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有天告诉我: 你去做个血清吧,我的血液是阳性。我回不了国了。

短短的一句话,虽然早就做有心理准备,但是还是脑子懵了一下。

然而这边的措施是什么呢,没有措施。那个室友属于无症状,现在据说在学校的统一隔离处,而且不是单独的。医院不接收她因为她没什么症状医院床位也紧张。我和我另外的室友也只是被限制了一天的外出时间。只能出去超市或者药店20分钟。 没过几天我们就火速的搬出来租房子住了。

我租房之前告诉房东我们很有可能是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问她是否介意把房子租给我们,当然我们会做好消毒巴拉巴拉。

房东瞪著无辜的大眼睛一脸无所谓: i don』t care.

她说她身边谁谁谁,谁谁谁都是阳性。她甚至觉得医院的结果水分很大,因为怕引起恐慌。

学院里得病的老师一大批,好结果是不用去班里上课了,zoom university里大家其乐融融。坏消息就是办事效率更慢了。

快圣诞节了,很多餐厅,超市还是人巨多。许多外国人戴口罩就跟闹著玩一样,甚至一些店铺里卖的口罩都没有外包装直接裸露在空气中..

市里人口不到200万,最近每日约2000新增,像我们这样的无症状还不属于新增的范围。

这其中任何一条,放到中国都不会是被轻视的程度。

前两天在小红薯上偶然看到给我推送的和我们一样也是被室友传染然后出来住的一个小伙伴自述。联系上之后听说他和大使馆的工作人员互加了微信,也接受一些国内在线的心理疏导。在那个平台上他也得到了很多很多人的关注和关心鼓励。他也是属于无症状,但是搬出来自行隔离14天是对自己和他人的负责。

在这边和我们一样属于无症状的人数我不敢去猜,而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受这个病毒的影响程度也会有很大差异。我们在这边能做到的就是,照顾好自己,最大程度减少社交以及在外时间。我有的时候想吃小伙伴炒的菜想吃的要疯,却一点也不敢去见他们。这一点,是祖国教会的。

国内健康码,以及发现新增立马通报进行全员核酸,不忽视任何一个可能存在的或大或小的隐患,真真正正是在为这个国家的居民负责。而我现在所在的地方,很遗憾,我没有看到大多数人的责任感。他们不在乎被传染,也不在乎传染别人。他们从日增200-300的毫不在意到现在日增2000才戴起口罩,多余的行动就再也没有了。甚至看新闻,ZT去视察医院都没有戴口罩..

疫情带给我们的积极影响是什么?我觉得是我们更加验证了自己的责任感。而这种责任感不是我们出来之后才有的,是我们从小生活的地方,各个岗位的人,用实际行动,用媒体,用各种渠道教会我们的。

当然做假报告回国的不在我上述范围内。

希望在海外的各位朋友,照顾好自己。清淡饮食,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情绪。

我们都健健康康的回家。


新冠肺炎对我们的损害已经全世界都知道了,新冠肺炎让我们死亡了3000多无辜群众,死亡了几十个医护人员,几千医护人员感染,8万左右的感染人数。武汉封城,千万级别大城市封锁,全国人民都没有过好2020年春节,经济影响肯定巨大。

以上都是新冠肺炎对我们的负面影响。

但在负面影响的同时,它也揭露了很多问题,同时解决了很多问题。国内的就不讲了,讲讲国际影响吧。这场新冠肺炎,我们等同于开展一场中等规模的战争,包括各种战略物资的转运、支援人员的迅速转移、军方的各个动作、巨额经济投入.....从好的方面来讲,我们让世界见识了我们的实力,虽然代价是惨重的。我们向世界证明了,中国是不可能被战胜的,敌人不行,病毒也不行。中国完全有能力保护自己的国民、保护自己的领土、保护自己的国家,任何人任何国家都不要心存侥幸。

从医学角度而言,通过这次战役,医疗卫生系统内部也会有改进,包括传染病处置制度、各种高科技的医疗设备手段等等,都会进行一次重大的更新,促进医学进步。虽然代价是惨重的。

还有一方面,就是医患关系。方舱医院全部倒闭了,群众和医生都欢呼雀跃,为什么?很大一个原因在于这些费用都是国家在兜底,群众只管看病,不用出钱。医生也不需要理会费用,只管看病。这才是最和谐的。但回到现实生活中,目前是还不可能做到这样的,战役过后,医患关系会不会改善?大家见识了医护人员的奋不顾身、骁勇善战,会不会对医护人员多一分感动?希望如此吧。

医护人员其实都是尽最大努力救治患者的(个别不负责任的医生除外,哪里都有不合格的人)。下面是我们前天写的一个文章,跟大家分享:

今天无意中看到这样一则新闻:在武汉同济医院,一名67岁的危重病人出现炎症风暴先兆,27岁的上海医师魏礼群在对他进行气管插管时,病人的病情急转直下,最终病逝。

魏礼群瞬间崩溃痛哭,迟迟无法释怀。同事们一直劝导,也难以平抑他的悲伤。他说:病人身后可是一个家庭啊!

隔著玻璃,同事们为他举起了一张纸,希望大家理解。纸上写著:

「对不起,他很难过,尽力了!!!」

据了解,魏礼群是上海华山医院第四批支援武汉医疗队队员,是一名麻醉科医师。

看到这里,不由得感到心痛,难过不已。67岁的病人,平时身体可能棒棒的,如果没有这场瘟疫,他可能还会活20年。但瘟疫就是战争,有战争,就会有伤亡。病人是不幸运的。魏医生的难过,不是医者无法感同身受。尤其是作为一名重症医学科医生,我更加是切身体会过这样的痛苦。

这件事勾起了我痛苦的记忆。

2年前,一个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的60岁左右男性病人转入我们科,当时患者情况还可以,经过充分评估后,没有给他气管插管,只是用了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无创通气,就是在口鼻上盖面罩,然后呼吸机往面罩里面打氧气。

患者当时还是清醒的,他很紧张,焦虑,转下来后他扯开面罩,问我,能不能熬得过去,儿子今年底结婚,我必须在场。

当时我在看他的动脉血气,他突然这样问我,我呆住了。但很快我就反应过来了,告诉他,肯定能熬得过去,这里是ICU,我们有最好的技术最好的设备,你肯定能过关,不用担心。

我望著他,见他眼里满噙泪水,我当时还跟规培的同学说这是二氧化碳潴留的后果,球结膜水肿,很典型的体征。等我转过身后,我才瞬间觉得心酸不已,这哪里是二氧化碳潴留啊,这分明是患者哭了,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眼下这个劳碌了一辈子的粗汉子是真的哭了。

他是害怕了,也是恋恋不舍。他儿子今年底结婚,他想活下来。他想活著看儿子成家,想抱抱孙子。这是多么普通的事情啊,但此时此刻,于他而言,就是奢求了。

我出去跟家属沟通病情,坐在我对面的两个人,一个是患者妻子,一个是患者儿子。儿子戴著眼镜,很斯文,年纪与我相仿,但他是晚婚了。

我告诉他们,如果患者病情加重,随时可能需要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插不插。我问他们。

插,病人儿子结果知情同意书,毫不犹豫签了名。

我接著说,气管插管是有风险的,很多风险,但其中有一条是必须特殊指出的,有极少数患者在插管过程当中会发生心跳呼吸骤停,当然,一旦发生我们会立刻抢救,如果你们能接受,就签名。

我必须刻意指出这一点,因为这样的事情我已经遇到一次了。已经有过家属不理解而闹事情,所以我必须提前把风险告知。这是我当时的想法。

病人妻子口唇震颤,问我,心跳呼吸骤停是不是死亡的意思。

我点了点头,说是的,就是死亡的意思,但如果真的发生,我们会马上抢救的,至于能不能抢救回来,我也不敢保证,只能说全力以赴。而且,如果他真的需要插管的时候,如果不插,他也会死的。插管能活下去的几率会更大一些。

他们自然是同意的,所有的操作,只要是救我爸爸的,我都同意,都签字。他儿子表态了。

我很感动,平日里他们肯定是幸福团结的一家子。

那天晚上,我夜班。

事情来了。

患者白天情况还行,凌晨1点,突然憋气了,整个人非常焦虑。护士喊我到床边看病人的时候,他的血氧饱和度掉到了80%,心率快至120次/分。

经过快速判断,病人可能是急性心衰,当然,也有呼吸衰竭。此时此刻,药物治疗效果不好,必须果断出击,给他气管插管上呼吸机。不管是心衰,还是呼衰,呼吸机都能帮到他。

关键是,为什么患者会突然发生心衰。有没有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肺栓塞?目前没办法证实,此时救命要紧。

我让护士帮我准备插管物品,同时紧急拨通了家属电话,告诉他病人目前情况加重,在处理当中,要插管,我让家属先过来医院再说。

挂了电话后,我飞奔到患者床头。此时护士已经把插管相关物品准备完毕。

患者意识已经模糊了,这是严重缺氧的征象。虽然我们把氧浓度调了最高,但效果并不好。

时间真的不多了。我必须争分夺秒把气管导管插入他气管,马上接上呼吸机,才有回旋的余地。

我跪在床头,左手持喉镜放入他口腔,顺势深入,直逼近声门。

声门暴露了!这是成功插管的关键。太幸运了,这个病人声门暴露很简单。

就在我右手拿起气管导管,准备伸入口腔通过声门时,护士喊了出来,李医生,患者心率开始慢了。听得出来她很著急。

心率慢更加是危重信号!这是患者缺氧最后的警报了!

我虽然有紧张,但还是沉住气准备把导管插进去。

就在我导管靠近声门时,护士喊,李医生,心率0次/分了,停了。

当时我听到护士这一喊,脑袋嗡了一下,天啊,这进展也太快了吧。同时我也感觉到患者心跳停了,因为患者的声门和会厌都突然停止不动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导管置入再说,这是我当时脑海唯一的想法。

成功置入气管导管!

几个护士分头行动,一人迅速把呼吸机管路接上,呼吸机开始打气。另一个护士马上开始胸外按压。

我退了出来,才发现患者已经脸色惨白。

心跳真的停了。

赶紧推肾上腺素。

几个护士都是老兵,场面虽然紧急,但大家忙而不乱。任务明确,有人推药,有人胸外按压。我以为经过成功插入气管导管接上呼吸机后,患者会能短时间恢复过来。

但我估计错误了。

按压了将近5分钟,一点好转的趋势都没有。

患者瞳孔散大了。

此时二线医生也赶了过来,协助抢救。

但没用,最终我们永远失去了这名患者。

病人儿子匆匆赶来后,我不得不跟他汇报了这个噩耗。

那一刻,我真的很拒绝去告知这个噩耗。患者虽然病情重,但按照预计来看,还不至于这么快就死亡的。越是意外的东西,越不能让人接受。

我们很努力地想治好他,我也很努力的想让他实现他的愿望,看著儿子成婚,抱抱孙子。但我们失败了。而我们的失败,就是一条性命。

对不起,我们尽力了。我跟患者儿子说,我甚至不敢抬头看他眼睛。刚好我鼻炎发作,说话有点鼻音。其实我没有哭,我已经不是那个看到病人死亡了也会跟著哭的自己,但心里难过的很,见得再多,都不可能麻木。

病人儿子很悲伤,但很通情达理,反过头来还安慰我,说辛苦医生了,我们都早有心理准备了,实在不行我也不想我爸走得太痛苦。

听到他说这句话,我鼻子一酸,才真的想哭。

但我还是忍住了。

疾病就是这样,意外总会太多。有些意外是人为的,有些意外是没办法预先知道的。后来我们仔细分析患者出事的缘故,还是考虑突发心梗或者肺栓塞的可能性最大,由于没有尸体解剖,没办法确认。是不是早点气管插管上呼吸机就好了呢?也不好说。

文中一开头,魏医生给新冠肺炎病人插管途中,患者心跳呼吸骤停,抢救不回来,死亡了。这对他的冲击是巨大的。医生的责任就是救人。但当医生眼睁睁看著病人在自己手里流走掉,尤其是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自责、痛苦都是难免的。

这次疫情当中,不少战友都有或轻或重的心理问题,这是可以理解的。繁重的工作压力,巨大的体能消耗,面对未知的可怕病毒,身边的战友一个接一个倒下,心理有结也是理所当然,正因为如此,国家才呼吁要重视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援、疏通。

毕竟,我们也是血肉之躯。

所幸的是,疫情态势越来越明朗。重症、危重症患者一天天减少,这当中自然有死亡的,但也有很多是转为轻症甚至是治愈出院的。在我们国家强大的集体能力下,在我们各自岗位不懈努力下,我们就要迎来全面胜利了。

魏医生,坚持住,过了这一关,你会是一个更加优秀的战士!


所谓的「中国模式」,其实就是在一场场压力测试中,一点一点地这样塑造出来的。

2003 年,是新中国医疗领域迄今 70 多年历史上最重要的一年。


这一年最大的事情是 SARS。这种让大江南北人人自危的病毒,使政府和民众都意识到同一个问题:卫生领域自 1980 到 1990 年代以来的长期欠账,已经成为这个火箭般上升的经济体在当时的致命缺点。


于是,在新一届政府的主导下,医改启程。庞大的中央财政机器开始定向倾注资源,政府卫生支出骤然提升。


2020 年,呼吸道传染病又一次席卷华夏大地,口罩下的中国人成为庚子年最突出的剪影。跟 17 年前一样,民众在公共事件的讨论里挥洒著感动、泪水和愤怒,但支撑这场抗疫的中国医疗体系早已沧海桑田。


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也是一次对中国医改 17 年的总结和复盘。


2003 年医改启动后,中央政府对公共卫生领域的财政投入短时间内急剧飙升,像开闸的水库。针对这些资源应该如何分配,朝堂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应该重点补贴供给端(医院),也称为「政府主导派」;一派认为应该直接补贴需求端(患者),也叫作「市场主导派」。


两派背后都有强大势力支持。「政府主导派」的主力是卫生部(后改组为国家卫健委),力主用财政资金包揽公立医院所有支出;「市场主导派」的主力是财政部和人社部,前者是改革的买单方,对无底洞式的投入天然保持警惕,后者掌控医保资金,僧多肉少,也希望建立对公立医院的议价权。


17 年后我们回头看,「政府主导派」和「市场主导派」都没有形成过压倒性优势。但 17 年的漫长拉锯战中,它们在各自的领域都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政府主导派」的主要成绩,是重塑了整个中国公立医疗体系,包括市县和乡镇街道的各级医疗机构,基本都被财政「养」了起来;「市场主导派」的成绩,则是兑现了「全民医保」,基本医疗保险总参保人数从 2003 年的 2 亿增长到目前的 13.5 亿,覆盖面高达 95%—这是一项史无前例的政绩。


两派在庙堂上拉锯的同时,中国的公立医院院长们也在「摸著石头过河」—「超级医院」开始野蛮生长。其基本逻辑是:充分利用大型公立医院的现金流和科研优势,投资升级医疗设施,吸取周边病人,用庞大的诊疗量提升治疗水平,获得更多收入后再滚动投入,最终成为庞然大物。

最低 0.3 元/天开通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购买该盐选专栏查看完整 21 篇内容

盐选专栏

新冠肺炎抗击实录

第一财经 Yimagazine 商业就是这样 阅读如此轻松

¥12.00 会员免费

发布于 2020-03-04继续浏览内容知乎发现更大的世界打开Chrome继续默苍离默苍离文明其精神,野蛮其意志。世故其言行,耿直其理想。

太久没有进入战时状态。

以至于很多人认为稳定和发展是亘古不变的。

所以此次也是暴露问题的时候:

1,实战练兵。行的上,不行的下。有问题的有隐患的,暴露出来,修正。

2,对于消费主义和透支消费的,巨大的打击。

3,有利于在部分产业去掉无效产能及中间的纯消耗环节。

4,大数据和智慧产业的布局会加快。

5,对金融投机的警醒和对第一第二产业进行升级的促进。

6,对很多人进行强制性戒除:无效社交

7,警醒年轻人世事无常,有警惕心。

8,暴露社交圈中的无良人士,有利于鉴别人品。

9,强制普及卫生习惯。

10,证明举国机制、国企的必要性。

11,证明扎根基层的高度重要性。


太久没有进入战时状态。

以至于很多人认为稳定和发展是亘古不变的。

所以此次也是暴露问题的时候:

1,实战练兵。行的上,不行的下。有问题的有隐患的,暴露出来,修正。

2,对于消费主义和透支消费的,巨大的打击。

3,有利于在部分产业去掉无效产能及中间的纯消耗环节。

4,大数据和智慧产业的布局会加快。

5,对金融投机的警醒和对第一第二产业进行升级的促进。

6,对很多人进行强制性戒除:无效社交

7,警醒年轻人世事无常,有警惕心。

8,暴露社交圈中的无良人士,有利于鉴别人品。

9,强制普及卫生习惯。

10,证明举国机制、国企的必要性。

11,证明扎根基层的高度重要性。


疫区回忆录。2月18日。

来武汉的第十二日。晴。

这个话题我觉得非常好,充满了力量。好几天没更新了,是因为真的太!忙!了! 目前新病人的收治工作逐渐放缓了,但原有的重病人病情却越来越波澜,原有的排班已经打乱了,随时有可能备战上岗,回酒店洗漱完毕蒙头大睡,直到电话催著来上班,工作强度比来的时候大多了,我们管这个阶段叫做「重症攻坚战」。怎么说呢,也是个好事,就像爬坡在最接近顶点的时候那种艰辛感,但是你看到朝霞顺著顶峰照在你的脸上了。

昨晚又是一夜未眠,在这里条件还是有限,十八般武艺展示了不到三成,但是也基本可以满足患者的治疗工作,血液净化、有创呼吸机、搭临起,都顺利而且自然,唯一不一样的是,笨重的防护设备依旧是个挺大的麻烦。重病人越来越多,抢救病人时候多层口罩带来的窒息感会更强,昨晚一个护士在抢救的时候用力太大,后来拚命呼吸,发生了呼吸性碱中毒,手脚麻木站不住,恶心、呕吐,在污染区就晕倒了,不敢给她脱防护设备,只能赶紧扶起来,让她平静了一会,才慢慢起来自己去缓冲区。

已经一周没有死亡患者了,我们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守住这些重症病人,别的什么都不想。由于上班已经完全乱了时间,我们拿到了一个电话,说是随时可以接送上下班,后来才知道是车队的志愿者,分布在不同的酒店。有时候抢救病人,一晚上好几个电话接送,这电话打的我很不好意思,但不管凌晨几点,我们的师傅都是秒接,给我们说,让我们在暖和地方等著,等他车开到,我们再出门。我们问他风险这么大,为什么做志愿者。他说在家急死人了,不知道外面什么情况,来当志愿者,看到我们陆续来支援了,心里才踏实下来。真的很感动啊。

要说积极意义,其实我还来不及想,但昨天有人问我,疫情过去最想做什么,其实,我就想找个休息日,坐在咖啡厅从大大的落地玻璃看外面的太阳照到的花花草草,人来人往的,看著就够了。这在以前,坐在咖啡馆发呆,是我多么「嗤之以鼻」的一项活动啊。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