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言之,对三观的要求会限制文学艺术创作吗?必须弘扬基本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吗?


谢邀~

我觉得这句话换一种说法或许更合适即「文学艺术的魅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其文学本身的复杂性」。

三观这个问题很有伦理和意识形态的色彩,这个话题太大,我们可以避而不谈,我就举几个例子。比如若以世俗的眼光来看,三岛由纪夫的很多作品都是「三观不正」的,比如《午后曳航》充满了变态的心理和描写,再比如说王小波的《黄金时代》赤裸裸的性描写也不少见,但我们很难说三岛和王小波不是一个优秀的作家他们的作品不是一个优秀的作品。

当然,通常意味上的三观正的作品占据主流,比如中国古代的「文以载道」说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

所以将二者进行对比,你不难发现文学艺术其实是很复杂的,事实上也没有人能真正地为文学下一个定义。

不过正如大法官波特·斯图尔特的一句名言:「我无法定义色情,但我一看就知道是不是色情。」文学亦是一样,那些真正三观不正的东西(若叫「作品」,我想,是侮辱了文学),我们也是一看就能知道的,不需要任何的程序和标准。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谢邀,只能说自我感觉吧,是对的,我们的承认看过的很多书里主角或者说正面人物(主角一方)都存在著我们社会伦理不认可的问题。三观也无法绝对伟光正。


王小波在《黄金时代》后序里曾经讲过他对于写作的态度:

我以为自己的本分就是把小说写得尽量好看,而不应在作品中夹杂某些刻意说教。我的写作态度是写一些作品给读小说的人看,而不是去教诲不良的青年。 我知道,有很多理智健全、能够辨别善恶的人需要读小说,本书就是为他们而写。至于混混僵僵、善恶不明的人需要读点什么,我还没有考虑过。

换言之,刻意说教不是评判文学作品好坏的标准,不做保证的三观也不是文学博众的噱头。

文学的魅力来自于它的真实。脱离现实根基的说教是枯燥的,无根的。文学不是纯粹的象牙塔,也不会把你隔离在现实的腥风血雨外。我曾经看过余华的一篇文章,他比较了文学中现实和生活现实的区别。由此可见,文学的现实是打破了生活中原有逻辑关系后的现实,「箭中了目标,离了弦」是文学反映现实的独辟蹊径。

但丁在诗句里这样告诉我们:「箭中了目标,离了弦。」但丁在诗句里将因果关系换了一个位置,先写箭中了目标,后写箭离了弦,让我们一下子读到了语言中的速度。仔细一想,这样的速度也是我们经常在现实生活中可以感受到的,问题是现实的逻辑常常制止我们的感受能力,但丁打破了原有的逻辑关系后,让我们感到有时候文学中的现实会比生活中的现实更加真实。

我只举一个例子,当然这种文章很多。当你说一个人好的时候,文学作品不会说:「他的身上挂著好人两个字」,更不会说:「他是好人,他做了什么,你们都要向他学习。」 它会怎么说呢?

王小波在《黄金时代》里怎么称赞陈清扬是个好人呢?他指名道姓,说陈清扬是个坏人,原因如下

竟敢说自己清白无辜,这本身就是最大的罪孽。照我的看法,每个人的本性都是好吃懒做,好色贪淫,假如你克勤克俭,守身如玉,这就犯了矫饰之罪,比好吃懒做好色贪淫更可恶。

王二解释陈清扬被称为破鞋的原因:「大家都认为,结了婚的女人不偷汉,就该面色黝黑,乳房下垂;而你脸不黑而且白,乳房不下垂而且高耸,所以你是破鞋。假如你不想当破鞋,就要把脸弄黑,把乳房弄下垂,以后别人就不说你是破鞋。当然,这样很吃亏,假如你不想吃亏,就该去偷汉子来。这样你自己也认为自己是个破鞋。别人没有义务先弄明白你是否偷汉再决定是否管你叫破鞋。

有的人看完这本书说,王小波三观不正,他用整个篇幅去写一个破鞋女。于是得出结论,不做保证的三观是文学艺术的魅力。而我只想说:人不是一张纸,只有两面。文学也不是文字,只消得认,就能懂。


这个问题问得不好

文学艺术哪有「三观」?

有「三观」的都是商品而已


不同文学理论(批判)对这个问题看法不一,文学伦理学批评认为两者有联系,但是这只是学界的一种看法,甚至不是主流。


文学艺术有很多种表现形式,诗,戏剧,小说等等,以小说来说吧,首先我认为小说除了有教化作用,还有娱乐作用,武侠小说,网路小说的盛行和娱乐密不可分,文学评论非要从小说里提炼,拔高,娱乐非要伴随著寓教这事是不是太功利。

其次,三观是啥,道德又是啥,都是人类自己慢慢积累出来的,不是上天赐予的法则,是为了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约定俗成的,是不断变化的,不存在绝对正确,三观只有合不合,哪有正不正。

小说能受欢迎,尤其是在伦理道德上被认可,说明一定是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说明不管它所谓正不正,它是真实存在的,强行否认真实存在的东西,不能长久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