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到浏览器里关于讨好中国制造的视频,看了看评论区发现都不对中国制造看好。中国现在真的没有中高端机床吗?如果没有为什么不研发呢?(不懂就问,不喜勿喷)


国产机床一般好点的定位精度都小于0.01mm,各轴垂直度管控也还比较好,要说差距大概是国产精度5~6谬,外国货2~3个谬。都是用的差不多甚至一个牌子的丝杠导轨能差到哪去(不得不吐槽国内的某些轴承是真的差)

要说机床问题比如什么原点漂移、丝杠导轨扭曲变形的,外国货也有。硬说国内机床设备比不上外国产品,但也要分和谁比,拉到隔壁三哥分分钟完爆好吧……


国内机床,以数车和加工中心为例,低端占领,中端与老外撕杀,渐占优势,高端很少,就这样。


北京精雕啊 性价比一般

配合精雕自家的精雕软体还不错

但是价格不实惠 还是国产

同样价钱买国外牌子 不懂的人一听进口牌子 公司实力肯定不错


我是搞精密模具开发的。厂里三台西门子CNC加工中心,还是三轴的,还是20年前的出厂的,还是个二手货。铣出来的工件误差在3丝之内,新买的国产机床,误差5丝以上。低端的机床都比不过,何况中高端?


核心供应商缺失,在全球制造的背景下本土的供应链水平仍然决定了能否有效及时且价格合理的得到自己所需的零部件。

国内高校专职院培养不出理论实践兼备的工程师技术工人,校企之间的合作因互有短板极大限制了应达到的效果。

实业的不景气,国家政策以及企业用人的态度和胸襟无法吸引新鲜血液,有能力且理性的人自然会去资源分配更优的地方。


有啊,有8工位刀架机床,还有车铣复合机床,多不错


那些东西谁不知道呢,喷子就是喜欢说这不行那不行来体现自己有多懂行,网友们样样都懂点,就是没有一个是擅长的

要明白机床就是工具,工具是花钱要花钱买的,从业者自然会看自己需求去购置设备,而生产商会根据市场去生产设备,从业者多采购好的设备,生产商自然会生产好的设备,国产的机床生产思路和外国的机床生产其实不是很一致的。

就工资来说国内外差几倍,国外厂家更倾向于购买高效率多功能机床来进行生产,简单点来说就是这个零件能一台机子干就一台机子干,毕竟用工成本太高了,所以他们的损耗件都用很贵很耐用效率稍微高一点的(刀粒,磨具等),以减少用工成本

而国内偏向大批量多流程生产来压缩成本,重点突出功能(大扭力主轴,大行程工作台等),而对于从业者来说即使用差一点的损耗件也没关系,毕竟换上去也花不了多少钱,要的就是效率,损耗件还能买二手,你反而让他们搞欧美那一套他们还学不来,而且赚的钱买没之前的多

市场决定产品,市场会进步,产品也会跟著进步,有条件的跑国企里看看,一堆国产机床30年以上照样在用,这个产品是很耐用,也能生产符合要求的产品,但能代表30年前中国工业水平很先进很厉害吗?就跟中国制造业一样,20多年前买个二手美国制铣床就在路边接单,到现在路边加工店不上个3轴数控全部都接不了单,中国制造水平历年的进步从业内人士都知道的,慢慢看著手里的外协图纸要求±0.1到±0.01到±0.008甚至更高

追求更快更强不是错,错的是邯郸学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才是正确的

其实这些当过老板都知道的,单纯说赚钱能力一台200万的床子不一定能超过10台20万得多床子

而购买200万床子的厂商要么是用来加工自己的产品(有一定的溢价)要么就是国企,你让创业者买,分分钟亏得卖楼卖房,还有那维护费,一年一次,至少5000起步,周期一个星期起,要是刚好赶货那不气死

而10台20万的机子只要请多几个老师傅和助工,3*8小时,每年净赚的钱还是不少于20~30万的,就算是机床出了小问题,改改生产流程又马上上机,坏的直接找第三方来修,再不行就请原厂的能力,对于老板来说耐不耐用好不好用不是第一要素,,对于老板来说第一要素是能不能赚钱,能给我带来多少流水


发这么多恼骚说点人话吧↓

高端机床考验的是整合能力,其实大家都是组装厂,就看谁流程搞得好,工作做得足,谁系统匹配优化好,这些搞得好床子就好,这些搞得不好床子就差,原理和手机市场很像,不考虑其他因素,国产机床肯定不如各种复读机口中的牌子的,个人也不是很喜欢国产机,有时候不合理的设计时间一长就冒出来,但就是能赚钱,是我现有最好的选择了,如果可以从来我还是会选择国产的,只不过会换个牌子


我有时候恨国产机床而不是恨做不了,而是恨有能力而不去做,其实国产机床在全新同价位用料都很扎实,就是这里马虎一点哪里马虎一点,导致各种小问题出现,但是又不是不能用,有时候真希望有个"小米"机床来改变现状



国产机床目前与国外有较大差距,国内机床价格五六十万,国外先进机床三百多万,国内机床精度还可以,但是可靠性差,用不住,国外机床用个几年精度基本不变,国内可能就从2-3u到7-8u吧,国内机床的很多零部件例如轴承丝杠数控系统都是进口的,乐观点与国外15年到20年的差距。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