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这个问题是因为我在看《柯南》最后几集时,弹幕总是有人刷这配音太差,要原来的配音,什么陆配听不下去,或者如果不恢复台配就直接弃剧什么的。。。。

可我觉得这个陆配配的很好啊,至少汉字的字音、语调什么的更符合大陆人的标准,听起来也没那么累,因为有的字台湾标准和大陆读法不一样 有的语调不一样,而且台配嗲嗲的夸张的造作语音更让我没法接受。

反观陆配,语音更加清晰自然,没有各种令人分分钟出戏的「倒字」,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台配吧「笹」读成了「世」,忘了是哪一集了,但实际上「笹」就是「屉」的异体字,也可能是台湾标准就读「世」,但是我觉得就我个人来说还是不太能接受这些奇葩读法。

字音这个标准有异正常,但是我就想问,难道你们就那么喜欢台湾腔吗?至少我觉得比声音更不能接受的是,台配的语调。。。。至于哪里不舒服,我觉得夸张,造作,发感叹句时简直让人起鸡皮疙瘩。

当然,可能因为我是个北方人吧,或许南方人觉得台湾那边的配音更符合他们的语音习惯?

但是我不太能理解为什么弹幕一边倒地刷要台配要台配啊,支持陆配的声音几乎为零。

当然,本题不是为了带节奏,只是想问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更重要的是(就没有和我一样喜欢柯南的大陆发音的吗,我觉得新配音感觉真的就像一个中国的小孩子在讲话,台湾配音感觉没有那种亲切感了,像舞台剧一样,没有活的感觉)

当然,日语原版配音是最好的,这个我也知道,所以请各位不要再说日语原版配音了,我说的是,为什么符合大陆语音语调的陆配相对于台配更不受待见,而不是问那种配音最好,无论陆配台配都无法和原配相提并论,把大陆配音和日语配音对比得就不要尬答了。


你去看个日版的《名柯》剧场版,就听出来区别了。

柯南的设定是七岁,现在是八岁,长相可爱帅气的小男生,那么配音肯定要是正太音。不要求陆配做到南姐那种「人前正太,人后少年」(指柯南在小兰等人面前使用卖萌的声线,在灰原哀等同志面前或独白时使用严肃的少年腔)的神仙配音,起码听起来得像个小男孩吧?我不知道是不是版本之间有差,我弟看陆配版《名柯》时,柯南配音捏腔拿调,而且驻足一秒就听出来是个女声(反正我是挺敏感的)。原版南姐的配音,让不了解CV这方面(指被行业人士和看番多的人所知的正太音多由女CV配音)的人听,十个人里九人会说这就是小男孩的声音。

而且陆配还做不到「抑扬顿挫」。我们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的时候就被教过读书要融入感情地大声朗读吧?随便一部剧场版,听一听不同场景下柯南声调语气的变化(平淡、焦急、郑重、愤怒、难过、思考、兴奋、快乐),都可以感知到柯南的心情,代入感很高(我吹爆南姐);陆配在这方面,一句「缺乏感情」就可以加以概括,很多时候我感觉陆配的CV就是在念稿子,因为柯南的语气实在太平淡了,我又是被日配版洗礼过多年的粉丝,一听根本就不习惯。

下一个还是代入感的问题,陆配版的口音很奇怪。(可能有版本上的因素,我弟看的是爱奇艺上的普通话版《名柯》)我每次看二手剧都不禁发出灵魂三问:我们中国人是这么讲话的吗,我们平时是这么聊天的吗,难不成我是个假的中国人?我们平时说话,都会有一定的起伏、轻重读在话语上,这样讲出来的话就有了感情甚至改变含义。打个比方,「艹」一字,用不同的声调、不同的语气,表达出来的含义一般都是不一样的。陆配版在这方面上可能压根就没关注过,外国人说汉语没有声调,他们配音没起伏,要不是听著不像台湾腔我都怀疑自己是不是穿越回06年在看少儿频道。和日配版对比,听柯南和灰原之间的对话、毛利大叔和小兰之间的对话,会给人一种「哦,他们在聊天」的感觉;换成陆配版,我一听就是「你们这是初中生上语文呢?」。另外日配版还有关东关西和不同地区的口音的区别,我觉得陆配版在这上面需要的改进就是,「要不你们就说北京话好了,口音区别可以加入东北话河南话四川话嘛」(个人看法),中国的方言这么多怎么会体现不出来口音的区别呢?

这些都是说的软体方面的问题,最后硬体上面不能改的是汉语和日语的固有区别,一些猜谜、俗语和表达上是没办法做到信达雅的翻译的,这倒不是陆配的问题;还有日语的表达能力没有汉语强,同样一句话有时日语需要的音节比汉语多一半甚至一倍都是有可能的,这些都是语言文化上的差异,没办法改变的。

所以综合陆配版软体和硬体上的诸多纰漏,我还是一心一意地拥抱日语版比较好。


国语配音分台配和陆配。此处只讨论台配,我不喜欢陆配。个人喜好希望不会被骂。

本人奔四老阿姨,所以台配是我的启蒙。又因为当年电视台只循环播放前50/100集,所以前期的台配真的是我心中的巅峰。成年后因为网路发达了,自己眼界也开阔了,很多当年的译制剧都能获取到原音原画的资源了,所以从观影体验角度看,海外剧当然是原音更推荐。

但是不能否认配音员的功劳地位,大陆在90年代末引进了韩流,我记得韩剧鼻祖有《星梦奇缘》(安依华一口一个小民哥,江民说李涟漪小姐)《天桥风云》,近一点的有《蓝色生死恋》《浪漫满屋》《情定大饭店》(裴勇俊深情地说徐臻茵小姐)等。日本动漫有《名侦探柯南》《宠物小精灵》(去吧皮卡丘)《数码宝贝》(我只记得一承寺贤)《灌篮高手》等。大家最初接触的都是配音,台配。还有香港的电影,举例《东成西就》(三公主!老鹰不管你管起小鸡来了!),台湾的电视剧《白娘子》(娘子!官人!法海你这个老秃驴!)等,很多角色都是我们熟悉的声音(我写的时候脑袋里都在播放语音)。在那个不甚发达的年代,声优们在幕后用声音奉献了自己最好的作品。无论是暴躁美芽大喊小新,还是酷酷花轮昵称宝贝,或者是小五郎好色贱笑,又或者是白娘子娇嗔地说官人。。我当初在看的时候真的是非常喜欢。对于低年龄和中老年人,译制剧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不用分心看字幕,跟的上剧情就行了,他们并不会深入研究外语和原音的体验感。

动漫我记忆最深的是刘鹏杰(刘杰,工藤新一 上杉达也 小夫 荒野女巫),官志宏(毛利小五郎 流川枫 李寻欢),于正升(樱木花道 野原广志)等人。。后期台配也带来了不熟悉感,所以我选择日语原声,然后我就掉进了学日语的坑中。

说回柯南,前期的台配真的是巅峰。刘杰的工藤新一(永远活在片头,柯南os)、高木涉(酱油上升重要配角),官志宏的小五郎(小兰呐~我毛利小五郎!!)、琴酒(呐~雪莉),魏伯勤的黑鸡(我说工藤啊~大叔~事务所的小姐姐~)、斗子(小弟弟,我告诉你吧!)等,真的不输日语原配。前期人员多啊,付爽,魏伯勤,徐健春,孙中台,冯友薇(只说我熟悉的)等,无论是主角还是酱油,情绪到位也不出戏。他们多数人年龄都是30~40+身强力壮,台湾腔不算重,虽然个别人声音辨识度很高,同场景多角色会出现精神分裂,但是他们都很努力在调整自己的声音。后来官志宏退出,再后来很多人退出,再再后来蒋笃慧小姐去世,到如今熟悉的人里只剩下刘杰一个人了。刘杰分身乏术到什么程度?台配《纯黑的噩梦》他一个人负担工藤新一 安室透和赤井秀一以及酱油(不知道有没有琴酒)。赤安在摩天轮翻滚的时候,柯南在心中os的时候,除了点赞也是觉得无奈。

我已经很久没有再看过配音的戏剧了,英专的所以欧美剧一直看原声,早期的韩剧现在也翻出来看原声,本来对日语不感冒宫崎骏电影都是看配音的现在因为学日语所以也翻出来原声的看。当前国产剧我基本不看,现在流行什么爆红什么我都不知道,我的确是跟时代脱节了,小鲜肉小花我都不认识。我似乎跟洗衣机一样,停在了那个被琴酒一棍子干翻的夜晚,多年来反反复复观看的剧都是十几岁二十几岁时候的老剧。

多说一件事情。配音还存在一个最大问题,就是翻译不出精彩的双关语。比如阿笠博士名字叫博士ひろし,职业博士はかせ,但是假名不同,平时大家称呼的博士是尊称はかせ;再比如黑鸡的「论工藤的100种叫法」,这是语言文化带来的笑点,翻译失色的通病。在此我再简简单单举两个栗子。

例1,安室透本名降谷零,零假名れい,小时候景光据此给他取了ゼロ这个昵称,所以日语原声中零就是两个不同的发音,但是国语配音就体现不出来。(茶会时小柯看到了透子听到小男孩喊ゼロ的反应,他只以为零是不存在的公安机构的意思。虽然结果差不多懵对了,但是小男孩其实代表的是小景光,除了艾莲娜之外另一个会让透子出现PTSD的唯二,应该还会在后续剧情中再次出现)。

M20《纯黑的噩梦》中,透子和基尔在仓库中被琴酒持枪威胁,伏特加倒计时时,数到最后O也就是ゼロ时,镜头给了透子,他一脸即将暴露的惊讶反应。这就是日语原声带来的点,懂日语的就很好get。

例2,TV红衣女三部曲开头,兰 园子 世良和小柯四人在森林走著,此时小柯怀疑世良的真实身份,世良也在试探小柯,逐步抛出线索引导柯回想自己。这里她说到自己的二哥跟自己不同姓,高中以前都姓世良。小柯说,你们姓世良以前该不会姓。。园子(因为看到红衣的人)突然说了一句赤い(あかい,adj红色的,也是赤井的假名)吓了小柯和世良一跳。这个表达非常的精彩,园子想说(看到了)红色的(人影),但是双关语里似乎暗示(世良以前姓)赤井。但是国语配音体现不出来。我找不到中日双语的截图,用中文字幕充数吧。

总的来说,我现在喜欢日语原配,但是从头看早期剧集,我仍然喜欢台配带给我的童年记忆。不吹不踩,随著时间的流逝,虽然台配剩下刘杰一个人难再出彩,虽然日配高山みなみ被嫌弃大妈嗓不再惊艳,但是柯南20多年,带给我们的远远不是一部动漫那么简单。新兰四分之一世纪之吻,我小孩很快要7岁了,那个男人刚刚过完第24或26个17岁的生日,我现在快要喊毛利老弟了,我不会要变成阿笠博士才能看到大结局吧!!!


说了很多,最后想了想还是算了。

这种东西永远说不好,别问为什么,喜欢的人多自然有人吹捧,不喜欢的多自然有人贬低。

你的感觉永远是你个人感觉,所谓专业也没有任何作用。你再专业,我看著不舒服听著不舒服还是不舒服。

就像毕加索的画,有人欣赏得来,有人欣赏不来。但即便是毕加索这种,也一样有能让更多人一眼就喜欢的画,只有到了那个时候,才有资格说真的好,其他时候还是算了吧。

正因为如此,我也不想指摘陆配的缺点云云,毫无意义。评价感觉需要标准么?至于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感觉?解释有时候更多地是为了复读给自己洗脑,多数时候是废话,你真不知道?

在这个问题上,三个字「习惯了」,比任何狗屁的分析都有力地多。并且简单粗暴不接受反驳,拿出所谓的分析讨论的态度,在这样的问题下只会引发无意义的互相自我洗脑罢了。

说到这里很想说一句话,给别人看的东西,你凭什么剥夺别人批评的权利呢?不需要任何理由,不需要任何解释,因为不喜欢所以不好,很难理解吗?

你觉得别人喜欢那个很奇怪?我还觉得你喜欢这个很奇怪呢。

台配放了这么多年了,陆配横插一脚,并且台配没得看了,用脚想都会知道会获得什么评价,真的有那么难理解?

可乐喝了那么多年,改成了雪碧味道,也不算难喝吧,但你告诉我这是可乐?算了吧,我不认识你。

ps:顺便提一句,北方人真的是那么对话的?我好歹是中国人,我没有那样说过话也没见过谁那样说过话,而且1.25倍速度让我觉得比正常速度听著正常,不如自己体会一下个中含义。


陆配别人先不论,就单说柯南状态的配音。

首先柯南状态,咱先不管他的精神状态,他的身体条件上就是一个小学低年级学生,那要什么音色比较合适?正太音对吧?

是,我也知道成年男性配音演员绝大部分已经做不到调整到能配小男孩的声线,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谁也不能磕死在这点上,别说台配,就算是原版日配也是用女性配音员来配的。

但是!这又不代表说是个女性配音员就行的呀!大陆那么多配音演员,配过其他各种类型的小男孩角色的,少吗?不少吧?

说白了换个声线能够再年轻些的女性配音员来配柯南,题主说的陆配的优点我就都能理解,虽然不见得全盘接受,毕竟还涉及个人习惯问题,这里强调声线而不是年龄,可以参考台配新一刘杰的年龄与声线对比,就算是陆配新一,阿杰张杰,由于声线合适,我看受到的诟病也要比李世荣少很多,总不能全赖到他受众广(粉丝多)上面去吧?

所以,就非要用李世荣?真的合适?那一股浓浓的贵妇腔调真的适合柯南?这真的是柯南?不是哪家贵妇人附体?

就算是李世荣,她这么多年下来配过那么多作品,真的每一个都这么失败嘛?也不是吧?那些贵妇人,哪怕是出身名门的少女,不也都还配的像模像样的,那是为啥?适合自己声线呀!又没有提高要求到每个配音员都能做到分裂出个百八十种声线,能够做出变化,找准自己定位不就好了?凡事也得量力而为呀


陆配听起来感觉很做作,真的很像小学时候磁带里朗诵的课文,给我感觉就是强调过于饱满,日常对话仿佛像在演讲,尤其是小兰的配音,一点也不像高中女生啊?反而像个十岁的孩子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