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中国封建王朝是父系社会;如果要收养,那么武则天只能够作为李治的妻子进行这个操作。

其次,李治本人有儿子,并且就算要收养子女,也应该从李家的宗族中选择。

一旦这种操作之后,那不是更加不伦不类了。

就算这位仁兄厚著脸皮请求,也难以成功。

甲 站在武则天的角度出发,她和武承嗣之间不具备直系血缘,他们两个之间不具备任何的DNA传承。而且武则天这个人本身也爱慕名利,如果收养了自己的侄子,这不是多此一举吗?从皇家祭祀的角度来看,放弃了自己的亲生子女,选择养子,似乎没有人这样选择;从夫妻伦理上来说,武则天从来都没有说过自己不是李治的妻子,那么武则天的行为对李治的伤害会有多大,世人会怎样非议。

乙 站在朝臣的角度,他们能够容忍武则天,但是能不能够容忍其他武家人还是一个问题呢。强行传位,只会后患无穷。

丙 李唐宗室彻底没了念想,只会拚死一搏。除非武则天亲自动手让自己断子绝孙,不然这就是不死不休啊。

丁 武则天不收养自己的侄子还能够传承武周,收养了不又变成了李唐了。


在那个年月,想给武则天当儿子的人是不缺的,至于武则天愿不愿意收,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我认为武则天之所以最终选择还政给李家,除了什么所谓的姑妈与老妈的区别外,主要还是因为,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就凭著自己儿子的这个姓,还能勉强坐稳这个江山。至于传位给武家的后代,武则天死后,武家能坐稳江山吗?别看武则天活著的时候,武家稳如泰山似的,其实底下早就暗流涌动了。关于这一点,可以参考吕后死后,吕家是如何被功臣集团,像秋风扫落叶般给灭了,就能明白。


抛开武承嗣本人能力不谈,从武则天来看是否属意或者曾经属意武氏子弟继承衣钵权力呢?

答案是:

没有,从来没有。

我们捋一捋武则天对于武家子弟的心路历程。

最开始武则天对于武家子弟是什么态度呢?排斥,打压,改姓,流放。

武则天姊妹几个是武士镬续弦杨氏所出,武士镬一死,武家子弟对武则天姊妹乃至于杨氏立马采取了打压排挤等手段,武则天为此念念不忘,得势之后将兄弟几人改姓蝮,流放南方。甚至下令由妹妹的儿子贺兰敏之改姓入嗣武家,继承周国公爵位,由此可见武则天对于武家子弟的厌恶。

那么回来,为什么武家子弟能够出将入相呢?

一是贺兰敏之死,武家宗祠需要继承。

二是武则天需要外戚巩固权位。

三是打压李唐宗室。

为什么我说武则天从未寄希望于武家子弟继位呢?

(一)可以说是武则天逼杀了武承嗣这些人的父母,你觉得武则天会让他们继位然后追尊那些兄弟?

(二)武周代唐以后,武则天的儿子从未丧失第一继承权。

武则天代唐以后,李旦降为皇嗣,而非封王,当然是储君。之后召回李显,也是因为河北营州之乱以后武家诸王弊端暴露无遗,二是李显离京多年,威胁远不如李旦。

最最重要的是武周政权,从未承受天命,武周一切依然是唐王朝的延续,武则天驾崩,李氏归位是大部分朝臣所以支持武则天的原因,一旦失去希望,武周很可能马上崩塌。毕竟不是武力开国,法统存疑。武则天一切权力来源于高宗遗诏,武则天的皇权自始至终没有脱离李唐皇统。

真以为武则天是因为所谓宗庙论才不立武家?一代女皇怎么可能因为这种原因决定废立。


泻药 。

老武跟武家关系也不太好。具体原因参见武她爹死后武家是怎么对她娘儿仨的。

初期靠娘武家稳政权和要传位给自家,是两码事。

望周知。


你在开玩笑么?你有自己亲儿子,尤其还是女性,不是自己生的她能当亲生的看待?估计武则天这个女政治家关键时候也有感情考量的,完全的政治机器很难做到的。


先不说小武的能力,随朝活生生的例子摆在眼前


你舅把你表弟过继给你妈,你妈把遗产留给你还是你表弟??仅仅因为你表弟和她一个姓就就给他?


还不如过继武攸暨靠谱呢


在武则天即位之后,曾经爆发过两次夺嫡大战。李家继承的法理是亲缘关系近,李显兄弟是武则天的亲儿子,死后可以在唐朝太庙里享受子孙的供奉;而武家的法理是可以延续武周王朝的传承,武承嗣武三思和武则天是同姓的,不能把到手的皇位还回去。

在个人感情上,武则天绝对希望延续武周王朝,不然也没必要在垂暮之年这么折腾了。但是,以武家为继承人可以延续武周王朝,却未必是武则天希望的武周王朝。在武则天身后,武家兄弟以自己为太祖,享受配天的资格,这才是武则天真正想要的待遇。在现实的政治环境、武家的恩怨和自己子孙的未来命运等多重压力下,武则天放弃了武周的延续。

即使武承嗣愿意或者被愿意作为武则天的嗣子,武则天也不会相信他的诚意。至于说许诺以武则天为太祖,那就是个笑话,等武则天死了,新皇帝想怎么搞就怎么搞。(在真实历史中,李显兄弟都被改为武姓,在神龙政变后,李显还是改国号为唐,改回李姓)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