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想要惩罚孩子的时候,最好先反复深呼吸,平静自己的心情,告诉自己:亲生的,亲生的,亲生的、亲生的~~~~~

然后再问问自己,惩罚教育真能收到好的效果吗?孩子真的能接受教训保证不再犯第二次吗?

未必。

惩罚教育的后果,类似的错误孩子仍然会犯第二次、第三次,甚至第四次。到那时候,家长又该如何惩罚如何教育呢?

因此,家庭教育中,教育孩子还是尊重、理解+合作的方式比较契合。

当孩子犯错的时候,不但孩子需要反省,家长更应该反省思考孩子为什么会犯这种错误?然后跟孩子真诚沟通,帮孩子找出错误的根源,让孩子认识到犯错会带来不好的后果或者不好的影响,并找出解决的办法,真正做到尊重孩子、理解孩子。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更何况孩子?一味的惩罚式教育,只会对孩子的成长不利,甚至会影响到孩子的性格,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


感谢体住邀请,

你非常明智的意识到了惩罚教育的重要性,我不知道题主之前是如何惩罚孩子的,

我以前就是想揍一顿再说,后来我慢慢开始看一些育儿书籍,参加一些育儿活动,

才慢慢有所改变,我特别认可

著名儿童精神分析专家塞玛尔女士在《魔法岁月》书中的一句话:

「惩罚是让孩子认识到错误,并纠正行为,但「不应该是教育者对孩子的报复或反击。」

这是我带孩子关于惩罚的一些经验,我不知道您孩子几岁,但希望能对您有帮助,

仰泳的海星:孩子犯错时候到底怎么惩罚?

zhuanlan.zhihu.com图标

最近我有开始写《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会说的》读书笔记,正好也在讲惩罚部分。

分享给您

仰泳的海星:《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肯说》读书笔记(五)——发飙的时候,除了揍这小子还能干啥?!?

zhuanlan.zhihu.com图标仰泳的海星:《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肯说》读书笔记(七)——代替惩罚的七大绝招?

zhuanlan.zhihu.com图标仰泳的海星:《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肯说》读书笔记(九)——这才是我要的不揍孩子的牛B方法(超详细篇)?

zhuanlan.zhihu.com图标

我最怕的是我对待孩子惩罚时,让他感受到了我的恶意

因为我们所有的一切行为(也包括惩罚),其实建立在对孩子的爱的基础上的。

惩罚是希望孩子知道:

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规则,同时也要为自己的不良行为负责。

但我们真的不希望惩罚时给孩子带来种种负面情绪:仇恨、报复、反抗、内疚、自轻、自怜!

我非常赞成惩罚教育,

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说,「光靠鼓励是不可能完成教育的,教育里面一定有痛苦的成分,没有惩罚,培养不出优秀的孩子」。

希望能帮助到您!

谢谢!


题主你好!

从提问来看,您是一个关注孩子养育有心的家长。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肯定少不了有惩罚的措施和方式。有的家长认为,不打不罚孩子记不住。还有俗话如是说,棍棒底下出孝子。真的是这样吗?孩子犯的错误,到底要不要惩罚,如果要惩罚该如何惩罚呢?

孩子是个生命体,如一颗幼苗生长成大树一样,过程中需要阳光雨露,还需要修剪驱虫,有时候风把树苗吹歪了,还需要用木棍做个支撑,让他顺利成长一棵挺拔的大树。那我们的孩子也是一样,在陪伴孩子的过程当中,也需要我们去观察,不断的去修正,这个修正就是我们所说的惩罚。接下来从二个方面来说说我对这个问题的观点。 一、要根据年龄的特点来的划分惩罚方式

这个惩罚要看孩子的年龄,小的孩子可以适当的惩罚是有效的,比如:孩子看到家里的插座要去摸,口头说了还要去,家长可以打下孩子的手。大的孩子就只能是口头表达这件事情为什么不能这样做,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就可以了。三脑学说(可以百度),大脑的发展规律把养育孩子分为三个阶段。0-6岁幼儿时期是安全脑发展阶段,7-14儿童时期,是情绪脑发展阶段,14以上进入青春期是新大脑发展阶段。

0-6岁这个年龄的孩子做错了事,比如:孩子在幼儿园因为抢玩具打了小朋友,我们回来就直接告诉孩子,遇到任何事情不能打人,需要用语言去表达解决问题而不是武力或者情绪 。也可以找老师去协调。汇爱家感育一般不主张体罚孩子,因为在体罚的过程中,孩子只记住了家长的体罚所带来不好的感受,不会关注这件事情而让住这件事情,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不能把体罚和事情关联起来,不明白因果关系。

到了7-14岁儿童时期,也到了学龄期。你会发现这个阶段似乎孩子「犯错」越来越多了。比如孩子因为一道简单的题错了几次,在学校老师要罚孩子抄十遍甚至几十遍,我们先不说老师罚抄是不是对的。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不需要告诉孩子老师为什么要罚你,而是告诉他下次怎么做老师可以不用罚你。罚的目的是让你记住这道题,可以理解透彻这道题。我们上课用心听讲,多练习多做几遍就可以。告诉孩子罚的目的,和罚了之后的解决方案,不是为了罚而罚。有的家长罚孩子,只是单一的告诉他,你做不到就要罚你,看你下次能不能记住。这样的方式,孩子不知道怎么能做下次不罚,只记住了为什么事情而罚,而且这种单纯的罚让孩子心中留有不好的感觉,罚的多的就麻目了。对改变这件事情并没有得到帮助。因此对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要告诉孩子为什么要罚,罚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办法和策略做好这件事情。

14岁以上了青春期。逻辑思维开始发展孩子有了更多自己的思想,逐渐形成了自已的价值观,有了自己的学习生活节奏。这个阶段的孩子,做错事情,要提醒孩子反思问题出在哪里,跟孩子一起分析原因,启发孩子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和策略。因为这个阶段孩子有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孩子作业没有交,你只需要告诉他,老师信息来了,说你的作业没有交,你准备什么时候去交,让孩子回答就可以了。如果你这个时候,还用小时候面壁思过的方式,或者罚抄的方式,孩子根本就不理你。你们还有可能矛盾会升级,把亲子关系搞僵,把事情搞复杂。

因此我们因为孩子做错事要罚孩子,我们需要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阶段的特点来选择不同的惩罚的方式。

二、关于惩罚的建议

人在成长的过程当中,不断的变化不断的学习,肯定会做很多的错事。而对孩子做错事,我们该怎么做呢?

1、为孩子建立边界。不是做错什么事都需要惩罚,有些事情是需要孩子自己经过体验去修正。边界是对孩子人身安全、语言、行为的底线。更是为了孩子健康成长划的一道红线,也是一道护身符。每个时期对孩子的边界不同,家长可以根据自己家庭和孩子的情况为孩子设定边界。年龄不同,边界不同,年龄越大,边界越宽。越界就可以有处罚。在设定边界的时候也要设定出相应的处罚措施。

比如,小学三四年级的孩子,设定玩手机的时间是每天做完作业,九点前可以根据时间玩半个小时左右。如果做不到,一周不给玩手机,定下边界无论孩子怎么哭闹都能温柔而坚定的守住边界,不退让。孩子就知道这件事情没有商量余地,慢慢的就能做到不违反边界。自然慢慢的就不会有惩罚。

2、在不得已必须惩罚孩子时需要注意,就事论事,不翻旧账。注意态度,不带情绪,不评判。比如:孩子今天上课依然讲话,屡教不改影响上课。回来后根据之前的约定,平静的告诉孩子,跟他核准,老师说今天你上语文课跟谁讲话了,按我们之前两人商量的约定,取消今天的游戏时间。然后告诉孩子,下次怎么做到上课不讲话呢。而不是说带著怒火,很气愤的跟孩子说,你看你,每次答应的好好的上课认真听讲,就是做不到。老师今天又找我了,你这孩子能不能让我省心,你就是想气死我。今天的游戏不要玩了。想想如果你是孩子,后面的外理方式本来今天上课讲话自己就内疚,正好你一骂就能量交换,扯平了,等于今天白罚了。

惩罚是为了更好的支持孩子去解决问题,去成长,罚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


汇爱家认证感育讲师 从伊

汇爱家感育,用「感」读懂孩子,用 「育」启迪一生!助力千万家庭幸福!


以前小的时候,我经常小心翼翼,害怕犯错误,因为怕父母责罚。后来才发现,不管有没有犯错,父母的说话方式都是以指责和命令为主。

后来,我自己也成为了俩孩子的母亲。俩孩子分散了我的精力,情绪总有控制不住的时候,不知不觉中,我就沿袭了父母对我的说话方式来对自己的孩子,我渐渐成为了自己讨厌的样子。

直到后来我看了苏珊·福沃德博士的《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武志红的《为何家会伤人》后,我才知道,许多错误其实从原生家庭开始就已经产生了。意识到这一点至关重要,它会让我们从与父母的负面关系中解脱出来,并反思自己与孩子之间的关系。

关于犯错误被父母责罚,有网友说:「没人可以感同身受,真的,能忘记是好事,小时候摔伤不敢跟家里说,钱丢了不敢说,被人欺负不敢说,想要什么都不敢问家里要,现在真好,想买什么买什么,想去哪去哪,只是跟家里人没一个亲的。」

这位网友说出了我的心声,其实关于孩子犯错被惩罚,需要反省的恰恰是父母,反省自己对孩子的惩罚是否有必要,自己的态度是否达到了惩罚的效果。至少在我看来,恰恰事与愿违。

在我看来,一个害怕犯错的孩子是可怕的、可怜的,这是父母的失职与悲哀。

此前就有一个新闻,说宁夏的一个6岁的女孩与其他几个孩子一起玩,结果小女孩从高处跌落导致昏迷,12岁的表哥害怕被惩罚,于是把小女孩杀掉。

在这个男孩的心里,被父母责罚是比杀人还可怕的一件事。孩子的价值观出现了扭曲,这完全归功于他那「习惯性责罚」的父母。

实际上,孩子犯错误在所难免,但是作为家长,在惩罚孩子的时候,只要稍微想一想这几个问题,就能够避免过度指责孩子,避免孩子变成胆小、怯懦、不自信的人。

1.真的是孩子的错吗?还是你累了,或者心情不好,借机发泄自己的情绪?

很多时候,家长责备孩子不是因为孩子犯了大错误,仅仅是因为家长累了,意志力出于较差的状态,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而借故发泄自己的情绪罢了。

还有一种可能,你们夫妻关系出了问题,导致你心情不佳,不知不觉中把种绪发泄在无辜的孩子身上。

2·有跟孩子确定过具体的规则吗?

在惩罚自己之前,思考一下是否有与孩子制定过规则?什么情况下属于违反了家规?违反了有什么惩罚?惩罚是否合理?惩罚有没有效果?

如果没有制定过规则,又怎么判断孩子是不是犯错了呢?如果无法判断孩子是否犯错,就劈头盖脸的责备责备孩子,那么这纯粹就是家长借机发泄情绪。

伊丽莎白克拉里在《与打骂和溺爱说拜拜》一书里提到,为避免与孩子产生冲突,父母要做到事先考虑周全,与孩子讲明自己的期望,整理情绪,订立规则。

这里遵循了一个稳固的「三脚凳」理论,既「对自身价值观的了解——对孩子合理的期待——对自我需求的尊重」。

我们希望孩子守规矩,首先就得制定合理的规矩。有了规矩,作为父母,肯定要先做到守规矩。如果孩子没有做到,那么我们可以适当地提醒孩子。

3.孩子犯的错误是什么类型?若有助于孩子成长,何不放手让孩子尝试?

有个网友说自己小时候妈妈让他去买盐,他把钱弄丢了,就跟小卖部赊了一包盐,又攒了两三天的零花钱把账补上。后来店老板把这事给他妈说了,他妈知道知道之后还是打了他一顿。

愚蠢的父母只会看到孩子丢了一包盐的钱,聪明的父母却会看到孩子自己解决了问题,承担了责任。

错误是分种类的,有些错误属于原则性错误,有些错误则微不足道。让孩子多犯一些不触犯原则的错误,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责任感比惩罚孩子更明智。

其实,家长对孩子犯错误的态度不仅决定了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也影响亲子关系。

有网友说自己小时候犯错无数,可是想来也不过是些微不足道的小错误。可是当时却害怕被父母惩罚和责骂,心都在颤抖,当时却想过无数次的死亡而离开家。

你看,惩罚对于父母来说,可能是出于防止孩子犯错,但是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了一个比犯错误更可怕的种子——以各种方式逃离原生家庭,哪怕是死亡。

对于孩子犯错误,许多家长的想法是「犯错误——惩罚——不再犯错」,而孩子的想法却是「害怕犯错——害怕责罚——逃离父母」。不了解孩子的想法,惩罚自然就会失去意义。

4.惩罚孩子要注意时机和方式

惩罚属于一种负强化行为,是为了减少孩子的不良行为。因此,家长在使用这个方式减少孩子不良行为的时候,需要注意惩罚的时机与方式。

伊丽莎白克拉里在《与打骂和溺爱说拜拜》里提到,如果惩罚孩子的时候,孩子正在哭泣,或者情绪比较激动,这个时候是不宜实施惩罚的。惩罚时间需要从孩子情绪稳定下来之后开始。

关于惩罚的方式和量,也需要斟酌。不当的惩罚只会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伤害。

比如,孩子犯错,把孩子关小黑屋看恐怖片,以及让孩子长时间罚站等,都是不合适的惩罚方式。这些惩罚是远离我们希望孩子减少不良行为的初衷的。

猪猪猫张:孩子犯错了,我把他带到小黑屋看恐怖片当做惩罚,这样教育可能会对他的心理造成怎样的影响??

www.zhihu.com图标

我们不仅要减少孩子的不良行为,还要加强孩子的正向行为以及培养新的良好行为。

比如赞美和鼓励可以做到正向强化的作用。恰当的赞美和鼓励可以促使孩子朝著我们期待的方向发展。

关于如何表扬,我之前写过一篇回答,感兴趣的知友可以去看看。

猪猪猫张:如何夸奖孩子才能真正起到激励的作用,有哪些好的方式方法??

www.zhihu.com图标

本文提到的几本书:

原生家庭 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 【樊登读书会推荐】京东¥ 34.90去购买?

为何家会伤人(百万畅销纪念版)京东¥ 58.00去购买?

与打骂和溺爱说拜拜 伊丽莎白.克拉里40年育儿经验 家京东¥ 22.50去购买?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犯错,当孩子犯有过错时,父母往往一味责备孩子,甚至打骂孩子,一点不讲究沟通技巧,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那么,父母批评孩子时,应注意掌握哪些技巧呢?

一是低声

大声训斥往往会激起孩子更大的逆反心理,最终达不到好的效果。

而如果父母以低于平常说话的声音批评孩子,「低而有力」的声音,能够在引起孩子注意的情况下也使孩子注意倾听你说的话,这种低声的「冷处理」,往往比大声训斥的效果要好。

二是沉默

孩子做错事的时候,总担心父母会责备他,如果真的按照孩子心里想的发展的话,孩子反而会有一种不过如此的感觉,甚至会对家长的责备产生「耐受性」。

相反,如果父母保持沉默,孩子的心理反而会紧张,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在这种不自在之下,孩子反而能够反省自己的错误。

三是暗示

孩子犯错的时候,如果父母能心平气和地启发孩子,不直接批评他的过失,孩子会很快明白父母的用意,愿意接受父母的批评和教育。

采用间接的方式,在保护孩子自尊心的情况下,也保护了亲子关系。

四是换个立场

孩子应犯错误遭到父母的责备时,为了逃避指责,往往会把责任推到他人身上。

此时如果当面询问往往会事与愿违,不防引导孩子换个立场思考问题,当孩子把责任推卸到别人身上的时候,引导孩子如果自己被推卸了责任是什么感觉。

这会使大部分孩子发现自己也有过错,并会促使他反省自己把所有责任嫁祸他人的错误。

五是适时适度

幼儿的时间观念比较差,加上孩子天性好玩,很容易忘记发生过的事,刚犯的错误转眼就忘了。

因此,父母批评孩子要趁热打铁,不能拖拉,否则就起不到应有的教育作用。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