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发现11床病人的抗生素药房又没有了要换,去药房询问被告知基层医院只能在统购网进药而这个抗生素几家中标药厂没有货了。所以这是什么鬼?


本身很多的基础病和常见病不需或仅需常规抗生素就能解决,抗生素的滥用在中国是个极其严重的问题,到了不得不解决的程度。 在抗生素管控上,我支持卫计委的政策,甚至,我认为做的还不够,尤其是基层,基层很多医生对疾病及治疗的认识还停留在十年前。不需要抗生素治疗的疾病,如感冒、腹泻、无菌手术,常规应用抗生素,不一而足。因此,在这个问题上,不仅是管控抗生素,更要加强对基层医生的培训。毕竟,中国不仅只有三甲医院,不是所有医生都是本科,基层很多医生毕业于卫校(中专学历),受教育水平差距很大。并且,医学是个需要时时学习的学科,毕竟对疾病、药物的认识日新月异。甭说十年前的在校学习,新一版的《实用内科学》亦有大量的更新,不时刻学习还能治病吗?

并不是针对基层医生,而是指出基本事实,毕竟我也是基层医生。


应该是执行统一招标采购的结果,进入的可以用,除此之外的没有了,品种极少。一位老师到当地看病,就只有头孢……没有他平常用的。

至于耗材等减少采购,很多人把板子打在了医保上,打错了。无论是控医疗费用还是减少耗材,都是医改整体任务一部分,属于卫计委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的部分。没看出文的都是卫计委……

新医改后,基层和大医院之间用药本来就分等级,基层原本只能用基本药物,后来才慢慢放开,不知道题主是哪个地区的。


按目前出台的相关政策,我觉得以后想好好治病应该不能指望公立医院……限制的太多了。
扶持基层医院,不是让病人的问题在基层得到解决,而是让病人别享用现有的高水宾士疗,随便意思下有医院去一下就是
有啥可说的,扛著红旗反红旗呗,医疗这么大一块饼,想重画,不抓点人哪行

观点:扶持=/=不管控

  1. 病人需求,有放开限制。很多慢性病用药,高血压糖尿病等,以前只能在大医院开。 现在可以到社区拿药。
  2. 医疗费用,一直在管控。药品的灰色收入不少,如果不限制基层用药的费用,医疗费用如何控制?
  3. 生产厂家,不生产。中标的不赚钱,厂家少生产,导致缺货,时有发生。

1227回答评论:

1 增加基层的开药范围和权利,才能吸引患者、吸引药品厂家。有客流,才有收入和业务提升。

2 药品零差价,明面不吃药品差价了。但其实这一块转移到灰色收入中。 所以基层用药的合理性,变得越来越不合理。 所以只能放开限制,加强管控。

3 招标是招标办招标,这是政府指导、计划体制,和市场经济无关。


我们一省级三甲,全国百大,照样被卡得和孙子一样。
不一直这样子吗?

以后会一边把医护往死里整 把公立医院往散架了拆

一边抱怨看病难看病贵
这本身和抗生素滥用整治就是一个矛盾体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