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炮像黎塞留级一样布置,这样可以重点加强正面装甲,节省舷侧主装甲带吨位。像坦克一样,正面装甲要求防御敌方坦克主炮,侧面却不要求,也不侧面迎敌。战列舰这样做相同吨位下可实际获得更厚的装甲防御。当然这样做会带来几个问题,但我认为都有办法解决:

  1. 舰队t字头问题:由于军舰设计改变战略,改成甲午海战,北洋水师一样正面冲锋,而不是排成一列纵队。
  2. 远距离下坠炮弹攻击水平甲板:所以水平装甲还是同样需要,但至少可以削薄侧舷主装甲带,节约吨位。而且无畏舰侧面迎敌的思想是在水平防御受重视之前就已经提出了,所以水平防护的考虑不是不能正面迎敌的理由。
  3. 主炮射界问题:可以像黎塞留级一样的炮塔布置,如果是三座炮塔则可以像最上或者伍斯特级巡洋舰舰首炮塔一样布置,射界也不会受太大影响。

这样布置因为正面投射面积比侧面小得多,把舷侧装甲削薄之后补充水平和正面装甲,冲锋起来不是无敌一般?


首先单横阵是不可能的,单横阵机动性十分低下,挨打掉头都不利索。然后是战舰设计的问题,为什么全前置炮塔用的这么少?首先根据多年总结的经验,战舰主炮多为8门起步,全前置那就是4*2,黎塞留的方案。然而四联装的可靠性不说,炮塔本身也足够更换加一寸的三连炮塔,省下的重量还能再加一个(以MK6为例)(2476t vs 1473t),到时候就是4*2 vs 3*3+1寸。

再加上其他例如舰体配重问题(纳尔逊),过宽的炮塔带来的TDS过窄的问题等等,全前置主炮的优势并不大。


我比海军懂设计?


算了算了。好好说一次

这是从战列舰吧西洋前辈的帖子中摘抄下来的,希望不会被前辈婊


要使宽度远小于长度的落弹范围准确覆盖到纵位战舰上,其火控困难难度也远比覆盖到横位战舰来的大。 从火控角度看,直至二战时期,战舰火控系统对于大航向角、大变距率目标的解算效果也是远逊于平行航线的。 因此在无畏舰时代,海军战术对严格意义上的T字阵型基本是持否定态度的。 皇家海军从1912到1945年,都仍将战列线平行态势视为取得决定性战果的最佳阵型。 通过包抄而集中攻击前卫或后卫的战术当然存在,但也其目标是集中火力,而非取得垂直姿态。 不仅如此,各国海军也的确发展了一些类似于主动占据竖位的战术: 例如,美国海军就规定,在撤退或追击时,应当采用line of bearing—— 战列线: — — — — line of bearing:\ \ \ \ 其原理,主要是机动能力更为优越,且并非完全处于竖位,仍能发挥火力。

战舰火控解算的通常方法是先抓左右方位,再抓距离。

首先,如前所述,大航向角、高变距率目标的测算本来就很难;

其次,当舰首对准炮口时,由于投影宽度小,「蒙对位置」——即使散布宽度与敌舰投影宽度重合的几率要比打侧舷小得多,差不多就是长宽比的比例:1比7

如果迟迟抓不到方位,那么火控就不能进入下一步——对打击竖投影相对有利的抓距离。等到打击T竖的多轮射击抓到了方位,打击横位的对照组早就抓到半数必中界开始效力射了。

P.S.至于说单算装甲盒投影,必须考虑竖位投影的重叠问题——战舰后部装甲盒的投影,有很大部分和前部的炮塔、上层建筑重叠的。有这些部件挡路,后部装甲盒受到炮弹挑战的几率并不大。


就...你战列舰再牛逼,它的第一属性还是:船

是船就会有横摇,简单来说你的船会左右晃

事实上地球上没有哪个海军把正向射击当做常规射击方式的,你可以想一想为什么

加个视频,用垂稳自动补偿舰体横摇的舰炮

根据军舰摇摆自动补偿射角的舰炮,一秒一发速射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

www.bilibili.com图标


像黎塞留、纳尔逊这种炮塔集中前置的战列舰都是因为条约限制,要在有限的吨位内装最大的炮和最厚的装甲,这种设计其实不怎么科学。

一般来说战列舰的炮弹散步是个椭圆,远近射界散步大左右射界散步小,所以画个图就知道迎头冲时的被弹面积是比横向对敌式更大的,那种迎头对敌的方式是不科学的。

另外历史上就算是纳尔逊和黎塞留也没有放弃侧面防御,因为你可以迎头冲别人不代表别人会站在原地傻傻的跟你对射,正常的战列舰在你冲向它的时候是会动的,不可能时刻保持正面对敌的。而且战列舰也不是单挑,通常海战也都是和复数敌人的战斗,正面防护只能对正对方向的敌人比较好,没办法对付各个方向的敌人。

另外从设计上炮塔集中布置也不好,因为浮力和形状有关系,炮塔集中在前部或者后部重心和浮力中心不一样,天生就不稳定,这对航行性能和适航能力都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侧面的火力更强,能发挥出舰船的所有火力,装甲更厚,更符合当时的空间设计和作战使用,以当时战列舰塔台的设计不可能正面攻击,陆上坦克这样设计是因为当时正面迎敌几率更大,而且坦克战术比较强调速度,机动等,这种战术在海上并不太实用,舰船移动速度慢,海战主要靠射程.火力.精准度.装甲厚度等,要直接从正面打,火力肯定更弱(火力密度上,不可能前面火炮口径又大,炮塔更多),正面攻击就必须在舰头放大炮,这样船不会太稳,火力大但火力密集度就不够,装甲也不能太厚(前面越大后面对船的航行稳定性更差),而且随著炮弹的威力增大,射程可能会相对近点,这样打仗,一边开一边进入敌方射程,还不一定能打著敌人,但却落入了敌人高密度,射程远的火炮射程内,就一下把塔台的炮火指引或瞄准干掉,连瞄准敌人都成问题了,这在铁甲舰时可以(当时炮射程差,精度低,没有大型塔台),但对于战列舰不太合适。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