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内一直画某种错误的画法


我敢说这个问题,100%的画手绝对碰过这个弯路!

也就是机械重复的反复修改!

先来看一眼大师语录,四句绘画真言

如果你能领会4句话中的一条或者半条,就算你还没做到前半句的四个「要」,但是也要看你有没有犯四个「不要」。

  1. 总是反复修改的话,反思一下自己在修改什么,是不是在增加不必要的细节,不停的纠结客观事实之类的。如果是这种,那就是要回归画面整体,一幅画要画的是关系,明确画面中心,刻画主体就够了。
  2. 但如果是画不出自己想要的感觉什么的,试试先放一放,过段时间回来再看可能就会有新的感受或者想法了。
  3. 至于审美的话,也是急不来的东西,觉得画的不好看,也要学会接受现在的自己,再画下一张,去慢慢积累、持续画下去才能有提升。

如果还没做到,因为画不好而否定自己,再也不能自信的享受画画,最终人画两伤。

补充:四句真言讲的其实就是,要画对关系,画到点上。而借此反思很多同学,过于在意所谓的细节时,忽略了整体画面的关系。那一张完整的画,涉及的点是很多的,要平衡好多个点的关系,就得从基础训练中拆分出来,每个阶段先学会做到点到为止。这就是两者的前后联系。

如果想重点提升画技,画的时候就应该明确自己是在做练习。做练习,需要的是「点到为止」,点不到就下一张再练,而不是以画作品的心态,太执著于完美,反复修改。

很多画手学习路上非常普遍且极为不好的心态就是,:想把每张图都当作作品来画,想把每一笔都画的很好。

这样的精益求精,对新手来说不仅是有负担,会加重现阶段无法解决却也难以进行下一阶段的练习。

我们先看一张图,不用管绘画练习具体是啥效应,相信很多学画画的同学都会觉得:太真实了!

更真实的还在后面,我们再对应上质量/数量来看看。

下面这个也只是我基于接触新手的绘画经验之后的大致总结。

反复修改,其实就是太过于在意单张的质量/完成度。

虽然不一定注重质量都会变成这样的结果,但是也有很多同学走不过自信心下降的低谷。

这种情况的心路历程一般是:

  • 通常你开始喜欢画画,以为多改就能提高绘画技法,但质量肯定不会很高;
  • 然后就开始临摹大师图、同人图,相对也肯定会有一些质量的提升;
  • 接著你就会越来越想把每张图,甚至每一笔都画的很好,那么速度跟数量也就下来了;
  • 但是,就会开始发现有越来越多的问题解决不了,觉得自己画的越来越差;
  • 之后可能对质量也越来越力不从心,想提高数量也会觉得画的不好,进行不下去;
  • 之后可能就一蹶不振,质量跟数量都持续走低。。。

对应这个问题:

」反复修改是否能提高画技「,我认为:想要提升应当是通过总结问题-针对性的训练来达到的。而这两个部分都需要训练量!训练量!训练量!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所以如果你有一套更系统的学习体系的话。其实应该大致是这样的:

可以看到,整体来说还是数量占据更多的比重,甚至你可以跟前面那张图对比,几乎有种呈镜像的区别。

为什么说这样是合理的呢?

  • 比如最开始,你有兴趣了,其实应该去仔细认真的学习最基础的理论知识。例如从透视、人体比例、线条等训练到掌握,往后画起来其实不难,但要画明白,为什么这么画。因为不是为了画的多好,是画给脑子理清思路的。
  • 在有了一些绘画基础后,你就要去多练,这时候练的是手头熟练度,但是同时也要尽可能保证基础知识的正确性,其实也是充分理解基础的各个知识点,每一个知识点需要达到怎样的效果,怎样才算掌握知识点。
  • 有了手跟脑对基础的熟练度之后,就更要趁热打铁,继续加大训练的数量。就是画各种速写之类的,不要纠结某一张画好不好的问题,而是针对每个训练目的去多练。
  • 数量上来之后,你也会越来越了解自己的优缺点,这时候除了有目的训练之外,就可以增加一些摸鱼练习,以此推进应用训练结果和开始培养自己的创作的思维。但这时候摸鱼不一定要很高完成度。
  • 之后就是在摸鱼中发扬训练结果的优点,总结的缺点就拿去用针对性的训练尝试解决。这样形成一个正循环,然后优点足够的时候就可以尝试提高完成度,画一下长练习。

往后开始慢慢脱离新手的阶段,数量跟质量也因人而异了。只不过很多大佬画师普遍是保持「不间断的小练习、较多摸鱼」+「一些商稿、一部分精致的个人作品」这样的一个比例。

以上

其实这些所谓的弯路只不过是因为自身自学模式的学习方式,导致学习方向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就像新手刚接触画画,

不知道第一步该怎么练,

不知道如何才能画出这个效果,

不知道画错了下一步怎么改,等等

不要觉得你没有绘画天赋,也不是问题太难,更不是说没有根本解决的方法,问题在于:一个新手学画,想从0-1画出一张高度审美价值、且属于个人独立原创的作品,你一开始是没办法直接建立高楼大厦的,你得先打好基础,地基打牢了才能有进一步提升的可能,就如部分新手画画一般,刚学画,又想学好画,直接从完整的人体效果图开始练,就是直接建大楼的方式,建不好,大多都类似这样的效果:

改前改后效果图

实际上你要知道,画人其实是绘画里的高级科目,不是新手一开始就能掌控的,搭建一个准确的人体造型,前期必然需要基础支撑,这些基础就像我前面说的:透视、线条、素描、才到人体,人体后又到上色,上色的阶段也不比人体简单,说难是难在没有章法的创作练习,画的不如意就是因为没有基础和专业知识的练习积累。

说简单,我们是应该带著这些理论知识和专项训练去解决这些问题,脑子里有知识积累,要积累的对位,且加上日常得到专项训练的熟练度,你自然而然就能进阶到最终的创作阶段,而学会创作也不过才是绘画领域刚入门的一个阶段。

其实说来说去还是那些,基础不扎实往往在最直观的造型上就很不讨喜,更不谈设计基础了,人的型没画准,你很难把它画出好看的感觉,能画出好看、且符合大众审美的更多在于那些成熟画师才能表达出来,你自学自画,偏向个人艺术创作的风格最终也是取悦自己,但画技却得不到根本性的提升,我相信大多数还是普通人,能做到无师自通的都是少数人。

普通人入门绘画领域,最直接简便的方法就是系统学习找对科学有效的练习方法。

所以,不论是你们在绘画领域遇到哪些更具体的问题,

比如是解决不会画人的问题,

是解决反复修改的问题

还是追求自己画的更好一点,

或是寻求约稿接单,

更直接的想职业发展绘画领域的,

基础是逃不过的第一关,过了基础,才算进入创作的临门一脚。

而基础的学习往往也是部分自学的人,难以找对练习的方法,和有效突破的瓶颈方法。

就像你不断网路百度搜索教程,但学起来画起来总是很碎,绘画的知识不成体系。

所以解决好基础,基本上后期的练习和创作都会很顺畅。

轻微课的学员,她们就是案例:

系统学习的过程中,这些透视、线条、素描、人体、色彩、构图、构成和设计都一一经历过相应的训练,学到脑子里,熟练到手头上。

个人创作就这么来的。

这就是系统学习10个月从0基础做到独立原创的结果。

再强调一次,知乎绘画板绘几千几万的问题无非都是新手学画基础不好的问题,说白了解决更普遍遇到的弯路,主要在于需先解决基础的问题,本质上那么多绘画初学者就是缺乏系统学习提升基础的经验,而导致对解决画画问题的弯路而导致无从下手,

就像这些问题,你可能也遇到过类似问题

比如你说遇到不会打型、线条画不好、不会做配色上色,还是构图不好看,约稿约不上等等基础问题,你觉得是弯路,实际上也都是基础薄弱的问题,新人没有系统学习到专业知识,脑子里没绘画专业知识面的储备,创作的同时就无从下手,所以就是没有准备的去打仗,就像战场里敌人都是枪炮你拿个大棒上去干架可想要打赢有多难。

以自学绘画的方式去应对专业提升的领域,学习效率和效果也会提升很慢。

那么让自己在绘画创作、练习的路上有所准备和充满信心的学习创作,建议先提升基础,在往后的练习创作也会得心应手无往不利,毕竟你是真的靠专业知识去解决问题、以专业技术的能力去做原创作品。

像这样,有点较为扎实的绘画基础去创作,你画什么都得心应手,

而线稿造型能改成这样,上色对你也不会很难。

所以,每一个人都想进步,而真正的进步需要好的学习方法和真正的实践↓↓↓

新人画手,如何在10个月内学到独立原创的能力??

www.qingwk.com图标

有同学还不知道具体怎么练,我再补充几点

1.训练需要有训练目的

训练目的得是客观的、具体化的。也就是先明确训练「点」,然后「点到为止」。

比如:我今天就训练把握男性日常站姿的动态趋势。就专注于这一个目的,一次达不到就稍作总结,画下一个的时候改进。

2.要提升,需要画各种不同类型的「速写」

画速写也是为什么需要系统的「训练」里的重要原因之一,看完你就知道了。

人体速写、体块结构速写

体块体积速写

循序渐进,慢慢变复杂

头像光影速写

韩国画师PIGEON作品

头像配色练习

韩国画师PIGEON作品

场景黑白灰分解练习

人物剪影、大构成分解练习

场景构图分解练习

场景配色练习

国人画师俊西junc作品

你说这么多门类要练,在加上不同门类里,

有人体的各种动作、体积的各种角度、光影的各种情况、颜色的各种搭配、场景各种构图、设计的各种构成方式......有这么多那么多的可以思考、需要练习的内容,你不画快点,用速写的方式练习、总结的话,你怎么快速进步?怎么跟别人比?

要是你在一张里面反复修改,能一张里面全部训练到吗?其实太执著於单张的完成度,对于长期的训练跟提升来说,是因小失大

3.训练跟摸鱼都需要循序渐进

比如学习人体速写:主要先能用简单线条把握头身比,再到观察动态趋势,然后把握身体角度、朝向,最后再加上五官神情、衣服褶皱、疏密搭配等等。

能把每个阶段训练目标画好,就已经是逐步提升绘画功底。

摸鱼的时候也是,比如画画拟人,轻松一点就好,不要想著每一张都成为作品

轻松的画的多了,有觉得不错的,再挑出来当作作品去深入

以上。

部分绘画知识点只是绘画学习过程中的一小部分,其实讲得还算细致,如果按著理论在经过练习后也能提升一些画技,但不免缺少一种练习后的实时反馈,也就是纠错能力,自学画画最大的问题就是无人交流与无人指点错误的问题,虽然有教程,但画完后萌新们有时候也很难发现问题,处在一种「我看了教程,可也不太确定真的画对了没有」的疑问。

这时候就需要专项的训练单个知识点比如突破透视问题、素描问题、人体问题等等,绘画初学者最需要的是一种实时反馈,能发现错误问题并及时调整反馈的方法,那么找到相互交流的小伙伴,或者有个老师能够帮助你指出问题,并调整你错误的方向。才是一直快速提升的学习方法。

报班的好处就是在画出某个东西,自己看不出毛病,这时候有老师指导能大大避免浪费时间走弯路,也只有报班才能带来这种实时反馈和快速提升的学习方法。

而自学的缺点就是没人监督,也没有人纠错,当然如果你执行力强,能够在免费的教学视频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一样也可以学好,可能就是效率慢一些把,当然也不一定你遇到瓶颈会卡在一个问题上堵很久也过不去,那么同样需要别人的 提点你才能尽快突破瓶颈期。

零基础学画画全面提升学习路径,了解一下↓↓↓绘画学习应该按照什么顺序?绘画需要学什么?绘画有哪些关键点??

act.qingwk.com图标

最后插播一个小活动

有些绘画新手一开始很喜欢板绘画画,但可能有些人还不太会使用PS或者SAI的绘画软体,或者说不太 熟练绘画工具的功能技巧,那么轻微课近期免费开放了PS、SAI入门绘画的软体基础教程,一共 51节。

有还不会用PS、SAI软体,或者绘画工具使用还不熟练的同学,比如不会抠图不会滤镜不会图层甚至各种绘画工具都不会使用的同学,那么可以免费参与白嫖一波。

白嫖地址:

轻微课PS软体

全套自学课领取地址↘↘↘

PS全套基础教程!?

act.qingwk.com图标

轻微课Sai软体

全套自学课领取地址↘↘↘

SAI全套基础教程!?

act.qingwk.com图标

这两天看了《和艺术家一样思考》以后,

发现以前理解的画画是全错的……

画画是

事物-&>观察-&>成像-&>抽象-&>具象

的一个过程。

画画不是

事物-&>观察-&>成像-&>画下来

的一个过程。

画画是一种表达。

你不需要告诉别人你看到了他们认为合格的考生应该看到的东西,

你需要钻研自己有没有把看到的东西抽象成功,

以及自己有没有把抽象的结果通过具象化的方式弄出一张画来告诉观众。

这么一思考我可就不困了,想想画画真是太得劲了。

初学者的想法,献丑了。


我从6岁开始学画画,走过很多绘画的路:

有弯路,有直路,有羊肠小道,也有康庄大道;

在平地上飞奔过,也在高山面前受过阻。

几乎是把人生的全部精力都用在绘画上了。

从古典油画到装置艺术,从西方到东方,从绘画到设计。

当我在每一个领域里都深入学习和思考,以至于整个艺术史的全貌,壮阔地在我的认知和亲身经验里展开时,我更加清楚自己所追求的绘画究竟是什么了

大卫霍克尼在自己的墙壁上贴上了14世纪到19世纪的主要画作——图片来源《隐秘的知识》

如果你和我一样

享受的是手绘过程中的心流状态,欣喜于纯然无碍的觉察和表达。把绘画当成人生的修炼手段,试图在一笔一笔地描绘中让自性显露。

那么我这里介绍一条康庄大道,在这条大道上,你不是孤独的,

历代绘画大师的身影就站在你前方。

因为这条路就是他们前赴后继用自己的脚步走出来的。
图片来源《西方美术大师绘画技法》封面

看完我接下来的文字,你将会清楚这是一条怎样的道路?为什么是这条大道,为什么那么多大师前赴后继在这条道路上。

当一个人拿起一支笔,准备在纸面上去描绘的时候,他和把双手放在钢琴上准备演奏的钢琴师,把刻刀架在木头上准备雕刻的雕塑师在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他们都需要通过对一类材料的使用,把自己的所见所思展现在这个世界上

这些材料统称为媒介,对媒介的使用统称为技艺

没有谁可以直接把自己脑海里呈现的景象,毫无障碍地呈现给所有人。

我们必须依赖这个媒介才有可能达成彼此的沟通

为什么会有水墨,油画,水彩,素描,板绘等主流画种?为什么是这些材料而不是别的材料?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些材料好用,用的人多,有无数先行者为后来者铺垫了基础。也有无数大师成功地示范了这些材料在他手上所能展现的极限。想要很好的用这些材料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想,就必须和这些材料进行长时间相处,在一张又一张的绘画中磨练自己技艺。我们将会从一开始的不适应到慢慢的适应这些材料,开始了解它们。

继而熟练地运用它们,画出了一系列作品,开始喜欢上这些材料。

但是,当我们画的越来越多,也会逐渐发现它们的局限,会觉得自己有很多想画的东西因此受到阻碍。

有的人会因此放弃原来的材料,也有的人会去探索其他的材料。

最后我们会发现没有完美的材料。

只有接纳材料的缺陷,才会真正的爱上这个材料,才会开始享受这个材料的缺陷所带来的美感,才能和它融为一体。

蒋兆和先生现场写生照片
蒋兆和先生对毛笔的控制登峰造极

如果你能走到这一步,那么恭喜你,你在绘画中找到了自己的一生挚爱。这样的绘画走到最后境界,就会像课本里的卖油翁一样,你所有的感悟都可能融化在那一句话里「无他,唯手熟尔。」理解了材料的重要性,我们再拭去附著在艺术上那厚重的历史意义外衣和名利表象。

站在纯粹的创作者个人角度上,绘画本质更多的成分是技艺。

绘画的结果是和媒介共舞的结果,作品的深度是作者个人的思想深度决定的

他的地位是后人的历史解读,很少有画家整天作画时,脑子里都是要名流千古,只要进入过绘画心流状态的人都会知道,那是一个无法多想的世界。

一旦心有杂念,心流状态必然被破除,绘画的手感必然受损。如果我们现在能理解绘画是和材料共舞的结果,是技艺的展现,那么接下来我就详细述说这条路是怎样的进阶过程了:

绘画这门技艺最核心的两个能力是观察构思能力和材料控制能力

他们分别对应的是你怎么观察这个世界和怎么描绘这个世界。

先说观察构思能力:观察是一切构思的基础,写实描绘是一切抽象架构的来源。

我们在观察能力上的进阶过程,通常是由表及里,从静入动。

作为一个绘画界刚入门的新人,无论是自学还是老师教授,我们最开始的观察方法通常都是对对象表面轮廓型的观察。

我们很少会去深究,为什么这个形状会是这样子。

比如文艺复兴时期到巴洛克时期的绘画学徒们,经过了几年帮老师打杂研磨材料的学徒生活后。

文艺复兴的老师会开始教我们用网格法来定位描绘复制眼前所看到的世界。

丢勒时代的网格绘画工具
18世纪时西班牙不少绘画学徒仍然在使用这个方法

透过等比例的网格,可以轻易的复制大部分图像的线稿,对于帮大师们打杂的学徒来说,非常有必要17世纪后法国学院派的老师,会教学生们用铅锤法和sightsize观察法来描绘世界。
sightsize法的教学过程示意图
sightsize观察法是将观察对象和画面置于同一水平,取得视觉上的等大效果,方便观察和修改,多用于传统学院派的石膏像教学中

无论是西方所说的几何形,还是东方所说的剪影形,还是双方都有所强调的正负形,本质上都在强调让我们放下对物体丰富表面细节的执著,去观察轮廓。这一系列的方法都是为了让我们能够把这个世界以大致符合肉眼真实体验的状态复制下来。

拟合现实,合乎逻辑,就是一个人长大以后再去画画时,无法回避的内心要求

简单来说就是要画的像,虽然不一定要像照片一样,但至少不能看著觉得奇怪。儿童画之所以可以天马行空,是因为他内心里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还没建立齐全,没有那么多束缚,或者说本身就是残缺的。

所以画的大小比例失调,形状奇怪,对儿童自己来说是不奇怪的。

而成年人想要再度回到儿童一样的绘画状态里,大多都只能是拙劣且刻意的模仿

拟合现实,合乎逻辑的潜在要求,是刻在我们基因里本能的东西。

在眼前画布的边界内,我们就如同上帝一样在再造一个世界,这是所有绘画者至高无上的精神高潮。
为了让自己在绘画中创造的图像足够真实,达芬奇从植物建筑研究到人体解剖

我们为此甚至发展出了摄影和3D建模,人类从未放弃过再造世界的追求,绘画只是当初的手段之一。再造现实,这才是视觉艺术里全人类默认的,无需言明的主线任务。

看看当今的板绘商业插画,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壁画何其相像,无非是电脑替代了油画笔,游戏公司替代了教会而已。

回到观察能力的提升上来:

当我们能够把所见之物描绘下来时,我们便开始获得了绘画里最底层的安全感。

此时的我们已经能够通过长时间观察一个东西把它描绘出来了,接下来很自然的需求,就是更好更快。所谓更好,大多是把看到的东西画得更精致更细腻。
冷军早期作品绘制过程,非常典型的古典油画思路

所谓更快,就是脱离那些网格线铅锤线等辅助线的帮助,快速把一个东西画下来。
门采尔素描手稿

无论是哪一种需求,我们都会发现过去的方法不够用了。

以人物绘画为例

如果不去了解人体解剖,通过有逻辑的训练将它们体块化和结构化,系统地对人的内部进行观察,我们对人的表面的观察,就会缺乏有效的提炼。绘画,或者说任何艺术,都是在传递信息

信息的质量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它的密度而不是它的数量。

初学者如果没有进行解剖训练,那么对人体表面的观察就会沦落到信息的堆叠。

会觉得皮肤上面的每一个毛孔,每一点微小的睫毛都是重要的,不知道如何取舍。

表皮的刻画也没有办法很好的依附在骨头和肌肉上。只好对看得见的信息进行低效的抄袭

这恰恰就是因为潜藏在皮肤下面的那些看不见的信息在缺失。(此处就不举例了,网路上绝大部分素描人像作品都有此通病)

大师们所描绘的人像,有时寥寥几笔并不复杂,但就是会觉得更加立体,更加精确,更加有分量。那是因为它底层的信息足够的丰富

那些看不见的信息支撑起了看的见的效果。

荷尔拜因是西方绘画历史中把减法做得好足够好的肖像画家

从信息传递的角度来说,他们在绘画中的信息密度远超初学者。这也是中国古人说的「画人画皮难画骨」。如果你开始往这个方向前进了,那么恭喜你,你的观察能力开始由表及里了。

这也是过去学院派,考前班,和各大传统绘画学院基础造型部都要教的东西(不过教学方法和效果因人而异。)

这种由表及里的观察训练,也是接下来由静入动的基础。

在照相机能够高清捕捉动态摄影之前,画家们是难以捕捉动态的瞬间的,能够在画面上画出动态瞬间的画家无一不是绘画史上的顶尖大师。

哈尔斯和门采尔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哈尔斯经典油画《弹曼陀铃的小丑 》
门采尔手稿中快速记录的工人洗头过程

不进行解剖训练,不能够把人物提炼成模型,不掌握人体运动的规律,就没办法像门采尔这样快速绘画。

只有当人的身体比例,大小位置形状,结构变化规律都能记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写生中,进行「快速观察」:

所谓的快,本质上是能够快速识别关键的变数,所以前提是掌握基础定量的丰富度。

知道哪些形状是不会变的(定量),才能知道哪些形状是能够变化的关键(关键变数)

比如,同一人种的情况下,脸庞中部,眉弓颧骨脸颊的形状是不会有巨大差异的,但是鼻梁和鼻头的形状却是千变万化。

如果我们能够快速地默画这些基本形,那么正式观察脸庞中部的时候,就只需要稍微注意一下鼻子形状的区别。

理想人头面部比例,图片来源《雕塑解剖学》

没有上述这些能力做基础,所谓的现场快速写生人物根本就做不到,动态写生更是不可能。当然,也有强扭的瓜,越过扎实的基本功训练,把过度简化的人体模型强塞给学生,用千篇一律的套路式线条描绘人体动态和衣纹。

中国考前速写核心思路便是如此,毕竟留给大部分考前学生学习绘画的时间不到一年,在那么短的时间内被训练成这样,已经很不容易了。

考前速写,千人一面

但是,有多少人会因此讨厌绘画,误解速写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能够在观察能力上成功的掌握上述两个阶段,那么你就拥有了创作的绝佳功底。

理论上,只要你能想出来的任何东西,这个时候你的手大部分都能画出来了。

在创作的过程中,你不会有画不出来的阻碍,只有想不出来的痛苦。

没有把上述两个功底打好的人,创作时不仅要面临想不出来的痛苦,还会因为自己画不出来,而扭曲自己原本的创作想法。在绘画中感受自己的无能狂怒。

好在板绘很好地降低了创作的门槛,想像不出来的角度可以通过3D模型来模拟,记不住的画面可以通过照片素材来描摹,甚至直接ps粘贴上去。

于是收集素材和笔刷成了许多板绘爱好者的头等大事。

板绘很好地让创意得到了释放,让绘画的门槛变低。

但是对于最顶尖的创作者来说,板绘和油画素描一样,不过是一个工具的差异。他们并不会在自己的绘画过程中大量地黏贴材质。

因为那些东西毕竟是别人的,拿来的东西永远都不如自己生产的适配。

一个真正享受绘画创作的人很难忍受大打折扣的创作自由。

所谓的创作,根据我的偏见,本质手法只有一类——解构重组,不管有多少别致的名字和叫法,都是解构重组这一根本手法下的细分。而我们一切解构和重组的依据都是我们过往观察的经验。我们是画不出我们没见过的东西的,晚上做梦也好,白天想像也好,都是在用我们见过的东西进行再次构造。
达利的作品是典型的对现实图像的再构造

当我们有意识地通过创作来描绘时,我们就开始进入到了一个新的绘画世界,我们从对客观世界的觉察进入到对内心想像的设计

从一个相对被动的作画状态,进入到了一个十分主动的作画状态。

以前,关于画面的答案,大自然已经告诉了你。一棵树,一片云,一群人,应该以怎样的比例,怎样的色调,怎样的形状放置在画面上,大自然通通都告诉了你。

而现在,这一切都需要我们重新设计。

以前那些鲜活具体的对象,在此刻我们都会把他们当成一种元素或者材料来使用。具体的东西开始变得抽象,乃至于我们意识到这些都是符号

而这些符号的组成从最基础的元素上来说,无非就是点线面,能围合出来的形状无非就是三角形,圆形,方形……推演下去,围合成立体的几何体,彼此之间嵌套,穿插……

最终我们会发现,搭配这些元素的核心逻辑无非是三大构成: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

这套教程是业内经典,适合入门

这就是形式美学的三大核心规律,也是现代设计的底层原理。那么走到这一步,我们算是走到了观察构思能力的最终阶段了吗?并没有创作并不是绘画艺术的终点,创作也并不比观察写生更高级。最终境界是二者融为一体的境界。当我们经历过创作以后,再回过头来看这个世界就不一样了。

我们会在少女的舞姿中看到动态比例和结构穿插

会在大海波涛中看见点线面的奇妙组合

会在春光灿烂的田野里看见缤纷的色彩搭配

客观就是主观,具象亦是抽象。所见即所想,所想即所见。我们会发现写生和创作没了区别,二者本是一回事。

这也是许多画家会像大卫霍克尼那样,在人生的后半段又重新开始写生画画的原因。

大卫霍克尼09年在绘制《开在罗马路上对五月花》

他们不再像年轻时那样那么强调自己的独特,强调所谓新的东西。

他们内心里对于抽象和写实之间的割裂已经慢慢变得统一,度过了对名利的执著后,复归平淡,返璞归真。重新深刻地意识到了自己的渺小和世界广阔。

于是,回到了绘画最初的心动——看见拿起了画笔最初的意义——描绘

关于观察构思能力的进阶过程讲解告一段落,接下来我将详细说说材料控制能力:

绘画对材料的控制能力主要体现在形准笔触两个方面

关于形准,业内人士对此最高褒奖通常都是「一笔到位」「恰到好处」。

这种褒奖在素描线稿和传统书画里以各种类似的名词反复出现。

特别像棋魂里藤原佐为一直追求的「神之一手」。

小时候动画里看到藤原佐为一直在苦苦追寻神之一手,特别有共鸣

比如,大学时,央美基础部老师曾在一次讲座上看著达芬奇的手稿复印件感慨到:

「太美了!太美了!!……如此精确的起伏变化是一笔完成的啊……」

当初老师一直在赞叹的就是这一张

在油画和水墨绘画里,也有许许多多类似的案例,此处就不一一展开了,即使大家现在没有到这个境界,也不妨碍大家欣赏,

下次看名作的时候,可以仔细看看画家的笔触,稍微细细一品就能看到,如果你有一定的绘画经验的话,就能更容易发现他们的笔触并推导他们力量控制的状态。

追求形准的核心本质是指画者能够以最精炼的手法将对象的特征表达准确。想要达到形准的最高境界,必然是建立在观察能力的最高境界上的,二者相辅相成,观察能力和控制能力相伴成长。不过通常情况下,观察能力会领先控制能力一两个阶段,这就是传说中的「眼高手低」(在绘画中这并不是一个贬义词)

此时作画者的痛苦通常是我看到了,但我画不出来。

抹平这个差距的方法只有一个——日复一日的大量绘画或训练。

我了解的大部分职业画家,都有著非常规律的作息,他们和正常的上班族一样朝九晚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晚上也会刷剧撸串。

而初学者前往这个最高境界的过程,通常是由一开始的画不准,到后面慢慢地能画准;从需要很多笔反复修改至准确,到偶尔能够妙手偶出一笔到位,再到最后能不假思索的笔笔到位。这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是实打实的硬功夫,没有任何可以偷懒讨巧的部分。勤奋,是通往至高形准的唯一车票。说完形准,聊聊笔触。

刘小东说:

「绘画是画家留在画面上的痕迹。」

刘小东老师的现场写生有纪录片,非常震撼的过程。

绘画的痕迹(也就是笔触)就如同签名一样是个人的独特印记。

中国古人也常说「字为心画」「见字如面」。

我们手部的力量透过笔在画面上留下的痕迹,就是我们身心状态在世间的足迹

我从小开始学画画,经常和同学们一起写生明明画的是一样的东西,但是作品却有许多面貌。在我言语匮乏的童年,也能直观地感受每张画的性格。

后来做绘画教学,这种感觉就更加强烈了,

即使临摹同一个大师的作品,描绘一样构图的照片,甚至采用更加标准的操作训练。但学生们的作品里仍然有难以掩饰的个性流露。王季迁说:

「我们每个人在绘画中都会忍不住的流露自己。」

是的,绘画是没办法骗人的。

即使是在临摹,甚至是造假,都没有人可以做到每一笔都一样。

电影《最佳出价》里有一句台词翻译得特别好:「每一个赝品都有它真实的地方。」

电影《最佳出价》男主的藏品还是蛮震撼的

我们的眼睛客观上永远只能看见外界,但是通过笔触我们可以看见自己。

许多人惊叹于梵高笔触的强烈和那色彩里充满张力的情感。

但是在拉菲尔的笔触里,也有他的细腻

伦勃朗的软绵

门采尔的豪放

佐恩的利索

都能在他们的作品里直观感受。中国古代书论中常说,欧体「法度严谨,笔力险峻」,柳体「劲健挺拔,骨力洞达」,这些词语的描绘就如同我们去看绘画中的笔触一样。

尤其是当书法入画,文人作画后,中国绘画界对笔法笔触的敏感直线上升。

笔触,正是古今中外大家所共识的绘画核心价值之一。那么绘画中笔触的至高境界是什么呢?我试著来不自量力的来描述这个境界,纯当抛砖引玉。笔触有两个功能,对外拟态对内显真。至高境界的笔触,是对外拟态和对内显真和谐共振的状态。所谓的拟态,就是用笔的不同方式和纸面接触,巧妙模拟眼前所见客观之物肌理的状态。

比如扇形油画笔直戳布面模拟出树叶分叉的效果

用铅笔侧锋带出来的衣纹粗糙质感

国画史上各种皴法——大斧劈皴,折带皴,雨点皴,披麻皴……这些都是用毛笔不同角度和力道在纸面上摩擦出来的特殊肌理痕迹。

相比于用小笔一点一点刻画出质感,这种通过材料特性巧妙发力,一笔而成的质感表现,正是笔触在绘画中的拟态作用。这也是一个长期使用画笔作画的人必然会发现的现象。

绘画也从笨拙地模仿进阶到巧妙地模仿。

但是,这是有副作用的。巧劲的使用会上瘾,发现如此简单巧妙的套路,就能画出复杂的效果,一些画者会在这个路上开始堕落。当一个画面频繁的使用这种巧劲,使用一种相似的套路来描绘所有的景象,这个画作就开始变得油腻了。因为画家不真诚了,他看不见眼前的真相,只看得到自己已拥有的套路。

毕竟观察是费劲的,真诚是费劲的,不假思索地使用套路才是方便的。

这就和一个人在社交场合里频繁说客套话会显得油腻一样,因为他对谁说话都是这么一个状态。

这也是我们讨厌客套话,讨厌油腻感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作为自己的独特性被刻意忽略了,他们看不见我们,满脑子只有自己的目的。一旦一个画家依赖套路来描绘世界,他就落入了下等。这样的画远远不如初学者的笨拙诚恳的画作。很多学画画的人都曾这么油腻过,即使是历史上的名家也不例外。

过度依赖自己已有的东西,不做真诚的观察。

那些几十年如一日画画的人,便是此中的佼佼者。

油腻绘画的典型代表就是行画。

百度搜索「行画油画」

所有的树都是一个颜色,所有的天空都是一种蓝,每一处的笔法都几乎一样。

这就是个流水线上的机械重复,把艺术品变成了工业品,直接抹杀了艺术的核心价值——使人成为人。

但是不要误会,风格的相似不等于油腻,要求一个画家真诚,并不是说要他不停的切换风格。本质是要求这个画家,每一次绘画都宛如新生,赤诚观察。我们去看梵高的画,就能够感觉到这种赤裸裸的真诚。
梵高《向日葵》笔触细节

他的颜色和笔触风格是强烈的,但他的画面里没有一个东西的描绘是近乎一样的。

每一次都在很真诚地观察,很真诚地描绘。

这是他的画面最打动人心的地方。没错,能够抵御巧劲副作用的良药就是真诚。只有真诚这种珍贵的品质(也是一个艺术家的基本品德)才能让我们的笔触在对外拟态的同时,对内显真。绘画是没办法骗人的,因为连你想要骗人的痕迹都会展现的明明白白。所以赵孟𫖯才敢说书画也是成圣的道路。描绘山水的过程,表面上是磨练技艺,本质上仍然修炼的是心性。

任何表达手段都只是手段,任何作品都是自我的投射。

绘画道路的修炼,从始至终都只有一个目的——成为自己。


以上便是我对绘画世界康庄大道的理解,也是我对绘画世界能力进阶过程的总结。

不少认知来源于前辈们的著作,肯定存在我的误读,所以将主要书籍介绍推荐给大家:

王季迁《画语录》

大卫霍克尼《我的观看之道》陈恩深《画稿的发生与生成》克罗齐《美学原理》蒋跃《绘画形式语言与创作研究》刘小东《一公分:刘小东日记》

如果你有任何绘画上想要和我交流的信息,欢迎来知乎私信我

以下还有几篇我关于绘画学习的理解也许会对你有帮助:

现代艺术大师达利和·毕加索的画好在哪里??

www.zhihu.com图标怎么看待国内美术教育?和国外有什么差别??

www.zhihu.com图标这些画为什么把这么漂亮的姑娘画成大妈??

www.zhihu.com图标怎样打好素描的基础??

www.zhihu.com图标

说到绕弯路,应该大多数同学都对练习人体这件事头痛不已

有很多同学往往只会对著素材图,一通临摹狂练,其实这样的方法效率很低!!

很容易明明也临摹练习了很长一段时间,可最后还是只会画站姿!!

就算认真记忆了肌肉的轮廓,但是我画的人体怎么看怎么僵硬.....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是我的练习方式出错了么?

明明已经意识到了自己基础薄弱,找了很多教程、存了素材发疯苦练,但为什么练习的结果还是差强人意呢?

首先,是你的学习顺序错了。

举个例子,你现在就像是一个 abcd 26个字母都没背出来的人,却突然让你去背一堆英语单词,你说这你能背出来嘛?

虽然所有人都在说,「学画画啊,那人体是基础呀!」

但是!!大多数自学的萌新都不知道,学好人体的基础又是啥呢?

只要一说到练习人体,一定会有很多同学就会立刻去网上搜到一堆人体素材,像这样的:

▲素材来自网路

还有这样的:

▲素材来自网路

然后大家就是对著这个一通参考,无脑一堆练啊,却往往没什么用。

临摹的时候可以学个8分像,但一旦自己闭眼默写,啥都画不出来。

归本溯源,还是练习的顺序出了错!!

我们常常说人体,但其实人体包含的东西很多:基础比例—动态造型—骨骼—肌肉。

▲kitajima的绘画研究所

而向上图这样的造型素材,其实已经不是最基础的人体了!是加了肌肉后的简化,存在一定的难度。(更不要说已经被推荐烂的伯里曼的速写了,其实真的不太适合萌新打基础!)

你看看光一个肩背部,就这么多块肌肉,你没有一块块的熟悉认识,打好扎实的肌肉基础,一上来就搞简化。

你说最后能学到什么?

▲kitajima的绘画研究所

就算画了很多张,但是对于每一块肌肉并没有深入的理解

比如:我突然问你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肌肉连接点在什么地方,做一个抬手的动作后他们会怎么鼓起?能够知道么?

一般同学肯定是不会知道的,因为大家学到时候就没有意识到,「哇原来这些也要学」

▲kitajima的绘画研究所

而正确的做法,也是最笨的做法,要把图中这一块块红的黄的肌肉,每一块都记住他们的位置,以及肌肉和骨骼的生长连接点!

这样才能够举一反三,搞定各种动态下的肌肉变形!

▲kitajima的绘画研究所

其次,画的时候没有动脑思考。

很多素材都画的清晰明了,大家练习的时候就业不自觉的按部就班。

并不思考为什么要这么画,而是变成了「我要和参考一模一样」,那就宛如我们抄写英语单词式的硬背。

反正肥皂君那会这样的死记硬背的下场大家都懂的:背了忘忘了背,到了最后实战的时候,还是一问三不知。

▲如果不去理解分析,如果只是学上图的线条,是没有用的练习

有些同学往往辛辛苦苦画了半天,但只是抄了素材的外形线条,并没有真正理解每一个结构的生长原因,然后再睡了一晚。。。什么都没剩下。。。

所以学习人体绝对是一个痛苦的不断记忆、默写的过程,过程很艰难,效果很美好。

说了这么多误区,到底应该怎么练习呢?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咱们按照正确的顺序,循序渐进的学习人体。

大家可以从方块人——骨骼——肌肉这样一个练习过程,在方块的基础上加骨骼,在骨骼的基础上加肌肉,以一个不断巩固基础的方式去加强对人体的认知。

练习的第一步:先画出准确的方块造型,学会用方块去表达人体的动态

萌新可以通过变化方块的位置,粗略的表现人物的动态,以及基础的透视结构。

▲蓝铅笔人体班主讲蒙子老师绘制的人体素材

用几个方块去表现人物的扭胯动作,是不是比直接临摹一张照片来得更加轻松方便些?

大家学任何东西,都是由浅入深的嘛!但你可别因此小看了方块!虽然看著简单,但当你自己临摹学习时也很容易犯错误,下图就是一个错误的方块示范,你看出来哪里错了吗?如果还看不懂的话,就快去补补透视的功课吧!

第二步:当你可以熟练运用方块正确表达后,再在方块的基础上细化出骨骼。(建议大家在学习骨骼/肌肉的时候可以买一本《艺用人体结构教学》,对著专业的书本一条条学习人体骨骼)

▲蓝铅笔人体班主讲蒙子老师绘制的人体素材

这个过程也不需要你非常仔细的画出每一根骨骼的形状,但一定要掌握一些基础的知识,比如四大点,八大点等一些要点

▲蒙子将人体重要的关节点总结为「四大点、八小点、一脊椎」

第三步:有了一个相对正确的骨骼后,然后再在骨骼的基础上,找到每块肌肉的生长点,画上正确的肌肉!

▲蓝铅笔人体班主讲蒙子老师绘制的人体素材

学习肌肉是最烧脑的一关,你需要找准每一个肌肉+骨骼上的生长点,这方面也是需要大家背诵记忆的。(学肌肉也是同理哦,建议购买专业书籍对照,不要自己照著网图学习)

▲素材来自网路

这样才是一个正确而扎实的练习过程!

在如此循环往复的练习中,也能不断加强你对人体的理解。

当你能把三视图的肌肉准备默写出来之后,就可以玩动态的啦。

一般练习的时候可以用这种方式,找张照片参考,然后画出方块形态,在方块上增加骨骼,再在骨骼上增加肌肉

(建议大家找光一点的照片参考hh,也可以找手办参考练习)

▲蓝铅笔学员:暮盏人体练习作业

这种练习方式因为有原图的参考,哪怕是画不同角度的,你都会心里有点数,而非凭空乱画。

这边也给大家分享一下咱们同学的人体练习过程

具体的练习过程(不太建议零基础萌新一上来就参考有衣服的,容易画错,画的熟练了可以再进行深入的体态分析)

最后咱们绘画的时候,也一定要多多动脑思考

一些常规的比例结构,都在一边画一边记住。

▲素材来自网路

例如一般在画动漫人物的时候,成年人是七头身,坐姿为五个头高,蹲姿为三个半头高(蹲三半)。

我们记住一个口诀:立七,坐五,盘三半。

▲素材来自网路

还有比较重要的头部结构,哪里凹进去?哪里凸出去?只有把这些基础的东西掌握了,后期上色的时候才能区分清楚明暗光影。

▲蓝铅笔人体班主讲蒙子老师绘制的人体素材

当然,有关人体的知识实在是太太太多了,今天就算谈个三天三夜,大家都不会马上消化吸收,建议大家在理解了上述的学习方式后,找一些艺用人体参考书,或者相关的人体素材图,对照著练习几遍。

肥皂君这边还是建议,每画一个练习时都力求能里范围内最好的准确,这样就算初期画的很慢很累,但当你积累到10张、20张、30张后,这些线条就会被你的身体记住。

永远不要觉得自己已经练的够多了,来自twi上的一位太太的练习图,一定要保持努力练习呀!

数量提上来的同时也要保证质量哈,只重视数量却忽视质量,每张都画得漏洞百出,很难想像这样的练习到底会有什么收获?

怎么样?各位小画家你学会了吗?赶紧提起笔快去练习吧!

最后再友情送上一波练习素材,速速修炼起来!

【绘画入门第五弹】人体就要这么练!好用的人体练习道具、书籍、网站推荐(30秒速写)-蓝铅笔?

www.lanqb.com图标

关于人体练习的更多教程,请戳:

人体结构特辑 -?

www.lanqb.com图标

更多关于学习画画的血泪误区,你可以能想了解:

【透视篇】鸽子为什么这么大??

www.lanqb.com图标原画是啥都没搞清楚,还嚷嚷著学原画??

www.lanqb.com图标怎样才能画好眼睛?只看这一篇就够了!?

www.lanqb.com图标

希望可以帮到你呀~


【追更】

没想到看的人还挺多的,第一次回答问题的我有点震惊。

刚刚画画,想起来有一个很重要的点我忘说了。

经常会看到有人说画画强调质量而不是数量,这个说法也不是完全正确,要看个人情况。

如果你是个大佬,那么降低数量打磨质量没任何毛病。

但如果你是个新手,连画面都是崩的话,那就别想啥质量不质量的了,赶紧用草稿练习吧,细节也别打磨了,先把整体构造搞好再说。

至于原因,可以用学习来举例,没有一个老师会阻止学霸钻研难题;但是如果其他人花时间钻难题就会挨骂。

你细品。

——————————分割线——————————

画画人不请自来。

血一样的教训,尽量简短点说。

1.不要偏科,比如只练习线稿,或者只练习上色;同理,不要只画一部分,比如只画头,或者只画身体。

不然你画的全部是畸形儿。

2.色感很重要,颜色搭配也很重要。

3.明暗的上色比颜色搭配还要重要。

4.不要借助外物来提高画面丰富度,比如水印。

5.当你没有手感或者心情烦躁的时候不要画画。

6.当你一张画怎么也改不好的时候暂时放弃这张画。

7.当你有灵感的时候抓住它,然后画出来。

8.临摹永远不如自己原创,它会让你产生依赖性,也会限制你的思考。

9.最重要的一条,要练,光说不做没有任何意义。

以上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