實行反包圍,使趙軍糧道斷絕,困於長平。最後,趙軍四十六日不得食,分四路突圍五次不成,趙括親自率勇士突圍,英勇殺敵,被秦軍射殺而死,數十萬趙國士兵投降,後來被秦軍坑殺。

哪怕99%的概率,也永遠代表不了所有人。

另一方面,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如果沒有書,就沒有階梯,沒有階梯,人類就不進步了嗎?小平坡不行嗎?

因為有人,沒讀書,也可以進步。

趙普(922年-992年),字則平,幽州薊人,顯德七年(960年)正月,與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以黃袍加於趙匡胤之身,推翻後周,建立宋朝。乾德二年(964年),任宰相,協助太祖籌劃削奪藩鎮,罷禁軍宿將兵權,實行更戍法,改革官制,制定守邊防遼等許多重大措施。趙普雖讀書少,但喜《論語》,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對後世很有影響,成為以儒學治國的名言。

所以,是否讀書,讀了多少書,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學思結合,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重要的是理論聯繫實踐。

毛澤東說:「馬克思主義的本本是要學習的,但是必須同我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

陸遊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對於修行來說,更是如此。

《達摩血脈論》:"道本圓成,不用修證。道非聲色,微妙難見。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不可向人說也。」

修行境界,就是思想境界,思想境界來自於現實環境和遭遇。

王陽明說:「人須在事上磨練,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靜,遇事便亂,終無長進。」

讀書能讓人體會初戀的心動,失戀的痛苦嗎?

讀書能讓人體會戰爭的殘酷,疾病的折磨嗎?

1211年,成吉思汗率領軍隊攻打金朝。歷經四年時間,金朝軍隊不敵蒙古軍,最終以失敗而告終,蒙古軍攻陷了北京城後,開始了屠城。這場恐怖的屠城活動持續了一個多月,殺掉了一百多萬人,除此之外,他們焚燒了北京城建築,將北京城完全搶劫燒光後才離開。

一百多萬,這四個字的含義是什麼?

可能只是一句「哇,好殘忍」。甚至可能只是一句「哦,一百萬。」

而這一百萬人,可能有人不是父母,但是哪個不是父母的「兒女」。

現在,被拐賣的每一個孩子,都讓一對父母撕心裂肺。

而那一百萬人,又讓多少家庭支離破碎?

一個多月,每個人又都承受了多少恐懼和痛苦呢?

而這其中,哪怕只有一個,是自己的至親之人,血肉模糊躺在地上,又是什麼感覺呢?

是1比100萬大嗎?

當然不是,

是親臨現場的震撼就比書中的文字強的多。

是自己在意的就比自己不在意的事情能牽扯出更多的情緒。

佛陀教導的最終目標是離苦得樂。

如果只看書,什麼苦都沒經歷過,還有什麼苦可離?

最多也就是,太沉迷於看書,飲食不節,缺乏運動,產生濕熱,嘴裡發苦。

不要抬杠,這裡說的是,

1,太沉迷於看書,沒有什麼實際用途,並不是書沒有用,也不是看書沒有用

2,太沉迷於看書,雖然沒有什麼實際用途,但是如果享受其中,也並非不可取。

所以,看書這事,跟個人進步,或者修行,並沒有直接的因果聯繫。

趙先生從樓下走被砸了,可以說,他如果不從樓下走,就不會被砸。

但是絕對不可以說,每個人從樓下走,都一定被砸。

所以,修行這事,跟讀書,關係不大。

最主要的還是,智商是硬傷。

書嘛,想讀就讀一些,不想讀就出去溜達溜達。

沒有人敢保證,這個時間讀書了,一定有什麼收穫,不讀書一定有什麼損失。

那個時間出去溜達的有什麼收穫,在家裡蹲著就有什麼損失。

畢竟一個人,來的時候,什麼也沒帶來,而現在擁有的一切,有形的,無形的,都是收穫。

走的時候,什麼也不帶走,所有的收穫,有形的,無形的,也都會消散,遲早會變成損失。

計較那麼多幹什麼呢?

問題補充中提到:

有些人讀書還是一樣無知呢,很多人都說我們讀的書和讀經書是兩碼事,而且很多高材生知識多但修行沒見地,只是知識上的而已,那這麼看讀書和修行不就是兩碼事了嗎,不過有種人就是書讀的少,肚子里墨水少所以遇到很多事情都不能做正確的決定,就是那種書讀的少的,那這種人修道修佛不就容易迷信之類的嗎,因為這種人修佛道基本都是受了傷害而選擇的,對於這類人難道不是努力生活提升自己找到正確的修行道路,而不是受到傷害就去念佛之類的,這樣讀書又有助於修行了,我這個想法對不對呢,畢竟有些人說讀經書和讀人間書不一樣, 所以我對這個挺矛盾的,這幾天腦子突然變這樣了,我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其實道理我都懂,就是思維被困住了一樣走不出去,讀書的慾望和感覺都沒了這種感覺很難受,怎麼辦啊,連正常思考的能力都快不行了,我現在是不是什麼都不去想,順其自然慢慢走出來呢?

1,有些人讀書還是一樣無知,一是因為他只讀書不思考,二是因為他只讀一類書,思維模式固定了,這叫做「信息繭房」。

2,那種書讀的少的,那這種人修道修佛不就容易迷信之類的嗎?

都說釋迦牟尼是王子,從小學習很好,但是沒人知道他學了啥。

都說老子曾擔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以博學而聞名,但也沒人知道他都看了啥書。

《六祖壇經》中有這樣的記載:無盡藏尼對六祖惠能說:「我研讀《涅盤經》多年,卻仍有許多不解之處,希望能得到指教。」惠能對她說:「我不識字,請你把經讀給我聽,這樣我或許可以幫你解決一些問題。」無盡藏尼笑道:「你連字都不識,怎談得上解釋經典呢?」惠能對她說:「真理是與文字無關的,真理好象天上的明月,而文字只是指月的手指,手指可以指出明月的所在,但手指並不就是明月,看月也不一定必須透過手指,不是這樣嗎?」

實際上我們發現,真正修有成就的人,讀書的多不多,不好說,寫書的可不少,弟子寫的也算。

因為書,本質上,就是作者思想的體現,讀別人的書,很容易被別人的思想影響。

能否有成就,跟讀書沒啥關係,那麼,是否迷信,跟不讀書,也沒啥關係。

一個人是否迷信,跟環境給他提供的信息,能否強有力的解釋他遇到的問題有關。

一個人是否迷信,跟他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對必然因果關係的探索有關。

3,這種人修佛道基本都是受了傷害而選擇的,

如果不是因為「受傷」,修行的動力何在?

4,受到傷害就去念佛之類的。

讀書,讀經書,念佛,

只要能解決問題,沒有什麼不可取。

只是因人而異。

吃飯了,不扯了先。


僅僅從道家修行試試去回答一下吧。老子做《道德經》五千言,洋洋洒洒,從古至今多少大聖先賢做注,試著領悟經書中的真意。

但是讀經的人多,悟道的少。為什麼呢?老子出關前,是幹嘛的呢?周朝的國家圖書館館長!!!在那個年代,是最有知識的人。老子綜合周以前的知識之大成,結合人生感悟做五千言!!!

歷代道家先賢,那個不是才高八斗,學富五車,醫卜星相,奇門遁甲,天文地理無一不精。做一個真道士沒文化是不可能的!!!!


「讀書」是個很複雜的問題,佛教叫聞思。聞思是修行的前導。讀書的目的也不同,有為興趣增長見識,有為娛樂放鬆心情陶冶情操,有作為工具書來用為工作和職位進修服務。有人固執己見目下無塵固有不對,但有人讀書就是為了複寫別人的勞動成果,讓自己的腦子成為別人的跑馬場,把自己的意見當羊群只放不收,也會越讀越迷茫越無主見。

有人學而思思而學不罔殆,為道增進。有人只學不思或只思不學還網貸,為欲所轉。

有的書是知識技能類,有的書是人生態度人生智慧類,前者需要不斷迭代更新求變求進,後者需要不斷堅守磨礪求穩求實。

為學日進為道日損,理明事成,機心越重道心越微。

我以前也很喜歡讀書,一過30歲就發現學習能力和效率不行了,主要是煩心事太多無心讀書,讀不進去。只想求穩求簡,喜好清凈,沒事最好能不翻書就不翻書。其實讀書是難事,非凈心無以讀書,非讀書無以養志。且天下人以智力相雄長,當你見識到更大的世界與自身比較時知道的越多越感覺到自己的渺小無能,挫敗感很深,越心懷憂慮。讀書雖多體逸而心勞,反而不如干點瑣事體勞而心逸。有時候知道的太多或太少都讓人覺得難以自安。

上層人體逸而心勞,下層人體勞而心逸,夾在中間的人又勞心又勞力,上面擠不進去,下面退不回來,如風箱中的老鼠兩頭奔波,又如兩頭燃燒的蠟燭焦心銜淚非常痛苦。

有時候讀深奧難懂的書會過於迷失在行而上的抽象概念中,對世俗生活瑣事關注和反應不夠敏銳過於退縮,會讓人錯失很多機會,讓人在世俗現實生活中非常受挫,不利身心健康。有時候讀書越多越息心灰意,這時候就要跳出來干點具體的瑣事來增強生活的連接性真實感受,享受些小確幸。

古人講「紛擾固溺志之場,而枯寂亦槁心之地。故學者當棲心元默,以養吾真體,亦當適志恬愉,以養吾圓機。」行於中道不走極端真的非常有道理。

不學習就會很害怕被遺棄,就要學習,習能勝恐。過於浮思亂想求成心切,就要斷執,舍能暇逸。

還是走中道的好,少而多之,滿而空之,則循環往複,自有生機。人生就是個陰陽消長的過程。

個人覺得如果你喜歡哲學,這輩子多布施,下輩子就能安心做個哲學家。有錢才能專心學好哲學專心修行。所以我現在感覺已經非常渴望變老趕緊退休,老了就清凈了就不用靠學習去換錢了,老了沒錢就不顯得寒酸痛苦。人老了有錢沒錢都差不多。年輕但沒錢沒本事就好像有罪,總顯得低人一等。補天之石有時候不如塊大理石,只配給別人墊腳,也許因為補天之石不夠圓滑,沒事補什麼天呀,做個普通人補課不好嘛?雖有賢才,苟不適於用,不逮庸流。有時智而貧不如庸而富,不甘卻無可奈何,遺恨難消。有時書讀多了人難免有這些感慨。讀書人多是苦心人。這是書讀多的壞處。

有禪師說讀經是用來遮眼睛的,那是體會到無事可思量的妙處了。不知你有沒有體會,人生痛苦識字始(蘇東坡雲人生憂患識字始)。有時候懂的越多快樂越少。

南無阿彌陀佛!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不對的。這是一個普遍,包括我自己都曾經歷的誤區。所以你的疑慮是對的。

讀書是格物致知,是一個知識性的積累,在真正的修行之前,它可以有,也可以沒有。根器相對大的人,一字不識也可以心明如鏡,相對心上厚厚一層的,讀書的時候的理解可能就歪了,導致他偏好讀的書以及理解都是歪的,也很難找到正統的法門,找到了也不認。

所以大學裡在修身之前,提醒的是正心,誠意,而不是讀書,讀書。

讀書多少跟修為不成正比。

讀書這條路走得正,可以是格物致知。真理它經得起各個角度的反覆揣摩,所以心正的同時,讀得夠多,你的心會從中大約找到一個方向和脈絡,隱隱的等待著一個跟你的心匹配的機會,也即法緣。從那裡,有傳承有老師,開始真正地逐漸接近。傳承並不是文字。

讀書這條路走得不正,就會變成以「我」對一些殘次不齊之書的理解作為指引,來對「我」進行修正。實際上是一個不斷磨「假我」的過程。假如認識不到這一層,而把這種假我的不斷粉飾作為真正的進步,就會出現在真我的外面一層殼越磨越厚,並且成為他為人處世的核心,立位就錯了。不僅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進步(真正的本我沒有變,甚至都沒有觸及到),也即事物來的當下你其實該怎樣還是怎樣,但會磨得很快出現腦思維分析把這些壓抑住或者換個方向;同時也會障礙到與真法的相遇,就算遇見了,在真修過程中會發現先要把那一層殼修掉就非常費勁。與其這樣,當初不如不要這麼粉飾,就一個人真心面對,反而更好修。


讀書是做加法,增長見識提升思維。

修行是做減法,持續地斷舍離。

讀書是應付世俗,修行是精神需要,

兩者壓根不在一個範疇,

當然也就沒有關係。

對讀書沒興趣了就是懶病發作,

別用修行當幌子,

好好讀書是為了以後在世間能有更多選擇的權利,

至於什麼修行對你來說一點都不重要。

你把書讀好了不用修行也很厲害,

因腹有詩書氣自華,

你只修行而不讀書慢慢就成廢物了,

因你的修行都是我執在作怪,

說白了你就是不成奇葩不罷休。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