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武田如果在1570年开始西进,能否灭掉德川?同时武田信玄如期在1573年病死,织田信长还能不能发展壮大?


提前两年,元龟元年(1570年),织田陷入与朝仓、浅井、三好、六角、本愿寺的苦斗之中,最后被迫求和。

老虎:虽然是个好机会,也很想教德川做人,但我还没拿下骏河啊,之前拜托织田向上杉讲和不容易(甲越和与),好好抓紧这段时间吧。

提前一年,元龟二年(1571年),织田大举反攻,火烧比叡山。

老虎:虽然拿下了骏河,但德川、上杉结成了同盟,北条也不愿善罢甘休(北条氏康在当年10月病逝,12月27日甲相复盟),先好好把新领地安定下来吧。

综上:非是不为,实是不能。


武田信玄能发动西上作战的必要条件是北条氏康去世后,氏政重新恢复了和武田的同盟关系,承认了武田对骏河的支配,并形成了对上杉的牵制。在此之前武田周边唯一关系比较好的反而是织田信长,这个时候和德川开战并得罪织田,只会让武田家陷入四面楚歌的局面,面临灭亡的危机。


事后诸葛亮来看,1570年确实是武田家最好的西进机会,历史上德川敢在和武田信玄邻近的情况下出兵参加姊川合战,还是因为武田和北条还在较量当中,在1568年武田信玄对骏河动手了以后,北条氏康就和武田信玄杠上了,北条氏康甚至和上杉谦信联盟,历史上一直到氏康去世才和解,那时候已经是1571年了,不管怎么说都得要休息休息吧,不可能劳师远征。

所以如果说,如果,武田信玄1568年和德川平分远江、骏河以后,北条家不找武田家麻烦(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这里只作为一种yy,就当北条挂机),那么到1570年金崎殿后的时候(那个时候信长局势确实是不妙吧),武田信玄集中主力挥师西进,再利用一向宗暂时牵制上杉谦信,再和浅井、朝仓联军联系好,并派人去找本愿寺寻求呼应。(中间人可以找足利义昭,这种事他甚至愿意去当个劳模。)

别的不敢说,拿下德川家的远江和三河还是可以的,信长要解决危局没有一年时间是不可能的,没有闲暇顾虑这边,而且德川家康肯定是不会去帮信长了,毕竟自身难保,没有德川军,织田信长要独自去击败浅井、朝仓联军,肯定比历史上艰难,所以武田信玄有足够的时间去消灭德川家康,至于说再进一步就很难讲了。

如果武田信玄超常发挥,在消灭德川的时候并没有消耗太多的时间,那么肯定会往尾张动手,有可能再多占一点,但是毕竟是疲惫之师,不会太过分,如果是正常发挥,拿下德川的领土就差不多了,信长也应该解决了燃眉之急,然后上杉谦信也腾出手来了,西进结束。


只要一个原因大膳大夫不是天选之人!反观家康能统一日本的第一个原因是活的久。

而他相比于同时代的其他英雄人物要年轻一些。德川的主要对手大部分都是小他一辈的人物,经验上逊色一些。(被武田吊打不谈了)别小看年纪这个因素,德川真的能成为一方诸侯的时候都是1580年左右,但这时候他才40不到,

年轻真的很重要,而且德川家康时代的德川家族发展非常连贯,即使信康死了,也有足够的时间培养秀忠,没有因为继承人问题导致家族发展受影响。

反面案例:信长信忠父子竟大意到同时身轻无备地待在京都,被「敌在本能寺」,连带身边的一票织田公仪的枢机之臣俱灭,眼看马上统一天下的织田家瞬间中央权力真空而一世而亡!

第二个反面案例是拥有「嫡长子」丰臣秀赖来的太晚,猴子又老年昏聩了,所托非人,尤其是丰臣人才凋零,还没有个年富力强的顶梁柱,被权臣、外样大名家康所篡,二世而亡!

而家督之间的继承在日本战国时代各大家族一定会大概率拖慢本家族发展的节奏,从继承到掌握实权基本都是一大番干戈。

第二个原因是德川封在了关东。

如果德川封在东海道,上洛确实容易,但是基本盘实力不如关东。

丰臣误以为后北条的关东不咋样,扔给德川,以为是垃圾给了老乌龟,其实是个潜力股。

征朝鲜德川不去,这十年把关东给发展起来了,这就是他争雄的资本。

而周边一票丰臣死党都不是什么善战之辈,真要牵制德川还得靠上衫和佐竹。

第三个原因是野心。

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晚年的德川其实和毛利元就的境遇很像。七十岁左右了,都已奠定了一方霸主的基础。继承人也有了。这时候很多人会懈怠,甚至自己逐渐退居二线,

但老乌龟还是自己上了,事关德川幕府能否坚如磐石的大事,脸不要也罢,不弄死丰臣一族誓不罢休。

这是他能成功很重要的因素。

反观毛利,老了以后心里想的就是做地方一霸,并不能说毛利就没有争夺天下的机会和资本,但是一旦懈怠,总归有被人打出翔的一天。

关原之战「三神」

宅神:毛利辉元,一直缩在伏现城,不去履行西军总大将的责任和义务

战神:小早川秀秋,这个不说了太阁的最大叛徒,里切达人!

饭神:吉川广家,以「我军正在吃饭」为借口,挡著毛利大军的进攻路。

我们来一起总结一下:德川家康终极日本长达百年的战国乱世的核心机密

「树之君臣,所以抚育黎元,钧陶庶类,自非克明克哲,允武允文,皇天眷命,历数在躬,安可以滥握灵图,叨临神器!」拥有历史光环的德川家康,差不多是完全参照了《帝范》描绘出的储君的合格人选。

唐太宗对当皇帝的条件,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标准:

第一,本身要克明克哲赋予之,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第二,天上的菩萨和祖宗给他寿命,保他平安,也就是得天之独厚。

第三,天降大任者,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让他获得治国平天下的经历,即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如果一位皇帝不满足这三个条件,他是上不了太和殿,开不国,立不了业,坐不稳大位的。

以上三个标准可以从德川家康遗训找到答案:

第一条:人之一生,如负重远行,不可急于求成。

第二条:以受约束为常事,则不会心生不满。

第三条:常思贫困,方无贪欲之念。

第四条:忍耐乃长久无事之基石。

第五条:愤怒是敌。

第六条:只知胜而不知败,必害其身。

第七条:常思己过,莫论人非。

第八条:不及尚能补,过之无以救。

相传在德川家康临终前,为他的后人留下了以「人生,任重道远」为文首的遗训。在此之后,他的政权向后传了14代,而这篇遗训一直都受到后人的顶礼膜拜,影响深远。

白手起家的毛利元就成就毛利两川:一文字三星,信长最看重的敌人

除了伊势长氏崛起于关东地方,成为新时代大名的代表外,日本各地也开始出现以下克上,甚至成为一方之雄的新强权。在中国方面,出云守护代尼子氏篡夺守护京极氏实权,日后其大名尼子经久更取代京极氏,成为出云守护。在尼子经久生前,尼子氏扩张成与大内氏家督——因海外贸易而兴盛的大内义兴并驾齐驱,势力达十一国的中国双雄。在双雄争霸过程中,安艺国人毛利元就采取墙头草的态度,逐渐吸收尼子、大内的力量,日后乘大内氏内乱,在严岛会战中击倒大内氏权臣陶晴贤,成为独霸山阴道、山阳道,号称「阴阳一太守」的中国新霸主。

元就公以一介国人的屌丝身份,白手起家逆天改命奠基了毛利两川体系,当刚刚主导了播磨小寺家站队织田信长的战国军师黑田如水,亲眼瞭望到悬挂著「一文字三星」家纹旗帜的毛利海军舰队时,竟也惊吓到浑身发抖,而且信长公任命的中国征伐总大将羽柴秀吉编组大军进入姬路城后,也一度被毛利大军压制,

毛利两川与信长的军团长秀吉的军势大打出手,而且打得有来有回,还通过外交僧安国市惠琼策反了很多,刚刚参加了织田信长的名代羽柴筑前守秀吉召集的播磨评定的播磨地头蛇与墙头草,直接导致上月城之战中致力于复兴尼子氏而坚定的与织田结盟的山中鹿介困守孤城,最终也没有等来织田的援军,

哪怕是三位中将「天下仪御与夺」的织田家督织田信忠出阵毛利,也被能挽回劣势而撤军,留下军团长秀吉苦苦支撑,所以与其说后来猴子是讨巧在备中高松城吊打毛利两川,却高情商的写信向主君右府信长求援,实为让信长公来摘桃子;不如说鉴于毛利的深厚实力,秀吉以一个军团之力左支右绌,是真的需要援军!

不论秀吉的真实意图如何,反正信长是收到了他的求援文书,那刚刚屠灭了强大的武田家后,正坐镇安土城,下令麾下织田四天王及与力压著敌对势力打的「天下人」信长公的态度如何呢?

信长获悉秀吉水淹高松,毛利辉元与小早川隆景、吉川元春亲自带领毛利大军救援清水宗治,认为这是一举平推了中国巨无霸毛利家甚至一波A到九州一统西日本的千载良机,而且虽然秀吉这个偏师暂时在局部战场的对峙上制压了毛利,但是毛利两川的体量在那摆著的,必须要重视这个劲敌,与其相比什么上杉景胜、长宗我部元亲,甚至后北条家具不足论!因此搁置了天皇公家眼里的大事「从征夷大将军、太政大臣和关白中任选一职」,仍然以无朝廷官职的织田公仪的退隐家督的身份出阵中国毛利氏!可见毛利是信长公最看重的敌人,没有之一,对比一下:武田狩猎时期,面对吊打盟友家康的「战国最强大名武田骑马队」信长公都没有亲自出阵,先遣军总大将织田信忠与先锋泷川一益就电光火石般的达成了甲州征伐!

丰臣秀吉为什么始终对德川家康这么客气?

丰臣之重宝——德川家康

1.秀吉统一天下后,对石见银山、海外贸易进行严格控制,摆明了抽毛利的脸嘛!毛利小早川在朝鲜打生打死,什么也没捞著,而秀吉的托孤对象竟然是家康、利家,大家觉得孰轻孰重?

2.毛利的土地本身就是自己原有的;小早川隆景被加封很多,但前提是从毛利家独立出去;而家康获封关东250万,加封了100万左右。

3.秀吉统一天下后,严肃各大名【家格】,将足利将军家织田信雄家徳川家康家并列,并把他们和朝廷公卿与【武家公卿、摂関家·豊臣宗家】区别,提高丰臣家格。。。等等!你是是不是发现哪里不对?足利是前朝当家,织田是秀吉旧主,这都说得过去,德川凭什么和这些人并列?还有,德川那个源氏家格也是秀吉联合近卫前久帮他搞掂的,之前都是家康自己自封的。。。哪个大名有家康这个待遇?

4.当然,人与人尚且不可能毫无防范,何况政治家?秀吉对德川家康的防范:

1移封关八州(名曰250万石,实则直辖地100多万石,远低于秀吉直辖地222万石);

2关八州税率四公六民,税率很低;

3曾是秀吉养子的秀康给了结城家,防止家康利用其干涉丰臣家督继承;

4在东海道密密麻麻地放了一堆十几万石的秀吉嫡系大名;

5派遣有力大名监督,先是近江出身的蒲生氏乡,而后是上杉景胜,都和家康无交情。

6移封关八州是把家康从距离京都较近的东海道一脚踢到关东;

7家康在三河根深蒂固,清州同盟时在尾张美浓也很有影响力,必须踢走;

8当时北条残党活跃,不禁想起佐佐成政旧事。。。

5.秀吉要弄家康是有机会的,比如征伐小田原后,那时家康毫无抵抗能力的,织田信雄的百万石不就是当时被改易的么,但是秀吉反而加封了家康,死前还给予其托孤重臣的角色。

三、德川家康是司马懿?

那么谁是曹操、曹丕?你见过和曹操南征北战、称兄道弟的司马懿吗?

德川家康得天下是因为活得长?——好多人关注了他活了多少岁,忽略了他出道的年龄:

17岁跟随今川义元上洛弄死信长重臣佐久间盛重,

19岁与信长同盟,

25岁协助信长上洛,

27岁家康跟随信长讨伐朝仓义景,金崎撤退,

同年六月,姊川合战,奠定织田政权在近畿的地位;

29岁对战武田信玄,以少打多,惨败后的天正元年三月重夺天方、可久轮、凤来寺、向笠、一之宫五城(当时信玄仍健在);

32岁长筿之战,

39岁跟随信长灭武田,同年本能寺,家康坐拥五国;

之后以弱抗强,打平秀吉。。。。。。

家康比信长小9岁、比秀吉小6岁,秀吉死后4年他就开幕了。你千万别以为家康经常是个大叔形象、秀吉经常是个小受形象就认为家康比秀吉年龄大啊!

半叶葵纹半叶桐——秀吉为什么重视家康?

1.家康能力强

小牧长久手战平,秀吉战略胜,家康战术胜,不久秀吉以娘亲、妹妹为人质,换来了家康的臣服。灭不掉就让他臣服咯!

此外,家康和秀吉的矛盾也远非后世渲染的那么大,清州会议后,柴田胜家力捧织田信孝,秀吉虽然支持三法师,但要知道,当时战国,实力至上,打伦理牌没用,秀吉在会后连同丹羽长秀、池田恒兴推举了织田信雄,而家康明确表示,资瓷信雄当织田家督。

2.家康威望高

19岁与信长订立清州同盟,并坚守20年,信长死去后仍坚持同盟,一直到小牧长久手之战织田信雄臣服秀吉为止,期间顶住了武田的威逼利诱,扛住了信长不断徵调到近畿的劳苦,为织丰政权的建立鞍前马后。家康和信长公称兄道弟,当时的秀吉不过是信长底下的一员将领,他会不知道家康的汗马功劳?

秀吉的天下是篡夺织田家得来的,他看重家康,多因其长期作为信长的盟友、义弟,假如连他也拜倒在关白权威之下,其他织田旧臣还有什么理由不去跪拜秀吉?其政治意义非同小可。而清州同盟时家康的任劳任怨想必给了秀吉不错的印象。

3.清州同盟是家康一辈子最大的政治资本

织丰政权是信长公建立的,家康以盟友的姿态在该政权享有特殊地位,信长公不幸离世,几个家奴争权夺利,最后秀吉胜出,哄著家康入伙,仍享有特殊地位,秀吉去世后,整个织丰政权哪个配和家康称称斤两?

综上,其实就两句话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成功非侥幸


灭不掉德川,德川是硬钉子,信玄打败不难,拔掉不易。

无论是武田还是后来上杉的出兵都是对信长包围网的呼应,信玄出兵的目的与其说是上洛,不如说是逼信长分兵东海道,不然武田就可能对信长的核心领地尾浓产生威胁。信长给家康的任务也是拖住武田信玄(所以三方原信长并没有动用主力,而是让佐久间这位撤退上手去混),等我料理完这边的事之后再来解决武田。

但武田的体系是不支持长时间大规模远征的,别说尾浓了,武田的体制一个家门口的松松散散信浓都啃了多长时间,更别说三河远江尾浓这种政权集中的地区了,家康更不用说,虽然野战被信玄吊起来打,但本身的能力是过硬的,继续苟著问题不大,再加上家康本身就是信长的忠实小弟,反叛的可能性近乎为零。这些因素综合一下,武田想快速拔掉家康这颗东海道上的钉子很难,更不要提对尾浓产生真正威胁逼信长分心了。

胜负手还是京畿的对抗,只要信长解决了京畿的问题,抽出手来就可以帮助家康把信玄挡回去,信玄死后武田信赖在对德川的战争中取得的成绩比信玄还要好,不是照样被得到了信长支持的德川推回去了。

唯一能威胁到信长的就是想办法联合关东后北条乃至越后上杉出兵,以庞大的国力为支撑与信长拉锯,但这武田和著两家结的怨那可是大了去了。


不是不想提前,是不能,信玄是优秀的大名不假,但是武田家并没那么强。没和北条上杉谈妥,怎么西进。得罪北条也是因为武田吃力骏河,所以武田根本没有当天下人的机会


提前一年?

是,信长烧了比睿山,觉恕法亲王逃难到我这里。骏河也已经平定,道路通畅可以开车。

但是北条怎么办?这一年尾巴我才成功借著北条氏康病逝才成功和北条恢复盟约啊。

上杉怎么办?直接洒出一向宗暗棋把景虎牵制过去吗?这是浪费。

我也想提前一年啊,这不没机会嘛。


武田晴信的能力守成可以,没有大的战略目标,居然从来没有想到过从中山道进美浓,弄的三国破盟后家臣损失惨重还失去了大儿子,背后还受北条擎肘,面对德川时只是一味强攻,还是小老虎策反筑山的谋略靠谱


武田家到处树敌,毫无信义可言,做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亡命。从家主到众臣没有一个有远大的战略。三方原之战以多打少,算不上什么武备厉害,就算打赢了又如何?只要织田空出手来,收拾武田不是多困难的事。


武田西进根本目的是为了转移内部矛盾,而不是为了上洛,要彻底吃掉德川谱代化,被官化严重的三河,不是1-2年内能搞定的,除非能在战场上阵斩获俘获家康,否则绝对不是短时间内能完成的事情


历史没有如果。。。

从三方原的结果看,如果信玄不是及时病死,家康大概率要GG了。

信长是不是打得过信玄,这个不好说。从他同时面对本愿寺,一向众的压力情况看,估计很勉强。毕竟信长包围网也不是那么好打破的。大概率,会被打得很惨。

所以信玄的死很关键,也很微妙。后世有人说,如果上杉谦信、武田信玄不是相互牵制,天下的归属真的不好说。

信玄、谦信的相续病死,给了信长舞台。也给了他权倾天下的机会。


还是没法成功上洛的,德川家康一直当乌龟,打到尾张八成就让信长的火枪手给干挺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