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1.wp.com/pic2.zhimg.com/v2-956a9b91dc78531207730b28477e3ad1_b.jpg" dw="1195" dh="564" data-size="normal" w="1195" src="//i1.wp.com/pic2.zhimg.com/v2-956a9b91dc78531207730b28477e3ad1_r.jpg">

二戰的數據比一戰要死傷更多,但很多人稱一戰的很多戰役要比二戰戰役慘烈得多,例如凡爾登和索姆河


常說的原因有科技發展、火車運兵、募兵制……這些都是主要原因,我說個不常提起的次要原因。

世界上大部分人,包括「參加」戰爭的人,都沒有去過前線。一個士兵三個後勤,這個士兵還可能死在那裡,或者患上嚴重PTSD,一輩子不提戰爭的事。三十年以後,沒人知道前線到底發生了什麼。

我們對戰爭的認識,是來自前線士兵的陳述,又被媒體複述,再被歷史學家複述,再被通俗歷史書刊複述,再被老師或者民科學了去,最後到你的耳朵裏。

從一戰開始,前線士兵識字率嚴重高於之前所有的戰爭。

之前也有很多有文化的人去戰場,他們大部分是貴族,去了也是當軍官。

這導致了,在一戰開始的時候,人類文學對於戰爭的描述,嚴重滯後於時代發展,還處於浪漫主義時期。

《紅與黑》裏的於連,作為一個農民的兒子,一心想回到拿破崙時代,因為拿破崙可以讓他上前線、立戰功、當英雄、迎娶白富美。

一戰開始的時候,人們對戰爭的認識,那拿破崙時代沒什麼不同。

一戰結束的時候,再也沒有平民的兒子嚮往戰爭了。

文學史進入現代主義時期。在這個階段,讀者和作者都追求對暴力的現實化描寫,虛擬的英雄主義、漠視士兵生命的描寫,很不受歡迎。

這是因為,一戰留下了大量平民的日記。把暴力美學的浪漫面紗全扒掉了。

一戰讓一代文藝青年遭受陣痛,以至於出現了大批創傷文學。這開闢了一種文藝模式,可是後面寫的,再也沒有一戰文學那種驚愕感。那種夢想破滅感。那種,對榮譽、男性氣概、集體主義的全面懷疑。

經歷過一戰的年輕人,史稱「the lost generation」。和先輩比,他們不聽指揮、不服從命令、不喜歡集體生活。這個轉變反映了當時的年輕人受到多大的心靈震撼。

青春期只會發生一次,到了二戰的時候,人們的態度是:「都跟你說了是這樣。」

到了越戰,則變成:「說了無數遍會是這樣,你們為什麼不聽!!!」

於是矛盾激化。

所以說,真正的帝國終結者,是把大批識字青年送上前線。


另一方面,中國從來沒有經歷過這種情況。以前的數次戰爭,前線士兵的文化水平都不太高,更沒有文學青年。

然而越戰(我們的越戰)留下的記錄,已經和以往不同了。

我對越戰最深刻的印象,是《鬼吹燈》還是哪個小說裏,主人公被拉到前線,以為要開戰了。結果沒打起來。

我覺得這是整部恐怖小說裏最恐怖的段落。

對我們來說,下一場戰爭,恐怕會是「歷史上最慘烈的戰爭」。它會是這樣開始:「今年參加高考的男生,收到通知不用準備考試了,都參加集訓,一個月回一次家。」

(我這裡的意思,並不是說高中生怎麼樣,而是說,中國下一次戰爭的記述裏會出現大量平實、生活感強的細節。包括考試、喫辣條、偷用手機、初戀、房貸、四六級、網購......然後這些人一天全死了。這種記錄的慘烈感將主導人們的記憶。)


最主要的原因是一戰西線是在一小塊土地上死了太多的人。

西部戰線在馬恩河會戰後幾乎沒有移動過:

凡爾登在十幾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報銷上百萬人,從年初打到年末,戰線幾乎絲毫沒動。

索姆河以134萬人的傷亡讓戰線移動了4-8公里。

這在二戰是不可想像的。一戰的皇帝會戰以幾萬人命一天推進3-5公里就已經是神速,而在二戰這個數字一般是15-20公里,巴巴羅薩行動中德軍甚至可以超過50公里/日。

二戰的戰線長度更是遠遠大於一戰,庫爾斯克戰役戰線長達200多公里,而索姆河會戰戰線最長時也只有50公里。

所以二戰的確死的人更多,但屍體鋪的比一戰分散很多。

長年累月的對峙導致如下問題:

1.士兵認為自己的犧牲毫無意義,士氣低落,出現各種嘩變。

2.對峙時經常受到各種精神刺激,包括但不限於:毒氣襲擊,狙擊手,天上掉器官,跟骷髏一起睡覺,雨天在戰壕裏被活活淹死,睡覺時被老鼠咬死,敵人小分隊滲透夜襲……導致無數士兵出現精神問題

想想看,雖然具體到每天,即使是凡爾登可能每天也沒死多少,但士兵一直在前線散兵坑裡盯著,拉屎都是拉到揹包裏甚至手上,還不如衝鋒被一槍打死痛快,這精神不出問題纔怪。

3.前線惡劣的衛生情況導致瘟疫橫行,非戰鬥減員極多,而且一戰的注射器是鋼的針筒,治療效果你們懂得。

要是擱在古代,士兵都是文盲發不出聲音,戰爭一過也就沒人記得他們了,恰恰一戰西線士兵的受教育程度又比較高,不少參軍前是作家、記者一類的文化人,他們在戰後寫了很多作品,讓西線的慘烈廣為流傳。

同樣,二戰人們往往認為斯大林格勒巷戰最慘烈,流傳著諸如佔領了餐廳,但敵人還在廚房戰鬥,蘇軍士兵平均活不過23小時,一個師進城三天打光等說法,但實際上斯大林格勒巷戰的傷亡只是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的小頭,大頭是兩軍外圍野戰帶來的傷亡,但因為野戰大開大合,給士兵的精神刺激遠沒有巷戰劇烈,因此留給人們最深刻記憶的還是巷戰。

此外,影視作品導向不可忽視:

一戰的畫風多為:泥濘的戰壕,被炸的光禿禿的樹榦,被毒氣污染的土地和河流,還有爛在泥地裏的屍體

二戰多為:飛機大炮坦克……慘的畫面一般突出一個戰爭波及平民導致家破人亡,妻離子散,而不是士兵如牲畜一樣去死

另外,二戰東線雖然也不乏一戰模式的陣地戰,不過雙方一般不太喜歡提,毛子還是喜歡說斯大林格勒,庫爾斯克,十次打擊,至於火星行動這種……太丟人了,當年就是冷處理,導致現在提的人也不多(相對而言)


在堪稱「血肉磨坊」的「凡爾登戰役」中,法軍傷亡損失高達 54.3 萬人。隨後英法聯軍又發動了更加慘烈的「索姆河戰役」,英軍單日傷亡數目便達到史無前例的 57000 人。

在陣地戰的血腥洗禮之下,最終英軍死傷約達 42 萬人,法軍則約為 20 萬人。


中國通過「輸出華工」的方式參與了一戰:英國招募的大約有 11 萬人,若再加上法國所招募人數的話,總數大約為 13.5 萬到 14.5 萬之間。至於俄國所招募的華工,更是多達數十萬之眾。


其中,多達 3000 名華工不幸犧牲,魂斷異鄉,只能長眠於歐洲各地的華工墓園中……


1918 年初春,法國北部加來地區的小城阿拉斯(Arras)被一層厚厚積雪所覆蓋著。


漆黑的頭髮浸染著雪水,凌亂地耷拉在一張張暗黃色的臉上……這是一羣來自遠東的勞工。


領頭的那個身材高大的華工操著一口魯東口音方言,大聲嚷嚷著:「大夥子使勁兒幹啊,德國人不知啥時候就來咧!」


話音未落,已經有人抗議:「蘇連元啊,你盡知道催咱!不看看那幫英國佬在幹啥!」


儘管壕溝遮擋了視線,蘇連元也清楚身後的英國士兵此刻正在喧嘩玩牌。他們所身處的支援戰壕蓋有頂棚遮風擋雪,寬敞的坑道里甚至生著火爐,而華工們幹活的位置,卻在前線的射程之內,隨時都可能撞上德國人的槍口。


念及此,蘇連元不由打了個寒顫,他的小腿已經凍得麻木,卻只能忍住渾身的痠痛,操起鐵鍬向腳邊的白堊土砸去……


直至夜幕低垂,雪終於停了,戰壕裏也傳來了陣陣鼾聲。精疲力竭的中國勞工們已在此連續施工 40 多天,只能藉助輪崗的機會,倒在冰碴與污泥堆積的溝底勉強休息。

蘇連元放下工具,輕輕活動著手臂關節。他的手腕扣著一枚黃銅質地的環箍,那上面刻有每名勞工的編號,那玩意是英國監工扣上的,作為身份標識。只有到了合同期滿回國之後,才能用工具將銅箍剪開。


蘇連元又確認了一遍遠處的動靜,才蜷縮著靠在壕溝一側的土坡上,甫一閤眼,巨大的睏意便洶湧來襲。


來自沂水縣城關鎮的蘇連元在一年前決計不會想到,原本在臨沂討生活的自己,會一路艱險來到遠隔重洋的歐洲。他更不會想到,自己本是政府的招工,居然成了代表中國參加「一戰」的一員。


事實上,蘇連元只是一戰時赴歐的十數萬名華工之一。為何會有數量如此龐大的中國勞工甘冒生命危險奔赴前線?要回答這個問題,就必須從頭說起。


1914 年 6 月 28 日,那顆射向奧匈帝國皇太子弗朗茨·費迪南大公的子彈,將巴爾幹半島點燃,繼而整個歐洲都開始熊熊燃燒。7 月 28 日,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宣戰,兩天之後俄國開始總動員,出兵援助塞爾維亞。


緊接著 8 月 1 日、3 日,德國分別向俄、法宣戰,併入侵已保持永久中立的比利時,以取道此地進攻法國。受到威脅的英國也不甘落後,8 月 4 日對德宣戰,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此爆發了。


對於遠隔重洋的中國而言,歐洲列強的紛爭跟自己並沒有什麼關係,剛剛成立兩年有餘的北洋政府面對內亂尚且自顧不暇,根本無力參與這場帝國主義的大戰。


是時,獨攬大權的大總統袁世凱一邊鎮壓著南方革命黨人,一邊密切地關注著歐洲戰事。


他深知要鞏固政權便不能輕舉妄動,更不想把西方的戰火引到身邊來,於是對外宣佈保持中立:「對於此次歐洲各國戰事,決意嚴守中立。各交戰國,在中國領土領海內,不得有佔據及交戰行為。凡中國海陸各處,均不得倚之為根據地以攻敵人……各交戰國之軍隊軍械及輜重品,均不得由中國領土領海經過」。


中國的中立很快得到同盟國與協約國雙方的承認。只是,中立國的身份並未帶來多麼寬鬆的國際環境。雖然歐洲列強們已經放鬆了對中國租界的管轄,但始終還存在著一個更可怕的威脅——日本。

「一戰」開始之後,日本朝野各方一片歡騰,隔岸觀火的心態溢於言表。新任駐華公使的日置益笑言:「就怕他戰不成,戰則大妙。」


明治維新的元老人物井上馨也在致首相大隈重信的信函中提道:「此次歐洲大亂,對日本國運之發展,乃大正新時代之天祐。日本國必須立即舉國團結一致,確立日本對東洋之權利,懷柔統一中國之人物。」


曾指揮甲午戰爭的山縣有朋更是毫不避諱地指出,日本必須借「一戰」爆發的機會謀求更多利益,要讓中國在政治、經濟問題上與外國進行交涉時,須得徵求日本的意見才能決定。


在日本人眼裡,圍繞在身邊這塊巨大蛋糕一旁的食客們終於遠去,難得有個獨享的大好機會。他們虎視眈眈地盯著中國舔脣咂嘴,而視線所聚焦的地點,便是山東半島上的明珠,膠州灣。


自從 1897 年「鉅野教案」事件發生後,德國便藉口傳教士被害,入侵了膠州灣的青島,並在 1898 年 3 月 6 日迫使清政府簽署了《膠澳租借條約》,將膠州灣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


德皇威廉二世將青島定位為海軍軍事基地、港口和行政經濟中心,還在這裡建立了本土外最大的海外艦隊。


膠州灣作為天然的深水良港,其交通貿易樞紐位置和海防要塞的地理特點,再加上山東半島蘊藏的煤礦資源,全都令日本人垂涎欲滴。


甲午戰爭時他們便趁機佔據了威海,一度要求清廷割讓山東,卻由於德國、俄國和法國「三國干涉還遼」事件的幹預而未能得逞。日本軍政府對此懷恨多年,吞併山東的野心始終未遂,直到等來了「一戰」中德國人無暇顧及遠東的時機……


戰爭開始後,德國很快便將駐守青島的軍隊主力撤回本土。整個山東半島防守洞開的態勢,自然被日本政府所洞悉,他們便預謀以《英日同盟條約》為由出兵山東,進而奪取德國租借地及膠濟鐵路。


甚至連那些滯留在山東的德國人也看出了日本的企圖,提議德國政府將膠澳直接交還中國,以免成為日本對德開戰的藉口。

於是,自知已無力維持膠澳殖民地的德國政府主動向中國方面提出,願意將青島交還。根據 1898 年中德《膠澳租界條約》,德國其實並沒有什麼損失。


日本獲悉中德接觸後竟大為光火,公然向北洋政府施壓,要求立刻停止此事,否則便兵戎相見。正圖謀稱帝的袁世凱唯恐惹上外敵,只好放棄了收回膠州灣的擬議。


8 月 15 日,日本向德國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德國軍隊在一個月內撤出膠州灣。一週內德國並未作出回應,日本便在 23 日正式對德宣戰,「青島戰役」隨即爆發。


正當兩國海陸軍交戰之時,宣稱中立的北洋政府對於兩國在自家土地上廝殺不休,不僅未加幹預,還特意在山東半島濰縣(今山東濰坊)以東劃出一片特別行軍區域,專為日本軍隊通行,任由日德雙方交戰。


於是,日俄戰爭的慘劇猶歷歷在目,膠州灣百姓又平白淪為了炮灰:一戶戶民宅變為巷戰的工事,平民遇襲更是家常便飯。整個青島毀於戰亂的家庭超過 1500 戶,為流彈致死的有 40 餘人,總計財產損失大約 1900 萬元。


而日軍更是自登陸後便大量施以劫掠、強暴等暴行,並在青島實施了軍事管制幹預民眾自由。在此期間,日本憲兵與警察隨意羅織罪名逮捕、關押、審訊和殘殺當地居民。


迫於民眾壓力,北洋政府只得聲明取消戰區,並要求已佔領膠澳鐵路的日軍撤回至租借地內。


由此更令人瞠目結舌的一幕發生了:1915 年 1 月,日本政府不僅兩度無視中國提出的撤軍要求,反而無恥地以中國政府「獨斷處置、不顧邦交、使日本帝國受辱」之名,提出了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條」要求。


「二十一條」共分為五號,其中所暴露的野心之大,甚至令老於世故的袁世凱也為之色變。單是第一號的四項條款,便赤裸裸地展露出霸佔山東的想法:


一、日本政府擬向德國政府協定之所有德國關於山東省依據條約或其他關係,對中國政府享有一切權力利益讓與等項處分,中國政府概行承認。

二、凡山東省內並沿海一帶土地及各島嶼,無論以何項名目,概不讓與或租借與他國。


三、日木建造由煙臺或龍口接連膠濟路線之鐵路。


四、中國政府從速自開山東省內各主要城市作為商埠。


連夜看完全部條款之後,袁世凱陷入了寤寐不寧的狀態。他發覺日本的意圖遠不止於東北和山東,而是吞併整個華夏大地,令其成為朝鮮那樣徹底的殖民地,全面掌控中國的政治、軍事、經濟和領土。


日本人也知道這要價過分貪婪,為了避免英美等國的干涉,他們將「二十一條」特意繞開了中國外交部,由駐華公使日置益直接與袁世凱展開密談時提交。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的文件原件上還印有無畏艦與機關槍等水印,目的便在於脅迫袁世凱低頭簽字。


臥榻上輾轉難眠的袁世凱明白,一旦簽署如此喪權辱國的條約,那麼自己的下場將比清政府更難堪。他只能不斷提出修改意見,試圖藉助談判來拖時間。


與此同時,一位視野犀利的年輕外交官顧維鈞,則果斷提出對外曝光部分條款,以求獲得國際社會的支援。身為駐美公使的他,提出聯美製日的策略,並多次拜訪美國駐華公使茵恩施(Paul Reinsch),將「二十一條」的內容透露給了歐美政府及媒體。


只可惜,彼時西方列強正焦灼於歐戰,誰都不願再招惹日本這樣一個遙遠的強敵。不過外媒對條款的曝光還是觸發了日本當局的神經,他們一邊向歐美搪塞,一邊向北洋政府連續施壓。


5 月 7 日,已對山東饑渴難耐的日本政府向袁世凱發出了最後通牒,此刻日本的軍艦已經深入渤海一帶來回巡邏,山東、奉天兩省大軍壓陣,整個關東宣佈戒嚴。紙上的水印成了現實的威懾,稚嫩的北洋政府已然岌岌可危。


這時,早已和日本祕密結盟的英國人也來出面交涉了。英國駐華公使朱爾典(John Jordan)私下表示:


「中國已經面臨生死存亡的嚴重關頭。我到中國 40 年,和大總統有 30 年的交情,今天不能不趕過來說幾句真摯的話。最後通牒只能回答是或否,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此時歐洲各國無暇東顧,中國政府除接受日本條件外,別無自全之道。」


美國駐華公使芮恩施也勸告說「應避免與日本發生正面衝突」。


經過最後交涉,日本人勉強同意放棄嚴重威脅中國獨立與主權完整的第五號要求。


1915 年 5 月 9 日這一天,北洋政府以「國力未充,難以兵戎相見」為由接受了除第五號外的「二十一條」要求,並在隨後屈辱地簽訂了《中日民四條約》。


聞此消息,日本國內的政府元老、軍界人物、財閥、右翼民眾等無不彈冠相慶,利用「一戰」來擴大對中國侵略的目的竟真的實現了。


至於中國國內,則是舉國上下一片民聲鼎沸。當他們知道山東半島從德國人的手裡,轉為被日本霸佔,無不羣情激憤:


湖南學生彭超留下血書,憤然投江自殺;年輕的周恩來也走上街頭大聲疾呼,呼籲國民團結一心,誓雪國恥;


北京二十萬人集會於中央公園,痛斥政府的卑微無能。簽訂條約的 5 月 9 日也被國民訂立為國恥日。


憤怒的民意中有一種聲音越來越響:希望中國能夠參加「一戰」,加入已經顯露勝機的「協約國」陣營。


袁世凱自然也清楚中國參戰是有好處的,一來可以提升中國的世界政治地位,二來只要獲勝成為戰勝國,就可以參加戰後的和會,那麼便有理由廢除和戰敗國簽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


事實上,早在「二十一條」簽訂前的 1914 年 8 月,袁世凱就向英國駐華公使朱爾典提議,由中國派出五萬兵力協助英國人一起對德攻擊,收復青島。


可朱爾典想都沒想便一口拒絕。在他看來,英國軍隊根本不需要中國人的幫助,他們完全可以獨力面對德國。此外,英國和日本勾結不清的關係,也讓他們不會輕易在山東半島出手。


「二十一條」簽訂之後,袁世凱又一次通知英國,提出對德宣戰並加入協約國。此時困於德國軍力的英國已然沒有了之前的豪氣,流露出了同意的態度。


而日本人則認為中國參戰對他們的在華權利而言有百害而無一利,立刻跳將出來威脅協約國,宣稱「中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將導致四萬萬中國人民的精神覺醒」,強力阻止中國參戰。


為了達到目的,他們甚至提出個奇葩的理由,聲言東亞人的體質不適合在歐洲山林作戰。諷刺的是,這種自我貶低式的論調,更令歐美人加重了對東亞人的歧視,並在之後的巴黎和會上讓日本人嘗到了苦頭。


作為一個弱勢國家,別人隨便找個藉口就能攻擊你,而自己居然連對外宣戰的權力都沒有,只能仰大國鼻息,聽人擺布。這便是當時中國的處境。


不過即便兩次派兵參戰的提案均遭到否決,北洋政府仍未放棄。袁世凱身邊的頭號紅人,人稱「小總統」的財政部次長梁士詒提出了一個折中的方案——

最低 0.3 元/天開通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購買該鹽選專欄查看完整 12 篇內容

鹽選專欄

救國:近代中國的劫難、困境和逆襲

眠眠 新銳科普作家

¥29.99 會員免費


謝邀

「一兩個瘋子殺人並不悲慘,但當一羣平日謙和之士處心積慮想要殺死對方並因自己都說不清道不明的理由開懟時,纔是真正的悲慘。」

要讓一戰比二戰更加慘烈的唯一方法就是計算某段時間內交戰各方的軍事傷亡數量,比如一個月時間內的損失。所以這裡要反駁下 @米凱勒 法比恩 回答下半段「從時間上來講,損失二戰的損失遠比一戰更加密集"這個觀點,至於把斯大林格勒和索姆河戰役作比較我不評價。

首先一戰與二戰最大的不同點,就是各大參戰國宣戰並動員的時間點高度重合和相近,這將帶來一個非常殘酷的結果——英德俄法奧五個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的第一波交火時間將空前密集。

一戰始於7月28日奧匈對塞爾維亞宣戰,之後大家動員並把部隊開到指定集結點,並在8月中旬開始執行自己的戰前計劃, 以下簡單給出各戰線開局戰役的時間與傷亡:

東線+巴爾幹 ,8.15-9.14:

東普魯士會戰:8月17日德俄於斯塔盧波嫩交手,並於9月14日在馬祖裏湖落幕,歷時29天。德軍損失6.79萬人,俄軍損失31萬人;雙方總計損失37.8萬,不計算被俘和失蹤為25萬人

加利西亞會戰:8月23日奧俄於克拉希尼克交火,並於9月12日以奧軍撤回桑河為戰役結束日,歷時21天。奧軍損失42-45萬人,俄軍損失25萬;雙方總損70萬,不計算被俘和失蹤為56萬人

奧匈第一次入侵塞爾維亞: Cer山戰役,8月15日奧塞兩軍於630高地交火,8月24日奧軍攻勢失敗,歷時10天。奧軍損失2.3萬人,塞軍損失1.6萬人;雙方總損3.9萬人,不計算被俘和失蹤可能為3.4萬人。

塞爾維亞反入侵奧匈帝國: Syrmia戰役 ,9月6-7日雙方交火,奧軍損失2000人,塞軍損失7000人,總損人數0.9萬人

結算:東線+巴爾幹戰線的戰事,從8月15日至9月14日的31天中,四國共計損失112.6萬人。(若算上奧匈正在進行的第二次入侵塞爾維亞則會多個1萬人)

西線 ,8.7-9.10:

西線戰事比東線複雜許多,我水平不夠就不把每場會戰單獨列出來了。大致時間跨度為:8月7日雙方開打的邊境會戰,至9月10日德軍開始撤退,時長35天。

先單獨算英國陸軍。根據官史數據,BEF從8月23日蒙斯交戰起至9月5日馬恩河戰役前夕的損失數略多於1.5萬人,馬恩河戰役從6號至10號傷亡為12,733人(1,701人陣亡), 所以英軍傷亡從8.23至9.10約為2.8萬人

接下來看德法兩國進行的戰役:

邊境會戰:8月7日德法的屏護部隊與騎兵開始交火,8月14日法軍右翼主動發起洛林戰役,8月18日德軍右翼開始正式攻勢,整個會戰最終以巴伐利亞第六集團軍於9月10日撤回告終,時長35天。但因法軍左翼和BEF的大撤退,德軍右翼實際在8月24日已結束邊境會戰,並開始奔向馬恩河

馬恩河戰役:英法聯軍完成大撤退,雙方9月6日開打,德軍9月9日決定撤退,10日正式跑路,時長5天。

法國官史宣稱整個8月法軍損失數為206,515人,整個9月法軍損失數213,445人,根據Herwig的計算,法軍9.1-9.10的損失大概在85,000人左右。也就說從8月7日到9月10日的35天內,法軍總共損失了約291,515人。但是Herwig也在他的書裏稱法軍截至8月24日損失了26萬人,因此291,515人是最低估值。(評論區已經實錘出法國官史漏算比利時境內作戰法軍的損失,實際的八月損失比官史還要高近十萬)

8月法軍損失數

9月法軍損失數

德軍損失根據其醫療報告Sanit?tsberichte,整個8月德軍損失為136,417人;馬恩河戰役沒有具體統計,但給出了9.1-9.10的十日傷亡統計,數字為99,079人。所以德軍8月7日到9月10日的35天內,損失了235,496人。同時Herwig的書宣稱德軍在邊境會戰中也損失了26萬,所以235,496人仍是最低估值。

德國七個集團軍的十日傷亡統計

結算:西線德(巴)、法、英三國從8月7日到9月10日的總損失數至少55.5萬人。算上比利時陸軍在列日和那慕爾要塞的損失——3.5萬人,四國在35天損失了59萬人

得出112.6萬人59萬人這兩個數字我覺得已經超過這個問題下大多數答主的認知了。

首先是上述所有戰役和會戰都是運動戰,而非塹壕戰。其次是一戰的開局戰役,東線遠比西線血腥

我們拿最為血腥的加利西亞會戰來說,如果不是因戰地1影響,會有多少國人知道這場會戰 ?這場戰役的結果是奧匈帝國損失起碼42萬人,這是又什麼概念?奧匈帝國陸軍在1914年未動員狀態下的常備兵是414,000人,也就是說在總動員後僅一個多月、雙方開打的短短21天裏,一支常備軍的人數就已灰飛煙滅。這可比什麼索姆河、凡爾登要殘酷多了,更別說還有10萬奧軍被包圍在普熱希米爾。但是因為奧匈帝國死了,現代奧地利匈牙利影響不夠,幾乎無人為東線的血腥戰事說話。美國人可能會,因為美國有很多奧匈裔人士,但一戰是英國的天下,看看英聯邦出的有關一戰紀錄片、電影、電視劇的數量就知道了。

這也是導致這個標題和回答下絕大多數人在討論西線塹壕戰怎麼怎麼殘酷的問題,國內教科書只宣傳馬恩河、索姆河、凡爾登這三場大戰,東線最多來個坦能堡,再經過某些人的宣傳,自然產生了沙俄是二等列強、俄軍是灰色牲畜、奧匈全程坑人豬隊友等言論。

好事是,得益於一戰一百週年,英文界關於一戰東線的書籍已經越來越多;壞事是,國內一戰東線只翻譯了瓦夫羅的那本極為主觀且觀點過激的《哈布斯堡的滅亡》,導致不會英文但又想看東線書的人,只能看瓦夫羅,然後被誤導。

最後回到我最開始說的一戰傷亡密集這個觀點:拿出人類軍事史上的任何一場戰爭,從中抽出不間斷的40天來,都難以超過171.6萬人這個數字,而且還是保守的估計。最關鍵的是同盟國和協約國陣營的傷亡數也比較靠近分別為77.8萬 vs 93.8萬,這是造成雙方都感覺戰鬥慘烈的最大因素

一戰的慘烈因索姆河第一天而聞名,但更因為各大列強交火的第一個月的慘烈戰況而聞名。這和二戰的不宣而戰完全不同,當所有人都為了一場大戰計謀了數十年之時,人類史上最為慘烈的一個月就這樣誕生了。

最後的最後,如果各位有對一戰戰事感興趣的,可以關注下「加利西亞電報站「這個專欄,不定期更新各類一戰文章:

加利西亞電報站?

zhuanlan.zhihu.com圖標

—————————————————————————————————————

另外很多人說的因為一戰英法傷亡比二戰英法高,而英法掌握話語主導權,所以一戰看起來比二戰慘烈這種觀點我並不認同。因為很簡單,一戰已經一百週年了,人類是一種喜歡週年慶的生物,所以在一百週年這麼大的日子肯定會沉痛緬懷一戰。未來二戰開打和結束一百週年之際,我認為英法也會照樣緬懷二戰的。

而且比起一戰,美國肯定是更喜歡緬懷二戰尤其是太戰的啊,美國對話語權的主導肯定比英法高吧?

至於說一戰英法傷亡高,二戰蘇聯中國傷亡高,而蘇聯中國不算人這種說法就更扯淡了。先是把斯拉夫人開除白籍,還不知道一戰俄國的總損失是僅次於德國的第二高國家,最後把帽子扣到西方人頭上(順便在話語權方面帶上個美國,兩戰傷亡對比又不帶美國了),我想說難道2018巴黎一戰一百週年紀念普京沒有出場?華裔小女孩在臺上演講一戰中國勞工的事蹟被你們喫了是麼? 通過罵西方控制言論誤導方向來掩蓋自己對一戰尤其是東線戰場的無知,真的是非常好笑。


我來說一個大家不太熟悉的角度吧。

是看紀錄片也不知道是文字材料得來的,我都忘記了。

一戰的慘烈程度對歐洲社會的衝擊比二戰大得多。19年結束的一戰直到39年二十年時間,整個歐洲活下來的一戰戰士也就是希特勒邱吉爾那幫人心理上對戰爭還是有經驗的。所以衝擊相對來說好一些。

一戰就不一樣了。

一戰開始的時候大家其實是興高采烈的,真的。跟現在很多電影拍的上戰場前那種知道要死的情緒可能真的不太對。交戰國雙方那真是叫著打贏回家聖誕節,而且大家全都信。為什麼?

因為科技開始爆炸了

-戰爭前期所有人都對人類社會要進入美好生活深信不疑,汽車火車家用電器全都開始出現,喫的用的好像一瞬間全部上了一個檔次,底層人民也都享受到了一部分福利當然剝削依然很重,可是各國社會主流真的是對未來充滿了信心。各個學科開始抬頭,科學的威力正在每個地方展現,原始但是充滿爆發力。

然後一戰來了。

我們這麼強!幹掉敵人讓他們看看爺爺是誰!哭著喊爸爸都不行!這就是當時的心態,沒錯,膨脹了,好消息太多了,爽到骨頭縫裡了。殊不知好消息是每個國家都一樣的,其實大家都沒差太遠。你發明瞭機槍,我也裝備了機槍,你化學有毒氣,我的比你更毒一點點。你大炮比我射程遠100米,我威力比你大0.01倍,跟現在不一樣,當時沒有代差,最關鍵的是,當時沒有規則!(這個很重要,什麼殘忍上什麼!)…年輕人們高高興興的端著槍做著殺敵衝鋒報效祖國的夢想就上去了,然後發現是「誰都殺不死誰,但是血流成河的死人!!」

驚了。

徹徹底底的驚了。

科學的原始階段意味著你講的都對但實施手段落後,簡單而且極其暴力。不管是殺人還是救人方式,原理上花了幾百年終於對路了,但不意味著過程看起來就美好,工具落後,麻醉粗暴,鋸腿跟鋸木頭沒有差別,被救的過程也是像掛在屠宰場上的豬肉一樣被對待。沒辦法,醫生們也沒有見過這樣傷亡的狀況。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這種規模工業化武裝並動員起來的巨量軍隊互撕,所有細節都在經歷血與火和大數量的考驗。根據理論,傷員可以活下來,但是多悲慘的活著,那不是戰地醫生考慮的問題。

然後所有的美夢都破碎了。

碎一地。這下真的知道上戰場就意味著要準備放棄一切你覺得美好的東西了,上去以後才知道所有的美好都已經在身後,崩了。就像沒有見過壞人的孩子,人生的第一次永遠無法被這種恐懼忘記,即便打贏了也是滿懷著憤怒和仇恨。

直到二戰…

當種族滅絕這種事情開始發生在檯面上的時候,人類自己也徹底知道什麼叫做害怕了,至此人類才成熟了起來。其實還是有瘋狂的成分在裡面,不然蘇德也不會因為意識形態打成那個樣子,而且後面的冷戰說白了就是兩個瘋狂的孩子王舉著核彈互相吼著「別tm過來啦!我真的扔啊!炸死你!」但內心都知道這玩意兒扔不得。

說到底,一戰衝擊最強,擊碎了人類有完整的羣體社會意識以來最美好的幻想,可以說是不可超越的童年陰影,畢竟是第一次。二戰最瘋狂,不計後果的投入一切力量,科學和工業化最殘忍一面暴露無遺。冷戰學乖了,對抗完全是因為互相恐懼,害怕到只有消滅對方纔能覺得安全。

看著這些表現,人類作為一個整體,不過才剛剛成熟起來而已。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