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18%,可转债38%,股票19%,总的是22%,赚了2W2


今年收益大约10%

01

各位伙伴好!

眼看2020年就没几天了,今天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2020年的理财收益

今年我算是终于知道自己的年度理财收益有多少了。

前几年,每年工作赚的钱跟投资收益都混在一起,弄得我稀里糊涂的,真不知道每年的理财收益有多少。

所以,去年底我就特地留了个心眼,建了一个Excel表格,把我在各理财平台的账户资产及累计收益都记录了下来。

然后用今年末的数据减去去年末的数据,这样一算,一年工作赚多少钱,理财赚多少钱,以及理财年化收益就都一清二楚了。

那我今天的理财收益有多少呢?

大约10%!

02

对这样水平的一个收益,我是超级满意的。

我个人的理财风格还是偏保守,对理财收益的要求并不高,总体年化收益能达到5%,对我来说就是及格的,年化收益达到8%是我个人期望的最高值;

像10%的年化收益,我基本是想都不会想,这样的收益,我认为运气>能力。

今年10%的理财收益,主要得益于股票市场的良好表现。

今年虽然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股票市场却还表现的不错,我查了一下,沪深300指数今年以来涨了21.43%!

我大约配置了3-4成的股票基金,这样就带动了我整体账户年化收益达到10%!

也可以大致跟大家说一下,我都买了哪些理财产品:

股票类基金我主要买了长赢指数投资计划(150份)、京东智投、中证保险主题基金;

也还杂七杂八的买了其他的一些基金,比如定投沪深300、美股的纳斯达克100、标普500,还有极少部分的主动基金;

但是得提醒,我的绝大部分股票基金都是在2018年-2019年股市触底的时候买入的,2020年我新买入的股票基金很少,大家如果抄作业现在买,并不保证会有好的收益。

低风险理财产品我主要买了京东的小金保、京弘年年盈投连险(已下架)、泰康汇选悦泰混合1号(不定时开放),还有且慢里的我要稳稳的幸福组合。

这些低风险理财产品也都是不保本的,但风险相对较低,年化收益大约在5%-7%之间。

其中,京东的小金保我现在对它已经不太满意了。

虽然它近一年的年化收益显示的还有5.1%,但是它近7日的年化收益早已经跌破了5%,目前大约只有不到4.8%了。

这就不抵买金多多万能账户了,最近一次的结算利率还有5%,并且有3%的保底收益。

但是,鉴于我在《注意京东小金保的这个问题》中分享的,小金保部分领取的贷款利率高于实际收益,我还不能把小金保的钱取出来,转到金多多万能账户里面去,有点进退两难。

03

然后来跟大家说说我这一年完美错失的两大赚钱机会

2020年我做的最大的一个理财变动是:全部清仓了个股,包括60元成本的中国平安都被我清仓了。

这让我错失了第一个赚钱的机会。

年初的时候,我突然心血来潮的买入了10支各行业的龙头股,大约买了十多万块,并且还在雪球上建了组合,每只股票占10%。

这个组合今年的收益是92.42%

但我并没有赚到92.42%,甚至还在这个组合上亏了钱,因为我早早的清仓了...

为啥要全部清仓个股呢?

说实话,我现在也已经不大记得我当时为啥要清仓,可能是当时美股一天一个熔断,一天一个见证历史,让我对2020年的股市过度悲观吧。

再说错失的另一个赚钱机会,这个机会错过了是真的不应该!

我买的小米股票现在已经盈利了144%了,并且才买了200天!

这收益是不是特喜人?

但你知道我买了多少钱的小米股票吗?

200股,价值2600元!

我竟然只买了200股!我现在都难以相信。

为啥才买这一点呢?

因为那时候我刚下定决心清仓个股,买200股小米仅仅是为了做个记号。

我一直算是半个小米粉、雷军粉,小米刚上市的时候就想著买它的股票,但由于没有港股账户就没有买。

年初的时候,我买了些个股,股票账户达到开通港股通的条件,这才能通过港股通的途径买小米股票。

但我却只买了200股,感觉损失了好多万啊...

不过,现在我是事后诸葛亮般的往回看,发现错过了两大赚钱机会,但其实这些都是我认知范围外的钱,本来就应该不归我赚。

比如说10支龙头股,可能明年会再涨94%;再比如小米,明年可能再涨150%,现在可能依旧是很好的买入时机,我敢重金买入吗?并不敢。

所以,这一部分也就是随便跟大家聊聊,没有什么价值。

04

其实,理财方面我是真的不在行,特别是买基金、买股票这方面。

作为一个小白,为啥要在这里跟大家分享理财呢?

这一方面算是我个人的年终理财总结;

另一方面,我是觉得,跟我一样的理财小白,在关注公众号的伙伴中应该也不少,作为小白给小白的参考,还是有一些价值。

文章虽然没多少干货,但至少真实。

通过两年的摸索,我也基本形成了自己的理财风格。

基本思路就是:

在机会合适的时候(主要指熊市)买入适当的指数基金,慢慢等牛市的到来,低买高卖;

在等待牛市的过程中,可以少量的定投指数基金,比如沪深300这些;

其他的钱,就主要买一些较低风险的理财产品,不必追求本金的绝对安全,收益最好在5%-8%之间。

这样的组合,即使股市表现不好,我们也基本不会亏损,因为大部分基金都是在熊市低点买入的;但股市只要稍微表现不错,我们就能获得可观的收益。

这个投资思路唯一的难点是:得耐心等待那个熊市大量买入指数基金的机会

我比较幸运,在我理财意识觉醒的时候,刚好遇上了2018年底-2019年初股市的低点,我的大部分基金都是在那个时候买入的,所以除非股市再跌到2700点以下,不然我买的基金很难出现亏损。

这样的组合,虽然不能像其他理财公众号宣传的那样,轻轻松松获取年化15%收益,但它至少相对安全,并且还有搏取较高收益的可能性。

希望我的这个理财思路能对你有所启发。

不过,每个人的资金量不同,风险偏好不同,预期收益也不同,这就决定了理财风格也会不同,所以大家也还是要结合自己的情况来摸索适合自己的理财方式。

大致就这些吧;

大家可以在留言区说说自己今年的理财收益哈,或者有什么好的理财产品,也一定要分享出来啊。

微信公众号:Jun保屋;

关注Jun保屋,教你买保险!



2020年,我投资了股票、股票基金、区块链,但是重仓股票基金

6只股票基金,收益率最低是15%,最高是47%,平均收益率是24%;股票收益率在23%;区块链收益率在36%,总体收益非常可观。但是,你们肯定想像不到,原来的我就是一个实打实的理财小白,而且是不屑于理财,直到投资在P2P的几十万打水漂,才意识到自己必须学习理财。后来通过付费近6位数去学习,报了许多培训班,也学习各种理财课程,通过自己不断吸收总结及内化,我收获的,不仅仅是我懂理财,会理财,通过理财赚取丰厚的收益,更是通过学习理财,收获了另一个好学上进的我,一个充满自信,对生活有目标有追求的我。

所以,现在想来,真是如那句话: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每一个事件,都是一件礼物。我应该感恩那次的P2P暴雷事件。

好了,如果你对理财也有兴趣,欢迎私信我,还能送你一份价值298元的见面礼,请备注「知乎」

基金30%左右吧。


回顾2020年,个人年度投资收益达到预期。个人组合绝对回报27%,波动率12.7%,最大回撤12%。组合构建基本维持在70%股票和30%债券的组合。在股票内部,海外和国内股票分别配置了25%和45%。在债券内部,基本围绕国内债券配置。

在2020年重要投资决策梳理

  • 正确判断和操作:

阶段性大类资产配置基本正确。一是在海外市场基于对疫情和政策的跟踪,及时判断到了股市低点。在3月底买入石油、4月初买入美股。二是在国内市场三季度成功判断A股回调态势,仓位基本维持不动,没有加仓。

板块配置时点基本正确。一方面,6月开始认为价值风格有机会,加仓了价值风格基金;另一方面,在医疗基金已实现的涨幅过高的背景下及时卖出。

  • 失误的操作:

四季度因为个人工作原因盯盘不紧。对四季度A股走势没有预判,手里的券商股也没有及时清仓。

展望2021年,海外和国内市场表现或因经济周期阶段的差异而产生分化。

在海外,受经济复苏和持续宽松政策推动,风险资产或继续带来回报。海外股票尽管绝对估值高企,但宽松货币政策仍支持相对估值,盈利好转将驱动股市回报。今年以来,海外股市主要受估值抬升支撑,绝对估值已处于历史极端水平,欧美股市动态市盈率屡创市场新高。但是,股票风险溢价仍位于合理区间。与此同时,尽管货币政策的流量效应在21年或显著下降,但估值水平仍将受到流量效应的支撑。这是因为存量比流量更重要。QE通过扩张央行资产负债表对资产价格进行干预,组合再平衡效应是QE发挥作用的主要渠道。由于央行在购买债券的过程中改变了资产间的相对价格,资产管理人需要再平衡,重建价格均衡。这将导致长期利率下降、推升股票估值。在盈利方面,明年两大经济亮点将支撑盈利修复。一是地产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仍将持续;二是库存和资本开支周期将成为经济恢复的支撑力量。

在国内,中国经济将从经济常态转至政策常态,经济复苏与政策退出之间的拉锯可能会是市场关注的核心。国内疫情在有效控制之后,复产复工加速推进,经济修复的韧性和持续性得到进一步的确认。从近期金融和经济数据来看,新增社融达到高点,信贷新增规模同比回落,居民中长期贷款持续改善,房地产需求依旧坚挺,M1和M2剪刀差扩大,企业现金流持续改善。此外,加上新冠疫苗研发不断取得重要进展,国内货币政策由宽松向稳健开始过渡,强调要坚持「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的基调,一方面是管住资金空转套利、违规流入房地产,另一方面是引导信贷资金流入实体经济,以小微企业、制造业为主。相比上半年疫情最严重时刻,目前国内货币政策已开始表现为边际收紧,央行会更注重风险防范、精准调控。往后看,若疫苗顺利投入使用、国内经济修复延续、外部政治环境趋稳、全球经济持续复苏,国内货币政策将逐步回归常态。随著增长和政策一进一退,指数或难有牛市。在这个背景下,多行业区间震荡的格局大概率延续。

配置方案

在资产配置上,将70股30债改为60股40债。在股票内部,计划配置35%海外股票和35%国内股票。在债券内部,除信用基金外还计划投资一些利率债产品。

  • 投资标的计划如下:

在股票市场,海外计划主要投资被动指数,国内计划主要投资主动基金。在海外市场,一季度投资成长风格的纳斯达克指数,全年投资标普500指数。在国内,投资原则是选择自下而上的积极管理人,投资擅长选股和行业轮动的基金经理。具体有:睿远成长价值、中欧瑞丰、嘉实价值精选。

在债券市场,计划投资国内债券基金南方宝元和大摩纯债稳定添利

另外,定投基金计划选择张清华的混合基金易方达安盈回报


是啊,2020年,难忘的一年,

快过去了。

选了个收益最低的,

记录我的2020,

上图:


这不多这样吧,本金还不多


没有刻意去理财。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