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

就說鋼琴奏鳴曲吧,本人最愛晚期五首奏鳴曲(第28~32首,Op.101,106,109,110,111),每一首都值得反覆咀嚼,仔細品味

從旋律上說,Op.101和Op.109溫馨甜美而飽含深情

從意境來說,Op.110和Op.111超凡脫俗又暗藏哲理

同時滿足上述條件者,則是Op.106第三樂章

劉逸飛:有哪些古典音樂是你初聽沒有什麼感覺,但是越聽越愛越無法自拔的??

www.zhihu.com圖標

晚期op109 110 111 對我而言神一般的存在

真的沒有說最喜歡哪首…因為自從我發現喜歡上聽古典樂之後,說起這首感覺自己愛得要死,結果到了另一首也喜歡得不行…根本沒法分什麼是最喜歡


這有點難選 三十二首都很喜歡


月光,我的藝考曲目,雖然聽了大半年,但我還是很愛


第二十九號奏鳴曲「鎚子鍵盤」的第三樂章,能從中間聽到天堂的聲音


喜歡的奏鳴曲太多了,容易理解的,如熱情悲愴月光,艱澀又好聽也不少,如晚期的奏鳴曲。我最喜歡的,是第三十一號奏鳴曲,op.110。

第三十一號奏鳴曲自由度很大,每一次聽都有新發現。通篇沒有鎚子的炫技,第一樂章,沒有力度對比的老套路,也沒有第三十號飄逸的開始,取而代之是直白的主題,彷彿時光到流,海頓還是貝多芬老師那個時期。第二樂章挺有意思,是暗湧還是純粹Folk song?說不清,只有作曲家曉得。第三樂章,追憶、傷感、溫暖、渴望互相滲透,無論情感再多再瘋狂,內在的節制一直都在。

順帶一提,最後一首奏鳴曲也很好聽,只是我無法接受的是這作品就像聽自己以前彈的錄音,不管對自己當時表現滿意或不滿意,只是覺得錄完了就結束了,這種感覺很可怕。它和貝九相似,是貝多芬音樂體裁的終作,但貝九沒有給我這種感覺。


正常來說問的是鋼琴奏鳴曲吧,畢竟小提琴奏鳴曲推薦一般就是春天和克羅採。

這個跟時期有關係,早先最喜歡「暴風雨」,原因在於這是當時買到一張珍貴唱片裏的曲目,演奏者裏赫特。當然唱片的主角其實是貝多芬的三重協奏曲,演奏者裏赫特,大衛奧伊斯特拉赫,羅斯特洛波維奇,指揮卡拉揚。

然後某個時期迷戀阿勞的月光和黎明。

然後一度喜歡上了布倫德爾第「16」號第一樂章的自由速度。

最近最著迷的是科瓦塞維奇的第30。

總的來說,晚期奏鳴曲絕對絕對值得多個版本反覆聽,哪怕名氣似乎比不上悲愴、熱情們。中期標題大作聽了也不會錯。

至於一些非著名作品,其實也很好,有時候會很對胃口。比如我很喜歡第16,第27等等。


當然是第32奏鳴曲,特別是第二樂章,彷彿在回顧一生。


瀉藥

第十一首,十五首,二十六首,三十首

貝老的每一首都挺不一樣的,以上只是我的偏好。其實每一首都不錯,每一首出彩的樂章也不一樣。


emmmm太多啦不太好選,老貝可是我最喜歡的作曲家

其中四首我超愛,羅列一下:

  1. 第32首Op111
  2. 第30首Op109
  3. 第29首Op106,鎚子奏鳴曲
  4. 第26首Op81a,告別奏鳴曲

差不多這幾首~

哦哦哦還有小提琴奏鳴曲

  1. 第四首Op23
  2. 第九首Op47,克羅採奏鳴曲


田園


貝多芬的奏鳴曲早期晚期風格跨度很大,個人喜歡晚期作品(早期有名的那幾首悲愴、月光等也很棒)

尤其印象深刻的是在廣州星海音樂廳聽了一場普羅特涅夫的鋼琴獨奏,把莫扎特早期和貝多芬晚期31,32號放在一起彈,特別有意思

32號奏鳴曲彷彿晚年獨唱,輝煌莊嚴的開場和浪漫的結束,回味無窮


晚期的幾首難樂章都挺有深度的挺美的,而且從那個時候後開始貝多芬就慢慢變成浪漫主義者了。


黎明,月光三,小奏春天,克魯採


早期最喜歡7,中期最喜歡21, 晚期最喜歡30


謝邀

第17號鋼琴奏鳴曲(暴風雨) Piano Sonata No.17 Op.31.2


最愛暴風雨,其次是悲愴。暴風雨的濃烈與細膩,只有認真練過的人才能體會。尤其是第一樂章,幾個和絃下去,這場雨的就真的在你面前下起來了 ?


第1首全樂章

第2首第一、四樂章

第3首第二、四樂章

第4首第一、三樂章

第5首第二、三樂章

第6、7、8、9首全樂章

第10首第三樂章

第11首第四樂章

第12首全樂章

第13首第二、三樂章

第14首第二樂章

第15首全樂章

第16首第一、三樂章

第17首第一樂章

第18首第一、二樂章

第19、20、21首全樂章

第22首第一樂章

第23、24、25首全樂章

第26首第三樂章

第27、28、29首全樂章

第30首第二樂章

第31首第二、三樂章

第32首全樂章


春天,真的很好聽


熱情奏鳴曲,還有第29奏鳴曲。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