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心即理,说的是,心是行为的原因,人认识的原因。


不和自己内在无欲无求的明光心联系,所有事物就是没有定海神针的随风飘动的云或船…


心即理中的心是人先天具有的「本心」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良心」,此「心」合乎天理,所谓「心即理」也,此理不在心外,无需外求。比如你有个小孩,冷了给他添衣,饿了喂他吃饭,这是从哪本书上学来的吗?王阳明的心学主要用在道德实践领域,不可将其扩充到科学实践。


不去看书是不会理解的

理是程朱理学的核心内容,是从万事万物中感受到的根本规则。

心即理,王阳明开始是虔诚信程朱理学的,后来发现了更神秘的东西,就是理不外于心。就是他说的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要读书,才能有些体会


宋明理学的理,都是可以被理解为宏观世界的运行规律,追求自身修为和天理结合。

朱熹的观点是通过格物致知入手,通过外部事务和规律矫正自身行为。

陆王则从正心诚意入手,认为理在心内,强调自我反省来发觉理本身。

心学可以类比为儒教里的禅宗,只不过佛道内省出来的「理」让你遁世,儒家内省出来之后就内圣外王了达到传统儒家道德制高点。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