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大家心理的中国好媒体(内地为佳)希望附加评价和推荐文章。

不一定是一整个媒体,可以是一个栏目,一档节目,一个团队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新闻媒体,可以是做娱乐的,做纪录片的,做美食的,做什么的都行可以是因为新闻专业主义,扎实的内容生产,坚守的理想主义,或者是突破性的运营模式,优秀的采编团队,敢为人先的开拓性举动


用作品说话,以下列举我心目中值得尊敬的媒体:

1. 央视新闻评论部(1994年至今):

金牌栏目:《东方时空》

《生活空间》 《新闻调查》 《看见》

代表作:

1. 98年中国的第一部电视深度报道作品《透视运城渗灌工程》(新闻调查第一期节目)

视频链接:透视运城渗灌工程19981016_视频在线观看 2. 最牛逼的一届央视内部年会:白岩松 崔永元 陈虻 孙玉胜 敬一丹都在(让你知道央视里干新闻的都是最聪明最有活力的一批人才,哪怕在体制内)视频链接:央视内部年会 视频

3.面对面经典一期《与神话较量的人》

视频链接:[新闻调查]与神话较量的人 视频

4.看见经典一期《柴静采访周星驰》(只有柴静的采访才让周星驰说出了心底最想说的话)视频链接:柴静专访周星驰(完整版)5.陈虻在新闻评论部的讲课视频链接: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I1NzUxNjQ=.html

「平等、公正、求实、前卫」是央视新闻评论部的标语,也是那一批曾经最有新闻理想的人的群像描写,读白岩松的《痛并快乐著》,孙玉胜的《十年》,陈虻的《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柴静的《看见》,你就能看见这个隶属于央视始终保持思想独立、新闻客观求实的新闻评论部的历史横剖面。

如果说,白岩松、崔永元、水均益、王志、柴静是新闻评论部被中国百姓记住的优秀新闻人,那么陈虻就是守在背后的他们的精神导师。只可惜,陈虻在2008年因患胃癌去世,享年47岁。还记得那句「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吗?那是陈虻写出的。

2.《冰点周刊》——中国青年报

代表作:

1.《永不抵达的列车》

报道链接:永不抵达的列车

2.《北京最后的粪桶》——冰点的开山之作

报道链接:冰点:北京最后的粪桶

冰点一直是我心目中新闻特稿写的最好的栏目之一,它关注「冰点」而非热点,关注小人物和新闻事件中的真实人性,以有温度的文字向世人展示著这个世界存在的现实,而把评判的权力,全全交给了读者。

3.《人物》杂志——人是万物的尺度

代表作:

1.2013年01期全本 主题《自由从何而来》采访刘瑜和柴静

刘瑜视频采访:《人物》封面纪实 柴静视频采访:1月《人物》:自由从何而来之柴静

2.《北京零点后》王天挺

报道链接:《北京零点后》---王天挺

相较于《南方人物周刊》,我觉得《人物》杂志更厚重,对采访对象的把握更有一种全局观和宿命感,文字也更加有力。

4.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

代表作:

1.2016-07-11锵锵三人行 中国不设分级制 真拍不出《权力的游戏》

视频链接:2016-07-11锵锵三人行 中国不设分级制 真拍不出《权力的游戏》-20160711锵锵三人行

2.2016-04-08锵锵三人行 超级女声海选评委骂人视频引发社会热议视频链接:2016-04-08锵锵三人行 超级女声海选评委骂人视频引发社会热议-20160408锵锵三人行

爱极了这个讲黄段子的主持人窦文涛,一档「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人文节目。

而且,能够做到每天一期节目,而且多谈论时事热点,从1998年至今,真心不容易。


也算是准媒体人,说一说我的看法吧。包含我自己的一些主观偏好,但是总体上来说,它们配得上「值得尊重和敬佩」。

第一,当然是南方周末

高中时候开始读,大学学了新闻传播方面,就把看报纸当成培养自己基本功的一种方式。不能说每期都看了,但是如果不是特别忙的时候,每周都会买来看,有时还会在旁边批注,看得很认真。最近在写毕业论文,也是关于南周国际新闻报道的一个框架分析,看了不少相关文献。

那些嚷嚷著「南周堕落了」的人,我不知道有多少是看过至少一期的。事实上,这是从2002年开始的一次转型——揭黑性质的调查报道少了,而富有思想性、改革性的内容多了。尤其是「大参考」版面,以及涉及到当下社会图景的深度报道,还是十分深厚有力的。这既是他们主动的转型,也跟舆论收紧这一现状有关。但是无论人们如何赞誉之或者诽谤之,它依然是中国媒体界的一个标杆。能够在当下的环境中坚持下来,也著实不易。就如塞林格所说,懦夫会为了自己的信念慷慨赴死,而勇者会为自己的信念屈辱地活下去。现在纸媒转型正处于最艰难的时期,但愿它不会失去自己的风骨。

相对来说,《南方都市报》更有胆,在调查报道方面的口碑比南周更高。当然我自己基本上没看过,所以就不乱说了。这是所谓「南方系」里面的大王和二王。

第二,是《中国青年报》

这份报纸我高中时候看得很多,是共青团中央的机关报。它的特色是内容很丰富,既有主旋律的报道,也有舆论监督的报道,立场属于比较四平八稳的,或者说,很客观中立。相比之下南周的确有点主题现行的倾向。而且文笔都比较鲜活,报道的质量普遍不错,非常适合学生读(话说团员的主体不就是中学生么。。。)一份机关报能做成这样质量过硬,影响巨大真的很不容易了。所以在这里给它点个赞。有高中生想看报纸的,最推荐这个了。千万不要去看《环球时报》啊,到了大学被人家知道了会抬不起头的。

此处插一句。中国青年报的网路版是「中青在线」,而不是中国青年网!!!这一点非常必要提醒大家,因为中国青年网是一家典型的网媒,经常各种标题党啊,断章取义啊,出低级错误啊,每到这个时候,大家就把中国青年报拖出来吊打……大家以后不要这样了,中国青年报真是一家值得尊重的媒体哈。

第三个嘛,就是CCTV 9,纪录频道

据我们老师讲哈,央视各个频道,除了cctv 1 综合频道之外,其他都是不挣钱的(没确认过),能有一个频道,每天不用花钱就能看精彩的纪录片,实在是功德无量。这些片子里既有像《非洲》这样国外引进的大作,也有像《幼童》、《下南洋》这样国内的优秀作品,整体质量可以说相当不错。虽然央视天天被人骂,但是这个频道真的算是尽到了一个国家电视台应有的责任,值得赞赏。先这样哈,回头有补充的我再慢慢更。
谢邀 无界新闻被围的时候,一个后期剪辑工作人员在一群农民工的围观下,剪完一条片子。

一点个人感想,抛砖引玉欢迎讨论。说不上值得尊敬吧,应该说值得关注。

奇葩说栏目组,2015年度个人认为最伟大的内容生产者,没有之一。毕竟是现象级节目,更重要的是,突破了辩论本身、综艺本身、娱乐本身,在内容上、影响力上、乃至念广告上都是标杆。更重要的行业意义在于,让内容生产的创新意义重新获得重视,这点不仅是对媒体业重要,对互联网界也是至关重要。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媒体转型成天关注的是形式载体渠道等方面的创新,纸媒做个APP了,电视搞个三网合一了,其实不是。真正的创新是内容本身的互联网化,媒介的影响作用相信波兹曼讲的很清楚了,互联网下人对内容的要求变了,以娱乐方式讲正经内容,天天向上也想这么做,但汪涵没做到马东做到了。为什么呢,因为汪涵自认是个文化人,而马东是个媒体人。在这里给马东打个广告,米未传媒(第一次写成艾未了),不止有趣

凤凰周刊,一直标榜客理公,个人认为做得不错的。一直打擦边球,文章选题很有意思。有点带著镣铐跳舞的意思,个人认为比南方报业做得好。杂志其实是目前被遗忘的媒体形式,但一方面现在的各种公众号就是一本杂志,很有意思改天希望详说。

中国国家地理和华夏遗产,纯属个人偏好


卸腰。说说自己列表里面去芜存菁几次后留下的,已去除过于专业性的。1、娱乐类:日食记、迷影网、凡影weekly2、资讯类:3w互联网深度精选、城市数据团3、知识学术类:政见(大力推荐,看很多事情都是从独特的学术角度深入浅出,对于热点问题可以有跳出常人思维框架的理解)、知识分子、大家(里面的文章得挑著看,有时候偶尔也会看到很上火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