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的时候深有感触,被控制的孩子,孩子因为自己一直被控制而去控制自己的老婆。

电影看到一半时我对老公说:你说这部电影想表达什么?最后是孩子体谅了母亲还是母亲被改变了?

对于电影里的母亲,我可以理解她,但是不会认同她。

对于我的母亲,亦然。

我就是现实版的那个孩子。我是女的。

我的妈妈很强势:

我的衣服,永远都是她觉得好看的,我才能穿,和她去买衣服,让我试了无数件衣服后,总是选我不喜欢,但是她觉得好看的,一定要买下来。所以我很讨厌逛街买衣服,我妈还和店员夸我是帮她省钱。当我长大后买衣服从来不试穿,自己看中意的衣服直接打包带走,在店里一刻都不想停留,更多的衣服是淘宝直接下单。这也让我的衣品变得非常差。

我的发型,永远都是我妈帮我决定,小时候超级想留长发,做梦都是自己留了长发。可是一直到上大学才实现长发梦想。

看我的日记(小学,因为后来不写了),撕我海报(初中),让我删朋友圈(大学),翻我书包箱子(一直到现在)。

家里的菜两个月不变。只要我们喜欢吃什么,妈妈就会一直烧那几道菜,中饭,晚饭,烧到我们吃腻了为止。

口头禅是「不是」。和别人对话,不管别人说什么,她都会接上:不是,……。哪怕接的话和其他人万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

每次问我:你要不要…?那就是说明她已经为我准备好了什么,下一秒就要给我了。这不是问句,是陈述句。不管我说要或者不要,都会给我,一定让我接受。

喜欢背地里说所有人的「坏话」。但凡是她认识的人,都吐槽过他们哪里不好哪里不对什么没做好,站在上帝视角去评判所有人。跟A吐槽BC和B说AC与C说AB…提醒过无数次,无效,曰:我说他们是为他们好。我…

对孩子用打压式教育,和别人说起自己的孩子一脸嫌弃,等著别人夸自己的孩子。

很在意别人对她的评判,不能听到任何不好的评价。听到了会哭会生气。

说说结果吧:

我和妈妈基本不联系,不想联系,太累了。

高中之前非常听话,说什么就是什么,没有任何自己的想法。高中后开始叛逆,什么事情都反著来,一直到现在(奔四了)。

我发现我的性格其实和我妈很像,这又让我非常崩溃。

转机:

我遇到了我的老公和我的婆婆。

我的婆婆简直就是个仙女,从来不会强迫我去做什么,会听我的想法,尊重我的意见…写到这里泪奔了

感觉在婆婆地方,我终于成为了自己。

感谢婆婆。

——————————————————

看了大家的留言,原来还有那么多人有相同的困扰。

这四句话,我近两年才明白。

对老公,对孩子,对妈妈,对家人,对朋友。

我在努力爱他们的同时,理解接纳并尊重他们。


特别讨厌。

无理取闹,是非不分。

自己对四十多岁儿子的偏执行为导致不被理解,极度敏感又多疑,又是在异国他乡一言不合就出走,这是什么玩意儿啊。

如果不是她把伊万护照装走,如果不是非要坚持坐火车,如果不是因为无知走进熊出没的地方,怎么可能会遇到危险险些丧命。

她从火车上出走的那一刻她跟伊万仿佛感觉是一对恋人而不是母子。

所有错误的判断和举动,到最后归结于自己的婚姻不幸福?wtf???

一条分界线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这是我第一次回答知乎的问题,谢谢大家的赞。

这个妈妈怎么讲呢,她是爱伊万的,毋庸置疑的。她把自己认为好的,对的东西都想给了自己的孩子,甚至生命。

但是她的做法却让人无法接受。

作为儿女,这种爱是沉重的,是承受不来的。

总而言之,爱是真的,作也是真的。

希望我们以后有一天为人父母之时,能做一个理解并尊重子女的父母。

爱的前提是尊重。


我非常讨厌迟到的人。她年轻时演出迟到,看电影迟到,老年演出还迟到。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给别人(同伴)添麻烦,并且没看出一点懊悔。


看了一些预告介绍后,我就知道,很多人肯定会想著能通过跟自己的妈妈一起看这部电影来「改善」关系,至少多一些互相的"理解",然而,一曲终了,会发现并没有什么软用…

父母和孩子,如果是按这个关系来站自己的立场,来看待相互之间的问题,大家都只看得到自己想看到的。

你希望父母看到你的独立和难处,父母希望你看到他们的孤独和不易。

站在这部电影面前,我们和父母就像两个推销员,端著自己盘子里的「山珍海味」,眼里闪著灼热的光芒,推到对方的嘴边:「我求求你了,你尝尝吧,它多香啊!」


【《囧妈》:相爱相杀,有一个控制型母亲怎么办?】

为什么有些人就是能在情感上轻易地控制我们,让我们觉得挫败感油然而生?

为什么我们没法表明自己的立场,也没法坚定自己的立场?

爱与亲密本来是这世间最温暖的东西,但为什么有的人却不由自主的逃离它们?

是的,如果你家有一位像大年初一徐峥导演的新片里的《囧妈》,那么恐怕你对上述困扰会感到很熟悉,并且如果你想要彻底摆脱它们,恐怕要经历一番从认知到情感的「熊险」。

一、首先,我们先来看看「控制型母亲」的普遍特征

如果你拥有一位控制型母亲,那么你会感觉到她们:

1. 强势与依赖并存:弱,并强大著

她们一方面很强势,「申时喝水利膀胱」,从你什么时间该喝什么水,几点睡觉吃水果,什么时候可以结婚,何时该生孩子,生了孩子该怎么养,她们都有著宏大的计划和愿景,并且,你是她们计划执行时选定的不容拒绝的主角;

同时她们又很依赖,从手机银行开户、理财产品购买、隔壁邻居最近态度不好各种小事都传递出「没有你不行」,你怎么能忍心不帮忙解决这些那样她很可怜……她们看起来很弱,但她们又强得你感觉怎么都翻不出那五指山,她们看起来很强,但她们又显得没有你就活不下去,她们很矛盾,你,也一样。

2. 只能听见自己想听的:鸡同鸭讲

「在你的心里面住著一个幻想出来的孩子,你为什么要锲而不舍的改造我呢,这么多年过去了,难道你没有发现,我并不是你想像中的儿子吗?」,这是剧中徐峥饰演的徐伊万的台词,而他妈妈一句「你不是我儿子那是谁的儿子?」直接让徐伊万兵溃千里,因为,此时就无法再讲下去了。

这些妈妈还常常显得很「民主」,「XX东西你要吃吗?」「这个XX你要带吗?」但如果你回答「不要」,她们会反复地问第二遍、第三遍……第N遍,或者想方设法直接把XX东西放在你的包里,因为在她们心里,唯一的答案就是「你要」,这个好你应该要,怎么可以不要…… 于是除「要」之外的声音,听而不闻。

3. 善于制造内疚感:我这辈子都是为了你

如果前两个特征主要是在日常生活中,那么这最后一个大招,通常会用在你们有冲突的时候。我常常觉得,如果我们教育的目的是制造恐惧,那么我们有很多父母真的是出类拔萃。为了能让孩子「听话」,在孩子内心制造恐惧和内疚的,生活中常比比皆是。

看电影时我问身边自己的孩子,我说「如果妈妈跟你说,我活著都是为了你,你开心吗?」孩子摇摇头说「不开心,很难受」。是的,在将近20年的临床工作中,接触过无数个家庭无数个孩子,在我心里,还没有一句话对孩子的杀伤力可以大过这个,可以这么说,如果你很恨自己的伴侣,恨到直接想毁了Ta的孩子来报复,那么无需太费力,你基本只要使用一句话:「你一点都不乖,怎么这么不听话,你知不知道我这辈子可都是为了你」,每天反复说那么这孩子将来患抑郁焦虑强迫甚至精神障碍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毁不毁,也就是一个时间早晚的问题。所以,这句话的影响确实是非常大,用来控制,也常常是无往不利,因为几乎很少有孩子愿意承担这种内疚,孩子们会因此让步。

二、再来看看,儿子们一般是怎么来应对这些『控制型母亲』的?

注意,我这里说的是儿子,而不是女儿,因为儿子和女儿对控制型母亲的应对方式以及结果可能是完全不同的。

儿子,基于弗洛伊德的重要发现之一「俄狄浦斯情结」(恋母情结),他们通常出于对母亲本能的爱与依恋,更容易受到「控制型母亲」的影响,最惨的,就是完全被控制,成为我们日常所说的『妈宝男』。而女儿,由于情结不同,「爱列屈拉情结」(恋父情结)让女儿们更想要赢得父亲的爱,于是她们就需要把自己的母亲比下去,于是,控制型母亲对女儿的影响,常常是结出比自己更厉害的果子,女儿们常青出于蓝,她们比自己的母亲,更高明更强大,只是命运,通常是个轮回。

说回儿子们,影片中的徐峥为了抵抗自己的母亲控制,基本使用了常见的;

1.逃离

从物理距离和心理距离上双重逃离。物理距离,「从现在开始,你要和我保持10米以上的距离」;心理距离,也常常回家,但是至少躯体回家了,心灵呢,在手机里,一直开著电话会议……

2.指责和抱怨

都是你的错,你甚至就是罪魁祸首,当影片里的徐伊万终于激烈地对自己的母亲喊出「我觉得就是你害死了我爸」时,就将儿子们心中的愤怒与责怪推到了最高潮,而事实上,这有用吗?这些指责又是否是事实的真相?

三、如何解脱与「控制型母亲」的相爱相杀?

1.了解「情感勒索」,学会应对

苏珊·福沃德认为,在亲密关系中的一方不断施压而另一方不断退让,之后循环往复的行为,即是「情感勒索」。情感勒索实际上是一种以爱为名的控制。它有六项致命特征:要求、抵抗、施压、威胁、屈服和重启,这样的循环必须斩断。

乖、善良和孝顺,几乎是受到情感勒索的人们,尤其是拥有控制型母亲的儿子们所具有的共同特征,他们并没有意识到,也正是自己的这些特点,自身不断的屈服重启和加强了他们的母亲一次又一次变本加厉的控制性行为。

而且,长期面对情感勒索的儿子们还非常容易出现一个可怕的现象,就是:任何的亲密关系都不再安全可靠,这就是徐伊万与他妻子出现夫妻关系矛盾的根源,不是不爱,而是不信任。

当与母亲的情感依恋不再安全,我们就会变得对母亲、对情感勒索者处处提防,我们不再相信她还会真正关心我们的感受,替我们著想,因为我们知道,一旦她开始想要达成自己索取的目的,轻则忽视我们的感受,重则对我们毫不留情。这种情况下,两个人之间就丧失了亲密。

作为同样亲密度的两性关系,妻子或恋人也很容易被投射为像母亲一样的情感勒索者,尽管他们的爱人可能与他们的母亲完全不同,但长期受情感勒索的人却容易「十年怕井绳」,他们看不见自己爱人真正的模样,也无法真正信任对方。于是,我们就可以看见影片刚开始的那一幕,他的妻子告诉他后来对自己的母亲说的同样一番话:

「在你的心里面住著一个幻想出来的妻子,你为什么要锲而不舍的改造我呢,这么多年过去了,难道你没有发现,我并不是你想像中的那个妻子吗?」

2. 重要认知:控制型母亲与儿子互为各自不幸婚姻中的替罪羔羊

不知大家是否会有疑问:为什么徐伊万会跟自己的母亲说自己的妻子说过的同样话呢?

为什么明明他自己被母亲改造很痛苦,但他自己又锲而不舍的改造自己的妻子呢?俗话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怎么在这里就无效呢?

在这里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家庭治疗代际传承理论中的重要概念:三角关系、核心家庭的情绪系统以及家庭投射的过程。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两夫妻婚姻不和睦,妻子对丈夫很失望,就把所有的情感重心都转移到了儿子身上的现象,这就是核心家庭的情绪系统先出现问题,父、母、子之间的三角关系就出现了平衡性的被破坏,然后妈妈将对自己丈夫的感情无意识的转移(投射)到儿子身上的过程。

了解这个过程,我们就能了解控制型母亲与自己的儿子互相成为替罪羔羊、共生共存的现象。没有错,这对母子是互相需要、互相依赖以及共生共存的。这也是为何一般的文章、一般的治疗方法很看到问题关键的所在。

控制型母亲很需要儿子,她的婚姻常常是不幸福的,原来她想改变改造的是自己的丈夫,但,改造伴侣谈何容易,因为伴侣是平等的有力量的,弱小的孩子看起来不同,孩子看起来爱自己也很听话,改造起来相对容易,于是控制型母亲无意识地改造自己的儿子,塑造自己的儿子成为自己心目中理想伴侣的原型,补偿自己婚姻关系中的那些不满和不幸。这些妈妈成为婆婆之后,通常会面临艰难的婆媳关系,因为她们很难接受自己改造的完美成果被另一个人所拥有。

如果只是单方面需要,解除起来是相对容易的,麻烦的是,长期被控制的儿子自己也不知道,他也需要自己的母亲。

我们前文已经分析过情感勒索的长期影响以及对亲密关系的不信任使得这些儿子的婚姻幸福的可能性也极低,所以他们也想改造自己的爱人希望能借此幸福,可是,再一次,两性关系是平等的,爱人无法被改造的,延续爱的关系的唯一途径,只有尊重和接纳,没有了尊重和接纳,任何再爱的关系都脆弱的不堪一击。所以他们会经历不断地失败,到最后,他们也无意识地将母亲来替代妻子来改造,因为妻子无法期待,但母亲,是无条件可以被要求的,母亲是不管怎么样,不会离开自己的人,可以满足自己的打造梦想……到此,一出循环的悲剧正上演。

3.最终的解决方式:共同历「难」,和解,看见爱

影片中的徐伊万与自己母亲关系的转折点是在熊将要吃掉他们的那刹那之间,无论是母亲还是儿子,都从彼此身上看见了对自己真正的爱,和解就在那个当下发生。

我们在个案工作坊中也常常为当事人做著一样的事,我们模拟原生家庭的发生,进行「家庭重塑」,呈现家庭成员之间真正的爱之所在,无论用何种流派何种方式,也无论现实生活中如何去经历,解除控制型母子相爱相杀的关键点,就是「看见爱」。

看见母亲对父亲的爱,看见父亲对母亲的爱;

看见自己对妻子的爱,看见妻子对自己的爱;看见母亲对自己的爱,看见自己对母亲的爱。爱,是一切的答案。

于是我们最终明白了,爱与控制的区别

「爱」是看到对方生命的需要,尊重对方的命运,传递的是欣赏、接纳和祝福的眼光;

而「控制」是看不到对方,只是把自己内在的焦虑和不安全感投射到对方身上,认为对方必须要怎样才是好的,她常披一件华丽的外衣叫:「我是为你好」;我们也明白了,如果你在爱里面被束缚,那就表示你想要透过爱去奴役某人。你在生命中所给予的,就会在你的生命中得到。所以爱不能变成束缚,爱应该成为自由。让你爱的人自由,如果你能让她(他)自由,你就无法被奴役。于是,也就没有任何人可以奴役你。彼时,我们才将拥有真正的亲密关系。

【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私信联系授权。】

还原多彩生命,获取更多家庭心理学知识,欢迎关注,关注公众号:周贤工作室(zhouxian_counseling),更可获得「贤聊心理资源大礼包」哦~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