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之後,中國的經濟進入騰飛的四十年。回頭看,在這40年中,普通人改變命運的機會,其實大概5-7年就會出一次。

它們成就了曹德旺、新東方、騰訊,造就了溫州幫和煤老闆。很多種地的貧寒農民,上演了國民勵志故事,車間的藍領工人,有了當企業家的機會。

1、高考歸來

1978年,高校招生恢復全國統一考試。當年教育部公布的數據是,全國高考610萬人報考,錄取40.2萬人。龍門陡開,江鯽飛躍,積壓了十多年的人才狂潮一夕噴涌。他們絕大多數人的命運,都通過高考得到了徹底的改變。

在遼寧瀋陽鐵路局當工人的馬蔚華,考入吉林大學經濟系國民經濟管理專業,21年後他出任招商銀行總行行長;廣州華南工學院(1988年更名為華南理工大學)的陳偉榮、黃宏生和李東生三人,日後分別創辦了康佳、創維和TCL三家彩電公司。

77屆、78屆等幾批早期上大學的畢業生,都漸佔據了社會最頂尖的資源,在日後承擔起改變中國的重擔,也通過知識實現了財富積累。直到現在,考上大學依然是貧寒子弟階層躍遷的最簡捷有效的方式,當然,1999年大學擴招開始,普通高校已經越來越難承擔階層躍遷的職能。現在的年輕人需要211、985甚至更高的學校,才能有較大的機會改變命運。

而1978年,對很多和高考無緣的知識分子來說,同樣是令人振奮的一年。在「全國科學大會」上,鄧小平第一次提出:「科學技術是生產力」。這句口號讓會上所有人為之一振,所有的人都彷彿聽到了時代火車轉換軌道的尖利聲響。當時,共有6000人參加了這次科學大會,在大會的後排,坐著一位名叫任正非的33歲的青年人,他因為剛剛獲得了全軍技術成果一等獎,意外地擁有了參會名額。而他不會想到的是,再過十年他將漂泊到南方的深圳,以不到兩萬元的資金創辦一家叫作華為的電子公司,然後,這家公司將以犀利的低價戰略迅速崛起,並讓全世界的同行深感震撼。

如果視角再放遠一些,1978年也是國外很多資本大鱷開始萌芽的一年。那一年,偉大的微軟公司才剛剛兩歲。福特汽車公司的傳奇總裁艾柯卡,受聘於瀕臨破產邊緣的克萊斯勒公司,六年後他成了美國英雄,也成了中國企業家最早崇拜的偶像之一。

而在美國芝加哥,世界上的第一個行動電話通信系統悄然開通了,很多人都不看好這項新技術,誰也沒有想到這竟會是全球化信息時代的開端。

2、鄉鎮企業

1979年,《經濟學人》在年終報道中統計說:在經過了20年的匱乏後,中國各項指數開始瘋長。中國製造了3.34億條麻布口袋,8.5億個白熾燈泡,18.6萬輛摩托車,130萬台的電視機。這些增長是誰帶來的?人還是原來那些人,只不過,他們從農民「身份」集體轉換,放下了鋤頭,拿起了計算器,白手起家,由農入商。

領頭的正是溫州人。浙江的溫州地處偏遠,多年不通火車,這裡的農民百年來有離開土地和外出求生的衝動。

1979年之後,溫州突發走私狂潮,一艘一艘的走私漁船把境外的服裝、小家電、小五金等偷運進來,在一些偏僻的小碼頭形成走私交易市場。當時,各種小商品市場像野草一般滿世界瘋長,每天的大陸走私船多達上百艘,各種「大王」一夜間崛起,比如什麼電器大王胡金林、螺絲大王劉大源、礦燈大王程步青,都是當時的風雲人物,年輕姑娘的夢中情人。

這些人的資產在當時都已過十萬元,生產的產品質量大抵可以與國營工廠有一拼。資料顯示,到1980年前後,像這樣的溫州個體工商戶已經超過3000個,這些溫州人則成了改革初期的第一代商人。

除了溫州個體戶,很多一窮二白的農民企業家在這幾年誕生了,比如福耀玻璃的曹德旺。9歲才上學、14歲就被迫輟學的曹德旺,在街頭賣過煙絲、販過水果、拉過板車、修過自行車,嘗遍了常人難以想像的艱辛。

1979年,曹德旺說服鎮幹部辦鄉鎮企業,玻璃廠找了16名員工,除了曹德旺是銷售員外,其他多是幹部家屬。這些人幹事不上心,玻璃廠年年虧損。虧了4年,做不下去了,領導就找到曹德旺:「要不承包給你得了。」正合老曹心意。當年,玻璃廠就凈賺22萬。

但當時,中國還在實行計劃經濟,社會的主流聲音對鄉鎮企業不看好。這也就是為什麼在改革開放的初期,那些從事個體商業活動的人絕大多數來自社會底層,他們是失業者、返城人員、有刑事前科的人,他們是無可奈何,被迫走上了經商和創業的道路。

1984年迎來轉機。這年,中央下發了4號文件,第一次要求對鄉鎮企業與國營企業同等對待,給予必要的扶持。風向變了,更多的鄉土工廠一夜之間拔地而起。

次年,曹德旺的福耀玻璃正式擴大產能,並將主業轉向門檻更高的汽車玻璃,徹底改變了中國汽車玻璃市場100%依賴進口的歷史。其他鄉鎮企業也乘風而起,比如華西村的吳仁寶、橫店集團的徐文榮、溫氏集團的溫北英……80年代的鄉鎮企業,給了農民第一次翻身實現階層躍遷的機會。

3、倒爺橫行

80年代,中國市場首次出現了套利的雛形。當時,79年後,國家對原材料實行價格管制,同時又允許企業生產自銷產品,這就形成了「計劃」和「市場」的兩個價格。這讓有生意頭腦的人群開始打起了自己的算盤,他們利用關係,用計劃經濟的低價買商品,再用市場價賣出,中間商專門賺差價,賺取暴利。這直接催生了一個叫「倒爺」的特殊群體。

30年前,倒爺稱得上是第一批富起來的人,靠倒爺發家的人很多。當時還是32歲的王石,看到因為缺乏物流,東北的玉米只能從先經香港才能轉運到深圳,於是他找到廣東省海運局,解決了運輸工具問題,當起了玉米的中間商。從1983年4月到12月,短短不到一年的時候,他賺了300多萬。這是他的第一桶金,也是日後中國最著名的房地產公司萬科的起始資金。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像王石那樣「幸運」,同樣加入倒爺大軍的柳傳志,就被騙子騙走了14萬,當時他工資每月才104塊。

但這些人,和我們下面要說的這個人比起來,都不算什麼。那時候最為知名的國際倒爺,當屬商界傳奇人物牟其中,據說他手握300塊錢,「倒」來了近1億人民幣。

20世紀90年代,當年的蘇聯雖然重工業十分發達,但是輕工業卻一直萎靡不振,小到日常吃食,大到生活用品幾乎都是從別國採購。於是,中國出現了許多到俄羅斯「淘寶」的「國際倒爺」。

他們利用俄羅斯什麼都缺的困局,將國內各類積壓商品,運到俄羅斯進行「易物交換」生意。1991年,玻璃廠工人牟其中得知蘇聯有一批飛機待出手,便開始幫忙尋找賣家,後來發現四川航空公司計劃購買飛機。於是心生一計,他在瀕臨倒閉的廠里買了800多個罐頭,再向銀行借錢,湊齊了500車皮的日用商品,向蘇聯方推薦,沒想到竟然換回了4架圖154大型客機!轉手賣給四川航空公司,還完銀行貸款,牟其中凈賺1億。

就這樣,在那個年代,他做成了當時中國與俄羅斯民間貿易史上最大的一宗易貨貿易。雖然牟其中這樣的做法曾備受爭議,還背上了中國"首騙"的名號,但更多的倒爺們利用當時政策不完善的漏洞,將巨量的財富匯聚起來,讓一整批人完成了原始積累和階層躍遷。

4、「君子蘭」泡沫

這樣利用信息不對等進行套利,在90年代還發生了很多次。很多學過經濟的朋友都知道17世紀荷蘭的鬱金香泡沫,而在中國,也有類似的「君子蘭」泡沫。瘋狂是從街巷中的小道消息先開始的。據說,一個商販養的君子蘭被什麼外商看中,出價一萬美元買走;據說,一個老頭養了幾株珍貴的君子蘭品種,死活不讓人看,但是某夜被人偷走,結果氣得立馬斷氣……這樣的故事每天都在翻新、在製造、在發酵,每一個都有名有姓,有鼻子有眼。於是,原本幾元錢一盆的花卉一日一日地扶搖直上,幾百元,幾千元,上萬元,最貴的一盆叫價竟達15萬元!這是所有長春人一輩子都沒有看到過的數字。當時,一般工人的工資僅三四十元左右,如果養出一盆君子蘭,倒手賣出成千上萬元,無疑是發了大財。

於是,到1982年,滿城瘋魔君子蘭,倒手賺錢者大有人在。由於投機過於劇烈,引發種種社會動蕩。終於在下一年的6月1日,長春市政府明文規定,「不得從事君子蘭的倒買倒賣活動,對於屢教不改的要給予紀律處分,直至開除公職和黨籍。」此規定一出,君子蘭風戛然而止,花價一落千丈。就這樣,一種除了觀賞別無他用的植物,在開放之初的東北無比詭異地誘發了一場經濟泡沫,但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人,通過低買高賣,賺得盆滿缽滿。

5、「煤老闆」

2000年之前,煤炭還是一門辛苦且收入微薄的生意,只有別無選擇的家庭才會幹這行糊口。風水輪流轉,由於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國內的煤炭滯銷,國家為了盤活市場,開始將國有煤炭企業層層下放,承包給個人。

2001年,然後中國加入WTO,市場對於煤炭的需求量猛增,又給煤價加上了一把火。煤價從每噸300元到500元,再到800元、1000元,最高的時候到了1400元。當時個人擁有一個小煤礦能賺多少錢?一噸煤的成本大約為400元左右,如果按照最高煤價1400元算,一噸煤的毛收入為1000元,再減去每銷售100元要上繳20%的增值稅共計200元,一噸煤的凈利可達800元。如果是一個年產30萬噸級的煤礦,一年可以純賺2.4個億。

於是,「煤老闆」橫空出世,成為劃時代的一群人。最初,在煤老闆們中間,豪車是一種身份的象徵。早在2005年,山西一家汽車貿易公司曾做出調查,山西私人擁有賓利等典型豪華車數量突破1000輛。之後的幾年中,煤老闆中間又興起了在北京買房的大風。買房子時還特別註明要以天安門為圓心,用圓規花圈,房子在半徑3公里以內,否則就不買了。

胡潤排行榜曾經這樣統計過山西的黑金財富:截止到2017年,山西家庭擁有千萬資產的16300戶,擁有億元資產的1460戶,超過70%的富人都來源於煤焦產業。

相比之下,2017年,中國城鎮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7萬元。煤老闆的財富故事,曲終人散於尾礦庫潰壩事故,隨後,大量煤老闆的礦被國家整合兼并,整個山西的辦礦主體從2200多家減少到130家,煤老闆逐漸退出歷史舞台。但是正是這些早早買了房子的人,趕上了下一次樓市瘋狂的機會。

6、樓市瘋狂

2000年之前,中國房地產業和城鎮化的趨勢漸起,還是嗅覺靈敏的溫州人迅速捕捉商機,短短3年,把溫州房價從2000元/平方米炒到7000元/平方米。但溫州人很快發現,500公里外的上海,才是風險更低、空間更高的地產價值窪地。

當時的上海市曾推出過一個大利好:買房就送藍印戶口,一併解決子女讀書、就業問題。機敏的溫州人大喜過望,看準了機會來搶房。於是,在2001年8月18日,150多個溫州人坐滿了三節火車廂,浩浩蕩蕩抵達上海,砸下5000萬,讓上海人大喜過望。

兩個月後,又一波溫州看房團蒞臨,成交8000萬。就這樣,溫州看房團在驚人的豪買中,躍上歷史舞台。這裡想插一句,在我們大家的印象中,「溫州炒房團」通常一擲千金,讓人以為個個是老闆,其實並非如此。炒房團成員複雜,老闆、白領、村民都有,甚至包括賦閑在家的老太太。她們其貌不揚,卻是村裡公認的資金樞紐,講信用、有地位;誰有閑錢,都會到老太太那去登記寄存,利息高、有保障。借錢融資數百萬非常方便,以至於被戲稱為「老太太銀行」。

同樣通過炒房賺到第一桶金的還有潘石屹。那時,幾乎每個到海南的人都在瘋狂地玩一個叫做「擊鼓傳花」的房地產遊戲,每個人都在儘快地把手中的房子、地皮轉給下一個接棒者。根據《中國房地產市場年鑒》統計:1988年,海南商品房平均價格為1350元/平方米,1993年達到7500元/平方米的頂峰。短短3年,增長超過4倍。26歲的還屬於「赤貧」級別的潘石屹,也懷揣著夢想來到了海南。

1991年潘石屹註冊了萬通公司,高息借貸了1000多萬元來炒房,也算是非常有魄力和膽量之舉。潘石屹後來回憶說,那時候在1樓剛簽了合同買到地皮,到6樓加價就賣了。現在想想都害怕。就是在這樣的瘋狂中,短短半年時間,萬通就賺到了上千萬的利潤。

現在回過頭來看,房價的上漲讓相當一部分人獲得了層級躍遷,也讓溫州人徹底變成「樓老闆」的代名詞。

在1970-1985年的時間裡,買2套房以上的人,都充分享受了房地產大牛市的紅利。

7、網路紅利

2010年以來,風口流轉變得似乎快了起來。最明顯的變化,就是信息技術革命帶來的IT精英的崛起。

根據戴老闆的統計,美團上市,近五萬員工中,造就了4614名百萬富翁。小米上市,據說工號1000以內的都能一把付得起北京的首付了。2014年阿里巴巴上市是當時全球第一大IPO,號稱史上最大規模的互聯網上市造富運動,不僅讓馬雲成為榮登首富寶座,還創造了上萬名的百萬富翁,直接大幅拉升了杭州的房價。2015年後,赴美赴港上市的互聯網公司更是如過江之鯽,眾安保險、愛奇藝、B站、映客、拼多多……

和之前提過的煤炭、炒房不同,互聯網在風口釋放的紅利對資本的依賴更低。只要有源源不斷的人才作為新鮮血液,有層出不窮的新技術、新生態,中國的互聯網工程師通過工作實現財富自由的道路,就走得通。----


這些改變命運的機遇,大約5~7年會出現一次。絕大多數中國普通家庭都離其中的2~3次非常之近。

如果能抓住一次,就不會被這個時代所拋下;抓住二次或三次以上的,會發生翻天復地的變化。

未來是虛無縹緲的,任何企圖引導別人發大財的說法,都應當予以警惕。八成是傳銷或者割韭菜。但是從我們回顧的四十年間的案例可以看到一些蛛絲馬跡。

第一,目前在中國,通過讀書改變命運,仍然是可以走通的模式。它的大門可能會變窄,但不會被完全關閉。對於毫無背景的年輕人來說,這無疑是改變階層的第一次機遇,應該堅決地抓住。多少人遭受社會的毒打後,才明白了這個道理。

第二,如果想像「倒爺」們一樣,利用制度紅利實現原始積累,抱歉,幾乎沒機會了。但是市場信息的不對稱永遠存在,地區發展的不平衡,各地產能結構,人們生活習慣的不同等等因素,都會導致信息不對稱出現。

第三,一位偉人曾經說過,要考慮個人的發展,也要考慮時代的進程。無論是企業家,煤老闆,還是程序員,都受益於自身行業的快速發展。

這給我們的啟示可能是,對年輕人來說,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VR技術、人工智慧、虛擬貨幣、5G技術,關於未來,總是最熱鬧的地方。有些人嗤之以鼻,認為喧囂的地方只有騙子。上面描述的7次機會來臨時,大部分人同樣作壁上觀。

可總有少數人能從喧囂中拿到自己想要的信息,掌握時代的脈動。上面提到的任何一位成功的人物。絕對不是僅僅依靠一兩次的投機或者好運氣完成翻盤。雖然當時把握住機會的是少數人,把握並能堅持下去的則是少數中的少數,也就是我們能叫出名字的這幾位。

個人價值觀的形成,行為模式的確認都需要從點滴的小事開始積累。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手中的學業,平凡的工作,都是我們追逐夢想的起點。


一個普通人如果想變得不平庸

我覺得只要找到自己的優勢或者天賦

並把優勢or天賦發揮到極致就可以

你不需要什麼都會

也不需要花那麼多精力去彌補短板

你就可以做到很厲害

我覺得我在營銷上有優勢有天賦

所以我死磕營銷

將優勢發揮到最大

但我還有很多方面不可以

我也沒想著把自己變成全能

所以短板的地方,我會找人去做

在我看來

我沒有優勢的地方我去努力

遠不如我找到這方面有天賦的人

把事情交給他們做來的划算

我可能需要付出80分的努力

才能做到60分的成績

而對的人

卻只需要付出60分的努力

就能做到90分的成績

但這個世界還有很多很多人

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優勢or天賦在哪

所以終其一生

他們過得迷茫且辛苦


普通人想逆天改命,這3點,缺一不可!

經常有人問,現在這個社會,普通家庭的孩子,怎麼做,才能真正的逆襲?

說實話,這個問題,可能每個人都能說上幾句。

家庭?運氣?能力?貴人?機會?

......

1、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對於如何逆襲這事,也是如此。

老話說,大富靠命、中富靠運、小富靠勤。

某種程度上,事實確實如此。

想發點小財,只要你足夠勤奮,就不難做到。

但真想有所成就,時代機遇、個人命運、自身能力。

三者缺一不可!

摩天大樓,不是一個人能完成的。

設計師重要,但畫圖紙的、搬磚的、扛水泥的,少了誰都不行!

第一、個人命運。

坦白的講,出生在什麼家庭,對一生的影響,確實是很大的。

很多人,奮鬥了一輩子,可能連別人的起點都趕不上。

有個朋友,我們還在迷茫找工作時,家裡給他安排了個管理的職位。

做了半年,自己成立公司。

他父親常年做生意,不少人都給他兒子牽線搭橋。

後來,跟一個條件差不多的妹子結婚。

兩個家庭的資源,匯聚在一起,全部用在了孫子身上。

所以啊,你說普通人的孩子,怎麼跟這種家庭培養出來的孩子競爭?

父母的高度,決定孩子的起點。

家庭背景,決定一個人的下限。

正如前段時間,討論熱烈的一個話題,我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輸給你十年寒窗!

經濟越發達,馬太效應越明顯。

窮人,再不努力的話,過個幾十年,想跨越階層,比登天還難!

第二、時代機遇。

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上天。

很多時候,成功不是單靠個人努力,時代發展帶來的機遇,才是最重要的。

不信?

你看看現在商界大佬,哪個不是如此。

A馬雲,阿里能成功,趕上了國家加入世貿的契機。

經濟全球化,給電商帶來了飛躍的發展。

看看今年吧,就知道影響有多大了!

B雷軍,小米的成功,趕上了PC端向移動端的過渡。

小米成立時,很多人還在用老式手機,市場上也到處都是賣雜牌機的。

但更換智能機的需求,已經勢不可擋。

市場上,急需一個質量還行,價格適中的品牌來滿足。

C百度,這算反面例子了。

百度的盈利模式很簡單,搜索是根基,然後靠賣廣告賺錢。

可是,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後,到處都是搜索入口。

百度的市值,也只能被阿里和騰訊遠遠的甩開了!

當然,大富大貴,一定要趕上時代機遇才行。

可你讓馬雲這種人,就算現在來創業,賺個幾千萬、上億的資產,也還是很容易的!

第三、自身能力。

就算家庭有實力,也趕上了好時代,但自身能力不足,也不可能有多大的成就。

很多人,抱怨自己有多難,那你可以看看董明珠的經歷。

1984年,家庭出現意外,丈夫因病去世。

此時,兒子才兩歲,今後怎麼辦?

36歲的她,毅然辭掉南京的工作,南下廣東打工。

有次,到珠海替朋友辦事,她認為這裡環境不錯,準備這在找工作。

應聘到當時名為海利空調器廠的格力電器,成了一名基層業務員。

那時的她,根本不懂銷售,但靠著粗暴的手段,追前任留下的42萬元債款。

這事,成為大家議論的焦點。

後來,幾乎靠著她一人之力,幫助格力開拓市場,一步步成為空調霸主。

當然了,她個人職位也從小員工,變成經理、總裁、董事長!

一個女人,做到如此,中間的艱辛,恐怕只有她自己知道。

任何成功,都沒有容易二字。

人生就是這樣,安逸慣了,會讓你失去生存的能力,更別想在殘酷的競爭中脫穎而出了。

反而是長期在充滿挑戰工作下的人,不管是能力,還是面對生活的態度,都能被磨鍊出來。

老虎,在野外是猛獸。

圈養在動物園,只能成為玩物!

2、普通人真想翻身,有一番成就,方法和心法,都要會才行。

什麼是方法?

外面看得到的東西,比如,做自媒體的,選題、素材、排版、標題......

什麼是心法?

沒閱讀,還要堅持嗎?帶節奏還是傳播正能量?別人收益很高,自己卻少得可憐怎麼辦?

方法好學,心法難悟。

你可以看下,隨便一個年入100萬的,一定是方法和心法都練到了一定級別。

你看到別人賺錢,跟著去模仿,為什麼沒賺到?

只看到了外在的方法,卻沒領悟到內在的心法啊!

心法哪裡來?

沒捷徑,只有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一次次被打臉後,慢慢悟出來的!

3、想出人頭地,一定要做到兩件事,忍和狠。

什麼是忍?

學學韓信,就算受胯下之辱,也是風平浪靜。

要是他當時忍不了,可能就被小混混幹掉了,有再大的理想也白搭。

什麼是狠?

只要看到發財的機會,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定要勇敢的抓住。

就算是坑,也別怕。

你見過一帆風順的有錢人嗎?

世上沒有救世主,你能依靠的,永遠只有自己。

為什麼會痛苦?

對自身無能的憤怒唄!

任何時候,不要想著別人的幫助,要做好最壞的打算。

靠自己,究竟能不能混出個名堂!

改變命運最粗暴,卻很有效的方式,就是換個圈子,換個環境。

很多時候,賺錢難,不是你的能力多差,就是沒看過,別人怎麼賺錢的而已。

見識過了,跟著模仿就行了啊。

都是一個腦袋兩個胳膊,能差多少?

別人一年賺100萬,跟著做,賺30萬不難吧!

4、努力的方向,比努力本身重要100倍。

心裡一定要明白,不是所有努力,都有結果。

鐵棒,能磨成針。

木棒,只能磨成棒槌!

小縣城,一個月掙2000塊。

同樣的人,去一線城市,馬上變成一個月掙5000塊!

拉開人和人差距的,不是起點,而是轉折點。

就像打牌,手中拿到什麼牌,改變不了。

但牛逼的人,能通過改變出牌的順序和方式,把一手爛牌打好!

既然一無所有,與其抱怨,不如享受白手起家的快感!


不難,只要目標明確有切實可行的方法,三年不行就五年,五年不行就十年,哪怕不能跨越階級我相信你會在這奮鬥的過程中收穫很多意想不到的東西和經驗

人最怕的就是在還沒開始為目標努力的時候就開始不斷的暗示自己這好難呀,怎麼可能會成功呢,然後網上來提問,然後聽很多普通人大談跨越階級有多難多難,機會有多渺小,其實向一群普通的人請教成功的可能性這是最消極的行為


如果說是現在2020年開始,普通人有什麼逆襲的辦法。我會說微乎其微,大概率沒多少了。

逆襲的前提是,你有對比其他人之外的特長,可以是顏值,可以是高考TOP級別的考上國內乃至全球的TOP。但如果你僅僅是一個普通人,平平無奇,那基本沒有特別的機會。

首先要明白一個問題,那就是暴富跟跨越階層是兩回事。舉個簡單的例子,某網紅主播一年收入百萬,但因為自身文化水平等原因,也因為每天需要高強度直播,人際關係簡單,你覺得他跨越階層了嗎?其實沒有,當他被新一批主播替代的時候,或者他因為自身文化水平在合約上吃虧的時候,他其實一直有一個天花板存在,而這個天花板,普通人即便有錢,也很難跨越的,這才是階層的表現。這就好比,很多人都在說的當官怎麼怎麼不好,公務員如何如何難做,但你看,疫情一來,誰是最穩的?開個店,哪怕你有百來萬投資,消防,安全,供電等等,哪個地方不需要去打點一下?普通人的階層,最麻煩的地方就是,自身哪怕有錢,甚至有錢了做正規的行業,依然會被別人卡脖子。

所以,現在暴富可能可以,跨越階層,那不是光有錢就可以的。需要的就是積累,腳踏實地點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