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朝的所謂5500萬那是絕對不可能的,這是完全不合邏輯的數字,因為洪武開國都有6000多萬,而且明朝是維持漢地基本盤和平時間最長的朝代,和平發展的時間比漢唐都要長。

另一方面明朝的農民起義比宋朝少很多,說明明朝百姓比宋朝吃上飯的比例更大。

百度一說是近2億,我覺得也是過分低估的,6000萬經過200多年只增長到2億,那也太低能了。

清朝基本盤的和平時間比明朝短很多,首先清初一直戰亂動蕩40餘年,中後期又太平天國捻軍起義,後面又什麼丁戌奇荒,即使這樣也從1億增長到近5億。

所以就算按清朝的增長率來算明朝人口,怎麼也得3億往上走才符合邏輯,要不然人口憑空蒸發了?


唐朝安史之亂前130年,人口增長率約8-12‰,

北宋150年,人口平均增長率為9‰,

清朝1680年~1775年,人口增長率12‰,1775~1820年8‰,1820~1850年3.75‰.

可見,承平年代,人口增長率基本上在10‰以上,然後人口壓力增加,慢慢降低到4‰

按這個模式估算,明朝人口極有可能超過3億。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馬丁?黑德拉認為,明朝實際人口可能超過了3億。

一,明初真實人口不少於8500萬,而非《明實錄》中的5900餘萬,因為古代統計的人口,肯定有大量人口統計不到,實際數量必然偏低。

二,針對明朝歷史,劃分出三個時間段,即1380~1500年、1500~1600年、1600~1650年,人口增長率分別為6‰-5‰-4‰、5‰-4‰-3‰、4‰-3‰-2‰(最高值、中間值、最低值)。

最高值計算,明朝1644年人口應該有3.42億;中間值計算,明朝1644年人口應該是2.62億;最低值計算,1644年應該是2.02億。當然,由於1644年之前五次清軍入關劫掠,和李自成等農民起義,明朝滅亡之前10多年北方人口應該是負增長,但南方依然是正增長,因此全國人口基本不變。但即便如此,按照黑德拉的綜合計算(高中低增長率搭配計算),1644年時期的明朝人口,至少也應該在2億左右。

明朝官方統計的5000多萬既不是口也不是丁,更不是納稅單位,而是一個慣例而已,

舉個例子,

上海縣洪武二十四年(1391)的人口數為男278874、女253939。永樂十年(1412)的口數為男199781、女178647。正德十五年(1520)的口數為男179524,女81297,隆慶六年(1572)的口數為男158532,女34435。

洪武二十六年,全國人口是6000萬,按上海縣的比例算,男女比例基本平衡。

隆慶六年,全國人口官方數字是6250萬,而上海縣的男女比例已經是4.5:1了,且不說人口越來越少,就是男女比例也嚴重失真。

太祖曾經下詔:在重造黃冊時,「務在不虧原額」,所以各代都只是在原額上修修改改,而地方官的任務就是維持既定的賦役。

明初的人口數據在太祖的嚴刑峻法下,基本上符合實情,空印案就株連數萬,洪武二十四年(1391)第二次大造黃冊時,朱元璋詔示:所在有司官吏、里甲敢有科斂害民者處斬,官吏、里甲通同人戶隱瞞作弊者一體處死。隱瞞人戶,家長處死,人口遷發化外。

明朝的人口統計有兩個明顯的特徵,一是女性越來越少,因為女性基本上不負擔賦役,統計上就可有可無,另一個是北增南減,南方減少一半,北方增加一倍,北方重徭役,所以對人丁抓的比較緊,而南方重田賦,所以對丁口管理很松。至於說逃戶隱戶,由於分南北榜,南北中進士的比例是差不都的,北方的逃戶隱戶一樣嚴重。不論是按漢唐宋朝還是清朝的人口增長速度,明朝後期的人口超過2億是肯定的,超過3億都有可能,當然這也是估計,而清初的人口實際上比較好算,因為乾隆年間有幾次人口普查,算出人口增長率倒推到清初,人口大約1億,如果算上戰後補償性快速增長,清初人口大約8000萬上下。


上為今天官編歷史教科書上仍採用的人口數據圖。只看西元1400-1600顯示,明朝人口停滯在6千萬。

這圖的數據來源於各代官方記載,因為改朝換代的時候沒誰搞統計,所以採取直接忽略的方式,變成了連續上漲的曲線。

按道理明朝的人口峰值應在萬曆末年的1615年左右,滿清完全征服漢地十八省花了三十七年,相當於打了四五個八年全面抗戰,既然抗日戰爭傷亡三千萬,那麼比普通改朝換代多死上一兩億也並不奇怪。

但編者為了和清朝的幾億人口完成對接,圖裡的1600年開始人口暴漲。

考古人口數據的方式很多,最簡單的是直接看古代政府的文件,科學一點的話,人口增長率,必須品供銷。個人認為由糧食產量估計應該是最靠譜的,有多少口糧就養多少人,而口糧可不是能胡編亂造的。

糧食總產量=糧食畝產×種植面積,這是小學知識

單位面積產量主要由氣候條件,土地肥沃程度,肥料技術和糧食品種決定。

同一片區域,氣候條件和土地肥沃程度不用說。1600-1950年中國的肥料技術應該是沒有任何進步的,氮肥是二十世紀初發明的(曾記否:高中化學題說氮肥使世界糧食產量整體翻倍),但1950年的中國才結束戰亂,肯定沒推廣。

提升畝產基本只能以品種而論,這個非常明確:紅薯土豆>玉米>水稻>小麥。有得有失,營養價值相反:小麥>水稻>玉米紅薯土豆。

肥料只決定產量能不能提升,決定有無收成的種植面積由灌溉決定,對水的需求量:水稻>小麥>玉米紅薯土豆,所以玉米紅薯土豆的種植確實不太影響小麥水稻產量。

從1600年到1950年,這幾百年的水利建設成果乏善可陳,歷史書提到大工程的也就是兩個朝代都修理黃河。

綜上我認為影響人口承載上限的變數只有蠻荒地區的開發和耐旱新作物的推廣。

(下為我所知的中國農業演變與土地開發史:

先秦時代,中國的主要作物北方粟,南方稻,人口耕地集中在北方,據此專家們估算戰國七雄合計約有2000萬人。

秦修鄭國渠,推廣了中亞傳來的小麥(大概種小麥用水量比粟要高),關中人口翻倍,秦的國力有了本質提高。

在秦滅魏戰爭中,中原最後的原始森林被砍。漢武帝時期就估算人口有六千萬,而此時的福建還是無人區,之後幾百年北方開發潛力越來越小,被戰亂影響出現大規模南遷,南方加速開發,大致唐朝是個轉折點,北方生態環境開始了明顯的惡化,土壤肥力大幅下降。

(另類東漢地圖,深色區為朝廷有行政規劃的實際控制區,變相說明了土地開發情況)

宋朝開始引進了高產的占城稻,北方人口經濟被南方全面超越,整個華夏文明的重心從黃河流域移到長江流域,這個格局一直延續至今。

明代基本完成了廣東福建雲南這些原本瘴癘之地的開發,水稻種植面積進一步增加。明末玉米在西北和東南都已推廣,但到清朝才培育出高產品種。)

明末清初,孫可望李定國能以雲南貴州養十幾萬大軍讓滿清焦頭爛額,足以說明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整個南方的土地開墾到了收尾階段。

圖裡的近期數據相對靠譜,民國政府在穩定時期根據食鹽的全國產銷估計出4.5億的結果,才結束抗日和內戰的1950年大陸統計人口5.5億。教科書的邏輯是:人口「爆炸」與大清盛世互相印證,雙標得很啊,日統區人口從統計來看也沒減少,為何不認定為皇軍大慈大悲?

事實上對於有幾億基礎人口的大國,千萬級別死亡的災難根本沒法影響中國的人口大勢,比如「太平天國」「丁戊奇荒」都在晚清短時間內造成幾千萬的人口損失。

對比1950年和1600年,假設紅薯土豆玉米的出現讓中國多養活1億,再考慮東北等地開荒(抗戰前數據東北有三千萬人),明朝人口在萬曆末年達到4億完全不成問題。

考證耕地面積並非難事,根據人口遺迹,水利工程,完全能夠做到,考證單產更容易,農用機械,品種,灌溉技術就是依據。比起戰國,明朝的全國耕地總面積應該能更準確的考證,糧食產量也能更準確估計,歷史專家們卻依然以官方不靠譜的記載為依據來估算。

也是6000萬太離譜,我國專家們目前主流的拍腦門說法是2.5億,當然,教科書也不著急修正。

有很多人會無腦引用一個紅薯使中國人口翻幾倍的結論,我尋思紅薯土豆玉米用那點種植面積要是能使人口×5以上(6000萬的五倍才3億,我沒算錯吧?),弱爆了的小麥水稻怎麼還不從中國人的主糧序列里滾蛋?

個人認為弱智謠言的編造和推廣是棄車保帥,大清民生被嘲成番薯盛世不打緊,把明末清初人禍(漢人內戰,種族屠殺,以及原有天災下衍生出的瘟疫和饑荒)的死亡數據從幾億降到四五千萬,保證民族團結才是正事。

…………………………

和巨嬰們是無法交流的。


根據《明實錄》記載,洪武十四年(1381年)人口總數是5987萬,成化十五年(1479年)為7185萬,弘治十七年(1504年)是6015萬,正德元年(1506年)為4680萬,萬曆六年(1578年)是6069萬,萬曆三十年(1602年)是5635萬,天啟六年(1626年)人口總數是5165萬。

按常理來講,社會安定時期的人口基本會緩慢增長,至少也會持平,不太可能大幅度減少,這不符合邏輯。而且《明清社會史論》作者:史學家何炳棣的認為:明初時期的人口是全國總數,此後變成特定的納稅人口(包括家人),最後又演變為一種賦稅份額。也就是說,這既不是納稅人口(包括家人在內),更不是全國總人口,而是朝廷認為的人口,然後以此為依據收稅,計量朝廷歲入。總之明朝人口極為複雜,至今都還沒有徹底釐清。

《明實錄》中的人口為何像坐過山車一樣,時高時低?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明朝存在大量「隱戶」,逃掉了交稅責任。明朝士紳擁有特權,所以不少人就將田地「詭寄」在士紳名下,由此逃避納稅。因此表現在納稅人口報表上,就出現時高時低,朝廷抓一陣子,人口就會高起來,一旦鬆懈下來,人口就突然變少。

問題在於:明朝到底有多少沒有計算的「隱戶」?

大才子徐渭(1521—1593年)寫過一篇文章,叫《會稽縣誌諸論戶口論》,其中提到「今按於籍口六萬二千有奇, 不入丁籍者奚啻三倍之」,認為會稽縣75%的人口沒有記錄在案,真實人口應該是24.8萬。以會稽縣真實人口來計算,史書記載6000萬,那麼實際人口應該在2.4億左右。

當然,實際不可能這麼算,因為會稽縣地處江南,徐渭時期江南紡織業發達,所以棄農種桑種棉的情況很普遍,而改種桑樹棉花等之後,往往又不再被徵稅。但中西部不具備這一條件,所以不能簡單的以會稽縣人口推算全國。

近代以來,對於明朝的這種「隱戶」,很多學者都有所研究:有根據人口增長率計算,有根據史書記載的情況推算(比如上述徐渭記載),多數結論得出明朝真實人口在2億左右。

《劍橋中國明代史》中指出,明朝人口最遲在1600年就可能「已經達到 1.5 億至 1.75 億」。而葛劍雄、曹樹基的《對明代人口總數的新估計》中指出,1600年完全達到2.05億的規模。葛劍雄推測1655年明清之際人口谷底約為1.2億人。

明朝在人口2.05億之時應該是巔峰時期啦。


《度支奏議》裡面有一篇奏疏,介紹了瞞戶的情況,如果有功夫我會貼上來。大概是每十戶才有一個戶籍,所有的稅大家共同承擔。所以不論是五千萬還是六千萬,乘以十,基本就是明朝的真正人口數字。

《中國札記》里也記載了一位船夫,向利瑪竇介紹自己家的情況,按他的說法,他家的戶籍下有十幾戶人家,也能從側面映證上面的情況及數字。


200年的和平時間使人口增長到3倍其實是很合理的。因為古代普通民眾的衛生條件、營養水平相當差,嬰兒死亡率相當高、孕婦死亡率高、民眾平均壽命短,因此早夭、10個子女存活2/3個都是常態(和建國後完全不是一回事)。人口增長模式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長率,人口增長率一般不會超過千分之10。人口增長靠的就是長期和平帶來的人口累計。

如果你認為明朝末年的人口超過2億。估計明清更替時期,人口損失在1/4,就是5000萬,那麼清朝初期人口就是1.5億,進過近200年的和平,到1851年太平天國起義爆發時的4.3,人口也只是增長了3倍,和明朝一樣。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