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许多的文学名著,但对于研究他们是一个问题。有许许多多的论文去讨论他们,但这些论文的基本理论又是什么?在什么样的理论(或者理论书)中规律去进行讨论?我们如何不去看别人的书评论文去进行自我的思考?(本人文学小白,如若有不恰当的描述请担当)


题主问的这个问题看起来似乎好大——实际上也确实很大——但也并非不能在几千个字以内、提纲挈领地把这个问题讲个大概明白。文学研究看似是一门玄学,其实研究时间久了、或者某天忽然想明白了就会发现,它其实是一门科学,和数学家研究数学、物理学家研究物理、历史学家研究历史是一样的。文学和这个大千世界上的无数现象一样,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如果日照时间长短和全球洋流分布一样,文学看似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但其本质并不以人类意志为转移,因为创作文学的人总会受到她所处时代的影响并且受到文学创作规律的支配,所以,哪怕是最具创造力的作家,其对其所创作的文本的控制也不是百分之百的。比如,在托尔斯泰写《安娜·卡列尼娜》时,他其实只想写一个上流社会已婚妇女失足的故事。那时他写的安娜既不漂亮、也不聪明、甚至毫无心肝、专门卖弄风情,但后来安娜这个形象渐渐脱离了托尔斯泰的掌控,在他的笔下越来越美丽动人、闪闪发光,而整部小说也从展现家长里短的出轨变为表现广阔时代变革的宏大主题。这个例子看似奇诡——其他作家也许也有类似经历但他们没有托尔斯泰讲得这么明显——但它展现的也正是文学创作中这种不受主观意愿控制的客观性,而文学研究,研究的正是这种「客观性」。

当然,文学的「客观性」和地球自转、全球变暖、洋流分布、日照时间长短这种单维度「客观」还是不同,文学的「客观性」其实是分层的,如果简化这种分层,我们可以看到,客观物质条件(包括自然环境、物质生产条件、文学传播媒介等)对历史和存在于该历史中的各种思潮的影响、历史和存在于历史中的各种思潮对作家的影响、以及作家内化了的外在影响(包括历史与现状、作家个人经历、所受教育等)对其写作的影响(包括作家用什么语言、选择什么文体、写什么内容以及作品长短等等),而文学研究就是从纷繁复杂、千变万化的文本中找寻这背后一系列能够产生出这样文本的客观原因以及形成这些原因的规律。比如希腊神话里为什么总爱描写男神在性方面特别强而女神都爱吃醋?比如罗马史诗的创作为什么要以希腊史诗为基础?比如为什么日本的《源氏物语》里面的故事都没什么情节、且讲的故事都大同小异?比如为什么阿拉伯和波斯古代时期会产生那么多诗歌?等等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基于文本现象提出的,而这些问题的答案则都可以回归到「客观性」上。

但是,如果说文学研究的起点是「文学现象」而终点是「对客观性的回溯或阐释」,那么连接起点和终点的路径又是什么?这就涉及到文学研究的方法了。但在讲方法之前,我们需要明确的是文学文本产生意义的方式。在我看来,文学文本只所以和其他文本有所区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其文本不同元素互动能够产生出大于文本有限形式的意义——当然,网文不算,因为大部分网文文本产生的意义并不比文本形式本身拥有的意义多,其文本的学术意义应该和社会连接(属于文化研究范畴)而非和文学研究连接(说白一点,网文表现的意思还没有写它那几个字多)。先举个非文学文本的例子,比如这段话:

虽然两部小说的主人公无论从外貌到人生命运均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但这两部小说却写于不同时代,而且讲述的故事也完全不一样:《阿什卡纳兹兄弟》讲述的是在现代城市生活背景下、犹太孪生兄弟之间的竞争,而《奴隶》讲的则是17世纪波兰乡村和犹太小镇上的神圣爱情故事。

哈哈哈,这是我论文中的一小部分,在这段话里,我写的是有两部小说,小说的内容不一样,但里面主人公的相貌和命运却是一样的。我所写的意思并没有超过文本展现出来的意思,对吧?你不需要去分析也能知道我在这里讲了什么,文本和意思之间的比例(如果有的话)大概可以看作是一比一。

但文学文本不同。如果说文学文本能够产生出超越其有限形式的意义,那么我们研究的第一步就是要看文本中的元素是如何互动从而产生出来超越形式的意义的。比如我说一句话,「他们过上了没羞没臊、亚当夏娃般的生活。」这句话有十七个字和两个标点符号,写成一行,在没有其他提示的前提下,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陈述句,讲的就是「两个人过上了经常做爱的生活。」然而,虽然前面这句话和后面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完全一样——你一看也知道我说的是什么意思,但前面这句话所包含的内容显然要远远大于后面这句话,对不对?首先,「没羞没臊」这句话是非常口语的,说出来就有一种很俏皮的意味,让人读了就会觉得说出来这句话的人一定不是个严肃古板的老头子或者是个在家里天天挨打受气的小媳妇,而应该是个思想跳脱的性情中人,你大概就能推断出这句话产生的语境是什么(会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他们过上了没羞没臊、亚当夏娃般的生活。」吗?如果没有特殊语境或特殊解释,我想是不会的。)其次,「亚当夏娃」其实又不是两个一般的人,并不是「王二麻子和李红红般的生活」,而是《圣经》中的人类始祖,他俩最开始在伊甸园里、带著上帝创世般崇高感地裸奔者,象征著人类在最原始状态下的圆满,既没有锅碗瓢盆、婆媳不和、母慈子孝看小孩儿写作业一地鸡毛的生活(亚当夏娃在伊甸园里每天就是吃吃喝喝玩玩乐乐啊),也不是那种潘金莲一开窗户就看到西(Guo)门(De)庆(Gang)的淫荡,就是一种崇高、纯净、原始之美。然而这还没完。第三,在这句话里,我可是把「没羞没臊」和「亚当夏娃般的」放在一起说的,前面那个词是非常日常口语化的,就像是个胡同哥们儿叼个烟卷儿、倚著大杂院儿门框、对他发小儿说:「娶了媳妇儿就不见人影儿,你丫儿的没羞没臊啊。」对吧?但后面那个「亚当夏娃般」的又是什么场合能出现?文学、哲学、诗歌等等,反正不是哥们儿叼著烟卷说的。但俩词放在一起又产生了什么感觉?这就得结合文本具体内容和作家经历来看了,如果强行解释这句话的话,我觉得是描述了一种既接地气又有著崇高感的情感——这种既柴米油盐又崇高纯净的情感在现实生活中是存在的,但存在的载体不是语言,而这里我们用语言把这种不太好描摹的感情描摹了出来,通过两个分别代表不同意义的词语——所谓的文学性或者说艺术性其实也就这么体现出来的。我们再接著看,如果我把这句话变成「他们过上了/没羞没臊、/亚当夏娃般的生活。」这样的呢?我只在其中加了两个「/」,就把它变成一首诗了,而这首诗又表现的是什么意思呢?

这是思考题了,因为这句话就是我随手写的,并不是什么文学作品。但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一句十七个字两个标点符号的话就可以表现出这么多意思,我写出来的东西要远远超越这十七个字、两个标点符号吧?而这只是文学分析的第一步,你需要去搞懂文学文本中有多少元素以及这些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所谓的「相互作用」其实就是文学表现手法,比如「亚当夏娃般的生活」就是互文,其他的还有比喻、暗喻、托喻、对比等等——能够产生什么样超越文本形式本身的意义。所以,你要去学文学理论(当然,文学理论包含的并不仅仅是文学表现手法),你得知道都有什么手法以及这些手法在文学作品中能够产生什么效果。而越是伟大的文学作品,在我看来,其内容对文本有限形式的超越则越多,或者说,其有限的文本能够容纳的内容就越多,所以,网文也许只有它表现出来的那些意思,但严肃文学作品却可以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解读,是为「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一千个人眼里大概只有一个胡八一(原谅我吧,上次我看类似网文还是十年前看的《鬼吹灯》)。

而当你对文学作品做出了你的有理有据的解读之后——按照上文的方法,你的解读必须能够有理有据、能够自圆其说——你就要分析你解读出来的意义背后的原因。是作家受了其他作家的影响?——那你就得去学文学史啊,不学文学史、不对各门各派作家又个大体的了解,你怎么能看出来一个作家受了其他作家的影响、或者受了时代思潮的影响?还是其在改写某个之前的文本?(在西方文学史中,有无数对《圣经》的改写)还是受到某个历史事件的影响?或者哲学思潮?反正,如果把一个小孩儿从生下来就关在房间里,每天只提供吃喝让他死不了,他不可能能写出文学作品的——所以,文学作品一定是和客观世界相连接的。在你解析出来意思之后,就要大量阅读和该文本有关的文献,包括其他人对该文本的解读、包括作家传记、包括时代历史等等,在掌握足够的文献之后,你才能够对你解析出来的意思进行合理解释,并把这种解释客观化。当然,在阅读的过程中,你也有可能会发现,你之前的解读是错误的,别人的观点以及对文本产生的客观条件的进一步的了解会修正你最初对文本的解读,但这都没有关系,论文都是在你的理解和阅读文献之间的较量与平衡中写成的。

大概就是这样。这个方法不敢说百分之百的严密,但写论文或者专著是足够的了,我现在写论文也按照这个套路来,暂时还没有发不出来或者不合格的论文。方法大题上介绍完了,在正式结束本文之前,我还想说几点题外话。首先,这种研究思路其实也可以被应用在对人文领域其他学科的研究上,比如电影研究、比如艺术史等,只不过电影理论电影史、艺术理论艺术史什么的要重新学——这可就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了,我现在也只了解个粗浅的皮毛,但大体研究思路都是相同的。其次,意义超越其文本的有限性的文本也并非只有文学文本,很多哲学家或者历史资料也需要解读的,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理解文学文本。最后,我最近发现,文科学术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只要把文献梳理好、稍微有点自己的观点就可以,像我总想那种平地起高楼式、论证过程极其复杂、隔时间久了自己都看不懂的费脑论文实在没有必要,追求「精致的平庸」、避免「粗糙的平庸」就好了(引号里是刘瑜在《送你一颗子弹》里说的不是我说的哦)。

共勉,加油。

牛津通识读本:文学理论入门京东¥ 39.00去购买?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西方文学十五讲(修订版)京东¥ 48.00去购买?

送你一颗子弹 刘瑜文学小说 文学经典 中信书店京东¥ 19.00去购买?


这个题目非常大,我将先从一个故事出发,谈谈叙事理论。

故事很简单,是我从一个短视频平台上看到的,内容如下。

当年我的母亲也像我现在这样打了两个荷包蛋(水蛋),我缠著她要给我吃,她死活不让。后来我才知道那碗荷包蛋里放了农药。妈,我还想再喝一次你做的荷包蛋。

这个故事不复杂,但是如果稍微有一点叙事学的理论来解读就非常有意味。

首先是叙述者的问题,这里出现了几个叙述者呢看似是一个,就是「我」。但仔细分辨会发现有两个「我」,一个是回忆视角的「我」,一个是经历事件的「我」,而且二者有时难以区分。后者最明显的就是「我缠著她要吃,她死活不让」,既是回忆里的「我」,也是过去经历事件的「我」。那为什么会用两个我呢,因为有矛盾有冲突,我要吃,妈妈不给,童年的我的不理解母亲不肯给她吃荷包蛋,长大以后才知道母亲这是自杀。实际上就形成了「结」,而这个「结」是怎么解开的呢,靠的是时间。

接下来就是叙述时间的问题了。这里涉及了两个时间点,母亲自杀的时间点与现在我做荷包蛋的时间点,而夹杂在中间的时间呢,被无限加速了,也就是故事时间要远大于叙述时间。而且即使这么一个简单的叙述中,时间是交错的,母亲是像现在的我,而不是我像当年的母亲,用的实际是回溯的方式。当叙述完母亲自杀的事实之后又回到了现在,思念母亲,整个叙述时间一气呵成。

还有就是叙述方式很明显是讲述的方式而不是呈现方式。如果用呈现可以用一点陌生化的视角,比如。我看见母亲从用油纸报的牢牢的袋子里,取出了一个像娃哈哈一样浅绿色的罐子,我好奇地问她为啥要往荷包蛋里加了止咳糖浆。(原谅我的文笔)这实际就体现了孩子的视角。

最后再谈谈这个细节本身的张力。母亲临死之前吃一碗有农药的荷包蛋。从简单的叙述中不难推测母亲对孩子的爱,平时应该什么好的都留给他,但这一次没有再给孩子分一个鸡蛋。一来她不想害了孩子,因为鸡蛋有毒;二来也许她是真的忍受不下去了,一个人有多大的苦楚会放弃孩子自杀,这是难以想像的。最关键的就在于母亲不是直接喝农药死的,而是吃了一碗有农药的荷包蛋,我们不妨再次想像一下,母亲平时是不是从不舍得吃荷包蛋,她一直把好的东西留给丈夫和孩子,而在临死之前她也想体会一下荷包蛋的滋味,因为她也是一个普通的人啊。但令人痛心的是,她只有在赴死之前才这么大胆,才敢表露自己最普通的欲望,这个母亲是经历过何等难言的伤痛啊。寥寥数笔,一个矛盾复杂的母亲形象就被勾勒出来了,足见叙述的确具有强大的力量。

分析这个小故事,并不是有意说要将一切作为文学来研究。而只是展现文学研究其中一个很小的方法。理论如果脱离了文本永远是死的,文学研究只有在文本中能获得它生存的价值。

求推荐 叙事学的书籍??

www.zhihu.com图标

以上是一些基础的叙事学书籍,其中的大多数分析都远比我精彩,堪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典范,可以参考学习。


从专业角度上来说,其实所谓研究文学,基本上就是说文学批评这个学科了。方法很多,包括精神分析批评,原型批评,文体批评,印象批评等各个方面。

中国MOOC最近有胡亚敏教授正在开的免费网课,关于文艺学和文学批评的。系统的讲了对文学的研究方法和角度。本人中文系学生,看完觉得讲的很清楚,受益良多。可以作为入门基础了解一下,看完你会对文学研究有一个系统的基本了解。


你得先去多看别人的书评和论文,学会怎么分析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思考。吸收借鉴别人的经验,然后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

若觉不错,还请点赞哦。


谢谢邀请。这个题目有点大,估计没多少人有时间精力完整地回答完。我先抛块砖。

我也曾接触过文学批评的一点皮毛(现在好像也丢的差不多了),就仅存的记忆简单聊一下吧。中国古代的文学研究和现在是很不一样的,现当代的文学研究主要以西方文学研究为师,虽然国内部分学者有过一些创见,总的来说还是在西方文论的框架上缝缝补补。

基于这样的局面,我觉得直接从西方文学理论开始聊比较方便。别紧张(我不是坏人),我不会从古希腊开始聊,这工作量有点吓人,知乎各位大神有能力可以考虑一下。我也不会采用太多术语(不然容易被人看穿我是在胡言乱语)。

就从著名的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开始吧。美国有个叫M.H.艾布拉姆斯的学者认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总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四个要素组成(当然你也可以表示反对,如果你有更好的划分方式)。古往今来,研究文学的切入点很多,但大体上也可以归纳为这几类。

首先是侧重研究作者的。这股风气在中国由来已久,比如古代有很多人就觉得,通过你写的文章,我就知道你小子经历了些什么;如果你是君子,品德高尚,你就不会写小黄文;你要是整天想些霸道总裁爱上我的故事,你能是一个好女孩吗?(别笑,这种逻辑到今天还有人觉得靠谱呢)这只是中国侧重研究作者的一小方面,具体展开可是在是五花八门了,尤其到了建国后的某个特殊时期,简直是作家的噩梦······

在西方,研究作者的潮流主要发生在19世纪到20世纪初,也就是距离我们一两百年了。这里面还有很多的流派,他们虽然都侧重研究作者,但观点并不完全相同。

比如说,浪漫主义阵营的人认为文学是「天才」的作品,那么当然要研究作者了(为什么这些天才会有这么闪亮的联想啊?他们的灵感是怎么得到的我也想要!!!等等)

又比如说,实证主义者会关注作者的生平和传记,识图找到与作品的印证(这个作家总是提到主人公尿床,我要查查看是不是他小时候老干这事!)

又比如说,精神分析学的人会结合心理学的知识,分析作家在作品中透露出来的心理意识(这个作家在书中写他的主人公暗恋隔壁的小母猪,我认为作者也是一样的!)

当然还有现实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直觉主义、意象派、意识流······别怕,我也懒得展开。

因为前面提到的「研究作者」发展到最后,越来越妖魔化,有学者开始意识到,「喂喂喂,我们不是研究文学吗?怎么老讲作者如何如何?」于是,我们终于聊到了第二类。

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起,文学研究的对象开始从作者转为作品。侧重研究作品的流派中,以俄国形式主义最为出名。这些人更关心作品中的语言形式和结构,对作家的生平和心理没太大兴趣(吃鸡蛋就认真吃嘛,管它到底是那只母鸡下的呢?)

还有英美新批评、法国结构主义,这两派也非常有代表性。

对比之前「侧重作者」那些人,我们可以明显看到,这时的文学研究主要是按照地域为主的,倒不是说美国人就不可以研究俄国形式主义,只是因为某个地区的学者更有代表性。

和俄国现实主义、英美新批评不太一样的是,结构主义发展到后面,开始注意到「读者」的作用(啊?吃瓜群众也很重要吗?)

于是文学研究的中心开始第二次转移:侧重读者。这在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开始成熟,以解释学接受理论为代表。而它真正的巅峰,要到解构主义方才达成。

再后来,女权主义批评、后现代主义、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文化研究空间理论在短时间内涌现,让往后学习文学理论的学生越来越头疼。

写到这里我相信你也大概知道,无论是选择"作者「、」作品「还是」读者「作为研究的切入点,都已经有大大小小的流派淘到金、摔过跤,而每一个流派又有不同的研究方法,想学完实在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所以,题主想要」有自己的见解「,可能不是指「全新的研究理论和方法」,而是用某个流派已经创造出来的方法对一部新的作品展开分析。你可以自行了解具体某一两个流派,学习他们的研究方法,将其实践在你喜欢的一本书上,这大概就是你说的「自我见解」了吧!当然这本质上也是给他们添砖加瓦。另外,四要素中的「世界」或许有流派涉及,空间理论或可以归入此类。

虽然我说过不会出现太多术语,相信我,我确实也是这样做的。不同流派的研究者总喜欢创造各自千奇百怪的术语,即使是同一个流派,也有很多人热衷于干这种事,可能是其在学生时期背书受到折磨的宣泄与报复(小声bibi)。

少年/女,你确定要加入他们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