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崇禎登基起到1644年崇禎亡,這段時間內大明就必死無疑?毫無徹底清除清軍外患的可能?哪怕多拖一朝!如果崇禎採用緩和的政策先解決太倉赤字問題穩定民心,再讓朝廷大換血一次,士兵加強訓練,嚴守邊防對清朝敷衍,不予理會,敢來關門打狗,不來絕不主動出擊,緩個幾十年,再加強蒙古各部極其朝鮮的外交關係,撫恤平民,待等國庫充盈,君臣一心,軍紀嚴明的時候再慢慢的出兵討伐,在配合策反,將蒙古及朝鮮和女真的關係搞僵,大明再暗中資助兩國的去討伐女真,這樣可行嗎?大膽假設,勿談沒有如果!!!


都1644年還討論亡不亡的問題。。。。是不是已經太晚了。。。


換個成熟的政治家當皇帝,明朝絕對能續命。哪怕換個木頭人當皇帝,明朝也能多活幾天。

能收稅的被崇禎給廢了。

現成的耳目被崇禎自己弄聾弄瞎,然後憑臆斷喜好用人、決策,結果昏招迭出。

能打仗的都被崇禎坑死了,這一點和常凱申有得一拼。

能治理地方的、忠心的,既不能提拔重用,也不能保護。最後大部分同流合污了,小部分被攻訐陷害了,還有小部分死於國事。


瀉藥,1644年不是明亡的年份1644是清軍入關的年份,1644年北京城裡坐的是闖王,明政權實亡於1683。幾十年不是沒給你明機會奈何爛泥扶不上牆你怪誰


要不呢皇上在前面頂上其他的連搖旗的都不搞,那時候是沒抖音要不是不是還要點贊啊


對。就想人一樣,病已深入骨髓,扁鵲在世,也不救不活。


你明早在萬曆就亡了,已經讓他多活很久了


如果木匠皇帝多活兩年,沒有讓崇禎上位,可能1644還能不亡。


差不多,畢竟崇禎在作死的路上一向是越走越遠


我覺得1644真的太晚了,就算是崇禎初年也是架子未到內囊已經翻了上來,穿越穿到1644的崇禎身上也無力回天。


1644不亡,1645亡,已經讓蛀蟲弄得千瘡百孔了,不用風吹,自己就塌了。


嚴格意義上說,明朝滅亡時間應該是1683年台灣明鄭政權滅亡


你這願望有點偏,大明是亡於李自成之手,應該往李自成大順方向使勁啊。你要絞盡腦汁死磕上升階段的滿洲,就是讓你重現來操作一番,大明還是得完。

隨便說兩句,明朝其實到了最後一刻還是有希望的,我做幾個假設。

1,蒙古林丹汗滅亡之前,支持林丹汗,不能坐視滿洲滅亡整合察哈爾。察哈爾不滅,後金繞道山海關襲擾關內基本不會發生。

2,經濟稍稍改改完,這方面不太懂,但是普通老百姓要是有口飯吃能娶得上媳婦兒,自然不會和李自成,張獻忠他們混。

3,崇禎應該做好跑路的打算,好好經營後來的南明勢力,可以把太子早早派往南京,或者見識不好即時撤往南京。

4,為何明軍整建制的投降,而投降之後戰鬥力激增。主要還是沒有動力,沒有利益。讓利給武將,士兵和將領,該封就封,該賞就賞。

5,對待後金其實簡單,主要是開源節流,省錢。對待後金為守勢,不做正面對抗。不說全部撤往山海關,至少駐守錦州,寧遠一線沒有必要。

6,和後金講和,盡量滿足滿洲親貴的要求,能通過談判取得利益,滿洲也不一定非要採取行動,在東北方向省錢省人,抓緊時間收拾關內的農民軍。

7,重金收買范文程等後金政權的漢人官員,畢竟他們可以影響入關的決策。如果沒有范文程等人的煽風點火。滿洲親貴入關的決心不一定那麼大。讓他們勸滿洲親貴不要入關,如果送錢不行,就派人殺掉范文程。

8,重金收買阿濟格,多鐸,濟爾哈朗,代善這些滿洲親貴,動搖他們入關的決心。包括多爾袞本人,只有取得比父兄更大的軍功就可以了,不一定非要入主中原。估計他連中原有多少個省都不清楚。只要拖延時間,睿親王要是不出意外的39歲英年早逝,換個決策者上來,入關基本不太可能。

9,明軍對付後金基本全是大敗,而對農民軍還是有勝有負,穩住後金,全力絞殺農民軍,還是有很大勝算的。

最後再強調一下,明朝直接亡於流寇,不是直接亡於滿洲。只不過很多偶然事件造成了滿洲入關摘取明亡這勝利果實。明朝只要稍稍振作一下,挺過1644一點問題都沒有。


公元一六四四年,也不是說明朝必亡。是明朝氣數已盡,崇禎帝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仍然不能拯救大明王朝的危機。

崇禎帝解決明朝問題的時候,出現了很多錯誤。按說將精銳也就是「關寧鐵騎」放在山海關鎮守就行了,然後集中兵力對於李自成及張獻忠。其實這樣來說,方法是可以奏效的,但是崇禎帝擔心的是威脅自己朝廷安全的是皇太極,也不擔心李自成會威脅到自己的統治。

這其中有個事件就是皇太極繞過山海關,直接攻打到北京城下,也就是在崇禎二年(公元1629年)。崇禎帝感覺威脅自己的並不是李自成,而是皇太極,因為那個時候李自成並沒有成氣候。與此同時,這件事也間接導致袁崇煥之死。

人們常說,崇禎凌遲處死袁崇煥是自毀長城,也確實如此。明末難得的一位大將,這樣不明不白地給處死了,實在讓人惋惜。

袁崇煥死後,雖然關寧鐵騎仍在鎮守山海關,但是軍心動搖,吳三桂時期已經是強弩之末了,但是實力猶在,還是非常牛的一支軍隊。

公元一六四四年,李自成率軍隊攻佔北京,崇禎帝見大勢已去,便弔死在煤山。這一年,是明朝氣數已盡,或者崇禎帝放棄北京,前往南京,南京還有一套班子,江南軍隊還很多,重振旗鼓不是沒有可能。但是,崇禎帝甘願死社稷,沒想著去南京重整河山,是一件悲催的事情。或許,這就是命運所在吧!


沒辦法,實亡於萬曆,萬曆年間吃張居正的老本已經吃完了,接著又出了魏忠賢這個妖孽,還有不死不休的黨爭,外有皇太極,多爾袞的清兵,內有李自成,張獻忠造反,還有一個作死的皇帝,除了遷都還能幹啥


明朝必須亡,沒有可惜的。反而是清朝跟農民軍對明朝統治階層太過仁慈了,在中國改朝換代不死個一半以上人口都算不上換代,清朝還是殺的太少了。


明粉又犯病咯,爛成這樣的王朝早亡幾十年多好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