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還有燒佛經就下地獄的想法,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仁清法師:如何處理舊佛像舊經

問:抄寫經書的目的是為了記住它,抄寫一遍比讀誦十遍要記得深刻。這個本子就記住了,可是本子里都是佛說的話。抄寫佛經的那個本不能亂扔,怎麼去處理呢?

答:如果你這個本子,抄寫的恭恭敬敬的。雖然是你目的是為了記住經文,但是你這本子是原經文沒變的抄寫下來的,這個本子也可以去供養。這是佛經供到佛堂里,可以供到佛堂里,可以給別人當經書去翻閱,也是可以的。如果真的你不想用了,或者是你是斷斷續續的抄,當資料抄的。你不想用了,或者是時間一長,就是很髒了,很破了。那怎麼處理?念七遍大悲咒,一遍心經。在佛前焚掉,燒掉。然後把那個灰,隨著放生放到海里,水庫里就可以了。好不好,這是一種方法。

  實際上我們對經書和佛像都有這種處理的方法。經書和佛像,我們極力的去修補。比方說佛像吧,碰了一個瓷,我們極力的去修補。或者斷了一個什麼東西,然後我們把它粘住,如果真的時間長久了,像石膏的瓷的泥的甚至是,時間很長了不能修補了,沒法供了。包括經書也是時間一長,我們無意間撕毀了,我們盡量的去把它粘貼。如果真的時間一長,就是確實不好看了,確實不值得去修補了,那怎麼辦?以恭敬心,以虔誠心,念七遍大悲咒,念一遍心經。這時候就隨著念隨著就燒掉。燒掉以後那個灰啊,要好好的處理,就是隨著放生放到水庫里就可以了。佛像也是,隨著放生處理掉,沉到水裡就可以了。這是一種非常正確的處理方法。

  念大悲咒呢,它有結界的作用,誦大悲咒的時候十方諸佛都來現身。就等於是說我們面對十方,誦大悲咒的時候,我們面對十方諸佛,表明我這個佛像不能用了。然後誦心經呢,心經體現的是一種般若智慧緣起性空的道理,緣起性空的道理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就是空性和色相和事相他是無二無別的。色不異空就是這個事相存在,他也代表著空性。就是這個意思。這個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空性就是佛性,本來也涵蓋了這個事相,就是這個道理。也就是說有,我也尊重他,沒有我也尊重他,有和沒有,都不礙佛性的存在。我們看到的事相,無論是顯現還是不顯現,都不礙佛性的存在,都不礙佛性的清凈,懂吧是這個含義。通過誦大悲咒通過誦心經,燒掉或者是處理掉就可以了。一般我們在家裡,遇到這一類的情況,就用這個方法好吧。


諸法皆空,因果不空。

佛法是向善之法,一切有害善法的行為,都會導致意識心趨向惡業。惡有惡報,不會錯的。

至於法執,得法才有法執,你得法了嗎?


一,從修行上說,佛經是度人解脫的工具,是到智慧彼岸的船,在海里的時候,當然要好好對待你的船,船翻了就淹死了。上岸了,就不用背著船跑了,所以正果了,就可以隨意處置了。

二,從禮節上說,保護好經書,這是一種感恩,是一種尊敬。當然更重要的是心裡上的。現代社會物質豐富了,翻爛了再請一本,或者乾脆看電子版的。

三,古代紙張是很珍貴的,書籍流通是很困難的,所以抄經功德大,毀經罪孽深,一本經書,保管的好,可以傳給很多人看。

四,雖然我家的佛經隨處亂放,但對於初學者,我還是認為要保留一些對佛經的敬畏。


謝邀。這是所有初學者問題,現在怎麼講你也不明白,隨著學習,到該明白的時候自然就明白,就和我們小時候問的那些問題一樣。

這個階段,用一句說,就是寧可執有如須彌山,不可執空如芥子許。

瑜伽師第論真實義品有一段話:

世尊依彼密意說言:寧如一類起我見者,不如一類惡取空者。何以故,起我見者唯於所知境界迷惑,不謗一切所知境界,不由此因墮諸惡趣。於他求法、求苦解脫,不為虛誑,不作稽留,於法於諦亦能建立,於諸學處不生慢緩。惡取空者亦於所知境界迷惑,亦謗一切所知境界,由此因故墮諸惡趣。於他求法求苦解脫,能為虛誑、亦作稽留,於法於諦不能建立,於諸學處極生慢緩,如是損減實有事者,於佛所說法毗柰耶甚為失壞。

佛說對於初學者,寧可起我見,不能惡取空。為什麼呢?起我見只是被外境所迷惑,不會謗毀外境,所以不會墮入惡趣,能夠按戒律儀軌學習佛法,最後還是能成就的,就是你說的隨意處置經書這種事,不會謗毀,雖然沒明白,但不會出差錯。

惡取空,就是你所認為的萬物皆空,佛說你不但被外境迷惑,還謗毀一切境界。都空還學什麼佛呢?自然不能解脫,敗壞了真實,敗壞了佛法,最終自狂自慢,墮入惡趣。

總之對佛對法對人都有敬畏心,沒錯的。


謝邀。

證到了萬物皆空的境界,自然可以隨意處置佛經。


法尚應舍 何況非法

我當下理解是

到達彼岸 工具是可以不要了 可你沒到彼岸 把工具弄壞了 或者搭錯跑到外道了 甚至更嚴重沒到自以為到達彼岸了 那不是佛說的最可憐人

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佛也曾經問什麼法門好 各個菩薩說出自己通過什麼方式悟道 也就是說 不需要執著於是哪個法門以什麼方式傳授的無上正等正覺 各個法門不要互相攻擊 而是互相學習提升


你沒有佛經前哪來的空觀念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