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歷史問題,最好別動氣。

然後,再來看看當時後金的經濟情況:  《滿文老檔》的記載如下:  天命八年三月

  十五日,致書廣寧曰:「駐彼處之四千軍人,先以二千人將廣寧儲糧,送至遼河岸沙河堡。該二千人返回後,再以另二千人運送。如此分為兩班,更番運糧。不取所運之糧,各運糧人,或售或食,則聽其主子之便。糧價昂貴,其每金斗糧值銀一兩。」

  在明王朝統治區,邊鎮的糧食價格,是「鬥米三錢」。

  崇禎三年十月,兵部尚書梁廷棟給崇禎的奏疏中纖細敘述了邊鎮糧食價格的前因後果:  ……  一曰屯田。祖制,以屯地養兵,大約每衛足供五千餘軍及官舍俸糧之用。  今軍額雖虧,而地畝見在,乃管屯諸臣止問糧而不問地,以致地歸豪主,糧出窮軍,久之軍逃糧欠,地之區叚亦移換隱匿而不可曉矣。  臣在陜時,詢一二忠誠武官,以為各衛魚鱗冊俱在,惟衛官及其識字知之,而日久弊多,恐得罪於豪家,故寧匿而不出。  今欲清屯,宜專責省直營屯指揮使,將原額屯田盡數報出,敢有豪強阻撓,聽指名參紏,治以重典。  或衛所自行侵佔,首報不實,而都司扶同欺隱者,聽屯田御史指實參紏,亦治以重典,  而屯田御史庇護鄉紳、反行掣肘者處亦如之,則令行禁止,屯田計日可清。

一曰鹽法。祖制,有邊商而無內商,故塞上地闢而粟恆滿,每谷一石價止二錢

  其後改為折色,每引加課四倍,而塞上地荒,米價騰貴,鬥米三錢,較之向時折闕猶多,此邊餉所由詘也。(註:商人不可能從內地運輸糧食到邊鎮,剛好,邊鎮的軍戶大量逃亡,許多農田拋荒,商人便在這些拋荒地上招募流民屯田,將產出輸送給軍隊,換取軍隊開具的鹽引,開中法被廢后,邊鎮的農田再次被拋荒。)  今事已極重難反,當就見行事例一為釐剔。  臣在南部見各商皆攜重資,求要路,講割沒,講抽掣,講夾帶者,月無虗日。

  明末,正常的糧食價格在一石一兩銀子以下,邊鎮糧價是「鬥米三錢」,相當於一石三兩,原因,是明初的開中法被腐敗官僚控制的鹽商破壞,導致合法商人向邊鎮軍隊輸送糧食換取的鹽引形同廢紙,之後明王朝破罐破摔,直接向商人販賣鹽引,換取白銀購買糧食到太倉,然後通過漕運,運至通州,然後轉運到九邊,導致邊鎮糧價居高不下——但是,比後金的糧價便宜得多。

  後金的制度,是「八旗制」,實際上,這不是弩爾哈齊自己的發明,而是明王朝軍戶制的少數民族版本,弩爾哈齊本人曾是李成梁的親兵,八旗制就是他從明王朝的將門那裡學來的。

  這種制度,存在極大漏洞,朱元璋朱棣死後沒幾年,衛所制就迅速腐化,各級軍官將國家劃撥給軍隊的耕地瓜分凈盡,將軍戶變成各級軍官的農奴,沉重的剝削使得軍戶大量逃亡,大量軍屯的耕地被拋荒,正如梁廷棟所說的那樣:「地歸豪主,糧出窮軍,久之軍逃糧欠」。  而後金的管理水平比明王朝更低,所以後金統治區的漢民逃亡得更厲害,結果是,遼東生產被破壞,遼東漢民大量逃亡,糧食價格是節節攀升,天命八年是一斗一兩,到天聰元年(天啟七年)是「一金斗糧價銀八兩」,是正常價格的八十倍以上。  《滿文老檔》的原文:  「時國中大飢,其一金斗糧價銀八兩民中有食人肉者。彼時國中銀兩雖多,然無處貿易,是以銀兩賤而諸物昂貴。良馬一,值銀三百兩。壯牛一,值銀一百兩。蟒緞一,值銀一百五十兩。毛青布一,其值銀九兩。盜賊蜂起,偷竊牛馬,人相慘殺致國中大亂。

  但凡粉袁崇煥的文章、吹捧我大清的文章,幾乎從來不說後金從弩爾哈齊造反開始,一直到崇禎五年攻打林丹汗期間,後金的經濟狀況,都一直非常糟糕,在天聰元年期間,經濟狀況已經惡化到了極點,隨時都有散夥的可能。

  在那些所謂的「歷史學家」筆下,我大清是「女真不滿萬,滿萬無可敵」,在袁粉嘴裡,明王朝是「內憂外患」、「野戰必敗」……後金的經濟狀況被無視,明王朝的各種困難和問題被提前(崇禎年爆發的流民軍被提前到天啟年)、誇大。

  歷史經過篡改,變成了這個樣子:  明明後金隨時有可能散夥,卻成了後金根本沒有戰勝的可能;以此為藉口,跟後金議和就不再是放水,將遼東戰事遙遙無期地拖下去,不再是養寇自肥,而是戰略眼光超前,是忠君愛國,是敢為天下先,冒著極大的政治風險,冒者粉身碎骨的危險拯救明王朝。

  袁崇煥和後金議和,經過這樣一番加工,性質就完全變了,變得異常感人。

  而那些堅決主戰、反對議和的文官、將門,自然是糞青、愛國賊、義和團,個個罪該萬死。

  所謂的寧遠「大捷」,戰績,是斬首269,損失,是右屯30萬石糧食被後金搶走,遼西明軍總後勤基地覺華島被三光,而關外明王朝官職最高的文官——寧前兵備道參政袁崇煥大人(孫承宗辭職滾蛋,喻安性被免職,當時關外文官袁崇煥的官最大),卻成了「獨臥孤城」、「力挽狂瀾」的「英雄」,並因此升任遼東巡撫。

  前因後果很長,有興趣可以點進去:  樸萬昌:錢眼看明末——從偽大的「民族英雄」袁崇煥開始深挖下去(五)

  當時的後金,被以林丹汗為首的察哈爾部帶著一幫蒙古部族,以及毛文龍的東江鎮用遊擊戰拖得死死的,蒙古人馬匹多,偷襲起後金來神出鬼沒,而東江鎮水師多,水師搭載步兵,頻繁襲擊海岸線漫長的後金佔領區,蒙古人和東江鎮雖說無法用正規戰正面摧毀後金政權,卻用遊擊戰將後金折騰得焦頭爛額。

  袁崇煥一升任遼東,馬上坑蒙古人和東江鎮。

  天啟六年,袁崇煥勾結當時的兵部尚書馮嘉會「改撫賞為馬價」,斷絕了明王朝和林丹汗等蒙古各部族的馬匹貿易,崇禎年間,明王朝用來購買林丹汗馬匹的銀子(插賞,每年額度八萬兩)崇禎元年崇禎二年的插賞全部被袁崇煥挪用。蒙古那地方,本來經濟結構就單一,嚴重依賴和明王朝的貿易,加上當時是小冰河時期,蒙古和遼東都是重災區,氣候寒冷馬匹牲畜被大量餓死凍死,被袁崇煥變相經濟制裁後,林丹汗元氣大傷。

  至於殺毛文龍,大家都知道,這事洗不幹凈,所以,袁粉把毛文龍說成大壞蛋,說他貪污糧餉、殺糧冒功、通敵……

  只是有件事解釋不通:  崇禎二年,毛文龍已經被袁崇煥謀殺了,然後,從崇禎二年九月到十一月開始,一直到第二年的二月,東江鎮再次被切斷糧食供應,大量軍民再次被餓死,直到被複出的孫承宗發現後情況才得以緩解。  《崇禎長編》是這麼記載的:  崇禎三年二月三日  樞輔孫承宗疏奏:  河東一鎮(東江鎮),其兵民俱陷蕃歸正之人。  去年袁崇煥經制其軍,定二萬八千員名,後又改為一萬八千,而旗鼓徐敷奏先往清理,實遵登州道臣二萬八千之說。島兵至今未知,已減一萬也。

  今敷奏稱在島人民及老弱婦女尚兩倍於此,則不下八九萬人,而糧餉久已乏絕

  即以兵言之,旅順口、廣鹿、長山、石城、獐子、皮、鹿諸島,有自去年九月缺米者,有自去年十月缺米者,有自去年十一月缺米者。惟長山島一營可支至今年二月耳。  即減其兵而猶是民也,寧可坐視其死?且未經明汰,歷日已深。前崇煥令登州運買十萬以濟冬春,而收買遲悞,僅發二三萬,其達於島者不過數千而已。惟在皮島者尚可與鮮人交易支吾,而各島遠在二千裡間,每島屯種,腴者不過千石,瘠者不及數百石民,既再倍於兵,即照兵給廩,猶苦不足,況兵糧已久絕乎?  皇上覆載羣生,不欲使一民失所,閔此孑黎,已隔絕域,萬死一生,自拔歸正,而頓使其化為餒鬼,豈天地父母之心乎?其民特以遼東法嚴,再降者必死,故雖罹飢餓,尚爾逡巡。今若乘機巧誘,一旦淪胥則殺之,是殺我數萬赤子也;用之,是益我數萬仇讎也。且今蘇東一帶陷沒,實煩有徒,苟既拔者不庇其生,何以使欲歸者克堅其志?  乞立敕登津諸臣,於去年未發之糧速為催攢,於今年應運之數速為派發,仍分島運給,不得拘泥躭延。至於折色銀兩,應按已定經制發與河東餉司宋獻,令說法觧往,如再仍往轍,宜照軍法究罪。民命至重,亂不可長,惟皇上垂慈亟念。

  在今天,毛文龍早就說成是個大壞蛋,可就算毛文龍真是個大壞蛋,東江鎮的軍民,依舊是孫承宗所說的「陷蕃歸正之人」,是嚮往明王朝,從後金佔領區逃出來的遼民。

  這些遼民,歷盡九死一生,從後金佔領區逃出來,沒有死在後金的屠刀下,卻被袁崇煥和躲在袁崇煥背後操縱袁崇煥的腐敗官僚活活餓死。

  目的,無非是不讓這些遼民去後金佔領區打遊擊戰,方便他們玩養寇自肥。

  那好,再來看看為什麼袁崇煥要如此喪心病狂:

  袁崇煥升任遼東巡撫後,他的處境,實際上相當危險:

  1.當時的後金,實際上已經經濟崩潰,糧食賣毒品價,「一金斗糧價銀八兩」,是正常價格的八十倍以上,但是,無論袁崇煥,還是他背後的組織,都不能讓後金完蛋,否則,不僅遼餉這種臨時加派會取消,而且價格十幾倍、幾十倍的市場會消失。

  所以,明明後金已經虛弱不堪,但「與後金決戰,收復失土」這個選項會觸動所有人的利益,所以王化貞的失敗是必然的。

  2.保住已有土地,維持現有格局,只守不攻,但這樣一來,就不僅僅是「朝廷與後金的反應如何難以預料,而自己就變得碌碌無為,毫無建樹,在政治上難以得分」,而是後金的經濟狀況拖不起:同第一條——「一金斗糧價銀八兩」,後金能拖多久?一年?兩年?當時的毛文龍已經在鼓吹「二年復遼」,登萊巡撫袁可立也蠢蠢欲動,好容易調走袁可立,換來武之望把毛文龍折騰得欲仙欲死。

  3.堅壁清野,退回關內,性質比第二條還嚴重,這實際上是王在晉方案的翻版,為國家節省了一大筆工程款,不僅後金的經濟狀況會繼續惡化,連遼餉加派都得被砍掉,這是要犯眾怒的。

  4.學習孫承宗,堅決把烏龜殼造下去。這倒是可以收復失土,可以有政績了,之前孫承宗在的時候大家撈得爽,孫樞輔滾蛋了,蕭規曹隨,拾人牙慧沒關係,大家修堡壘、養蛀蟲,在遼西這個這個腐敗窩裡撈爽了,也不介意給袁崇煥一個好名聲,花花轎子人抬人,糊弄皇帝不是什麼難事。

  然而,但是,同第二條,「一金斗糧價銀八兩」,後金能拖多久?再這麼拖下去,後金總有一天要被玩壞的。

  所以,當時的腐敗官僚集團的觀念很先進,他們的方案,類似今天的一個提法——可持續發展。

  袁崇煥既不能、不敢幹掉後金,也不能選擇其他三個選項,那就只能議和,能成功議和最好,就算不成,也要以議和為名,暗中放水,讓後金緩過一口氣,這是袁崇煥的最佳選擇。

  後金的應對,也是議和,騙點糧食布匹,穿暖喫飽。  問題是,皇帝不可能答應,所以,袁崇煥必須把後金放出來,讓後金在明王朝統治區製造巨大的破壞——敵人太強了,「滿萬無可敵」,讓皇帝不得不同意和後金議和。

  正因為如此,袁崇煥才鐵了心坑蒙古人,鐵了心要把東江鎮玩壞。

  那麼,躲在暗處操縱袁崇煥的組織,布的局更加陰損老辣。

  組織的佈局是:  暗中幫助袁崇煥推動議和,可以;  幫助袁崇煥把後金放出來,把明王朝打得鼻青臉腫,也可以;  甚至可以縱容後金在某些區域大肆搶劫。搶到金銀各種硬通貨後,再找組織高價購買各種物資。組織這邊,各種貨物賣個十幾倍、幾十倍的,太黑了,宰後金一次兩次可以,但這麼幹殺雞取卵,沒有回頭客。  所以,十幾倍、幾十倍不至於,五六倍,七八倍差不多。  但是,如果真議和成功,明王朝和後金的貿易,就是合法貿易,後金憑啥以五六倍,七八倍的價格向組織購買糧食、蟒緞?  更何況,合法貿易,是後金向皇帝「進貢」各種遼東特產,比如人蔘貂皮之類,而皇帝則「市賞」後金銀子、布匹、茶葉、鐵器等各種貨物,價格是有法定標準的,先不說有多少賺頭,就算有賺頭,也未必是讓組織來經辦的。

  所以,組織是絕對不會讓議和真正成功的。

  所以,

  搞倒王之臣,很輕鬆;  調走滿桂——這東西在遼西礙事,剛好調到大同鎮壓林丹汗,一舉多得,廢物利用;  挪用插賞,經濟制裁林丹汗,那是袁崇煥和各路官僚密切配合;  殺毛文龍,有驚無險,事後,組織還忽悠崇禎,幫著袁崇煥暫時消除不良後果。

  而到了袁崇煥把後金放水到北京城二環外的那一刻,就是組織上屋抽梯,把袁崇煥和遼西軍卡死在北京城外進退不得的時刻。

  所以,表面上看,是袁崇煥一個賭徒在喪心病狂地賭命,並且還接二連三地盤盤押中豹子,但只要稍微推敲一下,就會發現許多地方不對。

  出豹子的幾率,很低,偶爾出一把,有可能,連出兩把……嗯,是巧合,接二連三地出豹子,肯定有人幫袁崇煥出老千。

  但是,道上的規矩,不是開玩笑的,誰敢出老千,就得被剁掉手指頭。

  沒錯,我沒證據證明你出老千,但這種事需要證據嗎?

  所以,最好的辦法是:一幫人提供輔助,幫袁崇煥在賭場出千,賭贏了,大家得好處。

  甚至可以說,袁崇煥出千的招數,都是別人教的,憑袁崇煥自己的腦袋,未必能想得出來。  然後,最後一把,讓袁崇煥被當場逮住,直接剁手。  好處我得,剁手你去。

  所以,議和看似是袁崇煥的救命稻草,但實際上是袁崇煥的催命符,議和最接近成功的時刻,就是袁崇煥完蛋的那一刻。

  袁崇煥死後,後金一直在謀劃和明王朝議和,也確實有人跟後金議和,袁崇煥死後,是陳新甲。

  同樣的套路:組織,也一直用「議和」作為胡蘿蔔吊在後金和陳新甲眼前,讓後金大搶特搶,然後用若干倍的高價購買各種物資。

  同樣的,陳新甲議和,因果幾乎一模一樣,議和,可以,就是不讓議和成功,最終,陳新甲也為了議和犯下滔天大罪,背了所有的黑鍋,最後也死得非常難看。

  換句話說,就是:議和是一個驚天騙局,一直是組織放水養後金,並以此引誘後金把明朝打痛的胡蘿蔔。

  但是,無論袁崇煥、陳新甲還是後金,都把議和當了真,都以為只要在明朝統治區內造成足夠大的破壞,大明朝就會不得不同意議和。

  結果是,大明朝無論受到多大的損失,都死活不同意議和。

  網上都說,大明朝「不稱臣、不納貢、不和親、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顯得非常強,非常有「骨氣」。  實質是,一幫腐敗官僚最喜歡這種「骨氣」,正是在這種「骨氣」的遮掩之下,後金根本不可能得到正常的「進貢」資格與獲得「撫賞」的機會。  讓人熱血沸騰的口號下,掩蓋的,是最骯髒,最無恥的本質。

  所以,後金能夠得到的,只能是猖獗的走私,價高,質次,偏偏後金還不得不領情,還以為這些人是在他們最困難的時候幫助他們。

  若干年後,我大清將張家口八大家封為「皇商」,就是在報答這種「恩情」。  ——這其中的因果,直到征服中國後若干年,他們都從來就沒有弄明白過。

  尤其應當注意的,是遼東一直是小冰河時代的重災區,農業生產肯定大受影響,天災人禍之下,糧食短缺,需要大量進口糧食。

  他們在張家口購買糧食,張家口漢奸商人和背後的官僚集團必然要準備貨源。貨源是哪裡?看地圖,以宣大為中心慢慢擴大範圍:陝西、山西、河南……

  這些地方,本來也是小冰河時代的災區,本來就缺糧食,許多時候,明王朝不得不朝那裡輸送賑災糧食。

  那些地方原本產出的糧食,以及老朱家調來賑災的糧食,最終去了哪裡?  ——後金!

  明白沒有?波瀾壯闊的明末農民戰爭,真正的根源,在這裡!

  要知道,崇禎初年,農民軍的規模很有限,溫體仁掌權時期,率領楊嗣昌、洪承疇、盧象升、孫傳庭等一幫反格命劊子手,一度將農民軍殘酷鎮壓下去,「西營八大王」張獻忠、「曹操」羅汝才先後「就撫」,「闖王」高迎祥被俘殺,「闖將」李自成被打得只剩「商洛十八騎」遁入山林。  正是崇禎十年之後,農民軍才真正失去控制。  正好是溫體仁倒臺、盧象升戰死、楊嗣昌被調出北京去追剿張獻忠、洪承疇被俘這個時間段。  這時候,袁崇煥已經被做成生魚片好些年了。

  所以,袁崇煥顯然不是什麼「功大於過」,更不是什麼「民族英雄」。只不過,他也不是什麼罪大惡極的大壞蛋,他只是一個棋子,一個工具,一個在亂世中身不由己的官僚既可恨,又可憐

  明末,是小冰河時期,明王朝統治區許多地方受災。有人說,這是明王朝滅亡的原因。

  但這個說法有個問題解釋不通,那就是越往北,氣溫下降得越厲害,尤其是蒙古和後金統治區,更是重災區,災情更嚴重。  事實上,《崇禎長編》、《滿文老檔》等各種史料時不時就有蒙古、後金鬧饑荒的記載。可以說,蒙古人的購買力肯定是在下降的,後金雖說造反後搶了不少金銀硬通貨,但其真正的購買力,肯定也有限,本來,不值得大明朝的腐敗官僚集團如此煞費苦心地培養。

  那麼,是什麼使得後金擁有了強有力的購買力,能夠滿足腐敗官僚近乎無限的慾望呢?

  直到老夫將晉商對後金的走私和後金從己巳之變開始到崇禎上吊期間多次突破長城在明王朝統治區搶劫這兩件事併案處理,纔得到了有說服力的答案。  ——對後金走私貿易的實質,是搶劫和銷贓

  後金的統治者,不是野蠻人,而是明末將門的少數民族版本,但是,他們的經濟模式八旗制,跟明王朝的將門大同小異,也跟梁廷棟說的差不多:

  「以屯地養兵」、「致地歸豪主,糧出窮軍,久之軍逃糧欠,地之區叚亦移換隱匿而不可曉矣」。  遼東漢民大規模逃亡,有民族壓迫的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是階級矛盾,根本就是明王朝軍戶大量逃亡的翻版——「地歸豪主,糧出窮軍,久之軍逃糧欠」。  所以,就後金那種統治模式,光靠他們自己發展經濟,根本不可能有什麼購買力,後金真正的購買力,既不是八旗諸申在遼東黑土地上生產出來的東北大米或者深山老林里弄來的人蔘貂皮烏拉草,而是八旗軍在明王朝統治區搶劫到的各種物資和金銀硬通貨

而遼餉官僚利益集團真正的利潤所在,既不是每年近六百萬兩的遼餉,也不是販賣後金販賣的馬匹、遼東土產,而是幫助後金銷贓。

  搶劫這個職業,是高武力、高智商犯罪。

  而銷贓這個職業,是高智商、高情商犯罪。  要想幹這行,商人們不僅要和強盜打交道,更得和官僚打交道。甚至可以說,商人們實際上不過是官僚的白手套,代言人,幫助官僚做不方便做的事。  事實上,不僅銷贓的是白手套,強盜們,實際上也是官僚的黑手套,搶劫的時候捎帶幫官僚剷除官僚自己不方便殺的人。

  有趣的是,扮演強盜角色的,少數民族居多,蒙古韃子、建州韃子、雲貴的蠻子、西北的回回……

  大家都在這麼幹,所以有少民的地方,就是少民背鍋。沒少民的地方,就只好刁民巨寇背鍋,反正看在皇帝眼裡——總有刁民想害朕。  出了事情,就望少民頭上一推:董山乾的,李滿柱乾的、奢崇明乾的、安邦彥乾的……野豬皮乾的……少數民族語言不通,想解釋都不容易解釋,也沒必要解釋。  理由也一個比一個強大,反正少數民族就是野蠻,就是兇狠,就是驍勇善戰……  千言萬語總結成一句話——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反正殺就對了。  一樁樁罪惡,就這樣被推得乾乾淨淨。

  如果某一天,強盜們事情做得太大了,皇帝發火了,需要有人負責的時候,就拋棄某些強盜,於是王師雲集,犁庭掃穴,董山、李滿柱、王杲、阿臺……就是這樣被幹掉的。

  更有趣的,是一旦地方勢力想把皇權從某地排擠出去的時候,他們就會向強盜們提供情報、經濟等全方位的支持,使得朝廷的官軍被強盜們打得土崩瓦解,成就了各種稀奇古怪的神話——女真不滿萬,滿萬無可敵……  皇帝也只好乾瞪眼。

  在那個充滿了罪惡的時代,傳統的強盜、銷贓的、走私的、買賣人口的……清末民國時代賣鴉片的……實際上都是棋子,背後的棋手,起初就是反洞官僚。而到了清末民國時代,各路帝國主義勢力也插了一手,成為幕後的棋手。

  類似的罪惡,實際上即便在今天依然存在,比如阿富汗,那地方盛產毒品。本來塔利班已經把販毒消滅得差不多了……王師來了,文明的火炬、自由的燈塔、進步的發動機、人類的希望——美國,跑那裡「反恐」。

  然後,阿富汗的毒品行業死灰復燃。  說穿了,就是阿富汗的大小軍閥種毒、製毒,駐阿美軍與之勾結,到處販毒。  在老夫看來,美軍為什麼不能擺平阿富汗,並不是阿富汗的抵抗有多麼頑強,而是那裡是腐敗集團的利益所在。  阿富汗有戰亂,美國的軍火商就有生意,駐阿美軍就有巨額軍費,毒品業就有利潤,參與製毒販毒的駐阿美軍就有分紅……  (關於阿富汗的說法內容純屬猜測,老夫沒證據,但老夫堅持自己的猜測。)

  這些年被洗白的劉文彩,就是他堂兄劉文輝的白手套,做他堂兄不方便做的事——販賣鴉片。一個鴉片販子做慈善,在今天感動了無數人,大家感動之餘,都在譴責我黨怎麼怎麼壞,怎麼抹黑樂善好施的大善人劉文彩。

  沒錯,在那個不正常的年代,關於劉文彩的許多事情是捏造的,誇大的。但是在今天,那些為劉文彩「正名」的人們,為啥隻字不提劉文彩販賣鴉片的幹活?

  無數棋子,在棋手的佈置下,形成了一個個龐大而黑暗的勢力,在神州大地上為所欲為,不斷吞噬著這片土地的生機,把這片古老的土地拖進了最黑暗的時代,直到1949才被推翻——沒錯,就是毛某東所說的三座大山——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

  於是,一個龐大的利益集團,誤導國家政策,故意在軍事上、政治上、經濟上全面放水,讓某個造反集團在指定範圍內大肆搶劫,然後,由於強盜自身市場不完善,消化能力差,許多物資、硬通貨無法消化,不得不找利益集團控制的商人銷贓,獲得糧食、各種物資或軍需。   於是,官僚利益集團喫肉,造反集團喝湯,造反集團所過之處幾乎寸草不生,大片大片的明王朝統治區遭到災難性破壞,陷入癱瘓,喪失生產能力和提供稅賦的能力。

  而且,不僅後金如此,農民軍所過之處也存在類似現象,許多農民軍沿途搶劫、裹挾百姓,肯定也是有若干硬通貨無法變成他們所需要的糧食或各種軍需物資,這時候,暗中肯定也是官僚控制的商人在作怪。

  波瀾壯闊的明末農民戰爭中,不僅有若干農民軍搶到的金銀硬通貨和各種物資無法變現,不得不找官僚控制的商人銷贓,商人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客戶——大明官軍。

  當時的說法,叫作「賊梳兵篦官如剃」。

  指的是:一個地區,賊(農民起義軍)來了,搶劫大戶,裹挾百姓;  農民起義軍走了,大明官軍來了,明末軍餉發不出來,軍隊只能大肆搶劫來養活軍隊,還要殺良冒功;  最後官員恢復統治,把經過「賊梳兵篦」殘存下來的百姓再「剃」一遍,最後寸草不生。

  現代人,對明末這種事沒有直接印象。請參考民國時代的這麼一個口號「石頭要過刀,茅草要過火,人要換種」,就知道個大概了。

  許多事情,是今天過慣了太平日子的人們無法想像的,比如,大戶人家明明已經被農民起義軍搶光了,普通百姓窮得要死,官軍來了能搶啥?

  大錯特錯,百姓家裡是沒錢,但是官軍可以搶人,把青年婦女,大姑娘小媳婦擄走,運到外地賣錢……   沒想到吧。這種事,史料沒有記載,明末不知道有沒有,民國時代還真有,國軍75師師長宋天才就是這方面的行家,這一位,在鄂豫皖抓了兩千多婦女用汽車拉到別處販賣

  農民起義軍,消化能力都有限,最終不得不找人銷贓;   大明官軍,本來就是官僚利益集團操縱的,將門本來就是利益集團的一部分。   負責最後補刀的大明官僚,既是強盜,又是銷贓者。

  也就是說,無論建奴韃子還是部分農民軍,都是棋子,操縱商人銷贓的官僚集團纔是真正的棋手,正是這種瘋狂的操作,才真正搞垮了明王朝。

  其實,不止明末如此,在之後我大清征服中國的那段時期,情況也大同小異。

  揚州十日、嘉定三屠、大同屠城、廣州屠城、遷界禁海……幾乎所有兵災的背後,都有官僚士紳暗中控制的商人從強盜手裡收賊贓。  只不過,我大清的八旗、漢軍、綠營等各路強盜背下了幾乎所有的罵名,而收賊贓的商人和背後的官僚士紳,個個都是富可敵國、樂善好施的大善人。

  一直到乾隆年間,我犬清在西北等地用兵,背後,也是一幫商人在大發橫財,至於商人背後的官僚勢力是哪路大神,不得而知,反正,晉商被吹得很厲害,說他們怎麼怎麼儒商,怎麼怎麼誠信、公道……

  至於他們背後,是哪些官僚在豢養、支持、操縱,一片空白。  只知道,有個大盛魁,在內地用白菜價收購茶葉、鐵鍋、木碗之類的小玩意,到了蒙古草原,就把那幫人傻錢多的蒙古人當猴耍,當豬殺。  剛開始,老夫以為蒙古人真是人傻錢多不開竅,多年以後,才發現不對頭,沒有特權在背後操縱,蒙古人能這麼好欺負?一幫商人能喫下那麼大的利益?!

  還是那句話,老夫沒證據。但是,大家心裡應該都有數。

  可以說,中國的官僚士紳和他們操縱的商人,真的很聰明,他們的貿易手段,比之西方殖民強盜的「三角貿易」毫不遜色,用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導師馬克思的話說,就是「自從資本來到人間,從頭到腳每一個毛孔都流著血和骯髒的東西」。

  等一下,好象有些不大一樣。西方殖民強盜玩三角貿易完成原始積累後,推動工業格命,造巨艦,造大炮,全球搶劫,而中國的官僚士紳商人完成原始積累後,繼續土地兼併,銀子多得實在花不出去了,只好融化鑄造成一個個一千多兩重的銀冬瓜「沒奈何」,藏進地窖裏,又重,形狀又不規則,讓小偷想搬都搬不走。

  這就是差距。


被明正典刑的刺身靠什麼功大於過?


崇煥曷為擅殺之哉 彼亦一尚方此亦一尚方 彼亦一蟒玉此亦一蟒玉 以亂賊殺庸帥置維闢於何地 豈人臣當如是哉 先除毛後除滿 毒心辣手 意欲何為 試對鏡照之有劉裕之才之福否 值張邦昌劉豫之時否 磔不足償其罪也 百萬生靈何辜而羅此劫耶 其事已往 不足辱吾筆 而今者愚紳有為崇煥抱不平者 只因殺毛帥後語言不慎作此回護 予恐後世無徵野史亂出特紀之

《沈氏日旦》

「磔不足償其罪也」

這句話總結的很到位。


知道為啥現在網文裏哪怕屁股歪到抹黑起義軍的明末文都不敢讓主角重用袁崇煥嗎?

因為這貨就是個志大才疏,言過其實,戰略眼光極差,難堪一用的傢伙,也就崇禎這種瞎了眼的才會用他。


功在哪裡?大清給他後代封妻蔭子了。賣糧資敵拜祭敵酋,謀款斬帥,大清報答了啊!

不拿出圖來就有新進袁粉不知天高地厚,不知漢奸是怎麼個漢奸法!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