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即将入学读物理PhD项目的新生,在入学前搜索了学校过去两年的毕业生去向,发现差不多一半的人接著做博后,另一半的人做了data scientist/quant/少量码农。似乎在毕业后转行是非常常见的现象。但是平时浏览知乎看到很多人都提到,如果在刚入学时就抱著转行的心态,是无法读完PhD的。

1.本人对学术有兴趣,但也常常担忧未来出路,不知道知乎的前辈们对此有什么建议?如果在读PhD期间同时学习CS/金融等相关内容,会不会干扰到做学术?可是如果不思考转行、毕业后会不会就失业了.....

2.如果走学术路线,请问对于一年级PhD新生有什么建议吗?我想在读博期间锻炼大脑,多探索,去深入思考一些问题(不太想发水文章...),但常常看到很多人说读博期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尽快发文章,对普通人来说publication决定了出路,对此也很纠结...

3.好奇读博时各位的作息怎么样,是一整天都在做科研,还是会有放松的时间、有业余爱好?

谢谢!


如果你容易关心未来,喜欢做计划,喜欢所有事情都有把握的感觉,那你非常不适合做物理。这些性格特点在大部分行业都是有帮助的,然而物理不一样。

我们这个时代,认为它不需要这么多人研究物理。所以,以美国高能理论为例,博士毕业找不到博后的概率是60%,第一届博后做完找不到第二届博后的概率是60%,博后全做完找不到教职的概率至少90%。

自学CS不影响科研,对未来的焦虑才会。

能在坚持下来的,基本都是不问出路一门心思做研究的人。当然即使是这种人,更多的情况也没能修成正果。如果觉得自己不是这种,那还是不要来自虐了。


你这个问题是理想 v.s. 现实

既然已经打算去读物理phd了,不论是六大也好,普通学校也罢,抓住机会多探索多深入思考是很重要的。毕竟现在不论我告诉你物理phd的未来前途多么渺茫,你也不会有决心,毅力和驱动力去gap一年转行申cs master。所以既然已经决定去读了,就把握好现在的机会,沉下心来多做研究多思考,人生很难再有一次这样的机会

但同样也要认清现实,物理phd确实不好就业,僧多粥少是大家的共识,现在能找到position的人,那都是实力(数篇nature science prl)+人脉(大牛推荐信)+运气(学校正好有你这个领域的opening)。现在六大的录取率大约是3%,而faculty的录取率应该低于0.1%,也就是说基本上绝大部分的phd毕业都转行了,即使有的人做了几年postdoc,甚至有的人做了几年ap,也还是最终选择转行。能留下来的都是精英中的精英,实力,人脉,运气缺一不可。

我身边有很多名校背景的phd,奥赛金牌保送top2,六大phd大老板,博士期间也很努力,也有很多paper,但因为领域没落(因为大老板在做的领域等你毕业后都是没落的领域),funding减少所以也不得不转行。有些领域即使六七篇science nature,找不到教职也很正常。转行的原因有很多很多,但最重要的是在湾区,做cs码农工作轻松而且工资高,能有时间陪老婆孩子,能付得起家庭开销。毕竟postdoc的工资是4k到5k,在美国对于一个三十多岁的人来说是低收入了。

千万不要被一些毫无意义的title所迷惑,不论你有几篇prl,拿过多少ipo金牌,老板是不是诺奖得主,只有等上了job market,市场和资本给你的salary的价值才是你真正的价值。

至于要不要转行,或什么时候转行,那就只能题主自己来定夺了。未来教职的申请难度只升不降是必然的,早一点认清楚现实,早一点想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早一点了解游戏规则,然后再做决定吧


不用问了,发现你就是晚期。

以为自己是乔丹,实际上……


谢邀。

物理看方向,实验物理也会用Python,跟程序员也有些技能重合。有些学校也允许辅修cs/stat一类master,具体看你们系的政策,一般要系主任批准,cs的课因为非常热门,不一定选得上,宾大cs的课外系选课还得cs的小秘批准。至于会不会占用时间,当然会占时间,毕竟是多修一个学位,看你自己的时间分配了。

不过我觉得重要的还是认清自己,找准心态。数理PhD如果不是一开始就「专心转行」,而是半路出家,把转行当备胎的话,即使找到工作,起点也不会比cs master更好。但是有些人心高气傲,尤其国内top 2出来的一些人,看不上cs master,觉得low。。说实话真想在业界发展得好,而且觉得在数理科研领域5年的时间投入是负资产的话,那就应该立马quit,去申应用方向的cs phd,寻求往高端研发岗位发展。你总不能说,5年时间主要在做跟业界没什么关系的研究,然后一转行就立马吊打科班出身一心想去业界的人,仅仅因为你本科学校比对方好。。如果你有IMO金牌的智商也就算了,问题是大部分数理PhD又并不算真的(跨领域级别的)天赋过人。。

另外cs这个行业,确实也存在中年危机的问题,这不是我瞎编,确实是我跟IT业内人士交流过得到的信息。35岁以后如果不能逐步进入管理层,职业上升面临瓶颈的话,那一直在技术岗位做,确实有被新人淘汰的风险。我之前在想法里提「穷人心态」,本意不是嘲讽,而是说,当一个人感到经济安全感受到迫在眉睫的威胁时,他是根本没有余力去做长期的生涯规划,去思考「10年后怎么办」的问题。就算知道了中年危机,那又怎么样呢?该转行的不还是得乖乖刷leetcode,海投求offer;「毕业后失业」vs「10年后可能失业」,哪个对当前的你的震慑力更大?

至于继续做学术的话,实验物理的情况我不知道,认识几个领域内的新人,大概还是跟你老板的能量、资源有关。现在的教职市场,说实话,你就是得做好「有可能在国内不知名学校拿著十几万二十几万基本收入+一点点福利」的思想准备;如果你找到更好的职位,比如,北美tenure track,你应该把这个当成你的bonus,而不是理所当然认为这就是你应得的。收入方面不同人的期望真的差别太大了。对很多人来说,(非一二线城市)十万人民币年薪已经是高薪——知乎上「精神社会精英」太多了,可能不理解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状况吧。有些人觉得「只给」二十万都是对他的侮辱。。所以讨论职业生涯之前,先说清楚你的收入期望如何,在经济安全感方面的底线在哪;如果你的底线明显超过了学术界能够提供给你的平均水平,那么你就应该尽早转行,即使你发得了两三篇二三区论文。


性格决定命运,比如现在让你放弃「不太想发水文章」的想法估计也不现实。少刷知乎估计……也不现实。不过强推一下趁暑假过一下PSI的09/10年的课程,质量高,尤其09年他们请了不少大拿。一方面可以学点东西,另一方面能提前熟悉英语授课氛围。入学后多参加、组织journal club吧,自己看了跟人讲的文章印象会更深些,也锻炼了读文章的能力。研一嘛,怎么开心怎么过咯,人生难得几年可以抛开现实认真思考一两个费米、几亿光年、十几开尔文或几个TeV尺度上的现象,毕业后的年薪是中年人思考的事。学点程序对今后的研究有帮助,但物理系学生那点三脚猫的python功夫业界是看不上的。时代已经变了,DS的junior岗位基本只对本专业应届硕开放,senior岗位需要项目资历,所以认真考虑转行的话三年拿个物理硕士就去读个相关专业的硕士吧。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