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每一个易遥都能遇到顾森西:悲伤逆流成河

花拾三

大家好,我是看电影不等到黑屏不走的电影控花拾三,今天来大家走进《悲伤逆流成河》这部电影。

我们见过很多人,光鲜亮丽,英姿绰约,生来优秀,活得风光。

但是我们总经历过幼小的年华,孤单的像丑小鸭,无助,沉寂,凄凉。

《悲伤逆流成河》这部电影改编自郭敬明的同名小说。

郭敬明在很多九零后和九五后的眼中如同言情小说的启蒙家,在非主流占据的年代,郭敬明像是一个时代中大部分年轻女孩儿的「首领」,用带有青春气息的绝望和悲伤,占领一整座「边城」。

整部电影,给人的感觉与小说略有不同,不再是一次次的绝望,而是更加跌宕起伏,绝处逢生时剥夺希望,又置之死地而后生。

今天抛开演技不提,带大家从几个角色的角度,谈一谈这部电影的现实意义。

齐铭·最爱的人,伤得最深

齐铭大概代表著这样一类人,他们优秀而充满光辉,衣食无忧家庭幸福,大抵是因为没见过黑暗,所以觉得那些诽谤,那些欺侮似乎都没有那么严重。

借用郭德纲先生的一句话,「我其实我挺厌恶那种,就是不明白任何情况,就劝你一定要大度的人。这种人你要离他远一点,因为雷劈他的时候会连累到你!啊,扎你一刀,你这血还没擦干净呢,他在那,哎,你要勇敢起来,你死不死啊,你知道我经历了什么。」

因为没经历过绝望,所以旁观起来也只有满腔的悲悯和些许的忧伤。

唐小米·以暴制暴,欺软怕硬

从外校突然转来的漂亮女生,确是整个链条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我们不能指望一个经历过且正在经历著欺凌的人对其他人善良。毋庸置疑,唐小米是有错的,但唐小米也是整部剧里最可怜又最可恨的。

我们不难看出唐小米家境优渥,加诸于她的欺侮若是暴露出来有很大的可能性得到一个很好的解决,但是她没有。

唐小米大概不明白,为什么只是复制了自己身上的惨剧,就落得如此下场,因为长期以来的欺凌给她带来的,不只是身心成长的扭曲,免不得连价值观都遭受著一次又一次的冲击,从她对待易遥和顾森湘的事情上足以看出。

再思索,最先开始欺凌的人,又经历过怎样的童年或人生?

汪爱钰·遗忘最快的帮凶

类似于大多数参与著欺凌而不自知的人,可能如果易遥没有跳向大海,在多年后的同学聚会上,这些人还在笑著说,「是嘛,我有点儿记不清了」。

不是每一个人都会为自己的年少无知买单,也不是所有人在想起这些的时候都会清楚的记得自己这颗齿轮曾经多么「尽职尽责」地将整件事一遍遍推向高潮。

我甚至思考过,是否一个「年少」就真的能填平年少时期所有的疯狂?

有些阴影可以向光,但有些人,有些事,永远都不能被原谅,不是「鸡毛蒜皮」和「小肚鸡肠」,而是不管过去多久,梦魇都会是梦魇,有的会远去,有的永远阴霾。

谷丹·旁观者

谷丹象征著一波正义而怯懦的人,像极了我们大多数人。我们可能充满著正义,但是我们也执著的遵守著人类趋利避害的本性。

我们不得不承认,人是一个必须心安理得的物种,所以我们用著各种各样的理由和借口搪塞过了一次又一次,不伸手,不回头。

谷丹最后时伸出的手,聚结著所有围观者的愤恨,可是如果,再早一点呢?

顾森西·最后的光明

美好的有些不真实,这大概是我唯一能用来形容顾森西的词。

即使他逃课,捣蛋,成绩差,但是他善良,宽容,心态好。即使是面对亲生姐姐坠楼的疑似「凶手」,依然能坚定信任做朋友。

可是呀,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的易遥,又有几个顾森西呢?

整个电影中最让我感到热血的,竟然是易遥沿河堤奔跑的时候,「如果我活著不会带给你们痛楚,那么宁可用我的生命来交换所有沉寂的孤独。」要多绝望,才想要用这样的方式给所有活著的人们沉痛一击,我们都知道电影的结局里会有顾森西的奋不顾身,可是现实中呢?

电影最后,易遥的话依然充满著正能量,可是我却始终觉得穿著白毛衣的易遥再也不是当年模样,我们周围可能有很多易遥,但是不是每一个易遥都有一个顾森西,我们不能阻止每一场校园暴力的发生,但是最起码请从「我」做起,让每一个孩子,不管历经多少的千帆,终能归来,仍是少年。

我是想做影评的电影避雷针花拾三,点赞破千就出视频,有什么想看的电影,欢迎留言或私信,每一条都会看。

认认真真,干干净净写字,不做标题党,欢迎点赞留言加关注。

*文中图片摘自网路


上大学的时候读了这本书,当时就哭。

看电影的时候哭了又哭。

电影开篇:大城市的繁华突然拉到了一个小「」,很有感觉。

心疼易瑶,因为没有钱全校几乎自己是穿旧的校服「异类」当时就想如果现实生活中有我一定帮她。被欺负的时候,当她反击的时候终于心才有释放。还好顾森西相信她。

记得之前的小说了,易瑶是跟一个男生怀孕了,去小诊所打胎,顾湘是被强奸自杀了。没有人相信易瑶,她跳楼自杀了。

看完电影,就觉得贫穷真的很可怕,真的可能摧毁一个人。

然后,就是校园欺凌一定要严惩。

祝福所有的易瑶们健康幸福。


二刷,没有看过小说。

易遥有句话说的很对,人们都会靠近美好的事物。就像齐鸣会喜欢上顾森湘。顾森湘和顾森西这样阳光温暖的人,谁不想靠近呢,我都能想像到他们的家庭氛围多好。第一次看时还会想顾森湘这样的人现实生活中是否真的会存在。而电影里的齐鸣大概是最常见到的那种优等生形象,还带了些妈宝和不谙世事,他缺乏同理心也懦弱地追随大众。(如现实生活中我这种愤青最讨厌什么都唾手可得轻松得到事物的人,那些「没考好」虚伪学霸「没复习」优等生)

遇到过人说最心疼影片中的唐小米,因为现实生活中遇到过这种家庭缺爱受伤相像的朋友,他说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现在想想其实你都亲身体验过那种痛苦,却还是去霸凌别人,她偏执而扭曲,不值得心疼。

影片也并不真实,能做出这些事的人最后怎么可能因为易遥跳河而突然自责悔悟,他们之所以做得心安理得就是不觉得自己有问题他们是如此的麻木,现实中就算是易遥跳了河去世了,谣言也不一定会制止,易遥不一定会有清白,学校不一定会整治霸凌现象,唐小米也不一定会被惩治,这才是现实。可是我知道不这样拍也过不了审。

影片还是有故作矫情,我也不明白郭敬明的电影为何情感纠葛总是很多。

我想说我很幸运,并没有经历或者目睹过这样的校园霸凌现象,遇到过的大部分人都很善良。但是学生时代真的是最敏感最无助的时期,一点点小谣言,一点点小误会,老师的一点点不当言论就会影响很大很大,几个女生孤立一个女生,一群人嘲笑一个略娘的男生,我见过。我希望即使在最容易被带偏的年纪也不要恶意揣测别人,即使做不到顾森湘被人泼咖啡还道歉,也要像易遥一样不因为自己经历苦难活在黑暗里就拉别人下水而是坚强地奔向阳光找希望。


年轻时候看的很悲伤,现在看起来完全没有泪点。

成年人的世界里,见多了就习惯了,忙著挣钱哪里有时间看这些。


郭某人,我TM谢谢你,谢谢你全家。感谢你大削了唐小米,感谢你给易瑶装备了反伤并开了嘲讽,另外送了她大喇叭,感谢你避免了四杀,感谢你让整个体验变得完美。

可是你**的为什么不一开始就这样做?


几天前看完了这部电影,是突然间看到推送推荐的,还是很有感触的。电影整体基调偏灰暗,主线也集中在弄堂,学校和河边。大部分人都过著不富有的平凡的日子,可易遥家却因为单亲和母亲从事职业不正当职业的特殊原因,很早就成为了大家鄙视的对象。易遥在说出自己有点不舒服后,还是补上了一句无奈的「没事」。殊不知,接二连三的灾难开始发生在她的身上。

齐铭家也不富有,但是温馨和睦,和易遥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每天早上可以带著一罐牛奶上学,回家了有父母给自己夹菜,关心自己的生活。而这也注定了他俩其实本来就不同。

易遥不得不穿著旧校服,被同学们说她家穷。更可怕的是,甚至因为母亲的疏忽,他感染上了性病,却不敢向家里要钱。被同学恶意使坏公之于众,称她为病原体,至此,她成为了所有人欺负的对象。连齐铭也不能理解她为什么会得这样的病,认为正派人士永远不会成为那样的人的。原本的易遥虽千万种不幸,却被校草爱慕著,可现在支持她的人也失去了。

无法从家庭和社会中获得生命的意义,因而最终选择了以死告终。

相比一些人而言,也许易遥是幸运的,她的生命中又出现了顾森西,成为了指引他那一段黯淡生活的一束光。他相信太阳会从西边出来,人生有改变的机会。可姐姐被意外杀害,以后他还是彻底崩溃了,也没能用自己强大的力量挽救最后一刻的易遥。但我相信如果有来生,一摇还是应当感谢他生命中曾经出现过的这个男人。

电影中的画面快速交代了易遥被校园欺凌的各种事件。尽管画面很短暂,可我还是感受到了深深的震惊,非常身临其境的体会了校园欺凌的可怕。对人性摧残和人身的攻击,不禁让我想到了法西斯主义。早在百年多前《乌合之众》中便提出了群体无意识的可怕,有些人原本是校园欺凌的受害者,转而却变成了施害者。有些人因为去怕自己成为被校园欺凌的对象,进而对受害者施以暴力。他们都是在群体的意识中失去了自我,无论是从身体上说,还是从心灵上说。

所以我们应呼吁社会集体的力量,当下许多看似风平浪静的校园使者存在著可怕的冷暴力。个别同学被大部分同学孤立,在背后嘲笑,可能只是因为他们家庭的特殊情况或者是经济条件的不足,这些其实也是校园暴力的范围。


那只能说电影把小说里一些不好的改了,小说里挺惨的,而且觉得易遥也有问题,电影有点洗白吧。电影比小说好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