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知道的農村,只是比城市裡窮一些。學生也能上得起學。只要孩子願意讀書,幾乎每個家庭都會讓孩子一直讀下去。

如果寒門知道學習的重要性,家長把孩子的教育放在首位,天資聰穎的孩子基本上都會考上大學。

只不過,很多家長認為賺錢更重要,讓孩子早早輟學出門打工;很多家長寧願玩手機遊戲玩麻將賭博,也不願意多陪孩子學習。

窮,不是缺錢,而是缺思想。


窮人!你的競爭對手是誰?

窮人本想通過教育改變命運,但是讓窮人無路可走的不是「富二代和官二代」,而是「學二代」。

你可以一夜之間超越富二代,例如中彩票,也可以一代人超越官二代,但是你用幾代人都無法超越學二代。

真正堵死窮人躍遷階層的不是富二代和官二代,而是學二代。富二代和官二代比較熱衷移民,你跟他們不再一個平台上競爭,跟你在同一個平台上競爭的是學二代。

什麼是學二代?

網上有這樣一篇文章《高曉松到底有著怎樣的家庭背景》 1969年,高曉松出生於北京市清華大學裡的清華大院,顯然這裡是中國最有知識味道的大院。住在這個院里的好處就是,當他有什麼問題的時候,父母給寫了一紙條,讓去找誰誰誰,而這個誰誰誰就是周圍住著的各學界的泰斗級人物。據他在節目里透露,他當時的隔壁鄰居都是開國大將,國家級院士之流。 高曉松爺爺。高景德, 曾任清華大學的校長、電機工程專家、電機工程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奶奶:姜惠茹,網路上幾乎沒有她的資料。 外公:張維,深圳大學的創辦者,世界工程師協會聯合會副主席,是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的雙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學院外籍院士,他是中國著名力學家、教育家,是推廣輕型薄殼結構和普及殼體理論的倡導者之一。 外婆:陸士嘉,著名流體力學家,是世界流體力學權威普朗特教授唯一的女學生、中國籍留學生、博士生。是北京航空學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前身)的籌建人之一,創立了中國第一個空氣動力學專業,為發展中國力學事業和培養航空工業的科技人才作出了貢獻。 爸爸:高立人,清華大學教授. 媽媽:張克群,著名的建築學家,國家一級註冊建築師,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的學生。 外舅公:施今墨,著名的中醫臨床家、教育家、改革家,北京四大名醫之一。 舅舅:1953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無線電工程系。歷任清華大學副教授、教授、無線電電子學系主任,電子物理與器件教材編委會第一、二屆主任委員,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信息技術領域專家委員會首席專家。從事電子物理與器件學科的教學和研究工作。 高曉松1988年考入了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但是中途退學進了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研究生預備班學習。雖然高曉松的學歷並沒有非常的高,但是能考入清華大學想來學習成績也不會差。比較讓人難以想到的是,高曉松的家世是非常顯著,甚至直言在他們家碩士都算「文盲」。 高曉松的母親,張克群,是清華大學畢業的學生,還師從中國著名建築學家和建築教育家梁思成。原清華大學的教授,是國家一級註冊建築師,雖然現在退休了,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非常的優秀的。從清華大學畢業後張克群一直在從事建築設計實驗,很有才氣,編著了很多作品。 高曉松的外公,張維,是深圳大學的首任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學院外籍院士。就這幾個身份,隨便哪個都讓人佩服。在科學研究方面,張維在圓環殼方面做出了系統的開創性的研究工作,還有很多科研成就,讓人不得不佩服。 高曉松的外婆,陸士嘉,是北京航空學院的籌建者之一,同時也是世界流體力學權威普朗特教授唯一的中國籍博士。她的個人成就也是讓人欽佩,她的學術論著《流體力學概論》為中國的航空事業作出了卓著的成就,在學術理論上、實驗室的建設上陸士嘉博士都有自己非常顯著的成就。 高曉松的舅舅,張克潛,也是畢業於清華大學,現在是清華大學的教授兼博導。在學術上有自己的成就,作出了很多貢獻。發表的科技論文就達到85篇之多,在微波電子學、聲學顯微鏡、光導波等等學術研究上都有創新性的研究成果。拿過很多的國家獎項,科研類的,教學類的都有,很優秀。 高曉松的外舅公,施今墨,是中國近代中醫臨床家、教育家、改革家,被譽為「北京四大名醫」之一。在政治上蒙在醫學上都有非常高的貢獻。高曉松的家世當真是非常顯著的,父親也是教授級別的,自己的妹妹也是有著博士的學位。

當你寫論文遇到問題的時候你去諮詢誰?

學二代的父母可以輕鬆動用自己的資源,包括硬體資源即設備,軟體資源人脈。幫助孩子完成一篇高質量的論文,給孩子鋪路。你呢?這些優勢富二代和官二代跟你一樣,都沒有,都需要靠自己的努力。

最近我們看到多起學術造假,即博士父母動用單位的科研設備幫助小學/初中的孩子完成《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解讀「寒門再難出貴子」

netkiller:解讀「寒門再難出貴子」?

zhuanlan.zhihu.com圖標

什麼是寒門?

「寒門」在古代是指不掌握政治資源「庶族」,「庶族」是相對於「士族」而言,他們並不是貧民,而是殷實的家庭,俗稱地主,員外。例如明朝的沈萬三。

我們在影視作品中常常聽到皇帝將某人貶為庶民,是剝奪政治權利終身,開除公職的意思。

你可以想像進京趕考,從廣州徒步到北京,一路車馬,人吃馬喂,住店,要多少錢,什麼樣的家庭能支付這筆費用。

在古代能做到半耕伴讀的家庭都是大家族,要考取功名,家中必須有足夠的書籍,對於普通家庭,讀書就意味著失去了一個勞動力。

我在廣東這邊看到很多民居,客家圍屋,這些家族的特點就是祠堂邊上有個私塾(記得是葉挺故居)。

所以當今社會的寒門就是沒有掌握政治資源的中產階級。例如王思聰,可以稱他為寒門子弟。我是不配自稱寒門,你呢?

所以多人把寒門理解成了貧窮家庭,這是錯誤的。

netkiller:為什麼我們的家鄉如此貧困??

zhuanlan.zhihu.com圖標

寒門再難出貴子?

寒門出貴子,在古代是指當官。即使是國土面積最大,需要官員最多的清朝,通過科舉改變命運的人也屈指可數。每次科舉錄用人數也不過 500 人左右,並不長每年都有一次科舉考試。即使當了官更多是外放一個七品縣令而已。

在古代當官有兩條職業通道,文官和武官。

文官集團通常都是士族把持,極少數寒門才能進入。庶族看到了武官這個通道,因為士族不願拿生命冒險,所以他們不做武官。當庶族武官集團逐漸龐大後就可以跟文官集團抗衡,甚至佐佑朝廷。在和平時期武官的晉陞是極難的,所以歷代戰亂都是庶族躍遷至士族最好的機會。

同理,從「民國」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這段時間是寒門翻身的絕佳機會,無數的庶族出身孩子走了參軍這條路進入「黃埔軍校」和「講武堂」,雖然「講武堂」有個別出身底層的孩子,但佔比可以真的太小,更多都是富庶家庭的孩子。49年以後進入和平時期,只保留了高考一條通道,一個普通公務猿升遷到縣長,不犯任何錯誤,也需要十幾年,且競爭非常激烈。

科舉制度不過是一種恩賜,是一種上層階級的統治下層的一種手段,作用在於鞏固統治。文憑不過是學費的收據,並不是進入上層上社會的入場卷。無論哪個時代只有戰亂最容易寒門出貴子,一旦進入和平時期,以士族為首的集團就會堵死各種渠道,以維護自身集團的利益。

現代社會不只有當官一條出路,古代社會結構:士農工商,如今:士商工農。所以「商」 是不錯的出路。每個時代都有它的風口,想改變社會階層,只需追逐風口。

我是2000年來深圳,見證了深圳20年,我想很多人跟我一樣,機會擺在面前,卻看不到。

netkiller:為什麼有些城市一到雨季就會出現內澇??

zhuanlan.zhihu.com圖標

社會階層原本就是可上,可下的。

在古代農耕社會講究多子多福,家庭人口就是勞動力,孩子成人後要分家,每次分家家族資產就會縮水。所以富不過三代。

窮人只要多生育,家庭人口增加,勞動力增加,很快就能積累起財富。這需要過程,至少需要三代人。

很多人太急於求成了,還沒有成為中產就想成為富人。人家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輕易輸給你的十年寒窗苦讀。

十年寒窗苦讀,你除了有一張學費收據,還有什麼?

netkiller:讀書無用論,為什麼你讀了那麼多數依然沒有改變命運??

zhuanlan.zhihu.com圖標

焦慮的根源

你不成功就會很慘。

美國的社會是橄欖型社會,兩頭小,中間大。你不努力也沒關係,生來就是中產,一中國人的勤勞程度,至少不會跌倒流浪漢階層。在美國一個藍領工人薪資不低,他下了班換身西裝就可以去高檔場所消費,過體面的生活。

中國是一個金字塔型社會,社會階層是流動的,你只要稍加停頓,可能會滑落到下層。所以你要拼勁全力,壓上所有資源,爭取保證現有的階層,然後再臨終前把下一代一手推到上一層。所以中國人要拼勁權利,賭8博一般將大量資源壓在孩子的身上。

中國還要維持人口紅利,不太可能轉型成橄欖型社會。說多了容易被禁言:)

最沒有安全感的那群人,就是靠教育躍遷階層的那些人。

例如父母都是大學教授,他們的孩子考不上大學怎麼辦?這就意味著他們下一代滑落階層了。

即使他考上了大學,能力不行怎麼辦?有了上層社會通行證(學歷),但是接下來他無法生存在哪個階層。我身邊好多父母,他們的孩子都30-40歲了,還在為孩子操心,他們的孩子是沒救了,只能寄託孫子,孫女了。

還有公務猿家庭,尤其是基層公務猿,他們也非常焦慮,即沒有資源,也沒有資本。他們的孩子最容易跌落階層。為什麼北京孩子考清華北大比外省容易,這是公務猿們唯一能給他們孩子爭取的資源。

對於城市的外來人口,他們用一生奮鬥就是想留在城市,他們孩子是否還能依然留在城市,他們已經沒有退路了。

實施證明很多時候,多數情況是孩子無法重現父母輝煌。更多是平淡無奇,活在父母的陰影下。所以資本家也焦慮,他們焦慮孩子無法掌控留給他們的財富。不過不用擔心,現在有各種理財和家族信託,總結了身邊很多富二代,發現只要他們不去創業開公司和賭博,他們的財富可能花不完,我認識的幾個人中家教還是很嚴的,都沒有不良惡習。

最焦慮的那些人是他們的孩子無法維持在父母現在所處的階層,很可能將來孩子會下沉到社會底層。

對自己孩子有信心的家長,並不會焦慮,例如王健林。

netkiller:是什麼限制了我們的想像力??

zhuanlan.zhihu.com圖標

只有成功才能抵禦風險

中國人的奮鬥的路上,充滿了荊棘和風險。稍有不慎就能把你打回原形,例如生病。

只有成功才有安全感

錢不是萬能的,但是他能解決很多問題,減少你的煩惱。

窮人改變階層有幾種方式:上學,婚姻,創業,移民。

如果這四種方式打出組合拳,成功幾率更大。僅僅佔有單獨一項,舉步維艱:

上學:上學不能改變階層,只能讓你掌握一種勞動工具「知識」,這與開挖機一樣的,並無高低之分,上學能改變你的工作環境,從工地到辦公室。從露天到空調房。上學不能讓你拿高薪,薪水的高低取決於崗位的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學習分成三個階段,1學習知識,2 運用知識,3 創造知識。僅僅會運用知識你只能保住你現有的階層,不能躍遷階層。創造知識可以躍遷階層。

婚姻:取的好,嫁的好,不用多說。

創業:風險與收益並存,成功率 1%,個體不算創業,個體戶是給自己打工。

移民:移民到發達國家,做有尊嚴的藍領。

netkiller:東北人(醬)在洛杉磯(為什麼如此火爆)?

zhuanlan.zhihu.com圖標

現在我們說寒門出貴子難,說的倒不是寒門窮到沒錢給孩子交學費,供孩子上學。特別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即便是寒門裡的家長也產生了樸素的觀念「知識改變命運」。那麼難在哪呢,我認為恰恰是寒門幾乎只能給孩子提供單一的發展渠道即中考高考,換句話說承擔不起試錯成本。

要知道成為貴子的路不是一帆風順的,寒門家的孩子可能就會在路上被擊垮而一蹶不振。舉個簡單的例子,寒門之子如果因為年幼無知沒有好好學習而考上了大專,那基本上等同於命運給他關上了許多扇門。但如果出生於富貴家庭,可以選擇在大專最後一年去英國讀本科,再順道考一個研究生,這樣一來,第一學歷也變為英國本科,再碩士學成歸國,又是一條好漢。就算你再怎麼說英國一年制碩士是水碩,那也比國內大專強的不是一星半點吧。

這就是寒門之子通常缺少的「重來的機會」。


就像曾經北京高考狀元採訪說的那樣,父母學歷比較高,越能給孩子很好的教育。其他還有興趣愛好的培養,人生觀念的傳遞等等,孩子時時刻刻被愛包圍,即使快要走上墮落的邊緣,在父母的監督與嚴格要求下也能挽回。父母的氣度與眼界也能潛移默化地傳遞給孩子,見過識廣,興趣豐富,眾多因素助推孩子「高分高能」,較容易成為「佼佼者」。父母能給予學業上的幫助,比如輔導課程,即使自己做不了也可以花重金去找很多興趣班,提高班,孩子快樂童年,衣食無憂,不會自卑,很少迷茫。很大一部分人是走上被父母設定好的人生道路。

相比之下家庭一般或是出身農村的孩子,享受不到這樣的條件,他們多的還是自己艱辛探索的過程,寒門貴子也能金榜題名,但是會費不少力,相比前者非常不容易。甚至在某些方面觀念有些偏激,其實都與家庭有關。不過通過他們自己的努力,能夠讓自己更加堅韌,抗壓能力也會相對比較強。

寒門出貴子是越來越難的,寒門貴子們通過自己的奮鬥立足社會,擁有一定的社會地位,他們觀念的改變,會影響到他們的後代,能縮小些這樣的差距。


寒門難出貴子,這是真的

我剛剛和我媽吵了一架,理由是我打算在某網站報課,優惠時間很短,過了優惠期漲價,我打算讓我媽先報課,可是她說先看看,可是這個課對我來說很重要,但家裡沒有錢去報課

父母是農民,不幹活就意味著沒有收入來源,供我讀書已經不容易了,我從小到大沒去過遠門,火車也僅僅坐過兩次,還是我去看病,去的是很近的城市,家住農村,中考後只能在其他學生去旅遊時候待在家,各種名勝古迹我只能在網上看看,因為家裡沒有閑錢去旅遊,

好在我家在農村算是思想比較好的,最起碼可以供我讀書,我們村子有太多太多的孩子年紀輕輕去輟學,一部分是家長的思想匱乏,一部分是沒有錢去另外補課,孩子就會更加墮落

為什麼要補課呢,我在一個貧困縣,小學初中都是農村,師資特別差,在我們縣,每一個小孩都補課,為什麼,因為有些老師能力不足,有些老師課只講一半,另外一半在補課班講,我們不得不去補課,家長只會聽老師的話,從來不懂得反抗,在我上過的初中,很多老師都是去混日子的,沒有教學,自己就管管後勤,校長因為要退休了,想當一個老好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農村如此,城市也是一樣。我以前讀的高中,是市裡的重點高中,其實就是稍微好一點的高中罷了,市裡一共就2所高中,我們的高中,各種實驗從來不做,器材老舊得要命,老師良莠不齊,個個都補課,我們學生也見怪不怪了,好在高中老師素質好一點,沒有說不去補課就不好好講的情況,不像是初中,初中老師沒有幾個是好的,個個都是偏心的

回歸正題,城裡孩子的家長工作要好一點,在我們眼裡,父母是老師就已經是很好的工作了,他們從小就學習各種的東西,去旅遊什麼的,見識比我們多的多,而農村孩子從小就被灌輸讀書什麼用都沒有的思想,還有部分是家中經濟條件不好的

補課在我們這裡特別猖狂,很多孩子補課費用是全家收入的一大半,孩子也累,家長也累,但是沒有辦法啊,真的是沒有好的老師,好的老師都去更大的城市了,心累…

我們市的重點高中的一本也就180多名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