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都不穿重甲的吗?为何武士刀的刀刃没有像中国刀一样变得加宽加厚?


1、日本刀在千百年的演变过程中造型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你觉得没有变化有两种可能:第一你看的不够多;第二你过于外行看不出变化。

以上六把剑五把都是日本出土,和今天所谓的日本刀有半点相似吗?还是说你要开除他们的日本刀籍?

这也是日本刀,想不到吧?

我们今天了解的日本刀实际上是大陆、半岛的文化传入日本之后形成的,其早期风格基本上就和两汉两晋时期中国的刀剑差不多,比如下面这把

大多采取直刃或内反,刀柄圆环或球状装饰
受本土文化影响风格逐渐变化的大刀

后来受到虾夷人的蕨手刀启发,日本人搞出了毛拔太刀这个东西

在尚未掌握有效制造弯刀的情况下,毛拔形太刀通过在刀柄处加大弯曲的方式,是得弱反刀产生了近似于弯刀的效果。有理论认为这种造型更适合马上作战。刀柄掏空这个设计一般认为是为了减重和减震

差不多在同一时期,日本也很流行所谓的唐样大刀,就是学唐朝风格打造的刀,大体上是这个样子:

直刃,唐镡

后来演变出的饰太刀长得差不多,不过刀身会有弧度

我们熟悉的、长下面这个样子的日本刀,相较于整个日本四岛的历史,其实是相对年轻的产物。仔细看看从最上面到最下面,你还觉得没什么变化那我只能说:

你赢了,你是对的。

2、日本人穿重甲,但是比例有限,普及度低

如果你非要说穿成欧洲的全身板甲或者步人甲才算是重甲那无话可说。但是至少我认为日本是有重甲的。

抛开早期的挂甲之类的东西不谈,我们直接跳到大铠这一步

兜、铠、袖三部分组成了日本铠甲的基础

大铠有种种值得吐槽的缺陷,但是但看重量并不轻,重达二三十kg的大铠都是常事。考虑到日本人的身高以及大铠有限的覆盖面积(光著两条腿和胳膊),这个重量应该是已经重到有点不合理了。

当然,大铠的普及度也相当有限,许多「郎党」都穿的是廉价轻便的腹卷或者胴丸,或者干脆光膀子上线。

随著战争烈度升高,日本铠甲演变出「具足」这个概念。具足指的是不光有兜、铠、袖,还囊括了喉轮、笼手等,将全身都至于铠甲覆盖之下的全套铠甲。因为能保护各个部位,因此称之为「具足」。

一套具足大致包括兜、喉轮、袖、铠、笼手、佩盾、胫当,有的还包括甲悬(保护脚背)

除此之外,日本也发展出了穿在铠甲之下的内衬,比如满智罗

满智罗,穿在铠甲下面的衣物
这也是满智罗,不过要寒酸一些

虽然不得不承认绝大多数参与战争的日本人都穿不起像这样完善的铠甲,但也不能否认重甲、全身铠甲在日本是客观存在的。其与日本刀的造型、武士的武器配置、武术,都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著发展的。

3、日本刀的本来就很厚

日本刀造型趋向于细长,但绝不趋向轻薄。与其看似优雅的外貌不同,日系武器普遍喜欢做的较厚

重指的就是厚度。问题在于,重原本应该是指栋(刀背)的厚度,但很多时候也被借指代镐(刀脊)的厚度了,我也不敢肯定图中的数据具体指的是栋还是镐

半厘米的刀我觉得真的不算薄了

至于宽度又是另一个问题了。宽的刀劈砍效果更好,试斩刀里面大把宽度惊人的日本刀。但劈砍有力不一定就好用,由于我武学造诣有限,这里不多展开,只能说日本刀的造型不适合一味加宽,而如果修改大幅度修改刀姿,那又不是我们现在讨论的刀了。

当然,日本刀里也不是没有宽的,薙刀(尤其是巴形薙刀)就做的比较宽。虽然这个宽和破甲没什么关系,主要还是照顾切割能力。

总结:

日本刀变化很大,问题不成立。

日本人穿重甲

日本刀本身就很厚不需要加厚

日本刀(狭义)不适合加宽,但你非要加也不是不行

日本本来就有刀刃宽大的武器

——————————————拓展延伸————————————————

太郎太刀

长达两米的日本刀造型够不够大?与早期日本刀相比变化够不够大?

其の时、与十郎さしたるのし付、长さ一间、ひろさは五、六寸候ひつる由なり。さやのかたをこなたへ引き、终にのし付颈筒躰共に引き胜つなり。

その时、荒川与十郎が差している熨斗付の大太刀は、长さ1间(1.8m)、幅5、6寸(15~18cm)もあったからである。鞘の方を此方(味方侧)へ引き、终に熨斗付大太刀、首、胴体共に(味方が)引き胜った。

——《信长公记》

长达一米八、宽度超过15cm的日本刀够不够宽厚?


从12世纪日本刀基本成熟定形开始,总体上讲就一直比中国刀更厚重。日本刀窄厚,中国刀因为钢材性能差一些,走的是宽薄路线,不超重的前提下,保证纵向强度,牺牲侧向强度,看著挺大的唬人,细看刀背薄的多,上秤也是那点分量。

其实八百年来中国刀也没有明显的大的改变,一直是多种刀型并存和渐变。


刀剑这类武器每个月总有那么几次被知乎er赋予破甲的职责,可以说是知乎贴吧化的表现之一吧

日本刀早期的各种形制变化已经有答主说过了,在日本刀形制定型之后没有大的改变,其主要原因就是:

够用了

而且题主所提出的「更厚更宽」恐怕也不属于大的改变,更宽更厚不相当于等比例放大吗?那出来的是啥,刀型锤子?

实际上从新新刀期开始,日本刀确实有更加厚重的趋势,但也没有人认为这属于形制上的改变,不过是参数上的变化罢了(更有意思的是新新刀期那个时代甲胄几乎从战场上退出了,加宽加厚绝对不是为了破甲的)

如果单从实用的角度考虑,刀剑类武器都会有轻量化的趋向而非增加重量,究根结底的原因是

——这玩意是拿来砍人的,不是拿来砍铁的


1:日本人穿重甲

2:日本刀本身就很厚

3:日本刀演变很大

4:刀不能用来破甲

5:中国刀也没有加宽加厚

6:中国刀也不能破甲


因为除开小说

基本没有人用刀剑去怼重甲

更不会有重型剑

你见到的大剑大部分都不是破甲用的

怼也是针对手足关节和薄弱的地方拍,敲,而不是斩击。这种情况一般的刀剑强度就够了。

最大的问题是,就算是欧洲和中国,重甲也很少,因为单兵最贵的装备就是全身甲。可能去开某些马匹?

考虑到行军的问题,大部分都是穿的半身甲或者轻甲,在安全的时候都会卸甲的。所以临战的时候,不是每个人都像老爷一样,让两三个侍从帮他穿甲,全副武装。

因此也不需要什么厚重的刀剑破甲……

要破也可以用锤子,小骨朵锤很多步兵除了刀剑还要再带一把的,因为那玩意比短剑还要小……制作也简单,木头加个铁坨子………或者铁坨子铁杆子裹块布就完了,重量也只有几两。这么经济实用,干嘛用大块的铁刀片,又不好带。


欧洲剑…中国刀剑…也都没产生什么大变化啊…

你非要从春秋战国时代算吗…

那时候小日本可能还用骨簇呢…

日本的确没什么重装甲,少数的重装甲都是给将军准备的,小兵穿不上,因为资源的确匮乏…


最主要的原因是作战对象及使用环境相对没有太大变化。


因为日本一直就没有受到过中亚风格的影响,换句话说就是对外交流不足。

所以说古代的游牧民族真的很重要……


去看看上古刀和新新刀的区别,再往前还有蕨手刀。


性能足够,不用改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