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中原之国,众所周知,曾经的中国,中原地区是代表更先进的生产力,再如涟漪般向周边地区扩散,在生产力水平,土地开发程度,晋都是超越其他国家的。

晋国的冶铁技术在当时也是傲视群雄的,前513年,晋铸造了一个铁质「刑鼎」,所用之铁还是从民间收集,说明晋的民间已经能熔炼生铁,并掌握了生铁冶铸技术。

《孙膑兵法·吴问》:晋国六卿之中,中行氏、范氏制田以一百六十步为亩,智氏以一百八十步为亩,韩氏、魏氏以二百步为亩,赵氏以二百四十步为亩。

虽然各国农民耕种亩数相同,但其他各国往往是百步为亩,百步一亩的田,和两百步一亩的田,此间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可见铁质农具的大量使用,使得晋的生产力得到显著提高。

三家分晋后,魏自然也继承了晋的生产力水平,《战国策·魏策三》:庐田庑舍,曾无刍牧牛马之地。人民之众,车马之多,日夜行不休,已无异于三军之众。

《论衡·率性》:魏之行百亩田,邺独两百亩,西门豹灌以漳水,成为膏腴,则亩收一钟。

魏文候采用李悝变法,定魏国新法典,《法经》六篇,平籴法等,使得魏国更加富强。

正是因魏国富强,家底好,才可以采用魏武卒制度,让魏国一跃成为战国初期的霸主,而这是其他各国想学都学不了的。

建立之初,魏武卒的确可说是百战百胜,但却是不可持久的,从建立到庞涓在马陵之战,葬送魏武卒主力,前后60余年,而庞涓和吴起所统帅的魏武卒,已不可同日而语。

《荀子·议兵》:魏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服矢五十个,置戈其上,冠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中试则复其户,利其田宅,是数年而衰而未可夺也,改造则不易周也,是故地虽大其税必寡,是危国之兵也。

魏之武卒,谈之色变,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魏武卒便是以重赏选拔勇夫,再以重赏激励勇夫,问题就出在重赏上,以当时生产力,任何国家都无法承受这种重赏。

选为武卒后,全家徭役赋税便全部免除,国家还分房分田,立了战功还能获得爵位和赏赐,荀子一语道破,当武卒年龄增长,无法再作战时,以当时人的状况,这也不过十来年,国家收回赏赐的良田?重新征赋税?那不就成了「过河拆桥」,谁还为国拚命?

标杆已经立在那里了,后面只能按这个标准来,不然凭什么别人当兵赏良田百亩,自己当兵就赏五十亩?凭什么别人当兵免赋税,自己当兵还要交赋税?

由此魏国进入一种死循环的发展模式,为了应付魏武卒带来的国家土地减少,赋税收入减少,必须要通过对外战争,掠夺别国土地和资源,但长期对外战争,不仅大量消耗本国资源,更重要的是,长期作战,魏武卒群体也必然随时间不断膨胀。

基于当时生产力水平,对外战争所产生的收益,无法弥补魏武卒增长,所快速消耗的国内资源,可魏国要维持武卒制度,又只能不断战争,否则同样会内爆而亡,魏国岂有不衰之理?

正所谓利之所在弊亦随之,魏武卒初期利大于弊,而随著时间推移,则弊大于利,魏武卒属于重装步兵,由于赏赐丰厚,装备是自给自足的,重赏不仅提高了其作战动力,同样作战装备也优于其他各国士卒。

庞涓所统帅的魏武卒,由于几十年的时间流逝,其获得的赏赐和初期已经出现了差距,当获得的封赏逐渐逊于之前,不仅作战动力在不断下降,最终也再难自给自足打造精良装备。

战国时期,法家的主张都是不可持续的,包括商鞅变法,这些变法最终目的,都是封堵平民的出路,将上阵杀敌变为唯一出路,为此许以重利。

商鞅变法废除贵族特权,为秦快速积累一笔可用于赏赐的奖品,平民为了争夺奖品,便唯有上阵杀敌。

同魏武卒一样,获得奖品的人,便不会再愿意将奖品让渡出去,这是很容易理解的道理,私有制下的重利,可以快速调动人的积极性,但同样,私有制也存在重大天然缺陷。

魏昭王、安厘王时期,都是想著办法,要让武卒群体将曾经的赏赐吐出来,不仅无法实现目的,还导致国内矛盾不断加剧。

治乱循环,源于制度的内生性原因与偶然因素的合力,而制度的天然缺陷是无法避免,必然会呈现出来,只是时间问题。


周实行的是封建贵族政治,世卿、世禄、世官,具有阶层凝固性,古代中国既是施加政治调节的功能组织,也是一个身份组织、生活组织,是一大群人谋生牟利的组织。除了行政效率最大化之外,安排身份的尊卑贵贱,也是国家的重要组织目标。

周的个人生计,与血缘身份紧密联系,由职位获得的采邑与禄田,退职时也是要交还的。

上层贵族具有凝固性,作为下层贵族的士,具有流动性,由于嫡长子继承制,上层贵族余子可下降为士,甚至平民,而平民亦可被选为士。

士作为一个具有流动性群体,逐渐从封建贵族政治体系中游离出来,具有一定的自由性,更重要的是,拥有了一定自由的士,便不甘心作为底层贵族而存在。

章学诚所言「盖官师治教合,而天下聪明范于一,故即器存道,而人心无越思;官师治教分,而聪明才智不入于范围,则一阴一阳入于受性之偏,而各以所见为固然,亦势也。

周是政教合一,孔子时代,政教逐渐开始分离,孟子所言「士之仕也,犹农夫之耕也」,士群体逐渐增长,虽受过教育,又自诩有著聪明才智,却游离于贵族政治体系之外,大量士,既无法入仕,更无法施展抱负。

孔子提出「敬鬼神而远之」,便是士阶层夺权的重要一步,不能忽视「巫」这个群体,周及之前,「巫」担负的一项重要职责,便是和鬼神沟通,从而指导人们的行为,「巫」的话语权具有相当的分量,并且「巫」的身份也具有继承性,必须要降低「巫」的地位,才能为士阶层上升打开通道。

真正阻碍士向上流动的关键,自然是贵族身份的凝固性,李悝变法、商鞅变法,这些著名变法,都是在瓦解贵族世袭的身份凝固性,以「选贤任能」为士阶层开启晋升通道。

墨子主张中的尚贤,也是强调贤良之士为国家之珍,社稷之佐,君主必须对他们富之、贵之、敬之、誉之。

金子塔的最高层为国君,依次贵族-平民,而士游离于贵族和平民之间,并且作为群体,目标便不可能是取代国君,只可能向上取代贵族。

对于国君而言,士群体的上升,并不动摇国君的地位,只是将金子塔进行重构而已,故国君往往会支持变法。

当一个群体成长起来,却遇到天花板,无法上升时,便会摧毁阻碍其上升的障碍,士便打破了贵族特权,这自然代表一种进步的力量。

但当群体获得上升后,金子塔进行了重构,原先的进步力量,则退化为保守力量,更多考虑如何将身份地位传承下去,关闭其他人的上升通道。

值得注意的是,关闭上升通道,不能简单理解为「屁股决定脑袋」,也无关个人道德品质,无论是小人还是君子,都会趋向于关闭上升通道。

并且,士的群体不断增长,内部必定会开始分化,新的内部矛盾也随之出现。

另一个不得不重视的,士最初作为底层贵族,是由于血缘关系,战国时代游士的大量出现,血缘关系又同地缘关系逐渐产生联系,地缘关系的产生,自然激化了士群体的内部分化。

地缘关系便会产生方舆之见,排斥乡土以外之人物、政见、学说。

当然,战国时期,地缘关系只处于萌芽阶段,要到秦汉之后,地缘关系才会深刻影响到中国历史进程。

变法会使利益分配发生改变,在争夺利益的窗口期,便会充满活力,当利益瓜分完毕,窗口期关闭,活力则逐渐消逝,唯有等待新群体的成长,再开启新一轮的利益重新分配,在生产力发展缓慢的古代,新群体的成长,需要时间过长,活力期结束后的等待期,国力自然也会逐渐衰落。

李悝变法,作为战国时期变法的先行者,魏的内部矛盾必然会先显现出来。

参考文献:

杨蓉. (1993). 春秋战国时期先进的冶铁技术.教育学报(3), 44-44.

李仲均. (1988). 春秋战国秦汉冶铁遗址综述.中国冶金史料(9).

马卫东[1]. (2012). 战国时代的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贵州社会科学(7), 78-83.

杨生民. (1994).中国春秋战国经济史. 人民出版社.

杨宽.(1998).战国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张荫麟. (2013).中国史纲. 吉林人民出版社.

余英时.(2011).中国文化史通释.三联书店.

阎步克.(2010).中国古代官阶制度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李治安 ,杜家骥.(2015).中国古代官僚政治.中华书局.

王桐龄.(2012).中国历代党争史.上海书店出版社.


顺著时间线,大致如下。

1.魏惠王中后期 数次的战争失败(马陵之战,秦收复河西,襄陵之战),使魏国丢失了大部分保卫核心领土的缓冲区(河西上郡,楚南阳外围,泗上小国倒向齐国),但魏在中原持续扩张,仅东半壁领土就有大国的体量(人口城市最密集,农商发达),对韩赵始终保持压制。虽无文侯时期独霸天下的国力,但一增一减之下,仍旧属于一流。

2.襄王时期 实现对黄河北岸水道的控制,将韩拦腰斩断(所谓魏分为二在此时就不成立了)。利用秦齐将楚击落神坛(丹阳蓝田之战,垂沙之战)吞并方城外楚淮北地,在中原继续扩张,实力持续上升。此时魏国绝对是中原地区最强大的诸侯国(楚国因为巨大战争创伤沉默,齐国尚未获得实际领土进账,秦国还未彻底消化巴蜀)

3.昭王时期 伊阙之战妥妥的惨败,赔光了魏襄王时期辛辛苦苦攒下的武卒,晋国故地河东沦落敌手。韩国地缘被秦彻底破坏,豫西山区基本被秦推平,颍川地自此暴露在了秦军铁蹄下。这为后来魏冉「五入林中,七攻大梁」埋下了隐患(韩奸)。不过,魏昭王这只狡猾的老狐狸利用阴谋活动,在齐国的覆灭下成功得到了宋地这块大肥肉。弥补了河东的丢失。

然而, 这并不一定是等价的买卖,地缘破坏的代价不是领土进账就能弥补的。

4.昭王后期至安厘王前期 报应来了,五国伐齐后,秦昭王联合赵国夹击魏国。北线因为有魏国经营上百年的「邺—汤阴—朝歌」邯郸包围圈,暂时没有大碍(赵国在军力上并没有大多数人想像的强大,农业上更是鸡肋,国力不强于魏)。东线,因为韩国在伊阙之战后地缘被彻底破坏,在核心区(颍川)面临秦魏两国的攻击下,被迫倒向了威胁相对较小的秦国(魏城马陵和韩都新郑近在咫尺)。秦军在魏冉白起的率领下,「五入林中 ,七攻大梁」(其中包含传奇的华阳奔袭战),给沿途带来巨大的破坏,魏国也因此承受了巨大的损失。

但不能忽视的是,魏国东部地区人口城市密集(5~6个城市圈),交通便利(鸿沟等运河),能够调动大量战争资源反击。这种强悍的防御能力严重妨碍了秦军推进的步伐,使得魏能够有时间利用外交手段来斡旋 ,争取他国援助。即使是令人闻风丧胆的武安君,也曾经因为合纵两次在大梁城下铩羽而归。

5.安厘王中后期 秦军在野王—长平—邯郸—汾城战争中消耗严重(顶著荒年与韩赵决战,消耗了巴蜀地区大量的战略贮备;士卒伤亡接近30万),魏楚因为接近20年的休养生息(巴东拉锯战,华阳闪击战后三国再未爆发大规模战争)基本恢复了实力。在信陵君主导的第一次合纵中 ,联军成功把王干击退,魏国趁势收复了半个河东,回头就灭掉了卫国,并吞并了秦国的陶郡。虽然后来秦将张唐反攻收复了河东,但秦只能承认魏对陶郡的占领(当时中原最大的商业城市),之后魏国甚至攻下了齐五都之一的平陆。

连遭两丧的秦国在庄襄王时期再次出关,蒙骜(蒙恬祖父)一战拿下太原,二战南下上党,直逼魏国高都(三晋在上党地区最后一个要塞)。丢失大片领土的韩赵沦为中型诸侯国。信陵君再次出山,指挥纵军将蒙骜打回老家。秦军狼狈地退回关内,似乎准备放弃关外的全部领土。

也许是早年压抑地过狠 ,晚年的魏安厘王野心开始膨胀。魏军反手攻韩,全歼韩国最后的一支野战军,信陵君兵临管城(新郑东北大门),企图一举灭韩。不愿魏坐大的楚考烈王出兵攻魏,却连在南阳和宋地连吃两场败仗,在秦魏的威胁下(楚陈地军可能在这两仗损失不小),楚国即将迁都巨阳。信陵君攻下管城,但频繁的战争消耗了魏国大量战争资源,魏国最后还是没吃掉韩国。不过,沦为小型诸侯国的韩国灭亡也进入了倒计时。

远处的咸阳,秦庄襄王、吕不韦、蒙骜等人乐开了花。

表面上,魏安厘王似乎成了天下的征服者。破秦败楚伐齐收赵残韩,好像当年魏文侯魏惠王也没这么拉风过。

然而,不管魏国取得了多大的胜利,魏楚同盟已经破裂,韩国已经残废,齐国已经退出合纵,燕赵相互扯皮……三晋势力基本退出上党,秦晋一体化基本实现。秦国的国土安全彻底解决,凭借巴蜀关中的支持,蛰伏关内的秦人正在布局一盘大旗。透支国力并举目无亲的魏国逐步丧失先机。

6.景闵王时期 蒙骜再度出山,这个当年信陵君的手下败将此时已无人可挡。秦军横扫河内,打穿东郡 ,断绝纵亲之腰。沦为中型诸侯国的魏国已经独木难支。纵有庞瑗击蕞,春申君击陕(历史上最后一次合纵),然而,列国已无人助魏重整江山。毕竟,那个魏安厘王时期的魏国实在太过可怕,没有哪一个国家承受得起它复兴的后果。魏只得疯狂向齐扩张(一度打到济南历下)来维持实力,以抵御秦的兼并。

不过,那个政治强人不会让列国抓住时机,死灰复燃。在尉缭李斯等人的谋划下,一张密集的间谍网伴随虎狼之师的脚步逐步吞噬列国。

7.魏王假:在始皇帝灭赵破燕,秦军以泰山压顶之势包围魏地。魏国仍旧没有束手就擒,而是利用大梁周围发达的交通和水利,坚持抗秦。

通武侯王贲水淹大梁,魏王仍旧没有逃跑,率领军队和涌入城中的秦军巷战,力战到投降被杀。

这个继承了春秋第一强国衣钵的强国,最终伴随著大梁的毁灭,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三晋地缘的破坏和尴尬的地理位置造就了这个强而不霸的国家,也预示了它的命运!


魏国的衰败主要是因为「人祸」,公元前 371 年,魏武侯魏击去世,而且留下了一个巨大隐患,就是没有立太子。结果公子魏䓨(音英)与公中缓争夺君位,结果魏䓨争赢了,成为了魏惠王,但却让魏国经历了一场严重的内耗。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对这段历史有所记载,我将其翻译如下:


公元前 369 年,出现日食。


周烈王姬喜去世,其弟姬扁即位,就是周显王。

魏国大夫王错逃奔韩国。公孙颀(qí)对韩懿侯说:「魏国出现内乱,可以趁机攻取。」韩懿侯于是联合赵成侯一起出兵攻打魏国,在浊泽大败魏军,随即包围了魏国都城安邑。赵成侯说:「杀掉魏䓨,立公中缓为魏国国君,之后割地退兵,这是对我们两国都有利的做法。」韩懿侯说:「不能这样。杀死魏国的国君,是残暴的行为;割地后才退兵,是贪婪的行为。不如让两人分治魏国。一旦魏国被分为两半,则其实力不会比宋国和卫国强,这样我们就再也不用担心魏国的威胁了。」


赵成侯不同意。韩懿侯很不高兴,当晚就率领自己的军队离去,赵成侯也只好退兵归国。于是,魏䓨杀死公中缓即位,这就是魏惠王。


司马迁说:魏惠王之所以能自身不死,国家不被瓜分,是由于韩、赵两国的意见不和。如果听从其中任何一家的办法,魏国都一定会被瓜分的。所以说:「国君死时没有明确的合法继承人,国家就会被击破。」


公元前 368 年,齐国攻打魏国,夺取观津。赵国入侵齐国,占领长城。


公元前 366 年,魏国与韩国在宅阳举行会盟。秦国在洛阳击败魏国和韩国军队。


公元前 365 年,魏国攻打宋国。


公元前 364 年,秦献公在石门山大败魏、韩、赵三国联军,斩首六万人。周天子赏赐秦献公黼黻。


公元前 362 年,魏国在浍水击败韩国和赵国的军队。


秦国和魏国在少梁交战,魏军大败而逃,统帅公孙痤被俘。


卫声公姬训去世,其子姬遬即位,是为卫成侯。

燕桓公去世,其子即位,是为燕文公。


秦献公嬴师隰去世,其子嬴渠梁继位,是为秦孝公,当年已经 21 岁了。这时,黄河和华山、崤山以东有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强国,在淮河和泗水之间还有十几个小国。秦国与楚国和魏国接壤。魏国修筑了一道长城,自郑县沿著洛水北上直达上郡。楚国自汉中向南,坐拥巴郡和黔中郡。


各国皆把秦国视为没有开化的夷翟,对其鄙视排斥,不准许其参加中原各诸侯国的会盟。于是,秦孝公发愤图强,修行德政,力图让秦国强大起来。


上面这段《资治通鉴》记载的历史很简单,但隐含的意义很丰富。


魏武侯即位之初,曾在与吴起同游西河时夸赞魏国的山河稳固,当即被吴起以「在德不在险」反驳。吴起当时还说:「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皆敌国也!」


果然魏武侯死后,他的两个儿子就为了争夺君位而骨肉相残起来。弟弟魏缓在失败后又引入韩、赵这样的外国势力,如果不是韩、赵两国的国君意气用事,魏国早已是国破家亡了。魏武侯口中的山河之固,又真的发挥多少作用呢?


魏文侯当年对内修德政,对外与韩、赵两国修好,形成同盟,把一个「诸侯莫能与之争」的魏国交到魏武侯手里。可到魏武侯死时,竟至于几乎被韩、赵联手灭国,他的庸碌无能可见一斑。

最低 0.3 元/天开通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购买该盐选专栏查看完整 30 节内容

盐选专栏

姚尧精读《资治通鉴》:用辩证的方法解读战国变法

姚尧 自由学者、投资家,专注金融和历史领域,百万粉丝微信公众号「姚尧」作者。

30 小节 | 12 小时

¥49.00 会员免费

发布于 2020-01-01继续浏览内容知乎发现更大的世界打开Chrome继续关毛关毛毛里枯出可汗,动物园的征服者,蕃麦的破坏者

魏文侯还能顶著晋国上卿的名义,拉扯上韩赵二国,三晋虽然实质独立,但依然有同盟性质。魏文侯死后,武侯、惠王继位过程都被韩赵二国干涉过,三晋以前撕逼那叫内部矛盾,能顶著晋国这口大锅做到真心和解,矛盾闹完了还是兄弟,而三晋独立后再这样撕逼,那就是外部矛盾,敌国亡我之心不死了,那就和解不了了。不过好歹仗著三晋联盟的一点还没散尽的惯性,武侯和惠王时代依然能牛一阵子,但以后呢?

下边许多回答都指责魏国东进是错误的,其实不然。魏文侯时代魏国的基本盘就在西部,除了盐矿油水大外,人口和粮食产出都不如武侯、惠王时代开拓的大梁周围。魏文侯的霸业,其实才是真的是虚的,三晋瓜分晋国时,得到领土、人口最多的其实是赵国,谁让赵国是晋国上卿任期最多、还是主导撕逼智伯瑶的老大呢。

把魏武侯、魏惠王换成魏文侯,魏文侯依然会东进,依然会垂涎大梁周围的膏腴之地,而不是在赵国和秦国的夹缝里守著一个盐矿。最后再说了,魏文侯的霸业,一半是明君贤臣的功劳,但更多的其实还是三晋依然处于联盟的惯性中,而魏文侯恰好就是将死之前的晋国最后一任上卿。假如赵国和韩国有一个更有手腕的领袖,正好在赵襄子之后接任上卿,魏国的霸业是否存在都是个问题。

武侯和惠王时代,三晋虽然还时不时假装自己是同盟,但早就各走各路无甚瓜葛了,外交上的优势不存在了,就只能比拼综合国力了。魏国虽然对韩国来说优势很大,但比起赵国呢?如果不是夺下大梁周围,魏国怎么和吞了郑国的韩国和半包围自己的庞大赵国比肩?

PS:大梁本是郑国地盘,魏武侯时代纠结三晋联军,从楚国手里啃下来的。想想,楚国都扩张到这儿了。


魏文侯还能顶著晋国上卿的名义,拉扯上韩赵二国,三晋虽然实质独立,但依然有同盟性质。魏文侯死后,武侯、惠王继位过程都被韩赵二国干涉过,三晋以前撕逼那叫内部矛盾,能顶著晋国这口大锅做到真心和解,矛盾闹完了还是兄弟,而三晋独立后再这样撕逼,那就是外部矛盾,敌国亡我之心不死了,那就和解不了了。不过好歹仗著三晋联盟的一点还没散尽的惯性,武侯和惠王时代依然能牛一阵子,但以后呢?

下边许多回答都指责魏国东进是错误的,其实不然。魏文侯时代魏国的基本盘就在西部,除了盐矿油水大外,人口和粮食产出都不如武侯、惠王时代开拓的大梁周围。魏文侯的霸业,其实才是真的是虚的,三晋瓜分晋国时,得到领土、人口最多的其实是赵国,谁让赵国是晋国上卿任期最多、还是主导撕逼智伯瑶的老大呢。

把魏武侯、魏惠王换成魏文侯,魏文侯依然会东进,依然会垂涎大梁周围的膏腴之地,而不是在赵国和秦国的夹缝里守著一个盐矿。最后再说了,魏文侯的霸业,一半是明君贤臣的功劳,但更多的其实还是三晋依然处于联盟的惯性中,而魏文侯恰好就是将死之前的晋国最后一任上卿。假如赵国和韩国有一个更有手腕的领袖,正好在赵襄子之后接任上卿,魏国的霸业是否存在都是个问题。

武侯和惠王时代,三晋虽然还时不时假装自己是同盟,但早就各走各路无甚瓜葛了,外交上的优势不存在了,就只能比拼综合国力了。魏国虽然对韩国来说优势很大,但比起赵国呢?如果不是夺下大梁周围,魏国怎么和吞了郑国的韩国和半包围自己的庞大赵国比肩?

PS:大梁本是郑国地盘,魏武侯时代纠结三晋联军,从楚国手里啃下来的。想想,楚国都扩张到这儿了。


1、魏经过多次攻伐,攻取秦河西之地(河西大致就是黄河和洛水之间的一块土地),距离咸阳只有一步之遥,函谷关成为魏的领土。秦好不容易灭了大荔,现在也成了魏的国领土。秦不得已自洛水修建防御工事,一旦洛水被突破,秦将无险可守。(这个时候,秦是相对较弱的。甚至面对蜀也是处于防守,秦在现在的汉中这个位置设防,被蜀攻破)。魏国在河西筑城,也修长城,算是对胜利果实的巩固。

2、魏然后把矛头指向了中山国。灭中山必须要经过赵,赵同意借道给魏。赵一肚子坏水,让魏去灭,双方消耗,反正魏灭了中山,也算是一块飞地,不好管理。经过三年鏖战,灭亡了中山国。正如赵预料的那样,魏咬死了中山,却咽不下去。中山乘后来魏与他国大战之时,在齐的支持下复国了,成了赵武灵王改革后的牺牲品,那是后话。

3、三晋刚分家的时候,常常是同进同退。恰逢齐国田家兄弟打起来了,牵涉到了赵。三晋同齐国发生战争,把齐国痛殴一顿,周王室胳膊不粗,眼睛还是还是没问题,赶紧承认了三晋的诸侯国地位。楚国和魏韩争夺郑国,三晋联合起来,连续多次伐楚,把楚国打得满地找牙。魏这个时候,从楚手里得到了大梁。此时的三晋,那是不停的扩张,楚秦齐都是不在话下。周边的小国卫、郑、宋更是遭了罪,土地像切蛋糕一样一块块的丢失。魏在中原的土地本来是很小的,而且是块飞地。经过多次战争,魏国在黄河两岸大大拓展了疆域。魏和楚的争夺是比较多的,双方就榆关等地的,来回拉锯。

4、三晋内部,利益分配不均衡,矛盾出来了。魏韩在南边拓展了土地,赵出了力没得到多少好处,于是就伐卫。卫是魏的小弟,魏出兵把赵打得鼻青脸肿,赵向楚求救,楚刚吃了魏的亏,欣然出兵。魏经不住赵楚南北夹击,出了点血。这一仗,魏国在地域上的劣势尽显。

5、魏武侯去世后,政局出现真空,赵韩联合出兵干涉。韩想把魏一分为二,赵国想夺取魏国土地,最终意见不统一,韩国退兵,魏赵单挑,赵军败得毫无悬念。魏惠王继位后,开鸿沟,修长城,一片热火朝天。

6、魏在中原忙个不停,秦在西边缓过来了(献公改革),在与蜀争夺南郑的过程中取得了胜利,又挫了义渠的锋芒,接著打败了韩魏联军。魏不服气啊,大喊再来。秦满足了他的要求,在石门斩杀了六万魏军,这是魏的第一次大败,如果不是赵在关键时刻来救,魏的损失会很大。见风使舵的周王室见西风正劲,赶紧向秦祝贺。

7、三晋之间也是矛盾不断,魏当然忘不了韩赵前面的武力干涉。魏和赵韩大战,魏胜,三晋之间的同盟关系不复存在了,不过以前同盟的时候也是经常各怀怪胎。秦国哪能错过这种好机会,赶紧出兵在后面捅魏的屁股,把魏丞相公孙痤也活捉了。

8、魏这下麻烦了,韩赵秦三国虎视眈眈,首都安邑岌岌可危,魏惠王迁都到大梁。至此,三晋都完成了迁都工作。到了大梁,自然是要扩张领土。离邯郸近了,魏咬住赵国就打,赵国打不过。赵魏之间交换了一些飞地和突出地,让领土更便于管理。韩国迫于魏的压力,把交通要道轵道给换给了魏。魏的国土连成了一片,也算是做了一件大事。

9、卫国以前是魏小弟,赵不停打它,卫脑瓜子灵活,赶紧喊:赵大哥,我是你小弟。魏不爽了,到底谁是大哥?带著宋、卫两个小弟就包围了邯郸,赵向齐求救。齐田忌和孙膑围魏救赵,把魏国玩了一把。但实际上,第一次围魏救赵并不完全成功,邯郸还是被围著的。

10、秦见他们打得热火朝天,故技重施,又出兵从后面来捅魏的屁股。魏根本无力招架,任由秦捅得一片血肉模糊,旧都安邑降秦。楚国自然也不会错过机会,表面上说是来帮赵,其实就是来割魏的土地,得了不少好处。魏惠王就是按住邯郸不放,把邯郸攻下了。然后,立即调用韩国军队打败了齐、卫、宋联军(宋卫果然是墙头草的模范),齐国不支,请楚出面,和魏和好。魏这个时候被秦搞得痛不欲生,主动和赵和好,把邯郸还给了赵。搞定了中原,魏立即调动军队反攻秦,收复失地,秦也被打得手忙脚乱,秦孝公最后和魏惠王见了个面:兄弟,有话好说。这个时候,河西之地仍然有部分在魏手里。魏军也是真够累的,打不完的仗。得亏魏的水利工程不少,农业发展不错,后勤保障也还过得去。

11、魏又向韩进攻,韩也向齐求救。孙膑这娃儿鬼得很,让他们两个打了一年,终于出兵了,魏派主力迎战。马陵之战,大家都知道,不多讲,魏败得惨不忍睹。韩国可不是向一个国家求救,赵、秦、齐三国三面合击,魏生无可恋,败得一塌糊涂。魏又连续和秦战,不服气啊,打几仗就败几仗,而且每次都是主将被活捉,公子卬、主将魏错都被捉去了秦国。

12、魏被打得没了脾气,接受了相国惠施的建议,和齐国交好,齐魏互相尊对方为王(徐州相王)。秦楚不干了,你们两个当了王,我们是啥,出兵攻伐魏齐。秦这个时候还是不停的打魏,魏完全不是秦的对手,大片领土沦丧,河西之地全归秦所有。秦尝到了甜头,继续猛攻,掀起了一波攻魏的高潮。魏国河东土地也开始沦陷。魏无奈,把上郡十五县全部送给秦。河西和上郡的丢失,意味著黄河天险为秦独有。

13、秦的声势太大了,魏国只好联合他国一起伐秦。公孙衍执行合纵政策,出现了五国伐秦的盛况,推楚怀王为纵长(魏国已经不再是第一大国了)。但齐楚不出兵,三晋派兵攻秦,义渠看到机会,也从后面捅秦国,秦国不要屁股,只要脸,仍然把三晋打得落花流水。

14、秦空出手来,连续攻伐义渠,义渠灭亡只是时间问题,转手又把巴蜀收入怀中。自此,秦更加强大了,三晋坐看秦国磨刀。秦不断的攻打三晋,魏韩受不了,只能投靠了秦。秦不打三晋了,为啥,国家局势风云突变。这个时候,齐楚结成了联盟,两大军事集团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战争。秦军显示出了强大的战斗力,狂败楚军(楚只要派出景姓将领一直都是败多胜少,宗室不给力啊,这里可以看出商鞅变法的威力),活捉了楚将领七十多,又连续挫败楚的反击,收割了大片楚国土地。秦又连续挫败齐军,把齐将匡章打得爹妈都不认识,哭天喊地的回齐国去了。当然,匡章后来也报了仇,那是后话。韩魏跟著秦老大屁股后面,也攻入楚地,肉归秦老大,自己也喝了点汤。这个时候的魏国,已经沦为秦国的半附庸。

15、因为楚国的背盟,齐魏韩又结成盟国,在垂沙之战中大败楚军。胜了楚,不过瘾,要打就打硬骨头。盟军又攻入函谷关,秦也有点招架不住,割了点肉,归还了魏国大片土地。盟军乘胜之威,又顺便教训了下燕国,好不威风。这个时候的赵国,不跟他们搅和,偷偷在一边发展,独吞中山,吃得满嘴流油。

16、秦把矛头对准了楚,楚的土地太突出了。秦破了齐楚联盟,傻白甜的楚怀王也算帮了一次秦,楚失地不少。秦得以把关中、汉中、巴蜀连为一片。秦得罪了孟尝君,小田回到了齐,率齐魏韩联军攻秦,三年作战,攻入函谷关,秦回吐了点土地给魏。

17、秦继续坚持兼并战略,韩魏在伊阙被白起斩首24万之众。秦国掀起占领韩魏领土的狂潮,一次征伐就夺取魏六十一城。在秦国的不断打击之下,魏将河东四百里地献给秦国,魏国国土急剧缩小。秦还不收手,魏著急之下,跪著唱征服,只能不断的把城池献给秦。而小伙伴韩自然不甘示弱,先献出二百里地,接著把重镇宜阳送给秦。

18、秦太强了,山东五国又开始合纵伐秦,五国各有各的小算盘,联军停在中原不进。秦也很识趣的退去了帝位,还了点土地算考核过关。秦看到齐是个刺头,组织联合五国伐齐。魏和韩见矛头不是对准自己,大喝:彩。齐竟被五国大败,又被燕差点灭了国。秦转过头又把楚揍得首都都丢了,这下又该轮到魏了,魏赶紧抱著赵不放。韩的头脑还是很清晰的:秦老大,我是你的人。赵魏联军惨败,秦白起在华阳斩赵魏联军15万。秦带著小弟韩围攻大梁,大梁城坚,没有攻下。

19、秦觉得赵有点意思,矛头对准了赵。赵奢在阏与让秦碰了壁,秦在长平创下前所未有的大胜,魏楚在邯郸大破秦军,这个大家都知道,不多讲。魏乘胜之威攻下了秦占的陶地,并顺势灭了卫国,算是吃了颗补血丸。秦很快卷土重来,不仅夺取了很多魏的土地,连魏灭卫所得土地也占了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东郡。秦军开始了灭国战,围大梁,魏王出降,魏灭亡。


关于几个问题,这里说一下

1、关于魏的四战之地。

魏国的地理条件确实不好,四面受敌。

但是魏地也有优点,魏居于中原大地,都是富庶之地,经济实力是首屈一指的。这对魏国的发展是大大的有利,加上魏国初期也很是注重水利,农业发展也是很迅速的,这也是魏的优势。

邻国多,并不意味著敌人就多。四战之地,并不意味著四面都要交战。

比如秦国,北面是义渠、南面是巴蜀、东面是大荔和三晋,同样是强敌环伺。秦同义渠大战那是大战数百年,死伤无数,国力耗损严重。南面的蜀不断向北进发,秦蜀对于南郑(今汉中)的争夺称得上你死我活。东面的三晋,更不用说,战国初期,可以说基本上是三晋的舞台。但秦仍然突围而出,将强敌全部收割,这与秦国正确的策略是密不可分的。

魏的问题在于,在四战之地,还主动四面出击,这就是大问题所在。攻伐河西之地,与秦是死对头。拓展中原土地,跟楚争得死去活来。又多次攻打赵国,攻下邯郸。跟齐的关系也不好,齐国通过战争对魏进行了打击。错误的兼并策略和外交方针,才是让魏陷入鏖战的原因。

如果说攻伐河西之地和楚争夺中原土地还说得过去的话,打中山就莫名其妙了。当时,向赵借道的时候就,赵就看得很明白了,赵同意借,让魏消耗国力,然后魏即便灭了中山,也无法有效管理。攻下中山之后,魏国居然有四块土地,各不相连。果然,魏拿下中山之后,虽然派太子过去管理,最后还是北中山复国,为赵做了嫁衣。

同样,攻伐赵国,就更是荒唐了。虽然,邯郸离魏国近,但灭赵又岂是那么容易,不仅消耗了国力,还丧失了大量精锐,秦又夺取河西之地魏从此一蹶不振。

2、魏在战国初期有多强

战国初期,魏是比较强的国家,但是相比其他几个强国,并没有强出多少。魏强,主要体现在军事上。取河西之地、灭亡中山、驱逐楚国、攻破邯郸这四项,是魏军事强大的重要标志。但正是这些战争,消耗了魏的国力。

魏国的强,并没有强出多少,比如与齐相比,魏并不占据上风。比如秦,魏虽然占据河西之地,秦找到机会就攻魏,一步一步拿回了河西之地。

魏的削弱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人才流失,吴起、孙膑、商鞅、张仪、范睢,魏如能重用一半,问鼎天下,也绝非痴人说梦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