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一直在购买交通银行的稳添利。以后(大概哪一年?)是不是也不出了呢?另外其他还有银行也有类似的R1风险评级的理财产品吗?如果没有保本理财产品了,怎么样能做到固定年利率在3.5~5之间。


谢邀

银行理财产品和定期存款各有优势,具体选择哪一个还要看你自身的经济条件、风险承受能力还有理财金额的多少。

我们先来对比下银行理财产品和定期存款的优劣

1、收益

目前总体来说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要高于定期存款的收益,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从3%-10%都有,正常在5%-6%之间。

而银行的定期存款利率就相对比较低,比如目前很多银行最高的利率是3年期的4%左右。

当然这个也不是绝对的,因为有些银行的定期存款利率也会比一些低风险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高。

比如下面是某省信用社的存款挂牌利率,5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达到了5.61%。

下面是某些银行的理财预期收益

可以看出有些期限短的银行理财产品其实收益比银行定期存款还低。而目前银行对于大额存款能给到利率其实也挺高的。

2、安全性

安全性肯定是定期存款高,目前只有银行存款是保本保息,而银行理财产品是不能保本保息的。

当然这也不是说明银行理财产品一定是高风险,其实理财产品的风险还是跟以前一样,只不过资管新规出来后银行不能向客户承诺保本保息了。目前银行也有很多低风险的理财产品,比如用于投资货币基金、国债等投资标的的理财风险是相对比较低的,这些理财收益一般在4%-5%之间。

而那些投资标的为股票,外汇等产品风险就相对比较高。

3、流动性

定期存款和理财产品的流动性都比较差。

定期存款一般不能提前赎回,如果提前赎回只能按定期利率计息。而对于封闭式、固定期限的理财产品,绝大部分银行都无法提前赎回,只能持有到期,只有少数银行可以有条件转让。

不过开放式理财产品(主要是净值类理财产品)的流动性较强,没有固定期限,可以随时赎回,不过一般都要支付一定的手续费,持有时间越短手续费越高,如果持有时间超过一年,有可能免除赎回费。

4、门槛

定期存款门槛很低,大部分银行10元起存,但想要获得较高收益那门槛就比较高,比如大额存单的利率一般比较高,但大部分银行要求最少20万起存。

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门槛则相对高一些,一般最少5万起步(不过最近有一些银行把门槛已经降到10000了,但还是比很多市面上的其他理财产品门槛高一些),有部分优质理财产品甚至是100万起步。

具体选择定期存款还是银行理财产品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来定

1、如果家庭资产少,存款额度小,比如20万之内,建议选择定期存款或其他货币基金。

投资的基本前提是保证本金的安全,如果你家庭资产低,而且存款额度较少,那你能承担的风险就相对比较小,选择保本保息的定期存款最合适。

当然你也可以现在类似余额宝这样的货币基金。

2、如果你存款额度超过20万,可以选择银行大额存单

目前银行大额存单的利率三年期大概是4%左右,部分银行甚至可以达到5%以上,而且大额存单也是保本保息,所以达到20万门槛的可以现在大额存单。

3、如果你家庭资产较多,可支配资金超过100万,可以搞组合投资

你家庭资产多,可支配资金多,说明可以承担较高的风险,这样可以搞组合投资,在保证部分资金安全的前提下,用另外的资金去博取高收益。

比如可支配资金超过100万,可以把50万用于购买大额存单,超过50万的部分用于购买5%-8%之间的银行理财产品。

当然其实现在除了银行的存款定期和购买理财产品外,还有其他的理财渠道。相对稳定和收益平稳的也是有的。

1.储蓄:现在1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是1.5%,本金翻一番需用时间:72÷1.5=48年。

2.股票:股市风云变幻大家已经感受过了,不同于固定收益类投资,股市是动态的,长期来看,股民中7赔2平1赚的格局永远不会变。

3.余额宝:按余额宝最近的收益4%(不过现在已经降低到2.6%)计算,本金翻番的时间为:72÷2.6≈27年。

5. P2P/P2B:年化收益率10%左右,本金翻番的时间为:72÷10≈7年。

P2B类的产品是针对企业借款,风控严格,还款有抵押物,相比P2P来说,它的优势为风控严格、信息透明,安全性高。虽然比起P2P来说,收益稍低1~2%,但是比起余额宝,还是高出很多的。但P2B的模式门槛高,资产方面比较严格,市面上这一类型的平台数量还不多。

比如我一直在投的一家5年的P2B理财老平台,你们感兴趣可以去了解下,包含我们借款人比较放心的银行存管、电子合同、数据加密都有,年化收益在9%——11%,现在有新手专属活动, 注册得100红包,投资还送500京东卡,传送门(仅此界面有这个奖励)

http://www.zhihu.com.toup2p.com/30162169.html (二维码自动识别)

当然如果心脏好是可以去尝试股票的,但是高收益也代表著高风险,亏得你会想分分钟跳楼,况且最近股票形式是真不好,小白还是少去掺一脚。

就是这些,希望对你有用。


银行理财产品强退,要「耍赖」了~

我那个热爱搞理财投资的朋友,

上周收到简讯说他几年前买的银行理财产品被强制赎回:

和我吐槽说真是活久见,啥事都给他赶上了。

银行理财直接强退,这是要耍赖?!

2020年,光见证历史去了...

今晚不如就来聊聊这事。

一、部分银行理财被强退

我们先来看看这次工行的理财产品被强退是怎么回事:

「安享长盈」2018年3月发行,原到期时间为2023年3月,5年期的定期理财。

年化利率能达到6.1%,这个收益的确能打,上车的都说赚到。

结果工行的车说停就停。

有网友就问了:工行直接提前终止,这耍赖行为不违规吗?

我特意查了一下条款:

还真没有,白纸黑字写得清楚:这波操作完全合法合规。

这类的银行理财产品基本上都有提前终止权,但我们投资者就不能提前赎回说下车,

单方面的条款,多少都有点不对等条约那味儿

而且,工行不是唯一一家,邮储银行、青岛银行在2019年年末就已经操作过一波。

部分「老」银行理财产品开启「强退模式」:没到期,也给你退了。

划一下重点:资管新规、「老产品」、收益倒挂

这是银行理财强退的重要关键词,按著这个思路,咱接著往下聊

原文链接:银行理财强退,要「耍赖」了~


这个问题应该问出了所有人的心声,如何理财让自己的财富增加,在这里给大家一个财富地图,分为三个方面,赚钱地图、理财地图和风险地图。


大家要记住一句话: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最大的收入来源是你的勤劳工作,将重要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提升自己的价值上,这才是最重要的,而且赚钱最重要的就是行业,这个在赚钱地图中给大家阐述。


投资理财的作用是帮助你的财产保值增值,而不是暴富,有这种想法的人从一开始就错了,投资理财要根据市场风险做均衡配置,不同理财产品的收益风险特征不一样的,这个在理财地图中说明。


有句话叫做,有命赚钱没命花钱。你赚到的钱,不一定就是你的,因为有很多的人生风险等待著你,只有通过各种金融工具化解这些风险,才有可能获得幸福人生。这个在风险地图中详细阐述。


(1)赚钱地图


很多人聚在一起聊天,不免要问到收入。你会悲伤地发现,干差不多的活,流差不多的汗,有人一年挣了 30 万,而你辛苦一年挣了 3 万。为啥?因为除了个人能力差异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所处的行业不同。


我的几个学生,上海交大计算机专业毕业,收入最高的是在基金公司负责电商平台,年入百万,早就有房有车;差一些的去了互联网公司,大概也是年薪 50 万左右。那些留在大学教书的,年薪不超过 15 万,这就是行业带来的收益差别,和个人努力无关。没办法,现实就是这么残酷,想赚钱我们就要紧跟趋势,选对行业。

过去二十年搞房地产,过去十年进入互联网公司的,收入都比较高。但往事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我们无法回到过去,只能想办法把握未来。下面 5 大行业,最近几年各大机构纷纷布局,未来 10 年一定会有很多机会。想赚钱的,千万要跟住了。


第一个是,保险行业


这几年,国家对保险越来越重视,除了社保,还鼓励大家购买商业保险。先是推出了购买商业健康险抵扣个税的优惠,鼓励个人购买商业养老险。


大佬们沉浸市场多年,对政策的解读和把握显然比普通人更精准、更及时。这从最近几年大佬们纷纷布局保险业,步伐不断加快也能看出。


2017 年 10 月 13 日,申通、中通、韵达、圆通等七家公司,出资 10 亿元,联合发起设立中邦保险。


10 月 11 日,腾讯控股 57.8% 的微民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正式获批经营保险代理业务。


最低 0.3 元/天开通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购买该盐选专栏查看完整 66 节内容

盐选专栏

搭建投资框架:学会终身受益的理财方式

有见财经 专注金融领域,加速金融核心人才的能力进阶。

66 小节 | 12 小时

¥180.00 会员免费

发布于 2019-09-02继续浏览内容知乎发现更大的世界打开Chrome继续周老板大宝啊周老板大宝啊热爱小动物、厨房用品、菜谱设计、理财小达人

谢邀。

首先,银行的理财产品明确保本的只有结构性存款,其余的均不能保本、要实现净值化转型。

基于国家的监管动作,于2018.4.27一个周五正式发布了资管新规,涉及几乎所有金融机构的理财,如公募、银行、保险、券商,还有高净值朋友的信托、私募基金等这些产品,都将受到严格约束,其中我们最熟悉的就是银行理财。

去第二个问题,未来、以后会不会有?应该也不会再有了。

但是回答你一个延伸问题,就是银行还会继续发行产品,而且不再保本,意思就是咱们投资人要风险自担!所以未来投资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了,银行依旧和以前一样,会使出很多花招,旁敲侧击告诉你买吧,安全,一样保本保息但是监管不允许说了,你看我们银行这么大,开到家门口,不会有问题的。到真的发生问题,就会摊手、拿出你认购时签的字告诉你,你自己同意的,这产品亏了你也得认。当然说了夸张一些,银行处理坏账的能力在过去十多年锻炼的非常好了(08年开始发售理财产品)。

3.未来已来怎么办?

a. 搞清楚不是只有银行才是理财机构好吗?银行真的功能只是收受存款发放贷款,而在中国,就是因为信息极度不对称,银行可以募集了资金(使用理财客户的资金),投资到收益更高的理财中去(银行理财产品说明书每一份都会写明:投资范围为信托、资管计划、私募基金等),赚取差价(一般这些产品8-9%、,银行理财3-5%。工商银行利润贡献年均排名世界第一,不言而喻)

b.向发达国家一样,中国的财富管理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会有自己的市场化态势,如今监管来管,xxx公司倒闭、市场自己在调整等等事件都是向好的趋势,不必担心,未来也是强者更强,尤其是注重资产管理能力的独立第三方理财机构映入眼帘,要找就找巨头,那种已默默耕耘了十余年的公司,比银行服务好太多、专业太多。唯一缺点是起点100万,对于小金额客户也可以选择他们代销的公募基金,(你也可以在各大银行、券商买到一样的产品,只是他们做大额,这种10000起点的产品恒天的手续费最低廉,再加之有提供各类管理报告,会揭示数据分析下表现好的产品,完全理性的分析给投资人,在自己选,很方便。


谢邀。

首先,银行的理财产品明确保本的只有结构性存款,其余的均不能保本、要实现净值化转型。

基于国家的监管动作,于2018.4.27一个周五正式发布了资管新规,涉及几乎所有金融机构的理财,如公募、银行、保险、券商,还有高净值朋友的信托、私募基金等这些产品,都将受到严格约束,其中我们最熟悉的就是银行理财。

去第二个问题,未来、以后会不会有?应该也不会再有了。

但是回答你一个延伸问题,就是银行还会继续发行产品,而且不再保本,意思就是咱们投资人要风险自担!所以未来投资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了,银行依旧和以前一样,会使出很多花招,旁敲侧击告诉你买吧,安全,一样保本保息但是监管不允许说了,你看我们银行这么大,开到家门口,不会有问题的。到真的发生问题,就会摊手、拿出你认购时签的字告诉你,你自己同意的,这产品亏了你也得认。当然说了夸张一些,银行处理坏账的能力在过去十多年锻炼的非常好了(08年开始发售理财产品)。

3.未来已来怎么办?

a. 搞清楚不是只有银行才是理财机构好吗?银行真的功能只是收受存款发放贷款,而在中国,就是因为信息极度不对称,银行可以募集了资金(使用理财客户的资金),投资到收益更高的理财中去(银行理财产品说明书每一份都会写明:投资范围为信托、资管计划、私募基金等),赚取差价(一般这些产品8-9%、,银行理财3-5%。工商银行利润贡献年均排名世界第一,不言而喻)

b.向发达国家一样,中国的财富管理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会有自己的市场化态势,如今监管来管,xxx公司倒闭、市场自己在调整等等事件都是向好的趋势,不必担心,未来也是强者更强,尤其是注重资产管理能力的独立第三方理财机构映入眼帘,要找就找巨头,那种已默默耕耘了十余年的公司,比银行服务好太多、专业太多。唯一缺点是起点100万,对于小金额客户也可以选择他们代销的公募基金,(你也可以在各大银行、券商买到一样的产品,只是他们做大额,这种10000起点的产品恒天的手续费最低廉,再加之有提供各类管理报告,会揭示数据分析下表现好的产品,完全理性的分析给投资人,在自己选,很方便。


生活中也有人问我,存在银行做理财一定没事吧?

说实话这个问题我很难回答,因为存在银行安全与否,有时候真的和银行没有关系,而是和你的银行理财经理有关,那这个变数就多了。毕竟理财产品本身有自己的投资风险,这个随著市场而走。

所以银行理财如果说有风险,最大的风险其实就是来自你的银行理财经理!!!

1、理财经理借理财名义非法占用存款和理财资金。

生活中,很多老人喜欢存钱,而且认为钱只有存到银行才是最安全的。然而,却有银行理财经理看准了老人的这个心理,在帮助老人们办理业务时,竟然将存款划转至自己的账户,用来自己挥霍或者自己炒黄金、期货其他投资等。据相关统计,在银行业内,售卖虚假不存在产品骗取存款金和理财资金的案例高达72.6%。

2017年苏省海安县检察院法院一审以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罪判处被告人某银行理财经理孔祥玮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10万元。原来孔祥玮担任海安某银行的理财客户经理,负责向客户推荐理财产品,吸收理财资金。孔祥玮发现,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比较低,通常在4%至5%,而投资期货、黄金虽然风险巨大,但收益却是银行理财产品的10倍甚至100倍,两者之间存在著巨大收益差。于是,孔祥玮动了歪念,「我可以把客户的资金先借来炒期货,到期再按银行理财收益还给客户就行了」。按照银行的正常操作,孔祥玮应当通过银行的POS机将客户资金刷入银行理财账户,但孔祥玮绑定自己的银行卡申请了一台POS机,并将该POS机与银行的POS机同时摆放在自己的办公桌上,套取客户资金时就用自己的POS机将客户资金刷入自己账户,再出具虚假的理财回单给客户。就这样,马老汉的60万元积蓄「神不知鬼不觉」地进入了孔祥玮的账户,而马老汉却以为自己购买了银行的理财产品,钱存进了银行的账户,绝对安全。

据孔祥玮供述,他在作案时,虽然利用的是其担任理财客户经理之便,但并非不分对象,见人就下手,而是选择那些不会操作网上银行、不会使用手机银行的老年人客户。因为这些老年人客户相信自己的积蓄存入银行是最安全的,在存款期内一般不会再到银行查询。

2、银行理财经理违规推荐非银行官方理财投资产品,以便自己赚取高额返点和佣金。

这类风险事件发生的更多,其实很多储蓄客户并不知道自己买的理财产品是不是银行官方发布的,有些客户买了之后产品没有出现问题,于是悄无声息就过去了,是那些暴雷的理财产品,才会让客户发现,自己买的理财产品竟然是假的银行理财。银行官方的理财产品分两大类,一类是自主发行的理财产品。一类是官方代销的理财产品。

!划重点

所有银行自主发行的理财产品,均具有唯一的产品登记编码,都可以在中国理财网查询到,但如果是银行代销的理财产品,则可通过银行自己官网公示的投资理财产品查询平台查询。而如果无法通过中国理财网、公示代销清单查询到的产品,必然是假产品。

我们常说的飞单,其实就是理财经理拿著银行的工资,但是替其他公司卖产品的行为。这些产品的「好坏」不一,但银行理财经理可以从中获得远高于自己银行产品的提成。据相关统计,在银行业内,已知售卖其他公司理财产品的飞单占27.4%。

也就是很多理财客户在银行买的至少1/3的理财产品,是假的银行理财产品。

假银行理财产品,就是飞单产品,银行理财经理或者甚至银行行长私自代销,不被银行官方渠道认可的理财产品,这样的理财产品一经售出出现任何问题,银行官方并不会对此负责,所以会出现投资人索偿无门,还以为银行踢皮球,以为是银行骗客户。

这样的新闻事件屡见不鲜吧。

最后的结局往往是,银行整顿和加强管理,然后该理财经理坐牢,罚款,投资款得找真正的产品发行方索偿。很多理财经理就是利用投资者对理财经理在长期交往中的信任,利用投资者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任,向客户兜售假银行投资理财产品,而投资和消费不同,一旦选择假的银行理财投资产品,到期无法兑付后就只能走上维权和官司之路。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