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母哥进攻端的特点是身体天赋带来的低位一对一时的错位优势,和攻守转换时的超强冲击力,猛龙在这两点上做足了功夫,一方面低位协防和包夹频繁且及时,不让字母哥有一对一的机会,甚至连舒服的出手机会都很少,另一方面,字母哥高位持球或者攻守转换时派多名球员围追堵截,使他无法提速,同时破坏运球节奏,迫使他传球或者投篮。对于字母哥的弱点——远投,猛龙的策略是尽量放掉,哪怕字母哥投中了几个远投,也不会改变猛龙的防守。

更重要的是,猛龙为了把防守资源更多的用在对付字母哥的身上,他们会放空或半放空雄鹿的射手,如伊利亚索瓦、米德尔顿、布罗格登等人,尤其是考虑到雄鹿的大洛和伊利亚索瓦都有防守被忽视而爆发的历史,这一防守选择需要巨大的勇气,作为新人教练,纳斯这一置之死地的策略得到了回报,雄鹿外线不稳定的投射让猛龙能更加肆无忌惮地包夹字母哥。

面对这样的防守,字母能做的不多,他只能选择投一些没有准头的远投,或者在多人协防下分球,强行出手命中率不高而且消耗体力,哪怕造成犯规也会因为字母哥不高的罚球命中率而浪费进攻机会,而那些有高效命中率的打法——比如攻守转换时和队友传切配合杀篮下得分——我们俗称的「偷鸡」球,这种得分方式对比赛走势影响不大。

随便上几个图,让各位体验一下字母哥在防守端的待遇吧:

个人感觉,这个系列赛像极了「大梦vs海军上将」的那个系列赛,大梦和小卡都是刚从伤病中归来,面对新科MVP,展现出了更高的求胜欲望,而新科MVP的弱点也逐渐被参透,罗宾逊和字母哥一样都在被对手疯狂包夹,一拿到球就被围追堵截,如此被针对自然打得很难受,还多次沦为背景帝,最终大梦和小卡都在赛前不被看好的情况下拿下了这个系列赛。。。


利益相关坐标多伦多,去年夏天别的没干就看猛龙比赛了,对猛龙如何防守字母哥,去年同期我就写过,今天再拿出一些我觉得更重要的说说。

总策略就是疯狂的围堵字母哥,不让他起步不让他起速度,拚命的降节奏,不让雄鹿打起快攻反击, 限制字母哥迈开大步子突破,字母哥要投篮要罚球都给, 就是不能让他轻易上篮和扣篮。

猛龙经常用三个人在罚球线附近做人墙来限制字母哥,然后再疯狂的去补位,其目的就是阻止字母打出他的节奏,当字母哥没能打出自己的节奏,反击得分少之又少的时候,雄鹿陷入了挣扎。

字母哥逆天的身体素质,快攻反击中无往不利,大步子只要迈开,除了犯规没有什么人能防下来,但是从第三场开始,猛龙用连败前两场的代价,逐渐摸索出来怎么样去限制字母哥,就是放弃对他的外线防守,在罚球线附近堆积人墙,你三分球投死我我认了,但由于字母哥没有外线投篮能力这一致命缺点,他就只能一头扎进猛龙织好的大网里。 小卡 伊巴卡西亚卡姆小加索尔, 四把大锁最少有两个人在场会随时夹击字母哥,字母哥虽然也能得分, 但是已经没用了,根本帮助不了球队。


这篇文章主要描述2018-2019季后赛东部决赛G3,多伦多猛龙是如何限制扬尼斯·安特托昆博的个人进攻的,以及这与比赛的胜利有多大关系。(备注:本文含有大量GIF,观看时注意流量)

?首先先来看两组数据

17.5次出手 22.7分 3.5次三分出手 10.0次罚篮

17.4次出手 25.5分 3.7次三分出手 11.2次罚篮

74.7次触球 3.3次肘区触球 4.9次禁区触球 每次触球时间3.32秒

91.5次触球 3.5次肘区触球 6.3次禁区触球 每次触球时间3.16秒

这两组数据先放在这里,等全部梳理结束,再回过头来看。接下来我们会以东部决赛G3为样本,分析这场比赛中扬尼斯·安特托昆博所参与的进攻回合。

比赛开场的信息梳理:

1.扬尼斯不持球过半场

2.雄鹿会优先让扬尼斯触球发起主攻

3.扬尼斯的接球位置(进攻发起位置)在高位牛角

4.主防扬尼斯的人是伦纳德

5.强侧站定一名高大的射手

6.喂球的后卫有和扬尼斯打手递手的战术可能

7.米德尔顿在弱侧肘区,与布鲁克·洛佩兹和底线切出的后卫这三人之间,可能会有掩护配合,随之,三人集中在弱侧,强侧站一个射手,空间开阔

8.猛龙面对扬尼斯高位持球,并不上夹击

从回合后续来看,两个信息

1.猛龙有明显的协防倾向(被动),而不是夹击(主动),目的在于保护禁区,限制扬尼斯对篮筐的冲击,而并非在高位乃至罚球线区域就上防守。

2.扬尼斯至少找得到强侧底角的射手

1.高位持球的挡拆,掩护非常扎实,丹尼·格林被迫换防,事实证明扬尼斯的速度和力量结合运控完全具备单吃格林的能力。

2.猛龙开始上高位的协防减速带了,加索尔和西亚卡姆很明显有从两侧收拢的意图,但扬尼斯的速度比较快,两位内线没跟上

3.西亚卡姆的挤掩护能力有待观察

这个回合,是重新发球的12秒回合,一开始防守就错位了。伦纳德没去防扬尼斯,西亚卡姆被掩护挡住,高位的协防没跟上扬尼斯的加速,起步以后已经没办法防了。需要注意的问题上面写到了,然后这里介绍一些对位

凯尔·洛瑞对克里斯·米德尔顿

丹尼·格林对尼古拉·米罗蒂奇

科怀·伦纳德对扬尼斯·安特托昆博

帕斯卡尔·西亚卡姆对埃里克·布莱德索

马克·加索尔对布鲁克·洛佩兹

这组对位的意图,我的猜测是:

布莱德索整个季后赛期间三分不够看,只能接球投,让能协防脚程快,来得及回禁区的西亚卡姆去防布莱德索,提供最后一重护框保障,即便扬尼斯给到了底角布莱德索,以西亚卡姆的速度也来得及上扑。

全区域单防能力最强的伦纳德去对扬尼斯其实是个很冒险的举动,因为你不知道这会不会让伦纳德陷入犯规危机,也很有可能会让伦纳德在进攻端提前体力枯竭。但的确实际上整个猛龙队伍里只有伦纳德一个球员是匹配扬尼斯的。

丹尼·格林去防米罗蒂奇则是和西亚卡姆去防布莱德索的意味相似,因为慢节奏阵地强侧传球容易兼顾,处于弱侧时候,以扬尼斯的视野看不到。实际上米罗蒂奇/伊利亚索瓦对空间的拉扯效果实在有限。

他和布鲁克·洛佩兹以及米德尔顿的不同在于,米德尔顿时刻处于战术的中距离弱侧和强侧牛角,属于扬尼斯一传看得到或者二传接触的到的战术空间点,布鲁克·洛佩兹在2018-2019赛季则习惯于像一名得分后卫一样穿插跑动和借掩护兜出接球投篮。

相比之下雄鹿的两名空间类型大体型球员因为处于强侧一侧和弱侧一侧,要么战术意义不大,容易被防守人兼顾扑防(威胁不够大),要么干脆扬尼斯看不见,球也转不过去,就失去了意义了。

常规意义上,如果米罗蒂奇和伊利亚索瓦有内切、无视防守强投或者接球虚晃突破上篮,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但要求太高,且本质上扬尼斯又不是那么喜欢强侧有一个大个子和自己同步切入做内传内,这两个内线也确实体型太大,速度不够快。其实有点浪费了,没有物尽其用。

想想看休斯敦火箭用安德森的比赛,基本是站在弱侧牛角,詹姆斯·哈登快攻或挡拆过程中回身一甩,超远距离或者无人防守投篮练习,这才让空间内线有意义。勒布朗·詹姆斯用得到凯文·乐福的回合,乐福站弱侧或者挡拆结束,勒布朗眼里时刻有背后和另一边上的射手。

然后我们接著看比赛,把第一节看完我再做归纳

格林出手的时候,洛瑞已经一边回头看,一边回防了,猛龙五人过半场的时候,米德尔顿还没过半场。这就是为了防怪物的快攻反击了,放弃前场篮板

在此之后,扬尼斯经历了三个无球回合,这三个回合均在8秒内结束了。扬尼斯分别在弧顶和肘区高位愣了下神,队友就已经迫不及待地投篮或是选择了千里走单骑式的突破。跟在他们屁股后面吃灰的不只是猛龙球员,还有扬尼斯。

当洛佩兹和米罗蒂奇不断的跑位时,扬尼斯不拿球时似乎也并没有特别出色的空手意识,球在米德尔顿和布莱德索的手里交替做从三分线到篮下到三分线的循环,此时此刻扬尼斯仿佛一个局外人。伦纳德对扬尼斯无球的态度就像扬尼斯对自己的态度一样,应该,也不用干啥吧。

在三分线外伸手向后卫要球

分不清是真的做了个掩护,还是做了个假掩护下顺。不得不说扬尼斯在无球端的动作对自己人和对方而言都很具有迷惑性。这里做了换防处理,是不是坚定换防需要再看几个回合,但我个人看法:

当布莱德索和扬尼斯做任何配合,猛龙都可以随意选择换防,因为埃里克·布莱德索的防守人是西亚卡姆,而伦纳德同样可以按照上文逻辑,放布莱德索不管,去兼顾扬尼斯的攻框,在低位做最后的协防。

第二个点:

当扬尼斯在低位接球时,不同于高位,夹击立刻就到了。原因有两个,扬尼斯在低位的破坏力靠单防可能难以限制以及扬尼斯在低位无法快速出球,视野缺失和出球能力不足,让夹击效果翻倍可以施行。

这里强调,球迷会发现,球队对待同一个球员,在不同位置时是否采用夹击的策略是不同的。在弧顶持球的扬尼斯即使是错位单打丹尼·格林也只会遭遇协防,而在低位持球的扬尼斯会立刻遭遇夹击。

此时弱侧被完全放空,因为扬尼斯是真正的背身的背身单打,在中转到中路的传球线路上早就埋伏好准备抢断的人了。丹尼·格林和米罗蒂奇的动作几乎是同步的,而我和猛龙的球员大概都可以打赌,扬尼斯看不到米德尔顿。

1.扬尼斯弧顶单打伦纳德,不借助掩护是摆脱不了伦纳德的

2.扬尼斯的无球绝大多数比例就是弧顶定点

3.从这个回合可以看出即使扬尼斯的定点再准一点意义也不大,因为雄鹿没有能够突分利用到扬尼斯这个定点的机会。事实上看这个回合,伦纳德直接无视扬尼斯的定点去篮下协防了,而回传扬尼斯后,伦纳德依然选择保护篮板而不是扑防。而如果扬尼斯的定点准一点呢?结果其实不会发生改变,扬尼斯身边没有能够挡拆给扬尼斯外拆喂球的球员,也没有突分寻找扬尼斯定点的球员,结果只是伦纳德会减少协防篮下的比例,更多的往外围靠近一些。那么你觉得如果伦纳德不去协防护框,猛龙的防守轮转是不是会被米德尔顿和布莱德索击穿?我的答案是否定的,这也是我眼中扬尼斯的投篮再准一点也没有意义的原因,因为扬尼斯的投篮(三分定点)并不能参与到战术回合中,更像是猛龙弃之不顾的一块鸡肋而已,甚至如果你投的准一些,也不会有什么影响。

相比之下,扬尼斯在进攻端掩护意识的缺乏,在无球时对球权(发起进攻)的渴望,以及无球端糟糕的空手意识,不作为,不融进球队,才是可怕的。

总结:猛龙之所以能够在扬尼斯无球时五防四,不是因为扬尼斯不投篮,事实上扬尼斯有投篮也不会过度影响猛龙的防守轮转和效果。但的确扬尼斯的无球端对球队的贡献太少了,完全起不到一个大体型球员所能起到的基本价值(掩护和内切),猛龙对扬尼斯无球的防守态度的确比较冷淡。

这里我还要吐槽一下,米德尔顿肘区顶不动洛瑞,面框单打投不进,三分定点不回应,如果我是雄鹿球迷看到这里真的会生气了。

1.扬尼斯会给无球球员做掩护,但缺少内切的意识,进内线第一时间就想要球,还堵住了队友的突破线路

2.确定了确实防扬尼斯会保持换防

3.确定了禁区拿球一瞬间,猛龙会上包夹,两人到三人包夹,极其迅速,且永远有一个人立刻去切传第一视角内切球员的传球线路。我只能说猛龙太过阴险老辣,导致天真的扬尼斯连续两次失误。

我这里有个问题,比赛打到这里,你是雄鹿主教练,你会减少扬尼斯在禁区低位的接球,还是会对扬尼斯强调一些应变:比如强侧牛角的接应(快速回传)和无球的内切(快速蹭分)呢?

但回归本质,这都是为了减少禁区的失误而被推反击?如果你看到这里,只会说,扬尼斯的传球不行,扬尼斯的投篮不行,我觉得你对比赛的阅读有问题。

这球就属于猛龙过度轻视扬尼斯的无球了,雄鹿的战术设计也很好,把扬尼斯摆到弱侧底角,这样就可以尽可能让伦纳德无法兼顾持球人与扬尼斯,减少伦纳德的协防同时,也为扬尼斯甩开防守内切提供了保障,算一个小设计。

扬尼斯最后这球没打进不应该,毕竟位置已经很深了,可见勾手这种小技术一定要练好,要把自己近框端终结的手活儿提高才行。(PS:左手好像也不太行啊,换个谁可能就换左手挑篮了,不用再调整位置。)

这里我还要强调一下,之前扬尼斯攻阵地一直被摆在右侧,无论是战术发起还是单打都尽可能往右侧走。我查询了相关数据,的确2018-2019赛季,扬尼斯在右侧发起进攻时,更具备持球进攻推进的能力,而在左侧则会更多的选择干拔这样勉强的终结方式。雄鹿上一回合对他的使用也是花了心思的,以把扬尼斯摆到弱侧底角提供内切机会。

但有趣的是,尽管扬尼斯更喜欢右侧的个人终结,但左侧的终结比率是比右侧高的,相应效率降低。我研究了一下扬尼斯在左侧的进攻回合是如何打球的:答案是,扬尼斯的个人进攻即使从左侧弧顶发起也会尽量转移到右手(右侧)去终结,但还是不可避免会有在左侧的回合,包括转换回合,切入,一部分单打,低位以及作为挡拆掩护人内拆的回合。

这里要强调的有两点:防守方比较喜欢防扬尼斯左侧的中距离,扬尼斯在左侧弱侧内切倾向性更高,扬尼斯在左侧会更多寻求低位而不是持球突破。

这个回合可以很生动的解释多伦多猛龙对阵地战,扬尼斯从外线发起的突破是如何处理的,一人主防,两侧协防,有两段协防分别处于高位和禁区前。且对于回传的皮球追击速度非常快,布莱德索这样会犹豫是否要出手的三分定点,会放大猛龙的防守效果。

这个回合:

——高位背身(不夹击,协防)

——高位面框(协防)

——低位(迅速夹击)

猛龙的防守策略还是很明显的,这个时候其实雄鹿要注意一下了,因为如果继续让扬尼斯被这样防守,他的心态会产生变化了。这种动辄三到四人的防守,分不同区域的分工明确的协防,夹击,换防态度,扬尼斯这边的表示和回应是比较少的。至少比赛到这个阶段,扬尼斯持球从高位发起单打已经成为一件很难的事情了,而在低位接球会被迅速包夹。

如何处理,设置强弱侧的接应和传球线路去破解防守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不然这场比赛就会变成纯拼个人能力的刺刀战,而状态不佳的米德尔顿显然支撑不了这样的比赛。这里要强调的是不一定要改变大的战术策略,但确定一些细节去梳理和拆解防守是必要的,比如多利用乔治·希尔和扬尼斯的二人转,比如多强调接应和快速转移球,制定新的传球线路规划给队伍。

这个回合的后续其实算是一个不错的回应,米罗蒂奇直接跟进在扬尼斯身后,利用三人对扬尼斯的包夹,反把扬尼斯作为天然的掩护做三分投篮。我所说的战术设置就应该是这样的,不是偶尔一个回合,而是应该更多的设置这样及时的细节战术去应对对方的防守夹击。不过看扬尼斯的反应这并不是一个设置好的战术,也不是一个多么熟悉的战术。

其实虽然猛龙对扬尼斯的防守限制非常多也很细致,但看得出在扬尼斯传给挡拆后卫的时候,防守人还是会有一瞬间的走神,这个时机其实就是内切的好机会。所以我这里觉得扬尼斯面对换防后错位的态度太随便了,这里对上范弗里特显然有体型优势,应该立刻利用速度和身高体型优势内切才对,这一球换安东尼·戴维斯很可能已经是一个暴扣了。

?可能也是基于扬尼斯的习惯,猛龙才敢大胆换防,因为扬尼斯对错位的利用效率不高,队伍中回传的这种细节做得不够好。

扬尼斯对掩护的利用太不频繁了,作为一个身高211cm的内线球员,尽管速度够快,在这里还想试图高位单打仍然是个十分愚蠢的决定。无论是勒布朗·詹姆斯还是科比·布莱恩特在这里大概都会利用掩护来做文章,毕竟对方的防守是为你量身定制的,在这里选择一对多单挑显然是有问题的。

然后我觉得比赛打到扬尼斯持球单打,高位一对一跳投的程度,换格雷格·波波维奇大概下一个防守回合结束该叫暂停了。当然了,下一个回合我就要感慨,雄鹿的防守也是同样真的好,好到进攻烂成这样了,也的确不一定要叫暂停,打著看呗。过一会儿猛龙如果防守松了,雄鹿也就有机会了。

明知有包夹,却不在强侧留接应的雄鹿,比赛打到第二节快一半还没搞清楚对方的防守策略我也是很服气,非常弱智的一次进攻回合。

猛龙第一节被扬尼斯弱侧切入了一次,这个战术就不太行得通了。伦纳德明显对扬尼斯切入有顾忌,宁可不去协防。

但不得不说,防守精密到这个程度,只不过因为被起速了,然后塞尔吉·伊巴卡没扛住第一步的那个对抗,这个转换也就打成了。

说到底怪物还是怪物。

接下来这个回合就更惨了,伊巴卡和西亚卡姆在前场纠缠没来得及回防,只有三个人的情况下看看扬尼斯对防守的破坏力。这个环节换加索尔,伦纳德,洛瑞中的任何一个人,除了睁著眼看他进球或是送一次犯规能做什么?

不要张口闭口,XX限制了XX,XX配合XX限制了XX。篮球是个团队游戏,防守策略是基于全队的。要不要重点防守扬尼斯的进攻,如何防守扬尼斯的进攻,这都是很重要的研究内容。

从这些部分的比赛内容来看,限制扬尼斯的进攻的确意义重大。因为扬尼斯参与进攻的主要方式是持球进攻,而在扬尼斯不持球时,2018-2019季后赛期间,雄鹿的进攻很难打开局面。这与常规赛的局面大有不同,米德尔顿是低迷状态,打不动洛瑞。布莱德索在这17分钟的比赛里打不成一个成型的战术。而能够依赖的球员就变成布鲁克·洛佩兹、布罗格登和乔治·希尔。当球队核心被重兵围剿,而二当家和三当家不能够挺身而出,这场比赛当然会变得很艰难。另一方面面对猛龙的防守,12分钟的比赛过去,雄鹿的主教练也的确没能拿出一点态度,这是让人很失望的。

那猛龙自然会觉得限制了扬尼斯就可以赢得比赛。更何况扬尼斯的打法,转换和个人持球快速单打破坏禁区防守阵型都是对比赛走势破坏力很强的进攻方式。不同于外线的跳投打法,扬尼斯在通过简单的方式得分,所以有必要限制他的个人进攻乃至传球。

进一步来说,从这部分比赛来看。不只是扬尼斯自己,雄鹿本身也在不断强调,快速的进攻,简洁的打法。即便扬尼斯不持球的回合,他们的进攻回合也经常在8秒内被完成。这样一支有著多个后卫,一个中距离硬解球员,一个持球型内线,多个终结型内线的球队,会在阵地战中表现的如此乏力其实也是一件比较令人费解的事情。

不过尽管如此雄鹿仍然是一支很强的球队,他们的防守成色很高。快攻和保底的进攻也足够,一旦防守松懈,短短两三个回合内,扬尼斯就可以瓦解进攻,稍有不慎,射手和中距离上的杀手复苏就会带来可怕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所以尽管雄鹿连败四场,比赛却不是一边倒的,实际上猛龙在2018-2019赛季的数轮季后赛都如同刀尖舔血般。费城76人和密尔沃基雄鹿当然是值得尊重的对手,是他们逼出了最强的多伦多猛龙,在一轮一轮的磨砺中绽放。

然后接下来的回合里,扬尼斯开始逐渐有一些工具人的表现了,这是比赛内容开始发生变化的表征,扬尼斯开始尝试在高位作为掩护人。

猛龙的防守策略,挤掩护,然后夹击扬尼斯的无球切入。从另一侧的球员补位过来防守持球人,高位的西亚卡姆去一防二弧顶的两个射手,希尔应该再跑跑去弱侧的,这样可以让西亚卡姆首尾难顾。

当然,布莱德索肯定传不过去就是了。

其实到这里为止,所有针对扬尼斯·安特托昆博的防守战略已经全部揭示了:

对位:有一定错位,让西亚卡姆和丹尼·格林分别防守布莱德索和米罗蒂奇,欺负布莱德索投射不稳定和米罗蒂奇站位不好,以便随时协防

转换:放弃前场篮板,提前五人回防

阵地战高位持球突破+转换:单人防守+两段协防(高位+低位),形成两段三人包口袋,或是内线的四对一防守。并在中路强侧上设置抢断的球员提前下手,他们第一节就这么造了扬尼斯两个失误。

高位背身:协防压迫不夹击

低位背身:立刻夹击+轮转

挡拆持球人:换防配合随时的协防

挡拆掩护人:夹击,内线弱侧轮转,牛角一防二

无球定点:无视

无球弱侧底角切入:一对一照顾,一旦触球停球立刻上夹击

最让我感到无可奈何的是,如此细致缜密的防守战略,如此可怕的防守轮转和执行力。无论如何错位都可以立刻配合上的协防,包夹和换位,以及对射手的轮转。却被夸赞成马克·加索尔和科怀·伦纳德冻结了扬尼斯。而事实情况是如何真的伦纳德在扬尼斯的甜区单防,或是作为高位的协防不到位的时候,错位了的时候,很多很多这样的时候,猛龙几乎无法阻止扬尼斯来到禁区。

当凯尔·洛瑞让米德尔顿甚至是扬尼斯在中距离高位上踌躇疑惑的时候。

当丹尼·格林、帕斯卡尔·西亚卡姆以及塞尔吉·伊巴卡总是能补上那个空缺,准确地执行换防和补位以及扑防的时候,没有人夸赞他们。

而至于扬尼斯是否命中这些球,其实也并不是胜负的绝对影响关键。

他这场只得了12分,队友的发挥也只能说平常。

尽管乔治·希尔和布罗格登发挥出色,但米德尔顿和布莱德索联手奉献了32投8中。这一点其实和猛龙队十分相似,虽然看似洛瑞和丹尼·格林只得14分,但西亚卡姆和鲍威尔贡献了44分。

总有人失常,也总有人站出来。

这场比赛甚至还打了个双加时。比较遗憾的是扬尼斯六犯离场,不过尽管如此比赛的悬念还是延续到了最后一分钟,我个人觉得这是一场非常好的防守大战。这种时候,拼的是执行力。拼的是对对方策略的解读和反应。

比赛下半场,扬尼斯就开始放弃对弱侧切进球员和底角的传球,而是改为传给强侧牛角,这种不看人回身传球显然不是他的个人基础技术。队伍做了调整,低位单打时,也增加了接应。只能说最后棋差一招,扬尼斯犯规危机,而队伍在泥沼战中的攻坚手米德尔顿,也状态不佳。

雄鹿在比赛的绝大多数场面内,没有把比赛节奏带到自己喜欢的节奏中。而的的确确,做为解决根本问题的方法,扬尼斯在无球端的乏力,技战术本能的缺乏,球队战术的缺失,是球队不能走的更远的一大原因。

而至于传球能力,角色球员的状态,扬尼斯难以在关键时刻持球发起进攻,这可以是原因,但不是输球的根本原因。因为球队完全可以在这些问题之前,就解决比赛了,在每一个回合里利用更加普适的方法来拆解防守,才是篮球的本质。打的简单,而不是要求什么攻坚与历史上根本没有几个人会的高级传球水平,才是真正富有韵味的制胜之道。

最后的最后,我们回到文章的开头那两段数据:

17.5次出手 22.7分 3.5次三分出手 10.0次罚篮

17.4次出手 25.5分 3.7次三分出手 11.2次罚篮

74.7次触球 3.3次肘区触球 4.9次禁区触球 每次触球时间3.32秒

91.5次触球 3.5次肘区触球 6.3次禁区触球 每次触球时间3.16秒

第一组数据,分别是扬尼斯在季后赛东部决赛的场均数据和整个季后赛期间的场均数据。场均出手次数不变,甚至提高了,说明猛龙限制的不是扬尼斯的出手,扬尼斯在低位遭到严重包夹的情况下强行保持甚至抬高了出手次数,说明了他具备一定外线球员的特质。而并不单纯是一个纯粹的内线球员,而在被重兵围剿的情况下,效率严重下滑,其中尤其是罚球和篮下效率下滑比较严重。

这源于对手对扬尼斯起步动作的限制,不过事实上扬尼斯还是在多数回合来到了比较深的位置。这其中包括了通过掩护在低位接球和直接的单打到低位,抓时机能力比较强。也有猛龙防守松懈的阶段的一些球。

而后一组数据,说明在关键时刻,并没有选择让扬尼斯减少触球,提高无球打法,而是提高扬尼斯的触球率,增加扬尼斯的个人进攻。这个我是比较怀疑的,说明雄鹿的备用战术和第二、第三球员独立开发进攻的能力偏弱。

这就是这次分析的全部内容了,我对猛龙的防守是很佩服的,同时也很喜欢这支球队展现出的竞技水平和态度。虽然我不是猛龙球迷,但的确很高兴这么一只纪律严明,展现篮球团队风采的球队最终夺得了冠军。

不过我想通过这篇文章展示季后赛球队比赛之间的一些小细节,很多东西并不是简单的看看就可以明白的,一叶知秋这种事,我们这些普通球迷是做不到的。对待角色球员的态度,对待核心球员的态度,不要过度吹捧,也不要过渡贬低,客观一点,这样应该会更好。

文章比较长,感谢大家的阅读,期待下期文章再见(猴年马月)。


去年那会正值期末,只关注了勇士的系列赛,但是我回顾了那会的龙鹿大战。

对于猛龙还是很佩服的,至少防守端有种人们推崇备至的上世纪80,90年代的感觉,当然,没有大肘子锁喉什么的。


西亚卡姆和伦纳德进行一对一的防守,伦纳德本身对他的限制也是做到了很好,西亚卡姆也有身高和臂长,本来算是一个弱化的字母哥。由于是单防,一星四射的作用其实并不大,其他队友也没有好的空位机会。

当字母哥突破的时候,猛龙的防守阵容在压缩,到了篮下基本加索尔已经张开双臂在等著了。篮下有时候甚至已经不是两人夹击的问题了,那个时候出球变得很困难。

字母哥还遭到了来自罗瑞的错位防守。在三分线外的时候范弗利特还会来进行包夹。如果是阿杜,可能直接投到洛瑞不能自理。字母哥也是这么想的,然后就有了一些个中投,但是命中率感人。投完还要接受来自猛龙的快速反击。

在阵地战当中,往往字母哥在弧顶或者弱侧突破的时候,在罚球线附近又会遭遇多人包夹。由于重心问题,他被突然包夹有时候反应有可能跟不上,不能及时出球。包夹的丹尼格林同样也是防守尖兵。而这种包夹其实并没有很深入,防守人一样有回防的意识,即使传出来也不一定是好的空位投篮机会。

在这种严密的防守下对于体力也是个考验。字母哥的罚球也很感人。

其实字母哥打的也很不错。场均能拿下22.7分,13.5篮板,5.5助攻。三分场均出手3.5,命中1.2,罚球场均出手10,命中5.8。

在防守端,助攻队友,还有一些看不到的数据上有很大贡献。其实这次系列赛四射射的有点不明白


防字母哥的办法没有那么复杂,其实很简单,三秒区外提前布置包围圈,三分线直接放掉。

换句话说就是在上线到三秒区附近,组成一个隐蔽的口袋,表面上大家还是盯著对位,一旦字母哥持球提速进来,就露出口袋的真面目,将字母关在袋子里。这种阵势让字母哥从MVP降为撞了新秀墙的菜鸟。

这个办法其实是非常反直觉的,所以真用出来后,而且还真的连扳四场——某种意义上,连扳四场说明赢家本来就有横扫对手的能力——让很多人情感上接受不了。

毕竟正常的直觉是,一旦一支球队专门盯著对方一个人严防死守,甚至不惜放空其他人,往往会带来反效果。

最经典的例子可见2011年西半决湖人vs小牛的系列赛,某些场次湖人对诺维斯基的围堵强度堪比2019年东半决雄鹿夹击欧文。然而这样做的下场是小牛队三分线和篮下两开花,并且堪称史无前例的疯牛病发作,G4直接吊打湖人队接近四十分。

雄鹿自然不是老夫聊发少年狂的小牛,却也绝对不是更衣室有问题的凯子,但猛龙对雄鹿这么做换来的是与直觉截然相反的局面,为啥?

或者说,明明有很多前车之鉴,猛龙为什么会用这个办法?

因为猛龙终于意识到了,雄鹿本质上不是灭霸,而是萌新。

战术板一团乱麻,进攻回合大部分时间是一锤子买卖,字母和大洛之外的人,接球之后,就是出手,很少出现非常有耐心、有想法、并且有默契的战术跑动,很少互相掩护,很少挡拆找错位,很少做传切。

一场比赛几十个回合,能把战术跑明白、让对手好歹废些脑汁去阅读的进攻,不到十个回合吧。感觉还不如常规赛。

雄鹿队整体的思路,说好听点叫大道至简,说难听点就是简单粗暴,纯粹靠天赋和冲击,分球给我就射。当然也可以理解,对凯子的那轮系列赛过的太容易,对猛龙的前两场又轻松愉快的全部拿下,全队脑子到身体都著了火。

对付陷入这种精神状态的雄鹿,猛龙根本不需要搞非常复杂的防守,掐死字母哥就完事。

至于雄鹿,单纯靠这种简单的思路制造远射空间,能准个两场就是极限了,想在一轮系列赛上场场爆种,那种事情的决定权不在球员手里,而是要看上帝。

雄鹿更大的问题是,即便战术板一时半会清不干净,队员陷入粗暴进攻模式拔不出来,但并不意味著就绝对会输掉。

因为粗暴流有粗暴流的致胜钥匙,靠蛮力硬解防守的办法不是没有。

什么办法?二次球权。

1、增加跑动量,提高防守密度,我战术跑不好,我打铁,你也别想得分;

2、掌握前场篮板。

第一点雄鹿做的并不差,后面四场,猛龙在进攻端虽然常有高光,但是雄鹿的防守整体而言并不失败,每一场都能靠防守将猛龙拖到紧要关头。

但是光靠防守是不够的,雄鹿,尤其是字母哥,在第二点做的非常糟糕——糟糕到完全对不起他的天赋。

字母哥最大的优势是什么?是在拥有顶级的静态天赋,以至于猛龙只有一个身高小一号的伦纳德可以与之对标的情况下,还拥有更强的运动能力。这之中弹速和协调在两队中首屈一指。

这是篮板冲抢流派的球员们垂涎三尺的天赋,换成罗德曼有这个体质,我估计能将对手的后场板直接清零。

然而字母哥脑子里根本没有这个概念,他的注意力完全在其他方面。

我记得在去年字母哥被吹的最厉害的时候,我就指出过,他这种顶级而特别的天赋,连他自己都看不清楚,而这恰好会成为限制他更进一步的罪魁祸首。

那番话仅仅过了半个月,就真的应验了。

比赛中,每次突破受阻,被对手口袋蒙头,不得不将球转移给队友后,你们可以观察字母在场上的表现,这时候处于无球状态的他,整个人都在梦游,完全不知道如何挣脱口袋,利用无球状态下更高的灵敏,在人缝中钻到有利位置,去争抢队友出手后打铁产生的篮板球,而是目送队友的投篮轨迹,打铁后就晃晃悠悠的回防,或任由对手将自己轻而易举的从篮下隔离开来。

每当我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我都觉得匪夷所思。我实在无法想像,这种野球场的选手都应该具有的本能,一个NBA的MVP竟然不知道扔到了哪里。

当然,我们可以为其找到很多理由,比如心态出了问题,比如节奏被对手给带了,失去了正常打球的思路。

我甚至可以为他找到一个更恰当的理由——套中人。

他已经在无数的比赛中,习惯了大步迈进、起跳上篮,习惯了对手封堵就交给队友,坐看队友的三分雨。

当这个套路不起作用的时候,依然处在套中的他,除了无所适从,就是低头认栽。

撕破套子,对于这种依赖套子而生的人,困难程度远远超过我们这些旁观者的想像。

的确,在对方一堆长臂和稳实的双腿之中,找到立足的空隙,然后在球弹在篮框的一瞬间,整个身体如同溺水一样疯狂的向上挣扎,用指尖去触碰篮球,仿佛即将淹死前努力争取吸到水面上的氧气来求生,这是一件痛苦到极至的事情。

但想要赢,想要在球队整体失去手感,并且无法从战术端找到办法将手感找回;想要在自己没有投射优势,所以被对手揪住这一点死死扼住喉咙的时候反戈一击,将对手杀死,那么上一段的事情,就是他必须在每一次进攻回合都要做,并且要以搏命的决心和意志力去做的事情。

看看2013年总决赛G7的邓肯,一个37岁、瘦骨嶙峋的篮球老人,拖著无法站直、软骨被磨损到消失的双腿,是如何与对面龙精虎猛的前任龙王撕咬,博取到那个前场篮板,将胜负的悬念保留到最后的?是,他失败了,那个原本有极大把握的球竟然没能打进去,以至于被誉为球场之佛的男人在回防时做出了职业生涯唯一一次极端愤怒的拍击地板,但是这种精神,字母哥有认真思考过吗?这个行为背后的意义,字母哥有理解到吗?

掌握篮板球就掌握了比赛。

虽然是漫画里的一句台词,可是这句话的份量,比字面的意思还要深刻的多。

前场篮板,是篮球这项运动中,进攻端最后的硬解法,是任何一个能在场上出战的人,都可以捡起的武器,即使你仅仅是个一无所长的蓝领,只要捡起来,也能够给对手致命一击的武器。

但字母哥的身体显然无法感知到这件事情,这也导致他失去了反败为胜的最后机会。

最后,借用某位运动天赋与字母哥极为相似的已故名宿曾经说过的话,作为结尾:

「我爱抓篮板。」

「得分手可能会有起伏的夜晚,篮板则永远在那儿。」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