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太难了。

我不是说「倒逼行业转变」太难,而是「设计师联合起来」这事,几乎没可能。

单说平面设计行业,就有一条看不见摸不著但能感受到的鄙视链:

一线城市的鄙视二线城市的,4A的鄙视普通的,乙方的鄙视甲方的,做电商的鄙视做喷绘的,用MAC的鄙视用PC的,用AI的鄙视用CD的,最离谱的就是用2020版的鄙视用2015版的。

我记得,几年前在佛山的某上市公司上班时,有乙方来提案。领导问我意见,我刚入职几天,要在领导面前表现一下,也要照顾同行的面子,就很客气地提了三点建议——是建议,不是意见。其中一点是:VI里的名片,字型大小太小了,可能有些客户会看不清,建议改大一点。

当时的乙方,一脸的不屑,说:我们是广州的(广告)公司,我们用的是苹果电脑,我们的设计没问题!

我没编故事,我记得很清楚,原话就是这样。

一家在行业内没什么名气的小公司,因为他们总部在广州、用苹果电脑,就把单纯的技术问题,变成谁更有逼格的问题。

网上也是这样,你用个CorelDRAW,有些人会说,那是大叔大妈才用的,你顶多是个美工,没资格自称设计师。

大家这样互相看不起,甚至贬低对方的时候,还怎么联合起来?

说到底,大家都是给资本家服务的打工人。就算有些设计师已经是广告公司、工作室的老板或合伙人,他们也是给更有钱的资本家服务。

都是打工人,谁嫌弃谁?

这让我想起史上最伟大的教员来,他在30岁的时候,就已经抓住问题的关键:一切小资产阶级、农民、无产阶级乃是我们的朋友。

相比起教员,有些设计师的眼光太短浅、心胸太狭窄了。

今天刚好是教员诞辰,送教员的一句话给大家: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分不清敌人与朋友,必不是个geming分子。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倒逼,这就相当于把正放的金字塔倒过来,用尖支撑地面,能撑多久呢?


可以试试,谁第一个站起来?


设计行业客户这么无理取闹,如果设计师联合起来拒绝NT客户,可以倒逼客户舔设计师吗?


先分析为什么设计行业加班严重?

需求方甲方这边:

一,需求不明确,就是不知道到底自己要干吗。

二,设计条件输入不明确,就是不知道自己有什么。

三,不知道判断设计,就是不知道收货,分辨不出好设计,坏设计。

四,项目没有规划,随心来,做到哪算哪,这个就是改,改,改。

设计方:

一,竞争激烈,太重视甲方,跪舔甲方。

二,不专业,输出没有说服力。

三,不会主动和需求方沟通设计问题,觉得设计就是画图。

四,不会专注自己的事情,一天正常上班时间就瞎几把扯,这里摸摸,那里晃晃,只有晚上了没人扯犊子了,就赶稿。

五,装可怜,假装努力,感动自己,还想感动需求方,这种最傻逼,需求方没感动,还搞得全世界都觉得设计就是加班熬夜。

怎么办?

先弄清需求方要什么,什么时候要。

再就自己用心点,输出超出客户预期的方案。

设计师本身有很多能力很差的,专业能力不够,就培训两三个月出来了,你们真的有自信说你的输出很专业?能打动需求方?真的自信,你们为什么还要听需求方指挥来,指挥去的改稿?

最后输出要有章法,明确时间点输出,开会,讨论,调整,不要指挥下,动一下,说一下,改一下,这习惯非常糟糕。

设计师不是说要联合起来抵制加班,而是说设计师要努力学习,让自己更专业,不要让一个非专业的需求方在旁边指指点点。别人为什么能坐在你旁边指指点点,就是你不专业嘛,习惯不好养成了嘛,让别人有这个认知,设计就是改来改去,设计就是加班通宵,设计就是需要需求方坐在旁边指指点点效率高。

最后贴一个怎么让自己的设计更有价值:

https://zhuanlan.zhihu.com/p/323298795?

zhuanlan.zhihu.com图标

设计是一个服务型工作,输出也就是想法和创意,实际产生的价值很难量化评估,所以现在设计在市场上很被动,设计师也不知道自己的设计,到底能有怎样的价值。这个也很正常,本身的设计也就像上面的说了,设计、想法要有价值需要能力、资源加持。

设计是什么,具体见我的另一篇原创性文章。

https://zhuanlan.zhihu.com/p/89671823?

zhuanlan.zhihu.com图标

设计也正因为价值难以量化,社会上就出现了觉得设计很廉价的认知,不就是花点时间,做个图嘛。

同学,有时间没,我有个LOGO,帮我设计一下,请你吃个饭。听到这话的设计师会气吐血,说这话的同学还觉得你矫情,就花了一两天,动动电脑,请你吃个大餐你还想怎样。

甲方也是,你不就是在电脑上这里摸下哪里摸下,设计费就到手了,钱这么好赚?不行得让你改改,要有加班证明你真的有努力。设计师加班熬夜,在我理解就是装惨博同情,自己感动自己,搞得全行业甚至全世界都觉得设计师就是熬夜的,加班的。

设计出现的种种情况,就是设计的输出价值不能被量化,我们一定要想办法把设计的输出结果进行量化。

很多设计师对自己的设计输出价值不能量化,也不知道怎么量化,这个也是事实。

但是甲方知道啊,他知道你的设计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比如他要设计一个营销海报,他肯定会评估我这个活动要达到什么效果要投入多少费用。设计一个产品,肯定有销量预估,达到一个什么目的。假如甲方也不知道呢,这不就是我们设计的专业体现了,我们要帮他和他一起梳理出这个项目的价值在哪里,这是设计很重要的一部分。

重点:

我们要和甲方一起评估确认其要设计方案输出后目标,产生的价值,然后我们会用这个价值来量化我们的设计服务。

我们设计要改变设计的服务收费模式,不能以现在这种我投入了多少人工,时间来计算设计服务和费用。而是要以设计项目产出的影响、后果来评估量化设计的价值和费用。

这样我们设计服务就有依据,市场也就不会出现同一个设计项目,有人5000可以设计,有人要50万才能设计。5000和50万真的能力有那么大差别?你50万的能力真的能证明比5000强了100倍?其实是不能的,除了吹逼说自己能。5000和50万哪到底哪个才是真的这个设计项目的价值?大家都不知道,都是拍脑袋自己想出来的。

按照现在这个项目评估结果来评估设计服务费用,这就报价没那么离谱了。比如我这个app预计三个月下载装机量30万,那我们就按30万用户影响力多大收取设计费用,把用户量转化成费用,比如10万。比如我预计设计的这个产品预计年销量在5000万,我们就按5000万这个数来收取产品设计费用,比如5个点。假如说有项目很大预计这个产品会销售10个亿,哪我们可以签合同分批次收取费用,比如卖到1个亿的时候我收取3个点,3个亿的时候2个点,5个亿以后就0.5个点,具体的操作自己去细化想。

这个设计服务量化模式好像室内、建筑设计(室内装修和建筑预算还是能精确预估的)有些已经在这么做了。现在就平面,UI,营销,产品等还是在按人力,时间来计算。其实设计项目都可以按照这个项目目标模式来进行服务量化。

现在甲方是不愿意干的,他怎么愿意让你知道他的真实预算销量项目目标呢?其实这就是现在我们设计碰到的问题,甲方不愿意和设计充分沟通、信任,而设计就是一个基于实际情况作出的一个优解方案,你不能充分信任沟通,很难产出好的设计方案,也导致现在设计很被动。但是我们设计要有这个想法和要求,不然整个设计行业都在拼谁价格低,谁加班多,谁听甲方的话。这样于甲方、设计方都没好处,进入恶性循环。甲方找不到真正有能力的设计师,设计师觉得价格太低、话语权太低就会很敷衍了事。

我们设计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设计价值,不要觉得自己的设计不值钱,就一张纸,一张嘴。要知道设计在能力和资源加持下,设计的价值是可以无限放大的。甲方要想设计有价值,哪他就得投入资源来放大我们的设计,他要重视设计,怎么重视设计?充分沟通项目,按项目预计目标付设计服务费用。设计也按项目目标投入相关资源。

假如甲方把项目目标定的很低,这时候主动权不就到我们设计这里了。你这个项目结果产出就那么点影响力,我全赚了也没几百块钱,我不陪你玩,你找愿意陪你玩的设计师去。逆向的也淘汰一些不靠谱甲方。

求点赞,求关注。

知乎盐选会员畅享盐选专栏、Live、电子书等海量会员内容新用户仅 9 元¥ 19.00去购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