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玩过太阁,对里面的剧情也了解,但觉著好像干掉义元后,织田家势如破竹了。

但是,之前织田也就只有三千左右兵马,为什么这一战打完后就连下斋藤、北田、六角等等的。为什么兵力增长这么猛?是因为吞了斋藤?是因为和德川结盟?


首先排除桶狭间之战,这一战只能说崭露头角,并不能说崛起,其次排除统一尾张,因为曾经统一一国的人不在少数,只能说信长统一尾张是发展基础,就像曹操在十八路诸侯以后拿下兖州,袁绍通过耍公孙瓒骗下了翼州,只是个根本,难说崛起。真正的崛起应该是进攻美浓,拿下稻叶山城(岐阜城)写下「天下布武」的时候,这时候的织田,才真正的走向全国,势如破竹


我觉得这问题问得很好,究竟织田信长是从哪一战崛起的呢?有很多回答都会说是桶狭间之战,毕竟,在这一战里,织田信长凭借著自身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能以及超出常人的运气,一举击溃了领土横跨三国,亲率25000大军的『东海道第一弓取』今川义元.

但实际上,我并不认为织田信长是从哪一场战争崛起的,应该说织田信长是通过不断的积累著各种小规模的战斗胜利,逐步崛起的.

单就尾张国而言,实际上尾张一共分为八郡.上四郡以及下四郡.上四郡的统治者是织田伊势守家,即 织田信安,居城在岩仓城.下四郡由织田大和守家统治,即织田达胜,居城位于清洲城.

而织田达胜手下有著三个奉行,其中一个就是织田信长的父亲,织田信秀.绰号『尾张之虎』的织田信秀居城在胜幡城,在之后扩展胜利拿下了今川义元兄弟的居城那古也城,随后因为那古野城办事不便,又新建了古渡城,并将居城迁往古渡.

也就是说事实上无论上四郡还是下四郡,当时很多地方都不在织田家手里,织田信秀做为家臣,虽然实力逐渐盖过主家,但是直到他死时,织田信长继任家督,织田家仍旧没有掌控整个尾张八郡,尾张国仍然处于分裂状态.甚至因为织田信秀晚年的军事失利,织田信秀接连大败,在稻叶山城之战中败给美浓国斋藤道三,随后又在与今川义元的小豆坂之战及安详城之战中大败亏输,导致织田信秀辛苦经营的西三河战线土崩瓦解,同时面对斋藤道三与今川义元东,北两方的巨大压力.而织田信长迎娶浓姬就是出于这种背景.

后期声名不保的织田信秀

而织田信长继任家督之后,政权并不稳固,在天文二十一年,也就是织田信长刚刚就任,年仅十九岁时,鸣海城主的山口左马助与儿子九郎三郎便联合了骏河国的军队反叛,并且还在笠寺·中村修筑了城砦,织田信长得知后在名为『赤冢』的地方,率领800人与1500人的敌军混战,混战之后并没有多大的战果,也没有多大的失利,双方各自返回居城.

在接下来的日子,清洲城的坂井大膳,对织田信长发起挑战,攻克了松叶城,并且之后深田的织田右卫门尉也投靠了清洲织田家.在这种情势下,织田信长与清洲织田家在萱津爆发了合战,最终击退清州织田,夺回了松叶城与深田城.

面对清州织田的挑衅,织田信长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他收买了清洲的下级武士簗田弥次右卫门,并在此人的带领下进入清洲,在城下放火使清洲城成为裸城,但因守备坚固未能彻底拿下.虽然经过了安食.成愿寺等攻击行动,还是无法成功拿下清洲,最后还是在和叔父织田信光的合作下,里应外合,拿下了清洲城.

弘治二年,斋藤道三遭到儿子斋藤义龙的叛变,战死在长良川,赶去救援的织田信长与战胜斋藤道三的斋藤义龙在大良口爆发了合战,战况激烈,且斋藤道三兵败死亡的消息传入织田信长军中,织田军陷入恐慌,织田信长镇静的下达撤退的命令,并且亲自领兵断后,在准备渡河之际,敌军追兵赶至,织田信长命令铁炮手一轮齐射,压制住了敌军的气势,安然的撤退.

斋藤道三死后,织田信长失去了靠山,家中的织田信胜为了夺取家督之位,蠢蠢欲动起来.并且主动占领了织田信长名为筱木三乡的领地.最终织田信长与织田信胜在稻生原爆发了稻生合战,以700人的兵力击败了柴田胜家的1000人以及林家兄弟的700人.

除了织田信胜,就连兄长织田信广也和斋藤义龙合谋,打算里应外合夹击信长,但因为被织田信长发现,计划无疾而终,信广投降信长,信长最终也原谅信广.

永禄元年,织田信长与北面的同族织田信清夹击岩仓城,并且在浮野之战大获全胜,削弱了岩仓织田的实力,在第二年,永禄二年攻下了岩仓城,至此,算是织田信长拿下了尾张大部分的土地,但随之而来的就是桶狭间之战.

所以在桶狭间之战前织田信长不是什么都没干,而是一步一步一靠自己的军事以及政治才能拿下了尾张大部分领土,铲除了织田家中不安分的兄弟,最后面对今川义元的25000大军,织田信长很难说是靠哪一场战争崛起,如果没有之前统一尾张的行动,没有之前铲除家族内不安分字的行动,很难说桶狭间之战会是什么结局.


肯定是越前之战

织田-德川军灭掉越前名门朝仓及附属近江浅井什么概念,那是以绝对优势灭掉一个群雄级的战国大名。战后柴田胜家坐镇北之庄城挥师北陆,织田信长迁都安土威胁近畿一带,织田家也因此打破第一次织田包围网。之后,足利家北盟上杉,东结武田,西聚僧兵,南联毛利的一次次织田包围网都是全国性攻击。而织田家从分立出柴田利家的北陆道军后在根据地浓尾设立了泷川一益的东海道军,之后又有了羽柴秀吉的山阳、明智光秀的山阴、织田信胜的四国等六大军团。而一切之始是以若狭、越前初设北陆道军,聚集了佐佐成政、前田利家、丹羽长秀等人。


很多人都说桶狭间,而我。。。。。。

却要附议

在我看来,桶狭间之战对于信长来说不仅仅是暂时消除了来自东边的灭国威胁,更极大的提升了自信心。在桶狭间之前,信长的表现也算出色但是很难说有什么突破性的功绩,很难想像在桶狭间之战前信长会有吞并天下的雄心。而这场战役却是个转折点,几乎是当时最有力的几个天下人候选人之一的今川义元竟然被自己给干掉了,而且还是以少胜多的绝地反击,再加上义元已经是饱经世事的中年大叔了,而自己不过是个初出茅庐的毛小子。这一战给信长的感觉就是,原来我也可以。同时用一次旷古绝今的胜利给带在他头上多少年的「尾张大傻瓜」称号几个大耳帖子。人有了自信,便会大胆,更敢于去迎接挑战,战胜困难,而这也成了之后数年攻略美浓的心理基石,即便遇到无数困难,即便经年累月,信长也从未动摇过必胜的信念!


就没人说是吞并美浓的稻叶山之战吗?

织田家的发展是明显的「滚雪球」式发展,而这个雪球能滚起来的两个先决条件:自身够强,对手够弱。

正是因为完全控制了浓尾,才让信长有实力在短时间内击败六角和北岛从而把雪球滚起来。

反观甲信关东这边,无论是上杉还是北条,三家实力太过接近结果到最后底盘也没发展起来。

实际上,毛利,岛津和伊达也是这么滚起来的,但毛利和岛津滚的太慢,地方还差。至于伊达,不仅地方差,还滚的晚。


并没有你想像的那么快。桶狭间之战是很重要的,干掉今川义元+与德川结盟让信长能专心攻略美浓而没有后顾之忧,但信长仍然等到斋藤义龙病死斋藤家主少国疑才真正开始吞掉美浓,到彻底吞掉为止也花了四五年。不过吞掉美浓之后信长就已经是当时的天下第一了,北田六角相比之下就太弱了。


信长就是从桶狭间崛起的,今川义元的名声在当时非常大,非常好,被当世称作东海道最强大的大名(武田家的甲斐国和北条家的相模国也属于东海道,所以这一称呼也可以认为当世的人认为义元时期的今川家比武田家和北条家更加强大),今川义元也是个仁君,对老百姓非常好,采用十税四的税率,而织田领的税率是十税六,也就是说义元打败信长的话,尾长的老百姓能增加五成的收入,所以尾长的老百姓都去欢迎义元,义元为了招待老百姓在不该停留的地方停留下来被信长抓住机会一击致命。信长通过这一战得到三个大重利好!第一:增强了织田家内部的凝聚力,织田家在这一战之前内卷严重,光亲弟弟信行就发动了两次大叛乱,桶狭间之前家臣团内部也战和不定,而这一战之后,基本确立了信长的绝对威信,家臣团中再也没有第二个声音,到信长死为止再也没有家族成员或谱代家臣发起过叛乱。第二,摆脱了来自东方的巨大压力,桶狭间之前,今川家对织田家施加的压力非常大,逐步蚕食尾长下四郡,织田家不得不把主要的精力用来防范今川家,义元败死之后,三河松平家独立,信长与之结盟,改变了以前四面皆敌,两线作战的窘境,可以全力向北用兵。第三,打败义元让信长得到了巨大的名声,古代名声非常重要,你有没有能力和别人愿不愿意为你卖命完全是两码事,桶狭间之前,信长曾先后对美浓和伊势用兵,对美浓方向先胜后败,甚至一度围困稻叶山城,面对信长的压力,本来内部矛盾重重的美浓豪族突然团结一致拥护义龙,齐心协力击退了信长。对一盘散沙的伊势方向也毫无进展,当地的豪族根本不买信长的账。桶狭间之后,信长对这两个方向的经略,都因为当地豪族的大规模倒戈和投诚而变得异常顺利。

桶狭间之后,信长完美的将以上三个利好兑现,将美浓、伊势纳入版图之后,已经是石高接近150万的超级大名,可以说是当时的天下最强了,战略方向又是当时一盘散沙的畿内诸侯,统一也就是时间问题了。


在桶狭间之战之后,除了织田信长本人的实力和能力强之外,不得不说运气也是非常好的,眼看德川家康要被武田军打败,紧接著就是攻入尾张了,武田信玄死了,在上杉谦信下达了关东征讨的总动员令后,也死了,而后上杉家忙于家督之位的争夺,也无暇顾及信长,今川义元、武田信玄、上杉谦信,这些都是战国时期有可能统一天下的大大名,可惜时运不佳,后代又没有他们的才能那么高的才能,加之有德川家康这样的盟友,织田信长才一路势如破竹,但其实说势如破竹也不够确切,除了多年的一向一揆暴乱和两次信长包围网让信长头疼不以,还有很多大的小的政务难以处理,只是织田家整体呈上升趋势


我觉得应该是攻略美农国稻叶山城那一刻吧


是关原之战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