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非常感謝各位答主,在我提出了這個問題之後,即使有爭論的可能也仍然給出了答案。我很感激各位的誠懇,和付出的努力。

但我也很抱歉,我沒有能讓這個話題討論下去。我幾乎沒辦法回復各位。是的即使現在來寫這個答案,我也仍然覺得很困難。我試著儘力不冒犯到任何一位答主。

以下是我的看法:

雖然大家都從自己的所學知識,自己的專業角度去闡述了對精神分析的理解,可我在閱讀的過程中仍然深深感受到了交流的鴻溝。我不得不懷疑,不得不困惑於我們是不是在討論同一個問題,我們有沒有在同一套邏輯里,能不能用同一種語言說話?

我沒辦法去討論我提出的問題。真的對不起各位。我只能指出,我們在很多更基礎的問題上都沒有共識,這個可能會被引發的爭論其實已經毫無意義。

我們身處的學校,能教給我們正確的知識嗎?諸位讀到的教科書,對於研究者來說,可以當做聖經一樣引用嗎?

或者問一個更直接的問題:科學是什麼,在大學裡被講明白了嗎?

這裡有一個和心理學無關的細節。在我看來,任何真正有科學思維的人,都不應該認同中醫的。毫無疑問。

另一個細節是,樣本量過少,會因為顯著性檢驗而被詬病的心理學研究者們,或許有一部分是並不理解統計的意義的。我知道對這樣一門社會科學來說,很多研究幾乎完全無法討論機制或機理,科研仍然停留在相關之中。而更多只需要讀文獻的應用者們,或許,甚至並未理解「相關」和「因果」的差異。

或許,更多論文的讀者們是還根本未掌握正確閱讀文獻的方式。

我很抱歉在這裡泛泛而談了很多幾乎和這個問題無關的事。我內心裡只有隱隱的懊悔,我覺得我就不該在論壇里提出這樣問題。


精神分析一開始是想走的實證—客觀主義的路線的,但是這僅僅是出於弗洛伊德的個人問題——他為了湊錢娶媳婦,在同事對他一致看好的情況下,放棄了對娃娃魚神經系統的研究。很明顯,弗洛伊德在構建精神分析理論的時候,還是希望能彌補自己之前的遺憾。所以,他總是希望精神分析能以實證—客觀主義的樣子出現。

但是,他寫了無數篇論文,基本上都是那種個案—推理的模式。不是論文的數量少,而是走實證路線的少(不知道題主是在哪裡看的論文,精神分析的論文出書的都一大堆,只不過有的本來就是小說)。也有像約翰鮑爾比這種,有生物學研究、有社會學調查、有個案又有群體研究數據的。(可以看他的《依戀三部曲——依戀,分離,喪失》)

絕大多數精神分析家都是走「關係—情境」的理論化路線的:重點放在人和人的互動,而不再追求絕對客觀。因為實際上,我們也會看到:榮格的來訪者都特別會做夢,也經常會對一些超自然現象有反應;克萊因的來訪者都會談到自己的攻擊性;歐文亞隆的來訪者都離不開「死亡、自由、孤獨、無意義」的問題……每個人的個案都有很強的個人痕迹——這麼說不是更不靠譜了嗎?

比如:弗洛伊德有位來訪者做了一個不是「願意滿足」的夢(和弗洛伊德之前「夢是願望的滿足」矛盾),弗洛伊德說「你的願望是證明我是錯的」——是不是感覺很像一種詭辯術?但是如果結合諮詢的情境來看,她夢見自己參加姐姐小兒子的葬禮,背後的願意是「見到那個在姐姐前一個兒子葬禮上自己暗戀的人」。又因為自己沒辦法接受自己的自私以及對那個人的感情,所以很想證明諮詢師是錯的,因為在諮詢里他們得了解這部分——這部分在他們之前的互動里經常會被變相提到。

在我看來,如果一個心理學理論取向只提供結論,那麼看書就行了,買書比做諮詢便宜多了。

精神分析的創舉在於:在這之前,並沒有多少人願意去了解「病人」的內心世界,更多會把他們當成異類處理。它提供的方法和研究問題的態度比結論更重要。移情、阻抗、無意識理論等等也是如此——讓人更有興趣去了解一個人身上發生了什麼,而不是用結論來停止人們的探索。如果發現了和理論假設不符合的地方,那說明理論需要被修正(雖然每個錯誤都有它的意義)。

個案研究也有它的優勢:

①因為每個人都是獨特的,諮詢里,在上一個人這裡成功的經驗往往不太能複製到下一個人這裡——所以諮詢師的培訓里,也是讓諮詢師找到自己理解別人的方法,而不是模仿別人——也因此,諮詢師自身的人格狀態比他們的理論取向對諮詢影響更大。諮詢師的經驗更多在於他們開放的態度,懂得理解別人的經驗,而不是活在自己原來的世界裡

②我們如果想研究一個很大的東西,就必然得放棄很多細節。而讓人產生感覺的東西,多會和細節有關——所以我們在做督導的時候,需要更多討論諮詢里兩個人互動的細節,這樣才能更接近兩個人真實的感受和真正在意的問題。(通常,如果諮詢師能做到對來訪者真實一致,並能用一種比較成熟的模式回應來訪者的需求,那麼這段諮詢關係問題一般不會太大)

③在心理諮詢里,那些很具體的知識很多時候作用不大(還是那句話,如果這種知識有必要的話,看書比做諮詢划算)。那些人們在諮詢里在意的問題(怎麼面對自己的人生,怎麼處理和別人的關係之類的),往往沒辦法複製別人的答案,除非找到屬於自己的辦法。(也因此,諮詢師不太容易在諮詢里感到枯竭)


「潛意識」「防禦機制」「移情」「反移情」「投射性認同」「見諸行動」「自體」「客體」「自體客體」等,精神分析的常用術語,基本都缺乏操作性定義。沒有操作性定義,缺乏統一標準,便缺乏研究的客觀指標。這是精神分析一直被詬病之處——無法被證偽。

別說操作定義,很多精神分析術語,內部不同流派,不同精神分析家都發展出不同理解,內部都沒有統一定義。

精神分析強調的每個心靈個體都不一樣,不喜歡研究的統一標準,覺得這樣的科學範式不適用研究心理療效,因為每個個體不一樣,每次心理治療過程不一樣,怎麼研究?這樣的理念也影響精神分析不喜歡研究,偏好個案。

道理沒錯,但沒有研究證明療效,只憑感覺,而且精神分析通常做幾年,有著收費利益關聯,容易讓人懷疑動機不純:你說要做幾年,到底是出於治療目的,還是掙錢目的多一些?

更何況,做幾年出現改變,是治療作用?還是生活改變,或者時間的療愈作用?

很長一段時間,精神分析的歷史不喜歡研究。但是,澄清下,這是過去,當代精神分析還是注重研究的。

精神分析發展的心理動力學療法,療效因子有5.5,CBT是7,這是我參加DBT創傷治療培訓,國際DBT協會主席馬丁老師說的。馬丁老師是海德堡大學教授,非常注重實證研究,挺不喜歡精神分析的。他提到的這個療效因子,是國際刊物對研究有效性的權威指標。抱歉,我研究比較弱,不記得具體是什麼因子。

當代精神分析,非常注重與發展心理學、認知神經科學結合做研究。包括最近出版的下面這本書,便是心理動力取向的一本循證研究專著。

還有波士頓變化過程研究小組,精神分析取向,對心理治療做了細緻研究,提取出影響治療的關鍵因素。見下書。

還有現在精神分析對嬰兒觀察的重視,驗證、提出理論。

與認知神經科學的結合

當代精神分析還是注重研究的。


哈哈,有意思的問題。看了題目和內容怎麼感覺題主已經自問自答了吶。我談談個人觀點,非研究者不具權威性。首先只要是臨床應用的諮詢方法都是強調個案的,這方面不能欺負精分取向。其次我在過往課程中看到過一項關於諮詢次數和效果之間的研究,在二十至三十次次數內效果有顯著性,超過四十五至五十次顯著性不明顯。然後就是設計精分實驗的約束性條件太多,高頻多次,一周幾次?一年兩年,還是十年八年?是否有足夠的樣本,一人?十人?還是一百人?如何驗證信效度?對照組怎麼選都是困難的。所以比起認知行為取向可以有操作手冊且能量化的特點,精分只能談談孤案。接著在中短程中短程動力取向也並不比其它取向有明顯優勢。排不進前三可以進前十。更多的證據支持共同因數咨訪關係,咨師人格,來訪動機。最後想說說作為理論的應用者,一面是問題和背景多樣化的來訪者群體,一面是可供選擇的各種理論,是選擇沒有循證依據的還是選擇有循證依據的?至少我的理解是選擇前者是兩不靠,神仙打架隨緣,後者至少有一半是可依靠的。還有就是用精分理論在文學藝術領域還是大有作為的,我也很享受閱讀這類作品,就像市面上很多用精分解讀影視劇一樣,很精彩,也不用去驗證不用考慮後果,但是現實生活的人卻遠比劇本複雜。心理諮詢是科學加藝術,科學是指採用有循證依據的理論,藝術是指能夠針對不同背景的來訪者制定出個性化的諮詢方案。


我冒著被罵的可能來試著從我的角度回答一下。

第一,精神分析/動力學的其實是最講個體化的,它的理論一直在進化,從最初弗洛伊德到客體關係,再到自體和主體間,都是在不斷理解遇到的以前理論無法解釋的問題時出現的,這也是精神分析最有科學性的地方(我個人認為),因為它一直在批判自己。我記得昨天上課,我們老師剛好也談到這個問題,他說學理論不是為了拿理論去套,而是給一個思維框架,但是在臨床的時候,要把這些理論都忘了,要準備好為你的來訪發現一個對TA適用的新的理論去理解TA,要有理論被推翻的準備。

第二,精神分析的論文並不是少,而是太多,只是它們不是按傳統或者理科那樣的標準論文,有實驗,有數據,有數據分析,看它有多少的效用,標準差是多少。因為精神分析更看重的是內在的變化,而我們的精神世界一是既無法直接看到,二是也沒辦法用一個標準去測量。CBT更多的是看行為,這種外顯的當然好測。但是要知道,人是非常複雜的,同一個行為背後可能有著非常不同的動機,所以不能說一類行為在所有人身上都是一樣的動機和過程。

理論的學習在精神分析的學習當中佔有非常重要的比重,因為雖然人有這麼多的不同點,但是同時,從比較宏觀的層面來講,我們又是相同的,有著相同的生物基礎和基因,因此很多底層的過程又是一樣的。學習理論是為了在臨床當中,諮詢師有可使用的工具幫助TA來理清思路,但同時重要的是,又要在每個session當中忘了理論,充分地和來訪在一起。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