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家言

一字王,清代以前爵位封號以封地命名,所以根據漢語言的傳統與習慣,可以用單字簡稱的地區都比較大,一字王的封地通常比較大,比如秦王、齊王、梁王,吳王,但也有特例比如漢淮南王地盤不小;某些王朝因為其建國的歷史,一字王們,也能論資排輩,排出個大小,比如元朝,梁王是諸王之首。元朝因為其草原部落分封的習俗爵位系統最為特殊,元朝的王爺分六等,一字王一等,兩字王有五等...

兩字王,比如延平王,地盤就小些,相當於一個郡,而歷史上除了清朝也少有將親王、郡王爵號明列出來的,因為爵號前的封地名稱已經說明問題,沒有必要在標註等級,而清朝是只封「美號」不封封邑,既不實封也不虛封,更不食封,直接從國庫領俸祿工資,所以親王、郡王的等級要明白列出來。小說家總喜歡把人家爵位等級再說一遍,什麼「某親王」,「某某郡王」,這是多此一舉。。。咱們還是拿「延平王」鄭家當例子,小明朝冊封詔書寫的明白就是「延平王」三個字,而他們家的族譜也說的明白「延平王」三個字,從來沒有「延平郡王」這麼個稱號;再比如汾陽王郭子儀,冊封就是寫的「汾陽王」而不是「汾陽郡王」,郭子儀、鄭成功、以及明初追封的異姓王,在等級上都是郡王,卻不會稱呼他們為「某某郡王」。。。

中國歷史上冊封王爵,王號,向來分內外、分等級,就是有三種王:

版圖之外的,稱「某某國王」,比如封朝鮮李朝為「朝鮮國王」,封豐臣秀吉為「日本國王」,這種王,不屬於爵位制度之內,屬於外藩。。。但是這些「國王」要是朝賀入貢,所能享受的待遇,禮制上類比郡王,但人家是客,中華待客以客尊,能屈就自家人不能寒顫了遠來之客,這個類比也就沒什麼意義了,這些國王享受的規格怕不是要超過親王的。

版圖之內的分親王、郡王兩等,屬於爵位系統之內,但除了清朝之外,卻又沒有直接稱呼親王、郡王的。。。所以是一字王、兩字王。。。

至於「並肩」那就更是小說家胡謅了,自古誰能和皇帝並肩,皇帝要是有實權,那是決計不敢,皇帝要是沒實權,禮制還是禮制,不管權臣如何強大,在皇帝面前樣子總是要裝一裝的。當然皇帝會給你點特殊待遇,這叫「份外」,是「特殊」,是「制度外」。

歷史上除了亂世,有沒有人能自設官署和朝廷分開行事、分庭抗禮?有,就一個。「天策上將」、位在諸王上、尚書令、太尉、領司徒、陝東道大行台、益州道行台尚書令、雍州牧、涼州總管、上柱國、左右武侯大將軍、秦王李世民,在洛陽開府,有鑄幣權、有自設官署權、幾乎節制函谷關以東所有軍力,名位上比太子低半頭,實權上卻遠遠超過太子。。。是宗室之首、百官之首、武臣之首,總管征伐、三公一人佔了倆、陝東道(陝州以東)軍政府一把手、益州(四川)道軍政府二把手、雍州(三秦之一)省長、涼州(甘肅軍區司令)、大元帥.....雖說地方官職多屬於「遙領」但天策府就在洛陽堵著關中的門戶.....所以太子斷然無法接受正式讓李世民在洛陽「如梁孝王故事」,因為如果這樣,只要李淵一死,就事實上出現了兩個「皇帝」、兩個朝廷,真「並肩」了。。。而軍中武將多半還是他二弟的老部下,他這個正牌皇帝所能控制的地盤就只剩下關中附近了,兄弟倆必然裂土相抗,而李建成就算與三弟元吉聯手,手裡掌握的地盤和軍力絕不會是李世民的對手,到時候他憑什麼保住項上人頭?正牌天子的名位么?真要這樣,那他還是趁早把龍椅讓出來得了是不是,單問題是,他好死不死的是李家嫡長子,正式冊封過太子的,就算讓了估計也活不了,你見過有幾個前太子、廢太子能活的?。。。如果不是李二改史書的話,李淵弄出「天策上將」就是腦殼進了水。李建成別說為了帝位就算為了自個兒的腦袋,也只能想折在李淵死前先弄死李二,結果一擊未中李二沒死。。。當然李淵發現自己三個兒子已經水火不容之後,曾經試圖找補,所以罷免了天策府的武將,但晚了。尉遲敬德陪著他在太液池遊了一趟湖,上岸就見著倆親兒子的腦袋瓜子。

而梁孝王劉武能跟李世民比么?漢景帝能夠容忍劉武在封地廣建宮室、行為逾矩、僭越等諸多行為的原因是什麼:1、除了太后眷愛,劉武沒有任何實力能與景帝一爭高下;2、劉武始終沒有實際的造反;3、劉武有功,平七國之亂時,劉武和他的梁國為他哥哥出了死力;4、景帝是孝子,不願意和太后翻臉,也不願意背上負義殺弟的罵名。所以他一直由著劉武去。但是一旦劉武有了點真的動作,刺殺大臣,景帝一道命令下去把梁國從兩千石以下官員全拘了,兩千石官員什麼意思,諸侯國的最高官員國相就是兩千石。。。也就是說一道聖旨就把劉武變成了光桿。然後劉武就嚇死了。。。這是字面意思,梁孝王劉武真是因日夜恐懼而死,這還有個典故梁孝王狩獵獲一異獸,原本應該好奇高興一番,但梁孝王篤定這是凶兆,他命不久矣,不久果真便病死了。


嚴格來說,古代沒有一字並肩王這一職,這是在小說話本裡面經常出現的一個爵位。

實際在歷史上,一字王常有,而並肩王沒有。想一想,哪位皇帝會允許臣子和他平起平坐呢?除非這位皇帝的刀不夠快!

但是,話說回來了,歷史上卻也存在和一字並肩王內外類似或者一致的王爵。古代的一字王基本上可以分為三種情況:

一是親王,本身就是皇室宗親,因而被封為一字王。這在歷史上很常見,也是一字王的主體。

二是反賊或義軍。人家已經不承認你這個皇權所在了,當然要自立為王了。

三是權臣。這裡的權臣指的是那些把皇帝做傀儡,想要謀權篡位的臣子。而且他們基本上已經完成了前面的流程,稱了王,在權力上可以和皇帝平起平坐,甚至是超越皇帝了。比如曹操的魏王,司馬昭的晉王,李淵的唐王等等。

所以說,如果真的想要找一字並肩王的話,上面的第三種情況可能更符合一些。


所謂的「一字並肩王」,不是正規的爵位,而是流傳於明清各古典小說之中。

《說唐後傳》對此有解釋:

咬金說:「什麼一字並肩王?」茂功說:「並肩王上朝不跪,與朝廷同行同坐,半朝鑾駕,誅大臣,殺國戚,任憑你逍遙自在,稱為一字並肩王。」

這裡面的「上朝不跪」,在史書中有個專用的稱呼「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贊拜不名」「詔書不名」。

有這個待遇的,基本上都是頂級的權臣和親密的王室子弟,比如漢末的曹操,劉宋末年的齊王蕭道成,北周末年的隨王楊堅,隋末的唐王李淵。北周末年的趙(宇文招)、陳(宇文純)、越(宇文盛)、代(宇文達)、滕(宇文逌)五王,宋英宗次子吳王趙顥,等等。

王,是爵位的一種,而不是官職的一種。

官職,可以包括職事官,寄祿官,差遣官,以及文武散官。

而爵位,基本包括王、公、侯、伯、子、男(清代爵位另外算)

以唐為例,王分三種:正一品的王,從一品的嗣王、郡王;公分三種:從一品的國公、正二品的開國郡公、從二品的開國縣公。

衛王玄霸、巢王元吉、楚王智雲、荊王元景、漢王元昌、酆王元亨、周王元方、徐王元禮、韓王元嘉、彭王元則、鄭王元懿、霍王元軌、虢王鳳、道王元慶、鄧王元裕、舒王元名、魯王靈夔、江王元祥、密王元曉、滕王元嬰

這些都是正一品的王,也就是所謂的親王。(親王這個詞用在爵位裡面只有清代)

永安王孝基、淮安王神通 (子道彥 孝察 孝同 孝慈 孝友 孝節孝義 孝逸) 襄邑王神符(子德懋 文暕) 、長平王叔良(子孝協 孝斌孝斌子思訓 思誨 叔良 弟德良 幼良)、襄武王琛、河間王孝恭(子晦 孝恭弟 瑊 瑰)、廬江王瑗(王君廓附)、淮陽王道玄、江夏王道宗、隴西王博乂

這些人都是從一品的郡王或者嗣王。(當然括弧裡面有些人是沒有王爵的,比如李思訓,最終是彭國公)


確實沒有這種官職,但是魏王曹操、晉王司馬炎、宋王劉裕基本上能達到這個地位。

也就是一字王+與皇帝並肩。

所以在實操中,一字並肩王就是接受禪讓前的開國皇帝。


封號是一個字的,通常是以前的古國,比如秦王、晉王、韓王、梁王,一般是親王,比如秦王李世民。兩個字的就低一級,比如長沙王,一般是郡王,比如《神探狄仁傑》中虛構的南平郡王武攸德。

一下是我百度的,很詳細:

一字王的封號大多來自春秋戰國時的古國名,以「晉王、秦王、齊王、楚王」四個封號王爵最為尊貴,因為這四個封號國家在春秋戰國時期是最強大的。其中「晉王」地位最高,由晉王身份登基成帝的最多,「秦王」緊隨其後,「齊王」、「楚王」次之。再往下是「周、魯、趙、魏、梁、燕、代、韓、宋、吳、越」等王號。

自魏晉時期王爵分為親王、郡王兩等之後,一字王比二字王尊貴的習慣一直延續到明朝,例如唐睿宗登基前封「相王」,郭子儀封「汾陽王」。

到了清朝,出現了有些親王封號為兩個字、郡王封號為一個字的現象,一字王也就不再一定比兩字王尊貴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