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公交车给老人、孕妇、小孩让位置,道德上告诉我们,我们应该给他们让位置。却变成了让是情分,不让是本分。本分不应该是给他们让位置,这不是我们从小就学到的尊老爱幼吗?(勿喷,我只是说出我的看法,我怎么想的自然也是怎么做的)


谢邀!

道德是利人利己的思想行为,是提倡而不是强制性的。

比如我们要求给老弱病残让座,有人给老弱病残让座了,老弱病残感谢让座的人,在这个过程中,让座的人心理上得到了满足,老弱病残生理上得到了满足,大家都开心,所以是道德的。

同样是要求给老弱病残让座,但没有人执行,在这种情况下,老弱病残没有得到满足,虽然是不道德的,但起码没有哪一方的利益受到损害。

如果强制要求给老弱病残让座,老弱病残得到了实惠,但让座的人心不甘情不愿,所以不止是不道德的,还有一方的利益受到了损害。


我其实挺不理解的,部分身体倍儿棒能跳广场舞能登山的大爷大妈们为什么非要在上下班高峰期出现在地铁公交车上,不给让座还骂街。


这个话题下看到很多人说道德是律己的,不能要求别人。个人表示不赞同,道德就是律人的,不是律己的。如果公认道德只是律己的,那以后就没人讲道德了。事实是,道德是人们是社会环境不断的摩擦权衡中,形成的一种共赢的规则。法律是统治阶级为了实现自己的意志,制定的约束人们的规则。不过现在违法有国家去制裁,违背道德没有特定人去制裁罢了,现在很多人钻道德规则的漏洞,是因为不会被惩罚。人都是利己的,如果大多数人真信了道德只是律己的屁话,那么我们能看到各种无赖横行,大部分人都会在法律灰色打转,甚至道德滑坡导致人们对规则认知滑坡,违法犯罪必然增多。人们付出更多的心力,确只能生活在更糟糕的环境中。

再说会道德绑架,道德只是一些不成文的规则,人们总是倾向于对自己有利的规则解释它。不是规则有问题,是人们都不会轻易过度自己的利益,所以,有事说事就行,年轻大小伙子不给老人让座有人指责你那就受著,如果自己有特别原因被指责了解释一下就行,老人逼人让座,也是会被很多人指责的。所以,不干道德绑架什么事,别上来就说道德绑架,有事说事,大部分人都是明事理的。有的时候确实会被误会,解释不值当,但社会生活哪里就是你定一个规则就一辈子顺心顺意的,你也不是上帝。讲道德,懂礼貌常在一起说,因为内涵差不多,约束自己也约束别人,每一个人都是刺猬,有一个规则约束著所有人不要越界,大家才能过得好


道德是自律,法律是强制。

道德要求是个什么东西?要求别人必须自律?要求者又是什么东西?


因为这是没有分清道德上的优秀标准和合格标准。

用道德上的优秀标准要求别人,是道德绑架。用道德上的合格标准要求别人,不是道德绑架。人可以不高尚,但不能无耻。禁人作恶,可也;强人行善,绑也。也就是说,道德可以用来禁止别人做无耻的事,但不能用来强迫别人做高尚的事。

在理论上,道德绑架存在严重的问题,它没有区分两个标准:合格标准和优秀标准。它要求所有人(准确说是要求下位者)做到优秀标准。它不明白:合格是要求,优秀是选择。一个人不可以不合格,但可以不优秀。只做到合格水平,是允许的。

从法治角度看,只要是法律没有禁止的,公民都可以选择和从事。所以,一个人可以选择合格而不选择优秀。如若强迫他人优秀,就属于侵犯他人,不尊重他人,就是道德强权主义,也就是道德绑架。

说道德只能约束自己,其实是有问题的,因为这样说,道德就丧失了调节功能、评价功能。道德,作为一种重要的意识形态,一种上层建筑,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之所以反对道德绑架,是因为它用道德上的优秀标准代替了合格标准,把不高尚当成了无耻。

认为信奉「道德是律己不是律人」的人, 其错误是:他们把本属于道德义务的东西, 当成了美德;把道德这一社会规范, 仅仅当成了一种个人修养。

道德无非就分为美德和道德义务两大块内容。一个是道德上的优秀标准(美德),一个是道德上的合格标准(道德义务)。美德要求比较高, 甚至要作出一些牺牲, 因此确实只能用来律己不能用来律人。一个人希望别人具有某种美德, 只能提倡, 只能自己作表率去引导, 却不可去要求别人。但道德义务, 本来就是用来要求自己和别人的。

很有意思的是, 喊「道德是律己不是律人」的人, 碰到道德义务绕道走, 说不能「律人」, 但碰到美德, 他们比谁都更起劲地去要求别人—比如在「废除死刑」的各个事件的争论中, 他们一再地以「文明」、「宽容」—也即美德的名义, 来要求法律和受害者家属, 为凶手的免死开脱。

这个奇怪的现象, 或许可以命名为道德的「认知分裂症」。

你阻止别人当众吸烟、乱扔垃圾、随地吐痰,不是道德绑架,因为你没有强迫别人高尚,你没有用道德上的高标准去要去别人。


因为道德这个东西,是用于自我约束的存在,不是用于约束他人的存在。我让座了,我觉得很开心,这叫道德;我没让座,你责怪我,这叫道德绑架

尊老爱幼,礼让他人,互敬互爱等等一切都只是提倡和呼吁,没有必须要去做

如果说的极端一些,但凡是呼吁的,都不去做,其实也没有人有权利去指责他人什么,因为这不是应该的,也不是强制的,而我们之所以去做,是因为自己的道德约束著自己觉得自己去这么做是好的,但是同样不意味不那么做是坏的

道德提高著人们的上限,法律控制人们的底线。不应该以上限去强制任何人,也就不存在那么多所谓的应该


个人认为:

「可做可不做,做是情分、不做是本分」的「道德要求」被说成「道德绑架」还不是最可怕的;

可怕的是,明明是基本原则级别的义务,都能被说成「道德绑架」,那才是更加可怕的。


因为道德是一种自我约束力


道和德不是一码事。

关于德,当你用它来约束自己或者其他有德之人的时候,那才是要求。

但你用来约束他人或者无道无德之人的时候,对他们而言,就是绑架。


情分本分不应该在这里使用。

你可以说好朋友接钱,借给你是情分,不借是本分。情分本分只适用于熟人及以上,你跟个陌生人哪有啥情分。

而公交让座应该这样说,身强体壮者给体弱多病者让座是美德。不让座是比较冷漠没有同情心的人。(以上针对正常情况,排除特殊情况比如说年轻人很累等等)

道德要求我们在自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去关爱比我们更需要座位的人。

其次说明一点,道德绑架不是用道德为由去要求别人。而是扭曲道德的定义去要挟别人。比如说一个身强力壮老年人让小姑娘让座,不让就是不道德。

举个例子,工人向老板要求加薪是合理的,但是因为你不加薪我就绑架你儿子。你瞅瞅这合理不?


这不是。尊老爱幼是美德,美德是用来要求自己而不是要求别人的。也就是说你自己让座,那你是好人,你要求别人让座就管的太宽了


以身作则,叫道德要求;

己所不欲,还要施于人,就是道德绑架。


不是,道德只是规范个人行为的工具,被一些人利用之后就成了道德绑架。而且从历史学角度来说,儒家的道德伦理和三纲五常也就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道德和道德绑架是两回事。


比如公交车上来位老人,你起身让座,老人跟你说谢谢;或者公交车上来位老人,你身体不适未能及时起身,老人声称自己年迈要求你让座并指责你没有公德心道德素质低下,周边的人一起指责你,吧啦吧啦半小时。第一个例子论谁来了也没法说成是道德绑架吧,适可而止恰到好处的是道德要求,强势要求无理取闹的叫道德绑架。


道德绑架专指强迫他人做好事。

通常道德分为几种,强制禁止的,不禁止大家谴责之;无所谓的,也就是关他人屁事;提倡的,也就是做了大家鼓掌,没做大家无所谓。

以上所有道德,唯独没有做了鼓掌没做谴责的。。


道德要求两个词就没办法放在一起,一切可以跟要求放在一起的都是强制性的,只要强制性的事情,都不存在道不道德。如果有所谓强制性的道德,他本身就是不道德的,一个不道德的人用不道德的方式约束道德,怎么想都挺离谱的。

道德是要求自己的,不是要求别人的,一切用道德要求别人的行为都是道德绑架。


要明白,道德也好,法律也好,这些是人类社会制定的利益冲突调节机制。道德要求/道德绑架的本质是为了获得利益(例如正义感、道德感等良好的自我感觉)。我们在这些规则和机制下,以道德、权利为名,满足人类更多寻求,自身则获得更多资源。

所以遇到他人的道德要求,推荐姿势是采用对立的道德要求他,让他的道德干预变得不道德。要把道德/法律/权利这些我们创造的概念作为兵书来读和用,从而让自己和自己认同的原题更幸福。


怎么说都没意思,只是一个词语而已,要求,这个词你得好好解释一下啥意思。按照一般理解,要求这个词就带强制性,老师上课的时候对学生说:我要求大家上课不要讲小话。你强制要求别人,别人做不到就开始攻击,这怎么就不是道德绑架了?这低级问题问得真是无聊。而我也无聊的来回答了


只要你强制要求他人让座,那就是道德绑架。道德是用来约束自己的,不是用来约束(绑架)别人的。


你自己愿意让座,就是道德。你要求别人让座,就是绑架。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