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腑基本沒有陰虛,陰在中醫中偏向於可儲存,物質性的,屬於五臟藏精的一部分。六腑以傳導為主,所以不存在六腑陰虛


五心煩熱指的是兩個手腳心發熱,以及自覺的心胸煩熱不安等癥狀,可伴有低熱或發熱,多數情況下體溫不高。

一般認為跟陰虛內熱有關係,陰液不足,陰不制陽,陽氣內盛,從而出現兩手掌心以及心胸發熱不安,睡眠不安等癥狀。

這個證候可見以下幾個類型。

1、陰虛內熱,五心煩熱。除此之外多見有口乾咽干、舌紅少苔、遺精盜汗、脈細數等癥狀,一般用滋陰降火的方葯治療。如腰酸腿軟已經早泄的用知柏地黃;肺腎陰虛,乾咳少痰、喉嚨疼痛用百合固金;心陰不足,睡眠不安,失眠多夢的可以用天王補心。

2、鬱火,五心煩熱。肝鬱內熱,痰濕鬱熱,食積化熱等,皆可以導致五心煩熱,大體可以越鞠為代表。情緒不遂,肝鬱內熱者,可以用丹梔逍遙;痰火擾心內熱者,可以用溫膽、黃連溫膽;脾胃不和食積而內熱者,可以用保和。

3、熱病傷陰,五心煩熱。病溫熱之後,熱病發熱,之後陰津受熱邪所傷,而熱伏陰分,午後傍晚低熱,夜間燥熱,晨起熱退,可以用青蒿鱉甲之類的清虛熱治療。

另外有些人氣血虧虛,也可以出現類似五心煩熱的證候,如「虛勞里急,悸衄,腹中痛,四肢酸痛,手足煩熱,咽干口燥,小建中湯主之」,這是因為體內的氣血陰液不足,而不能滋養手足四肢,以及不能滋養心神而導致的手腳心煩熱,四肢酸痛,心中悸動的癥狀,需要用滋養的方法治療,小建中之類的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希望以上回答對你有幫助;更多中醫文章內容,關注鄭醫生,有疑問可留言評論。


大部分情況六腑的陰虛表現出來的是實熱,如大便秘結,口舌生瘡,面部長痘等,因為腑以通為用,本就不存陰,所以一般很少有人說六腑陰虛,都是說腑熱盛結,而五臟存陰,陰虛臟空而易生虛火,虛火內擾而稱五心煩熱。拙見供參考。


臟證多為虛證,腑證多為實證,虛證多以補法,實證多以卸法攻邪 ,五臟數陰,六腑為陽,陰陽多是說人的體質整體來說,沒有專指五臟六腑。


六腑不可能有陰虛和陽虛。腑為陽,傳導陽氣入臟。臟為陰,製造陽氣入腑。所以,臟為體,腑為用。臟才有陰虛陽虛,而腑只有陽氣升降。


臟腑也可以應用於陰陽虛實表裡寒熱。六腑陰虛比較少,也可見五心煩熱,但一般不這麼感覺,因為六腑陰虛五心煩熱程度較輕微,其他癥狀更明顯,舍魚而取熊掌。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