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网上对张鹏老师的课大度赞赏,不知道他讲课有哪些特点。


其实这个问题摆在我面前已经很久了,一直没好意思回答,因为总会有一种「王婆卖瓜,自问自答「的嫌疑。直到今天夫人看到,说你还是去答一下吧,否则大家可能以为你没有优点…正好今晚没课了,试著聊一聊吧,可能略有偏题,因为我其实并不太知道自己有哪些优点,缺点倒是可以聊很久。不过读完之后,相信大概就能理解我的上课模式。

今年是我正式站在讲台上的第十一个年头。而对教书这件事的理解,我整个人应该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关键点

1. 初中至高中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当年我初中的学校是以切磋武艺闻名的,当然武艺高强的同学会勇攀高峰与外校同学组织武林大会切磋。即使如此老师们依然没有放弃,尽力的保证了教学环境,并十分负责的完成了讲授,并没有因为生源质量相对较差而放弃任何一个人,也没有因为很多人听不懂就舍弃掉某些内容。那一届我考出了校史最好的成绩。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环境的力量,也是我对「教师」这个职业认识的第一来源——无论学生程度如何,考试是客观的。一节课中总有一部分内容为了满分而生。我从不逼迫任何人学习,但只要你想学,我就会付出一切来帮你。

中考运气不错,考入了当地排名还算可以的学校。入学第一天师生见面,我的班主任(英语老师)就震碎了我的三观。当年的她意气风发,英国留学多年归来,从课堂到班会基本没用一句中文。而更令我震惊的是我周围的同学们竟然大都可以对答如流…这对于年幼的我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很快我就发现老师们的讲授方式和初中完全不同,语文老师(也是我后面两年的班主任)从不局限于课本,更多的是介绍文化背景与语文素养。《史记》、《资治通鉴》的典故信手拈来,历史人物的事迹如数家珍。数学老师常年在课堂上疯狂的一题多解与多题一解,无数解法也并不局限于高中所学(这就是我在课上所说的其实大部分的高中所谓「二级结论」我都曾经听闻过,可惜都还给了老师们,惭愧…)。物理老师(同时负责物理竞赛)看著疯狂记笔记的我们,操著浓重的东北腔说「别写,昂,写没用。听,昂,学物理讲究的是方法」,另一位物理老师在课上疯狂安利的《物理学史》给我的课余生活提供了无数的趣味,至今我仍然记得她说的「再牛的物理学家,他也首先是个人」。而对现在的我造成影响最大的应该是生物老师(毕竟我也教生物)。在高中学习生物的两年中,我们基本没有打开过生物课本,更多的是以校本教材和自编讲义作为核心。多年之后回想起当时,发现自己相当于学习了一本老师精简之后的《普通生物学》(在此诚挚推荐学有余力的高一高二考生读一下陈阅增老师的普生)。从现象到本质,从理论到实践,没有任何内容是以「背诵」作为学习基础,而更多的是探究和理解。当机理被一定程度的解释,其实问题也就迎刃而解。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知识的力量,也就形成了我现在的教学观——在高中生水平之上,尽可能的把本质讲清楚,哪怕只有一点点也好,让生物尽可能脱离背诵,让生物尽可能回到理科状态。

2. 2014年左右

09年一脚踏入这个行当,12年进入一家大机构,曾经的我就像那个「学写一二三」的孩子一样恨不得高呼「吾得矣」。感觉高中生物不过尔尔,自己也经历过不思进取的时光。直到14年左右是一个学生「教育」了我。当时我在海淀黄庄、大钟寺附近带班,熟悉这两个地名的人应该对北京市海淀区的整体教学质量不陌生。班里的孩子大都来自人大附、北大附、清华附等名校。一次一个人大附的姑娘怯生生的问我「张老师你觉得这个题的完整背景是什么?命题人的命题角度在哪?想设置的坑是不是这个?还能不能设置另外的XX坑?这个题和之前有一个题是不是背景是有相关性?和另一个题的考察角度是不是很类似?」死亡连问让我焦头烂额,冷汗直冒。深入交流后了解到了顶级名校的讲授逻辑,顿时感觉自己之前把教学这件事想像的太过简单。这是我第一次开始思考何为教育资源的差异,教育资源不是简单的「经费」和「教室」,教育资源中最核心的是「人」,最重要的是」理念「。同时也使我重新开始审视自己。时至今日自我介绍时我仍然只敢说自己是个「教书的」,鞭策自己别对不起学生口中那一句句的「张老师」。

3. 2016年至今

2015年底查出身体抱恙,遂离职准备手术。手术之后开启了自己的线上教育之路(至少不用跑教学点,我就这么点志气...)。志得意满的我第一节课就被喷的体无完肤,只是因为我讲了dNTP…时至今日我还记得满屏幕弹幕的骂声,包括「没听过」「超纲了」「老师瞎TM讲」「垃圾老师」「这东西不考老师别浪费时间」「退钱」等等。我当时的疑惑来自两点,一是在我认为在高中的知识范畴内,dNTP绝对不算超纲内容;二是退一万步,难道应对高考要求的知识是不需要补充的么?然而这只是开始,载体/通道蛋白的区别;DNA的3、5末端及应用;冈崎片段;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协同转运机制;竞争性抑制与非竞争性抑制、遗传学第三定律…一个又一个点,一次又一次被喷。那可能是我教书生涯里最灰暗的一段时间,每天处于极度的自我否定中。直到2016年新课标I大题直接考到了dNTP。需要声明的是,我从来没有觉得这是自己压到了题,也并没有用这个点做过什么所谓的宣传,因为作为一个老师我内心里非常清楚,高考考察的是学生在考场上短时间内接受信息并完成解答的能力,而我提供的只是一个更大的范围,恰好在那一年命中了题目,这一切都只是「意外」而已。但这件事很大程度的激励了我继续在这个行业里坚持下去。随著一年又一年的真题和模拟题的出现,我坚定了自己的观点——现代生物学考察角度一定会越来越深入,背景必然逐渐加深(这一点在新高考中体现的尤其明显)。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适当加入一些机理性和本质性的拓展内容,适度提升生物学素养,有助于生物学思维的培养和答题能力的提升。

就这样,我撑到了现在。

过去这些年,我听到了太多次「生物书全背下来,高考就没问题了」;听到了太多次「不用管为什么,你就这么记」;听到了太多次「这个题太难了,就别管了」。应试教育指挥棒之下一切学习行为都具有强目的性,我自己也是这个指挥棒下的一员,我也从未否定过任何的学习方式。但我仍然坚信求知欲是人类最基本的欲望。对于事物的理解和思考,远大于对于事物的机械性复述。建立在「数理化地」四门理科基础之上的生物学并非文科,除了一些「野题」之外的大部分生物题目也都具有内在机理和逻辑。生物是认识世界的一把钥匙,生物成绩高只是「学习能力强」的一个副产品而已。诚然我并不是什么高考的成功者,高考成绩也没有拔尖,排名也并不出众,211本硕顶多也就是知乎均线以下,和同事比较学历学校常年自卑…但我的学生中也有不少清北、985、211(其实大部分都是他们自己厉害,和我并没有什么本质关系哈哈)。也许有人会说分数才是硬道理,但真的没必要先天将素养和分数对立。能力和素养确实是奢侈品,但他们绝对不是没有意义的奢侈品,也绝对没有奢侈到我们可以弃之不顾。确实,对于大部分不从事生物相关专业的人来讲,高中的生物学知识只不过是个工具而已,他们高考后可能一两个月就会忘记。但是在求学过程中渗透的精神,会影响他们一生,会让他们不成为反智主义者,会让他们尽量避免被收智商税,会让他们明白「什么叫学习」。这些,才是教育的意义,不是么?

当我看到央视《高考》纪录片里无限次狂念一个英文单词以期背下来它的孩子时,除了心有不忍,我万分感谢在我十七八岁的年纪里,有一群老师闪耀著光芒告诉我「世界很大」

谨以此文,感谢我生命中出现的每一位老师,谢谢你们

祝我今年参加高考的学生们一帆风顺,前程似锦

P.S其实写著写著我就预感,可能会有一些不同的意见。如我课前聊天经常说的,我姑且说之大家姑且听之,一家之言,仅此而已


不请自来,关于鹏课嘛,我自己想对鹏哥说的话:谢谢您的坚持,让在有著教育差异的小县也能一睹一门学科的精妙之处,您总是感谢我们坚持下来,可我更想感谢您,一直坚持下来不被传统接受的观点,您也承受了许多不应该存在的非议,学以致用,创造素质教育的空间,感谢您为这喧闹的教育界开辟了小小的天地,为这功利的教育界守住了应该有的底线。

我能感受到他这些年讲课的进步,他终于在2020年的课程里面,把要传达的教育理念和思维方式展现得淋漓尽致,正如我前文所说,他在努力创造素质教育的空间,不遗余力的把生物学的本质讲与你听,你会无意中把他讲的思维方式,生物学逻辑运用在你的解题中,甚至运用在生活中,与他的交流我感到很放松,也能够通过他的一席话语找到自我,很感恩能遇到这样的老师,与乐学高考李政老师一样,都是一个很用心在做教育,用心在育人。

他也是一个改变我教学方式的人,在他的课堂上,你终于感觉到这些知识,概念不再是死的,是有鲜活的生命的,和数学一样,也是有机统一的整体。(你会颠覆对学习的认知)

鹏哥能带给你的绝不仅仅是生物89+,他还会在你迷茫的时候,找不到方向的时候,让你自己去思考你未来的发展方向,他看人也很毒(看得准),基本上能明白你心里在想啥,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咨询鹏哥,只要你是个学生,他都来者不拒,因为他是一个老师。

鹏哥,你不用在意别人对你恶意的评价还是同行对您的谩骂,因为事实会证明一切。

P.S.听鹏课你一定要注意的点:思路很重要,如果你的学校老师是很死板的那种,建议放弃,鹏课的体系是最完善了,这种体系可以指导学大学只是,如果学校老师的授课逻辑与鹏课有冲突,建议丢掉,做题时,不要盲目相信解析,因为1.解析的逻辑有很大的漏洞,2.解析容易在逻辑上绕弯子。感谢鹏课,守住了网课圈的一片净土。

感谢鹏课,感谢相遇

一位2015届高考考生。


课程时长120分钟不下课 在空调房内讲课汗流浃背 语句之间连接严丝合缝整堂课没有1秒钟口齿不清和结巴的情况...

这只是我个人被鹏哥惊艳到的地方 其他方面自不必多说

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猿辅导试听一下 相信你们会有与我一样的感触的


看见鹏鹏的回答我就不请自来了。

我是张鹏老师带了蛮久的学生了,

从张鹏老师在乐学高考的2018我就有听过张鹏老师的课,2019年(应届)在猿辅导跟了一年,收货颇丰。

虽然最后高考我的理综整体失利,但就之前的各次考试而言,我的生物能稳定在80分左右。 我应该属于成绩还不错的学生,并且张鹏老师是我生物提升的最大帮助。

因此我觉得我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

就教书而言,我听网课很多很多年了,应该是初中就接触网课(是猿辅导的最老一批用户)

而高中生物也听过很多老师,

德叔,煜姐,路菲老师,冯博老师,小豹老师,鹏鹏老师,这几位名师的课我都是有听过的。

这几位可能是说就是目前(或许)网课比较主流的几位老师了。

但就我而言,张鹏老师就是里面最优秀的那一个,没有之一。

张鹏老师他对于课堂节奏的把控极好,

或许有些人会觉得语速快,但其实认真听,会觉得很完美的恰到好处。毕竟「人的思考速度永远比语速更快」。

张鹏老师对知识体系的构建也很完整,很独特。

我记得最开始的天脉神剑系列就是鹏鹏的开创,而2019年我经历的总复习,又是一套另起炉灶的开创。

张鹏老师会用一些全新的思考方式以及逻辑角度来带我们去理解生物这门学科,理解生物里面内在的逻辑与规律。真的很难得。

至于课堂内容,鹏鹏老师重点讲的全,并且会拓展大量的额外知识,有的时候做题目发现有些奇怪的东西鹏鹏都讲过 比如有一个脂代谢多消耗氧气的题目,我是真的印象深刻。

其实张鹏老师对我最大的帮助其实不是学习生物,而是说张鹏老师改变了很多我的认知观念。

张鹏老师最有趣的就是他的课前十分钟

鹏鹏他会在上课前十分钟进入教室,跟我们聊聊天,聊聊他对一些事物的看法。很多来自张鹏老师的认知,改变了我的认知。

更多的认知改变是在课堂上的点滴,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 是鹏鹏给2019年元素化合物学习的PPT的首页。(我记得是的)

那个时候他的授课,和这句话给了我很多思考。其实学习和很多事物都不是那么需要技巧的,面对生物学习往往都是「大巧不工」,理解逻辑,理解思考方式,深刻的理解往往能解决也大多数问题。

另外就是看见他面对自己课程的一次又一次解构与重塑,某些完美主义精神对我的打动也很大。

还有很多很多吧。

张鹏老师真的帮助了我很多很多,

我很认真的说,他是我二十年生命以来,除我父母以外,对我影响和帮助最大的人。

很感谢相遇。

虽然之后很难再有很多交集,但美好和尊敬总会在我心中永存。

真的很希望

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到这个很优秀很优秀的老师。

以上,就是我想说的全部内容,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从18年6月鹏哥在猿辅导讲授生物串讲的课程之后,就深深爱上了鹏哥的课。在知识外,鹏哥总能120分钟不打嗝理清一章书或一道题的内在逻辑,将题目或者书的内容知识串联起来。这也是我最需要的,告诉我面对怎么思考,从哪里思考而不是把问题背下来。

永远记得鹏哥最后一节课给我们高考之前做的视频中的一段话:

"感谢高考,让我平凡如斯的人生,也曾如此闪亮!"

(附上视频)

鹏哥超燃混剪仙人掌脉动的视频 · 442 播放


不请自来了

是鹏哥从刚到猿辅导就带的第一批,第一次认识是在胖婶的系统班,中间的某一节是鹏哥上的,当堂,,,真的是被震撼了,逻辑清晰条理明彻,所有的点都顺的一马平川,他讲的逻辑,在我听过的老师里,是顶流(除了他,就是政哥和陈sir,高三时期的救命法宝)。其实现在很多网课老师良莠不齐,一些打著自己很厉害学生也很nb的也大有人在,可鹏哥不会这样,他的好都是在对比中一点一点被我get的。

别的不说,网课的老师,能把话说明白点的就很少,大部分老师,包括一些语文老师,都有上言不接下语的,但鹏哥不会。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