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历史问题,最好别动气。

然后,再来看看当时后金的经济情况:  《满文老档》的记载如下:  天命八年三月

  十五日,致书广宁曰:「驻彼处之四千军人,先以二千人将广宁储粮,送至辽河岸沙河堡。该二千人返回后,再以另二千人运送。如此分为两班,更番运粮。不取所运之粮,各运粮人,或售或食,则听其主子之便。粮价昂贵,其每金斗粮值银一两。」

  在明王朝统治区,边镇的粮食价格,是「斗米三钱」。

  崇祯三年十月,兵部尚书梁廷栋给崇祯的奏疏中纤细叙述了边镇粮食价格的前因后果:  ……  一曰屯田。祖制,以屯地养兵,大约每卫足供五千余军及官舍俸粮之用。  今军额虽亏,而地亩见在,乃管屯诸臣止问粮而不问地,以致地归豪主,粮出穷军,久之军逃粮欠,地之区叚亦移换隐匿而不可晓矣。  臣在陜时,询一二忠诚武官,以为各卫鱼鳞册俱在,惟卫官及其识字知之,而日久弊多,恐得罪于豪家,故宁匿而不出。  今欲清屯,宜专责省直营屯指挥使,将原额屯田尽数报出,敢有豪强阻挠,听指名参紏,治以重典。  或卫所自行侵占,首报不实,而都司扶同欺隐者,听屯田御史指实参紏,亦治以重典,  而屯田御史庇护乡绅、反行掣肘者处亦如之,则令行禁止,屯田计日可清。

一曰盐法。祖制,有边商而无内商,故塞上地辟而粟恒满,每谷一石价止二钱

  其后改为折色,每引加课四倍,而塞上地荒,米价腾贵,斗米三钱,较之向时折阙犹多,此边饷所由诎也。(注:商人不可能从内地运输粮食到边镇,刚好,边镇的军户大量逃亡,许多农田抛荒,商人便在这些抛荒地上招募流民屯田,将产出输送给军队,换取军队开具的盐引,开中法被废后,边镇的农田再次被抛荒。)  今事已极重难反,当就见行事例一为厘剔。  臣在南部见各商皆携重资,求要路,讲割没,讲抽掣,讲夹带者,月无虗日。

  明末,正常的粮食价格在一石一两银子以下,边镇粮价是「斗米三钱」,相当于一石三两,原因,是明初的开中法被腐败官僚控制的盐商破坏,导致合法商人向边镇军队输送粮食换取的盐引形同废纸,之后明王朝破罐破摔,直接向商人贩卖盐引,换取白银购买粮食到太仓,然后通过漕运,运至通州,然后转运到九边,导致边镇粮价居高不下——但是,比后金的粮价便宜得多。

  后金的制度,是「八旗制」,实际上,这不是弩尔哈齐自己的发明,而是明王朝军户制的少数民族版本,弩尔哈齐本人曾是李成梁的亲兵,八旗制就是他从明王朝的将门那里学来的。

  这种制度,存在极大漏洞,朱元璋朱棣死后没几年,卫所制就迅速腐化,各级军官将国家划拨给军队的耕地瓜分净尽,将军户变成各级军官的农奴,沉重的剥削使得军户大量逃亡,大量军屯的耕地被抛荒,正如梁廷栋所说的那样:「地归豪主,粮出穷军,久之军逃粮欠」。  而后金的管理水平比明王朝更低,所以后金统治区的汉民逃亡得更厉害,结果是,辽东生产被破坏,辽东汉民大量逃亡,粮食价格是节节攀升,天命八年是一斗一两,到天聪元年(天启七年)是「一金斗粮价银八两」,是正常价格的八十倍以上。  《满文老档》的原文:  「时国中大饥,其一金斗粮价银八两民中有食人肉者。彼时国中银两虽多,然无处贸易,是以银两贱而诸物昂贵。良马一,值银三百两。壮牛一,值银一百两。蟒缎一,值银一百五十两。毛青布一,其值银九两。盗贼蜂起,偷窃牛马,人相惨杀致国中大乱。

  但凡粉袁崇焕的文章、吹捧我大清的文章,几乎从来不说后金从弩尔哈齐造反开始,一直到崇祯五年攻打林丹汗期间,后金的经济状况,都一直非常糟糕,在天聪元年期间,经济状况已经恶化到了极点,随时都有散伙的可能。

  在那些所谓的「历史学家」笔下,我大清是「女真不满万,满万无可敌」,在袁粉嘴里,明王朝是「内忧外患」、「野战必败」……后金的经济状况被无视,明王朝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被提前(崇祯年爆发的流民军被提前到天启年)、夸大。

  历史经过篡改,变成了这个样子:  明明后金随时有可能散伙,却成了后金根本没有战胜的可能;以此为借口,跟后金议和就不再是放水,将辽东战事遥遥无期地拖下去,不再是养寇自肥,而是战略眼光超前,是忠君爱国,是敢为天下先,冒著极大的政治风险,冒者粉身碎骨的危险拯救明王朝。

  袁崇焕和后金议和,经过这样一番加工,性质就完全变了,变得异常感人。

  而那些坚决主战、反对议和的文官、将门,自然是粪青、爱国贼、义和团,个个罪该万死。

  所谓的宁远「大捷」,战绩,是斩首269,损失,是右屯30万石粮食被后金抢走,辽西明军总后勤基地觉华岛被三光,而关外明王朝官职最高的文官——宁前兵备道参政袁崇焕大人(孙承宗辞职滚蛋,喻安性被免职,当时关外文官袁崇焕的官最大),却成了「独卧孤城」、「力挽狂澜」的「英雄」,并因此升任辽东巡抚。

  前因后果很长,有兴趣可以点进去:  朴万昌:钱眼看明末——从伪大的「民族英雄」袁崇焕开始深挖下去(五)

  当时的后金,被以林丹汗为首的察哈尔部带著一帮蒙古部族,以及毛文龙的东江镇用游击战拖得死死的,蒙古人马匹多,偷袭起后金来神出鬼没,而东江镇水师多,水师搭载步兵,频繁袭击海岸线漫长的后金占领区,蒙古人和东江镇虽说无法用正规战正面摧毁后金政权,却用游击战将后金折腾得焦头烂额。

  袁崇焕一升任辽东,马上坑蒙古人和东江镇。

  天启六年,袁崇焕勾结当时的兵部尚书冯嘉会「改抚赏为马价」,断绝了明王朝和林丹汗等蒙古各部族的马匹贸易,崇祯年间,明王朝用来购买林丹汗马匹的银子(插赏,每年额度八万两)崇祯元年崇祯二年的插赏全部被袁崇焕挪用。蒙古那地方,本来经济结构就单一,严重依赖和明王朝的贸易,加上当时是小冰河时期,蒙古和辽东都是重灾区,气候寒冷马匹牲畜被大量饿死冻死,被袁崇焕变相经济制裁后,林丹汗元气大伤。

  至于杀毛文龙,大家都知道,这事洗不干净,所以,袁粉把毛文龙说成大坏蛋,说他贪污粮饷、杀粮冒功、通敌……

  只是有件事解释不通:  崇祯二年,毛文龙已经被袁崇焕谋杀了,然后,从崇祯二年九月到十一月开始,一直到第二年的二月,东江镇再次被切断粮食供应,大量军民再次被饿死,直到被复出的孙承宗发现后情况才得以缓解。  《崇祯长编》是这么记载的:  崇祯三年二月三日  枢辅孙承宗疏奏:  河东一镇(东江镇),其兵民俱陷蕃归正之人。  去年袁崇焕经制其军,定二万八千员名,后又改为一万八千,而旗鼓徐敷奏先往清理,实遵登州道臣二万八千之说。岛兵至今未知,已减一万也。

  今敷奏称在岛人民及老弱妇女尚两倍于此,则不下八九万人,而粮饷久已乏绝

  即以兵言之,旅顺口、广鹿、长山、石城、獐子、皮、鹿诸岛,有自去年九月缺米者,有自去年十月缺米者,有自去年十一月缺米者。惟长山岛一营可支至今年二月耳。  即减其兵而犹是民也,宁可坐视其死?且未经明汰,历日已深。前崇焕令登州运买十万以济冬春,而收买迟悮,仅发二三万,其达于岛者不过数千而已。惟在皮岛者尚可与鲜人交易支吾,而各岛远在二千里间,每岛屯种,腴者不过千石,瘠者不及数百石民,既再倍于兵,即照兵给廪,犹苦不足,况兵粮已久绝乎?  皇上覆载群生,不欲使一民失所,闵此孑黎,已隔绝域,万死一生,自拔归正,而顿使其化为馁鬼,岂天地父母之心乎?其民特以辽东法严,再降者必死,故虽罹饥饿,尚尔逡巡。今若乘机巧诱,一旦沦胥则杀之,是杀我数万赤子也;用之,是益我数万仇雠也。且今苏东一带陷没,实烦有徒,苟既拔者不庇其生,何以使欲归者克坚其志?  乞立敕登津诸臣,于去年未发之粮速为催攒,于今年应运之数速为派发,仍分岛运给,不得拘泥躭延。至于折色银两,应按已定经制发与河东饷司宋献,令说法觧往,如再仍往辙,宜照军法究罪。民命至重,乱不可长,惟皇上垂慈亟念。

  在今天,毛文龙早就说成是个大坏蛋,可就算毛文龙真是个大坏蛋,东江镇的军民,依旧是孙承宗所说的「陷蕃归正之人」,是向往明王朝,从后金占领区逃出来的辽民。

  这些辽民,历尽九死一生,从后金占领区逃出来,没有死在后金的屠刀下,却被袁崇焕和躲在袁崇焕背后操纵袁崇焕的腐败官僚活活饿死。

  目的,无非是不让这些辽民去后金占领区打游击战,方便他们玩养寇自肥。

  那好,再来看看为什么袁崇焕要如此丧心病狂:

  袁崇焕升任辽东巡抚后,他的处境,实际上相当危险:

  1.当时的后金,实际上已经经济崩溃,粮食卖毒品价,「一金斗粮价银八两」,是正常价格的八十倍以上,但是,无论袁崇焕,还是他背后的组织,都不能让后金完蛋,否则,不仅辽饷这种临时加派会取消,而且价格十几倍、几十倍的市场会消失。

  所以,明明后金已经虚弱不堪,但「与后金决战,收复失土」这个选项会触动所有人的利益,所以王化贞的失败是必然的。

  2.保住已有土地,维持现有格局,只守不攻,但这样一来,就不仅仅是「朝廷与后金的反应如何难以预料,而自己就变得碌碌无为,毫无建树,在政治上难以得分」,而是后金的经济状况拖不起:同第一条——「一金斗粮价银八两」,后金能拖多久?一年?两年?当时的毛文龙已经在鼓吹「二年复辽」,登莱巡抚袁可立也蠢蠢欲动,好容易调走袁可立,换来武之望把毛文龙折腾得欲仙欲死。

  3.坚壁清野,退回关内,性质比第二条还严重,这实际上是王在晋方案的翻版,为国家节省了一大笔工程款,不仅后金的经济状况会继续恶化,连辽饷加派都得被砍掉,这是要犯众怒的。

  4.学习孙承宗,坚决把乌龟壳造下去。这倒是可以收复失土,可以有政绩了,之前孙承宗在的时候大家捞得爽,孙枢辅滚蛋了,萧规曹随,拾人牙慧没关系,大家修堡垒、养蛀虫,在辽西这个这个腐败窝里捞爽了,也不介意给袁崇焕一个好名声,花花轿子人抬人,糊弄皇帝不是什么难事。

  然而,但是,同第二条,「一金斗粮价银八两」,后金能拖多久?再这么拖下去,后金总有一天要被玩坏的。

  所以,当时的腐败官僚集团的观念很先进,他们的方案,类似今天的一个提法——可持续发展。

  袁崇焕既不能、不敢干掉后金,也不能选择其他三个选项,那就只能议和,能成功议和最好,就算不成,也要以议和为名,暗中放水,让后金缓过一口气,这是袁崇焕的最佳选择。

  后金的应对,也是议和,骗点粮食布匹,穿暖吃饱。  问题是,皇帝不可能答应,所以,袁崇焕必须把后金放出来,让后金在明王朝统治区制造巨大的破坏——敌人太强了,「满万无可敌」,让皇帝不得不同意和后金议和。

  正因为如此,袁崇焕才铁了心坑蒙古人,铁了心要把东江镇玩坏。

  那么,躲在暗处操纵袁崇焕的组织,布的局更加阴损老辣。

  组织的布局是:  暗中帮助袁崇焕推动议和,可以;  帮助袁崇焕把后金放出来,把明王朝打得鼻青脸肿,也可以;  甚至可以纵容后金在某些区域大肆抢劫。抢到金银各种硬通货后,再找组织高价购买各种物资。组织这边,各种货物卖个十几倍、几十倍的,太黑了,宰后金一次两次可以,但这么干杀鸡取卵,没有回头客。  所以,十几倍、几十倍不至于,五六倍,七八倍差不多。  但是,如果真议和成功,明王朝和后金的贸易,就是合法贸易,后金凭啥以五六倍,七八倍的价格向组织购买粮食、蟒缎?  更何况,合法贸易,是后金向皇帝「进贡」各种辽东特产,比如人参貂皮之类,而皇帝则「市赏」后金银子、布匹、茶叶、铁器等各种货物,价格是有法定标准的,先不说有多少赚头,就算有赚头,也未必是让组织来经办的。

  所以,组织是绝对不会让议和真正成功的。

  所以,

  搞倒王之臣,很轻松;  调走满桂——这东西在辽西碍事,刚好调到大同镇压林丹汗,一举多得,废物利用;  挪用插赏,经济制裁林丹汗,那是袁崇焕和各路官僚密切配合;  杀毛文龙,有惊无险,事后,组织还忽悠崇祯,帮著袁崇焕暂时消除不良后果。

  而到了袁崇焕把后金放水到北京城二环外的那一刻,就是组织上屋抽梯,把袁崇焕和辽西军卡死在北京城外进退不得的时刻。

  所以,表面上看,是袁崇焕一个赌徒在丧心病狂地赌命,并且还接二连三地盘盘押中豹子,但只要稍微推敲一下,就会发现许多地方不对。

  出豹子的几率,很低,偶尔出一把,有可能,连出两把……嗯,是巧合,接二连三地出豹子,肯定有人帮袁崇焕出老千。

  但是,道上的规矩,不是开玩笑的,谁敢出老千,就得被剁掉手指头。

  没错,我没证据证明你出老千,但这种事需要证据吗?

  所以,最好的办法是:一帮人提供辅助,帮袁崇焕在赌场出千,赌赢了,大家得好处。

  甚至可以说,袁崇焕出千的招数,都是别人教的,凭袁崇焕自己的脑袋,未必能想得出来。  然后,最后一把,让袁崇焕被当场逮住,直接剁手。  好处我得,剁手你去。

  所以,议和看似是袁崇焕的救命稻草,但实际上是袁崇焕的催命符,议和最接近成功的时刻,就是袁崇焕完蛋的那一刻。

  袁崇焕死后,后金一直在谋划和明王朝议和,也确实有人跟后金议和,袁崇焕死后,是陈新甲。

  同样的套路:组织,也一直用「议和」作为胡萝卜吊在后金和陈新甲眼前,让后金大抢特抢,然后用若干倍的高价购买各种物资。

  同样的,陈新甲议和,因果几乎一模一样,议和,可以,就是不让议和成功,最终,陈新甲也为了议和犯下滔天大罪,背了所有的黑锅,最后也死得非常难看。

  换句话说,就是:议和是一个惊天骗局,一直是组织放水养后金,并以此引诱后金把明朝打痛的胡萝卜。

  但是,无论袁崇焕、陈新甲还是后金,都把议和当了真,都以为只要在明朝统治区内造成足够大的破坏,大明朝就会不得不同意议和。

  结果是,大明朝无论受到多大的损失,都死活不同意议和。

  网上都说,大明朝「不称臣、不纳贡、不和亲、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显得非常强,非常有「骨气」。  实质是,一帮腐败官僚最喜欢这种「骨气」,正是在这种「骨气」的遮掩之下,后金根本不可能得到正常的「进贡」资格与获得「抚赏」的机会。  让人热血沸腾的口号下,掩盖的,是最肮脏,最无耻的本质。

  所以,后金能够得到的,只能是猖獗的走私,价高,质次,偏偏后金还不得不领情,还以为这些人是在他们最困难的时候帮助他们。

  若干年后,我大清将张家口八大家封为「皇商」,就是在报答这种「恩情」。  ——这其中的因果,直到征服中国后若干年,他们都从来就没有弄明白过。

  尤其应当注意的,是辽东一直是小冰河时代的重灾区,农业生产肯定大受影响,天灾人祸之下,粮食短缺,需要大量进口粮食。

  他们在张家口购买粮食,张家口汉奸商人和背后的官僚集团必然要准备货源。货源是哪里?看地图,以宣大为中心慢慢扩大范围:陕西、山西、河南……

  这些地方,本来也是小冰河时代的灾区,本来就缺粮食,许多时候,明王朝不得不朝那里输送赈灾粮食。

  那些地方原本产出的粮食,以及老朱家调来赈灾的粮食,最终去了哪里?  ——后金!

  明白没有?波澜壮阔的明末农民战争,真正的根源,在这里!

  要知道,崇祯初年,农民军的规模很有限,温体仁掌权时期,率领杨嗣昌、洪承畴、卢象升、孙传庭等一帮反格命刽子手,一度将农民军残酷镇压下去,「西营八大王」张献忠、「曹操」罗汝才先后「就抚」,「闯王」高迎祥被俘杀,「闯将」李自成被打得只剩「商洛十八骑」遁入山林。  正是崇祯十年之后,农民军才真正失去控制。  正好是温体仁倒台、卢象升战死、杨嗣昌被调出北京去追剿张献忠、洪承畴被俘这个时间段。  这时候,袁崇焕已经被做成生鱼片好些年了。

  所以,袁崇焕显然不是什么「功大于过」,更不是什么「民族英雄」。只不过,他也不是什么罪大恶极的大坏蛋,他只是一个棋子,一个工具,一个在乱世中身不由己的官僚既可恨,又可怜

  明末,是小冰河时期,明王朝统治区许多地方受灾。有人说,这是明王朝灭亡的原因。

  但这个说法有个问题解释不通,那就是越往北,气温下降得越厉害,尤其是蒙古和后金统治区,更是重灾区,灾情更严重。  事实上,《崇祯长编》、《满文老档》等各种史料时不时就有蒙古、后金闹饥荒的记载。可以说,蒙古人的购买力肯定是在下降的,后金虽说造反后抢了不少金银硬通货,但其真正的购买力,肯定也有限,本来,不值得大明朝的腐败官僚集团如此煞费苦心地培养。

  那么,是什么使得后金拥有了强有力的购买力,能够满足腐败官僚近乎无限的欲望呢?

  直到老夫将晋商对后金的走私和后金从己巳之变开始到崇祯上吊期间多次突破长城在明王朝统治区抢劫这两件事并案处理,才得到了有说服力的答案。  ——对后金走私贸易的实质,是抢劫和销赃

  后金的统治者,不是野蛮人,而是明末将门的少数民族版本,但是,他们的经济模式八旗制,跟明王朝的将门大同小异,也跟梁廷栋说的差不多:

  「以屯地养兵」、「致地归豪主,粮出穷军,久之军逃粮欠,地之区叚亦移换隐匿而不可晓矣」。  辽东汉民大规模逃亡,有民族压迫的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是阶级矛盾,根本就是明王朝军户大量逃亡的翻版——「地归豪主,粮出穷军,久之军逃粮欠」。  所以,就后金那种统治模式,光靠他们自己发展经济,根本不可能有什么购买力,后金真正的购买力,既不是八旗诸申在辽东黑土地上生产出来的东北大米或者深山老林里弄来的人参貂皮乌拉草,而是八旗军在明王朝统治区抢劫到的各种物资和金银硬通货

而辽饷官僚利益集团真正的利润所在,既不是每年近六百万两的辽饷,也不是贩卖后金贩卖的马匹、辽东土产,而是帮助后金销赃。

  抢劫这个职业,是高武力、高智商犯罪。

  而销赃这个职业,是高智商、高情商犯罪。  要想干这行,商人们不仅要和强盗打交道,更得和官僚打交道。甚至可以说,商人们实际上不过是官僚的白手套,代言人,帮助官僚做不方便做的事。  事实上,不仅销赃的是白手套,强盗们,实际上也是官僚的黑手套,抢劫的时候捎带帮官僚铲除官僚自己不方便杀的人。

  有趣的是,扮演强盗角色的,少数民族居多,蒙古鞑子、建州鞑子、云贵的蛮子、西北的回回……

  大家都在这么干,所以有少民的地方,就是少民背锅。没少民的地方,就只好刁民巨寇背锅,反正看在皇帝眼里——总有刁民想害朕。  出了事情,就望少民头上一推:董山干的,李满柱干的、奢崇明干的、安邦彦干的……野猪皮干的……少数民族语言不通,想解释都不容易解释,也没必要解释。  理由也一个比一个强大,反正少数民族就是野蛮,就是凶狠,就是骁勇善战……  千言万语总结成一句话——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反正杀就对了。  一桩桩罪恶,就这样被推得干干净净。

  如果某一天,强盗们事情做得太大了,皇帝发火了,需要有人负责的时候,就抛弃某些强盗,于是王师云集,犁庭扫穴,董山、李满柱、王杲、阿台……就是这样被干掉的。

  更有趣的,是一旦地方势力想把皇权从某地排挤出去的时候,他们就会向强盗们提供情报、经济等全方位的支持,使得朝廷的官军被强盗们打得土崩瓦解,成就了各种稀奇古怪的神话——女真不满万,满万无可敌……  皇帝也只好干瞪眼。

  在那个充满了罪恶的时代,传统的强盗、销赃的、走私的、买卖人口的……清末民国时代卖鸦片的……实际上都是棋子,背后的棋手,起初就是反洞官僚。而到了清末民国时代,各路帝国主义势力也插了一手,成为幕后的棋手。

  类似的罪恶,实际上即便在今天依然存在,比如阿富汗,那地方盛产毒品。本来塔利班已经把贩毒消灭得差不多了……王师来了,文明的火炬、自由的灯塔、进步的发动机、人类的希望——美国,跑那里「反恐」。

  然后,阿富汗的毒品行业死灰复燃。  说穿了,就是阿富汗的大小军阀种毒、制毒,驻阿美军与之勾结,到处贩毒。  在老夫看来,美军为什么不能摆平阿富汗,并不是阿富汗的抵抗有多么顽强,而是那里是腐败集团的利益所在。  阿富汗有战乱,美国的军火商就有生意,驻阿美军就有巨额军费,毒品业就有利润,参与制毒贩毒的驻阿美军就有分红……  (关于阿富汗的说法内容纯属猜测,老夫没证据,但老夫坚持自己的猜测。)

  这些年被洗白的刘文彩,就是他堂兄刘文辉的白手套,做他堂兄不方便做的事——贩卖鸦片。一个鸦片贩子做慈善,在今天感动了无数人,大家感动之余,都在谴责我党怎么怎么坏,怎么抹黑乐善好施的大善人刘文彩。

  没错,在那个不正常的年代,关于刘文彩的许多事情是捏造的,夸大的。但是在今天,那些为刘文彩「正名」的人们,为啥只字不提刘文彩贩卖鸦片的干活?

  无数棋子,在棋手的布置下,形成了一个个庞大而黑暗的势力,在神州大地上为所欲为,不断吞噬著这片土地的生机,把这片古老的土地拖进了最黑暗的时代,直到1949才被推翻——没错,就是毛某东所说的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于是,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误导国家政策,故意在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全面放水,让某个造反集团在指定范围内大肆抢劫,然后,由于强盗自身市场不完善,消化能力差,许多物资、硬通货无法消化,不得不找利益集团控制的商人销赃,获得粮食、各种物资或军需。   于是,官僚利益集团吃肉,造反集团喝汤,造反集团所过之处几乎寸草不生,大片大片的明王朝统治区遭到灾难性破坏,陷入瘫痪,丧失生产能力和提供税赋的能力。

  而且,不仅后金如此,农民军所过之处也存在类似现象,许多农民军沿途抢劫、裹挟百姓,肯定也是有若干硬通货无法变成他们所需要的粮食或各种军需物资,这时候,暗中肯定也是官僚控制的商人在作怪。

  波澜壮阔的明末农民战争中,不仅有若干农民军抢到的金银硬通货和各种物资无法变现,不得不找官僚控制的商人销赃,商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客户——大明官军。

  当时的说法,叫作「贼梳兵篦官如剃」。

  指的是:一个地区,贼(农民起义军)来了,抢劫大户,裹挟百姓;  农民起义军走了,大明官军来了,明末军饷发不出来,军队只能大肆抢劫来养活军队,还要杀良冒功;  最后官员恢复统治,把经过「贼梳兵篦」残存下来的百姓再「剃」一遍,最后寸草不生。

  现代人,对明末这种事没有直接印象。请参考民国时代的这么一个口号「石头要过刀,茅草要过火,人要换种」,就知道个大概了。

  许多事情,是今天过惯了太平日子的人们无法想像的,比如,大户人家明明已经被农民起义军抢光了,普通百姓穷得要死,官军来了能抢啥?

  大错特错,百姓家里是没钱,但是官军可以抢人,把青年妇女,大姑娘小媳妇掳走,运到外地卖钱……   没想到吧。这种事,史料没有记载,明末不知道有没有,民国时代还真有,国军75师师长宋天才就是这方面的行家,这一位,在鄂豫皖抓了两千多妇女用汽车拉到别处贩卖

  农民起义军,消化能力都有限,最终不得不找人销赃;   大明官军,本来就是官僚利益集团操纵的,将门本来就是利益集团的一部分。   负责最后补刀的大明官僚,既是强盗,又是销赃者。

  也就是说,无论建奴鞑子还是部分农民军,都是棋子,操纵商人销赃的官僚集团才是真正的棋手,正是这种疯狂的操作,才真正搞垮了明王朝。

  其实,不止明末如此,在之后我大清征服中国的那段时期,情况也大同小异。

  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大同屠城、广州屠城、迁界禁海……几乎所有兵灾的背后,都有官僚士绅暗中控制的商人从强盗手里收贼赃。  只不过,我大清的八旗、汉军、绿营等各路强盗背下了几乎所有的骂名,而收贼赃的商人和背后的官僚士绅,个个都是富可敌国、乐善好施的大善人。

  一直到乾隆年间,我犬清在西北等地用兵,背后,也是一帮商人在大发横财,至于商人背后的官僚势力是哪路大神,不得而知,反正,晋商被吹得很厉害,说他们怎么怎么儒商,怎么怎么诚信、公道……

  至于他们背后,是哪些官僚在豢养、支持、操纵,一片空白。  只知道,有个大盛魁,在内地用白菜价收购茶叶、铁锅、木碗之类的小玩意,到了蒙古草原,就把那帮人傻钱多的蒙古人当猴耍,当猪杀。  刚开始,老夫以为蒙古人真是人傻钱多不开窍,多年以后,才发现不对头,没有特权在背后操纵,蒙古人能这么好欺负?一帮商人能吃下那么大的利益?!

  还是那句话,老夫没证据。但是,大家心里应该都有数。

  可以说,中国的官僚士绅和他们操纵的商人,真的很聪明,他们的贸易手段,比之西方殖民强盗的「三角贸易」毫不逊色,用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的话说,就是「自从资本来到人间,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都流著血和肮脏的东西」。

  等一下,好象有些不大一样。西方殖民强盗玩三角贸易完成原始积累后,推动工业格命,造巨舰,造大炮,全球抢劫,而中国的官僚士绅商人完成原始积累后,继续土地兼并,银子多得实在花不出去了,只好融化铸造成一个个一千多两重的银冬瓜「没奈何」,藏进地窖里,又重,形状又不规则,让小偷想搬都搬不走。

  这就是差距。


被明正典刑的刺身靠什么功大于过?


崇焕曷为擅杀之哉 彼亦一尚方此亦一尚方 彼亦一蟒玉此亦一蟒玉 以乱贼杀庸帅置维辟于何地 岂人臣当如是哉 先除毛后除满 毒心辣手 意欲何为 试对镜照之有刘裕之才之福否 值张邦昌刘豫之时否 磔不足偿其罪也 百万生灵何辜而罗此劫耶 其事已往 不足辱吾笔 而今者愚绅有为崇焕抱不平者 只因杀毛帅后语言不慎作此回护 予恐后世无征野史乱出特纪之

《沈氏日旦》

「磔不足偿其罪也」

这句话总结的很到位。


知道为啥现在网文里哪怕屁股歪到抹黑起义军的明末文都不敢让主角重用袁崇焕吗?

因为这货就是个志大才疏,言过其实,战略眼光极差,难堪一用的家伙,也就崇祯这种瞎了眼的才会用他。


功在哪里?大清给他后代封妻荫子了。卖粮资敌拜祭敌酋,谋款斩帅,大清报答了啊!

不拿出图来就有新进袁粉不知天高地厚,不知汉奸是怎么个汉奸法!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