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盲症或许是人类进化来的自我保护机制,那些认人特别准的人,最后都被自然选择淘汰掉了。


当时下落不明的住户越川屋子里有一本挂历,挂历的图案都是狗狗,上面写了十二座桥。当时越川失踪后挂历被翻到的那一页的图案是博美。而博美也是女主的名字。


一、中雄的死(大部分为猜测,论据不足)

浅居中雄说焚烧自己太可怕了,自己一定不会选择这种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在第一次有自杀念头时,他选择以跳崖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而最后一次时,他依旧有选择的余地,完全可以把棚子烧毁,然后跳崖。但他为什么还是选择了自焚呢?浅居博美说是为了报恩,才不得以用亲手勒死父亲的方式为他解脱。被自己的女儿勒死难道不比自焚更痛苦吗?而且浅居博美能做得这样的娴熟,能心理强大到坚持到把父亲勒死,可见内心冷酷。电影表现出的是父女情深,博美对父亲尤其得不舍和感激,然而在掐死父亲后,为什么还要放那把火,依旧用父亲所惧怕的方式毁灭他的肉体?曾经老师送给自己的十字架项链,能戴十几年,而没有留一样父亲的纪念品或者遗物……她会不会对老师旧情不忘,对父亲杀死老师已经怀恨在心?中雄要博美转交给加贺的信为什么到自己逮捕的最后一刻才交给加贺?

我的看法是:博美在中雄无戒备时勒死了他,一面为自己的情人老师复仇,一面被道子提了醒要永绝后患。真相浮出时,她知道加贺做这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母亲,将加贺想知道的关于她母亲的信息全都给他,让他到此为止不再深究……所以,还是不完整的真相,真相还是笼罩在谎言里,然而这也已经是完整的真相了,死人不会说话,活人已达目的。

二、打掉的孩子(与一略有矛盾)

五年前,博美莫名其妙地对加贺说自己打掉一个孩子,自己是杀人凶手。之后只有一个有关场景,就是苗村知道博美打掉孩子之后不满的离开。博美对加贺说的话很突兀,突兀到让我产生了很多的期待,然而它并没什么卵用?我不信,掐死也不信!苗村看到中雄从宾馆出来,拦住中雄问是不是博美的父亲,这个时候苗村才知道博美的父亲没死的,紧接著中雄跟随苗村到住所把苗村杀死,然而在加贺的推理中,苗村是知道中雄没死后,为了帮助博美而伪造事实,大肆宣扬中雄已经跳楼死的,对于加贺的推理,不仅博美没有否定,而且作者似乎也相当的肯定。那么,作为一个已经说过一次谎的女人,这次依旧说谎的话,那么这段讲述并非真相。苗村为什么要拦住中雄询问,而不是问同自己同床共枕的博美呢?为什么拦住中雄之后,不是吃个饭、散个步,却要开个房(中雄打电话的时候,背景有张像宾馆里的床,博美之后的陈述中的住所环境和此不同)?更可能的是,他目睹了中雄的活身,然后回家告知了博美,然后有条件的要她生下自己的孩子,在苗村为自己掩护完后,打掉了孩子,顺便也处理了苗村,而中雄作为擦腚的,帮博美再次处理了尸体。

三、道子的死

道子死亡地点是中雄的住处,死亡方式为「被勒死的」。有没有想到侦查组对中雄的死亡做出的判断「先被勒死,然后被焚烧」。两种勒死的死亡手法似乎有其相似处。注意,道子是死在中雄的住处的,而据博美的叙述,这是中雄面对的第三具尸体,而前两具尸体,他都自觉的、成功的处理掉了,第三具尸体为什么要留在原处?而自己要搬出来,在桥下搭棚子住?最有可能的是,中雄根本不知道道子死在了自己的家里。中雄在剧场里被道子叫住,这处有监控是实打实的真事,中雄最该的是否认,坚定否认,总不该说「没错,我就是她爸,走,到我家坐坐」。中雄是绝对不会带道子回家的,道子更不会单独跟一个「死了很久」的同学的父亲回家的。除非,除非有博美的指引。更有可能的是,能为博美的母亲不远千里来找博美的道子,更能为博美的父亲往回多走几步再询问一下博美。于是博美知道了道子发现中雄,打电话要中雄不要回家,在外面找地方先安定下,有人注意到他了。作为中雄可亲可爱的女儿,自然有一把父亲住所的钥匙,她会对道子说「我带你去个地方」,然后到了中雄的住处,在道子无备的时候勒死了她。至于时间,应该是十三号,而不是十四号、十五号。在十三号晚上,道子登记入住,然而没有监控视频,也没有实际入住证明,只是手写姓名,博美完全可以问出道子的住处并代替她入住,而十四十五自己不在场证明正好要自己摆脱嫌疑。当然,这是万全之策。最直观的是,道子死在一个单身老男人的公寓,自然的就能想到凶手是老男人,而老男人人间蒸发,此事无解,自己也能安然自若。

另一面可以补充,发现道子的尸体时,尸体是背靠墙的,没有理由是从后边勒死的她,然后再把她倚在墙上,简直多此一举。更可能的是,她是被当面掐死的,而这当面掐的手法又是之后博美对待中雄的方式。

最后补充,非常关键!中雄的屋子竟然被重新布置了!如果是中雄杀了道子,又不处理尸体,为什么要清除自己的DNA呢?这里是他的家,第一没有人想到道子会来这里,处理了尸体完全可以当做什么事都没发生。第二,他如果能谨慎的消除自己的痕迹,为什么没有想到有自己笔记还那么显眼挂在那里的日历没有销毁?第三,他的指纹DNA都是假的,他的身份也是假的,即便留下也查不了他的人。真相只有一个:如果要说博美怕屋中残留的DNA和被焚烧的尸体重合,不如说怕屋中也留下了自己的DNA

一切仅根据电影纯分析,无书做参考……分析的浅薄同电影的逻辑不严谨成正比。


这个细节是朋友注意到的。在桥上阿部宽捉弄警察后辈,给他空的小食袋,警察后辈是揉起来放裤兜里了。而女导演小时候和她爸躲债,在便利店门口分食面包时,包装袋是随意丢掉的。这应该是导演很用心的细节,也说明日本对于垃圾的管理的成效。或者是大城市和小城的区别?


有一点疑问,还是我看漏了?

苗桥老师不是早被博美的父亲杀了吗?

怎么后面博美的同学还拿出和年老的苗桥老师的合影?


14岁时长得像兔爹,40岁时竟然能长成菜菜子。美得我跪了,太可怕了!( ¨? )


14岁小女孩用筷子捅死一个身强力壮的男人,这不可怕吗~


电影版里那个日历,不知道日语的写法跟汉语有多相似,他女儿叫博美,然后发现的第一本日历上就是一只博美犬


在前期有写到!博美的母亲身无分文在餐厅拿了本杂志!

结局博美父亲给男主的信中写道,男主母亲不愿意留下杂志,他会不会在保护他想保护的人活下来的事实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