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母哥進攻端的特點是身體天賦帶來的低位一對一時的錯位優勢,和攻守轉換時的超強衝擊力,猛龍在這兩點上做足了功夫,一方面低位協防和包夾頻繁且及時,不讓字母哥有一對一的機會,甚至連舒服的出手機會都很少,另一方面,字母哥高位持球或者攻守轉換時派多名球員圍追堵截,使他無法提速,同時破壞運球節奏,迫使他傳球或者投籃。對於字母哥的弱點——遠投,猛龍的策略是盡量放掉,哪怕字母哥投中了幾個遠投,也不會改變猛龍的防守。

更重要的是,猛龍為了把防守資源更多的用在對付字母哥的身上,他們會放空或半放空雄鹿的射手,如伊利亞索瓦、米德爾頓、布羅格登等人,尤其是考慮到雄鹿的大洛和伊利亞索瓦都有防守被忽視而爆發的歷史,這一防守選擇需要巨大的勇氣,作為新人教練,納斯這一置之死地的策略得到了回報,雄鹿外線不穩定的投射讓猛龍能更加肆無忌憚地包夾字母哥。

面對這樣的防守,字母能做的不多,他只能選擇投一些沒有準頭的遠投,或者在多人協防下分球,強行出手命中率不高而且消耗體力,哪怕造成犯規也會因為字母哥不高的罰球命中率而浪費進攻機會,而那些有高效命中率的打法——比如攻守轉換時和隊友傳切配合殺籃下得分——我們俗稱的「偷雞」球,這種得分方式對比賽走勢影響不大。

隨便上幾個圖,讓各位體驗一下字母哥在防守端的待遇吧:

個人感覺,這個系列賽像極了「大夢vs海軍上將」的那個系列賽,大夢和小卡都是剛從傷病中歸來,面對新科MVP,展現出了更高的求勝慾望,而新科MVP的弱點也逐漸被參透,羅賓遜和字母哥一樣都在被對手瘋狂包夾,一拿到球就被圍追堵截,如此被針對自然打得很難受,還多次淪為背景帝,最終大夢和小卡都在賽前不被看好的情況下拿下了這個系列賽。。。


利益相關坐標多倫多,去年夏天別的沒幹就看猛龍比賽了,對猛龍如何防守字母哥,去年同期我就寫過,今天再拿出一些我覺得更重要的說說。

總策略就是瘋狂的圍堵字母哥,不讓他起步不讓他起速度,拚命的降節奏,不讓雄鹿打起快攻反擊, 限制字母哥邁開大步子突破,字母哥要投籃要罰球都給, 就是不能讓他輕易上籃和扣籃。

猛龍經常用三個人在罰球線附近做人牆來限制字母哥,然後再瘋狂的去補位,其目的就是阻止字母打出他的節奏,當字母哥沒能打出自己的節奏,反擊得分少之又少的時候,雄鹿陷入了掙扎。

字母哥逆天的身體素質,快攻反擊中無往不利,大步子只要邁開,除了犯規沒有什麼人能防下來,但是從第三場開始,猛龍用連敗前兩場的代價,逐漸摸索出來怎麼樣去限制字母哥,就是放棄對他的外線防守,在罰球線附近堆積人牆,你三分球投死我我認了,但由於字母哥沒有外線投籃能力這一致命缺點,他就只能一頭扎進猛龍織好的大網裡。 小卡 伊巴卡西亞卡姆小加索爾, 四把大鎖最少有兩個人在場會隨時夾擊字母哥,字母哥雖然也能得分, 但是已經沒用了,根本幫助不了球隊。


這篇文章主要描述2018-2019季後賽東部決賽G3,多倫多猛龍是如何限制揚尼斯·安特託昆博的個人進攻的,以及這與比賽的勝利有多大關係。(備註:本文含有大量GIF,觀看時注意流量)

?首先先來看兩組數據

17.5次出手 22.7分 3.5次三分出手 10.0次罰籃

17.4次出手 25.5分 3.7次三分出手 11.2次罰籃

74.7次觸球 3.3次肘區觸球 4.9次禁區觸球 每次觸球時間3.32秒

91.5次觸球 3.5次肘區觸球 6.3次禁區觸球 每次觸球時間3.16秒

這兩組數據先放在這裡,等全部梳理結束,再回過頭來看。接下來我們會以東部決賽G3為樣本,分析這場比賽中揚尼斯·安特託昆博所參與的進攻回合。

比賽開場的信息梳理:

1.揚尼斯不持球過半場

2.雄鹿會優先讓揚尼斯觸球發起主攻

3.揚尼斯的接球位置(進攻發起位置)在高位牛角

4.主防揚尼斯的人是倫納德

5.強側站定一名高大的射手

6.喂球的後衛有和揚尼斯打手遞手的戰術可能

7.米德爾頓在弱側肘區,與布魯克·洛佩茲和底線切出的後衛這三人之間,可能會有掩護配合,隨之,三人集中在弱側,強側站一個射手,空間開闊

8.猛龍面對揚尼斯高位持球,並不上夾擊

從回合後續來看,兩個信息

1.猛龍有明顯的協防傾向(被動),而不是夾擊(主動),目的在於保護禁區,限制揚尼斯對籃筐的衝擊,而並非在高位乃至罰球線區域就上防守。

2.揚尼斯至少找得到強側底角的射手

1.高位持球的擋拆,掩護非常紮實,丹尼·格林被迫換防,事實證明揚尼斯的速度和力量結合運控完全具備單喫格林的能力。

2.猛龍開始上高位的協防減速帶了,加索爾和西亞卡姆很明顯有從兩側收攏的意圖,但揚尼斯的速度比較快,兩位內線沒跟上

3.西亞卡姆的擠掩護能力有待觀察

這個回合,是重新發球的12秒回合,一開始防守就錯位了。倫納德沒去防揚尼斯,西亞卡姆被掩護擋住,高位的協防沒跟上揚尼斯的加速,起步以後已經沒辦法防了。需要注意的問題上面寫到了,然後這裡介紹一些對位

凱爾·洛瑞對克里斯·米德爾頓

丹尼·格林對尼古拉·米羅蒂奇

科懷·倫納德對揚尼斯·安特託昆博

帕斯卡爾·西亞卡姆對埃裏克·布萊德索

馬克·加索爾對布魯克·洛佩茲

這組對位的意圖,我的猜測是:

布萊德索整個季後賽期間三分不夠看,只能接球投,讓能協防腳程快,來得及回禁區的西亞卡姆去防布萊德索,提供最後一重護框保障,即便揚尼斯給到了底角布萊德索,以西亞卡姆的速度也來得及上撲。

全區域單防能力最強的倫納德去對揚尼斯其實是個很冒險的舉動,因為你不知道這會不會讓倫納德陷入犯規危機,也很有可能會讓倫納德在進攻端提前體力枯竭。但的確實際上整個猛龍隊伍裏只有倫納德一個球員是匹配揚尼斯的。

丹尼·格林去防米羅蒂奇則是和西亞卡姆去防布萊德索的意味相似,因為慢節奏陣地強側傳球容易兼顧,處於弱側時候,以揚尼斯的視野看不到。實際上米羅蒂奇/伊利亞索瓦對空間的拉扯效果實在有限。

他和布魯克·洛佩茲以及米德爾頓的不同在於,米德爾頓時刻處於戰術的中距離弱側和強側牛角,屬於揚尼斯一傳看得到或者二傳接觸的到的戰術空間點,布魯克·洛佩茲在2018-2019賽季則習慣於像一名得分後衛一樣穿插跑動和借掩護兜出接球投籃。

相比之下雄鹿的兩名空間類型大體型球員因為處於強側一側和弱側一側,要麼戰術意義不大,容易被防守人兼顧撲防(威脅不夠大),要麼乾脆揚尼斯看不見,球也轉不過去,就失去了意義了。

常規意義上,如果米羅蒂奇和伊利亞索瓦有內切、無視防守強投或者接球虛晃突破上籃,很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但要求太高,且本質上揚尼斯又不是那麼喜歡強側有一個大個子和自己同步切入做內傳內,這兩個內線也確實體型太大,速度不夠快。其實有點浪費了,沒有物盡其用。

想想看休斯敦火箭用安德森的比賽,基本是站在弱側牛角,詹姆斯·哈登快攻或擋拆過程中回身一甩,超遠距離或者無人防守投籃練習,這才讓空間內線有意義。勒布朗·詹姆斯用得到凱文·樂福的回合,樂福站弱側或者擋拆結束,勒布朗眼裡時刻有背後和另一邊上的射手。

然後我們接著看比賽,把第一節看完我再做歸納

格林出手的時候,洛瑞已經一邊回頭看,一邊回防了,猛龍五人過半場的時候,米德爾頓還沒過半場。這就是為了防怪物的快攻反擊了,放棄前場籃板

在此之後,揚尼斯經歷了三個無球回合,這三個回合均在8秒內結束了。揚尼斯分別在弧頂和肘區高位愣了下神,隊友就已經迫不及待地投籃或是選擇了千里走單騎式的突破。跟在他們屁股後面喫灰的不只是猛龍球員,還有揚尼斯。

當洛佩茲和米羅蒂奇不斷的跑位時,揚尼斯不拿球時似乎也並沒有特別出色的空手意識,球在米德爾頓和布萊德索的手裡交替做從三分線到籃下到三分線的循環,此時此刻揚尼斯彷彿一個局外人。倫納德對揚尼斯無球的態度就像揚尼斯對自己的態度一樣,應該,也不用幹啥吧。

在三分線外伸手向後衛要球

分不清是真的做了個掩護,還是做了個假掩護下順。不得不說揚尼斯在無球端的動作對自己人和對方而言都很具有迷惑性。這裡做了換防處理,是不是堅定換防需要再看幾個回合,但我個人看法:

當布萊德索和揚尼斯做任何配合,猛龍都可以隨意選擇換防,因為埃裏克·布萊德索的防守人是西亞卡姆,而倫納德同樣可以按照上文邏輯,放布萊德索不管,去兼顧揚尼斯的攻框,在低位做最後的協防。

第二個點:

當揚尼斯在低位接球時,不同於高位,夾擊立刻就到了。原因有兩個,揚尼斯在低位的破壞力靠單防可能難以限制以及揚尼斯在低位無法快速出球,視野缺失和出球能力不足,讓夾擊效果翻倍可以施行。

這裡強調,球迷會發現,球隊對待同一個球員,在不同位置時是否採用夾擊的策略是不同的。在弧頂持球的揚尼斯即使是錯位單打丹尼·格林也只會遭遇協防,而在低位持球的揚尼斯會立刻遭遇夾擊。

此時弱側被完全放空,因為揚尼斯是真正的背身的背身單打,在中轉到中路的傳球線路上早就埋伏好準備搶斷的人了。丹尼·格林和米羅蒂奇的動作幾乎是同步的,而我和猛龍的球員大概都可以打賭,揚尼斯看不到米德爾頓。

1.揚尼斯弧頂單打倫納德,不藉助掩護是擺脫不了倫納德的

2.揚尼斯的無球絕大多數比例就是弧頂定點

3.從這個回合可以看出即使揚尼斯的定點再準一點意義也不大,因為雄鹿沒有能夠突分利用到揚尼斯這個定點的機會。事實上看這個回合,倫納德直接無視揚尼斯的定點去籃下協防了,而回傳揚尼斯後,倫納德依然選擇保護籃板而不是撲防。而如果揚尼斯的定點準一點呢?結果其實不會發生改變,揚尼斯身邊沒有能夠擋拆給揚尼斯外拆喂球的球員,也沒有突分尋找揚尼斯定點的球員,結果只是倫納德會減少協防籃下的比例,更多的往外圍靠近一些。那麼你覺得如果倫納德不去協防護框,猛龍的防守輪轉是不是會被米德爾頓和布萊德索擊穿?我的答案是否定的,這也是我眼中揚尼斯的投籃再準一點也沒有意義的原因,因為揚尼斯的投籃(三分定點)並不能參與到戰術回合中,更像是猛龍棄之不顧的一塊雞肋而已,甚至如果你投的準一些,也不會有什麼影響。

相比之下,揚尼斯在進攻端掩護意識的缺乏,在無球時對球權(發起進攻)的渴望,以及無球端糟糕的空手意識,不作為,不融進球隊,纔是可怕的。

總結:猛龍之所以能夠在揚尼斯無球時五防四,不是因為揚尼斯不投籃,事實上揚尼斯有投籃也不會過度影響猛龍的防守輪轉和效果。但的確揚尼斯的無球端對球隊的貢獻太少了,完全起不到一個大體型球員所能起到的基本價值(掩護和內切),猛龍對揚尼斯無球的防守態度的確比較冷淡。

這裡我還要吐槽一下,米德爾頓肘區頂不動洛瑞,面框單打投不進,三分定點不回應,如果我是雄鹿球迷看到這裡真的會生氣了。

1.揚尼斯會給無球球員做掩護,但缺少內切的意識,進內線第一時間就想要球,還堵住了隊友的突破線路

2.確定了確實防揚尼斯會保持換防

3.確定了禁區拿球一瞬間,猛龍會上包夾,兩人到三人包夾,極其迅速,且永遠有一個人立刻去切傳第一視角內切球員的傳球線路。我只能說猛龍太過陰險老辣,導致天真的揚尼斯連續兩次失誤。

我這裡有個問題,比賽打到這裡,你是雄鹿主教練,你會減少揚尼斯在禁區低位的接球,還是會對揚尼斯強調一些應變:比如強側牛角的接應(快速回傳)和無球的內切(快速蹭分)呢?

但回歸本質,這都是為了減少禁區的失誤而被推反擊?如果你看到這裡,只會說,揚尼斯的傳球不行,揚尼斯的投籃不行,我覺得你對比賽的閱讀有問題。

這球就屬於猛龍過度輕視揚尼斯的無球了,雄鹿的戰術設計也很好,把揚尼斯擺到弱側底角,這樣就可以儘可能讓倫納德無法兼顧持球人與揚尼斯,減少倫納德的協防同時,也為揚尼斯甩開防守內切提供了保障,算一個小設計。

揚尼斯最後這球沒打進不應該,畢竟位置已經很深了,可見勾手這種小技術一定要練好,要把自己近框端終結的手活兒提高才行。(PS:左手好像也不太行啊,換個誰可能就換左手挑籃了,不用再調整位置。)

這裡我還要強調一下,之前揚尼斯攻陣地一直被擺在右側,無論是戰術發起還是單打都儘可能往右側走。我查詢了相關數據,的確2018-2019賽季,揚尼斯在右側發起進攻時,更具備持球進攻推進的能力,而在左側則會更多的選擇幹拔這樣勉強的終結方式。雄鹿上一回合對他的使用也是花了心思的,以把揚尼斯擺到弱側底角提供內切機會。

但有趣的是,儘管揚尼斯更喜歡右側的個人終結,但左側的終結比率是比右側高的,相應效率降低。我研究了一下揚尼斯在左側的進攻回合是如何打球的:答案是,揚尼斯的個人進攻即使從左側弧頂發起也會盡量轉移到右手(右側)去終結,但還是不可避免會有在左側的回合,包括轉換回合,切入,一部分單打,低位以及作為擋拆掩護人內拆的回合。

這裡要強調的有兩點:防守方比較喜歡防揚尼斯左側的中距離,揚尼斯在左側弱側內切傾向性更高,揚尼斯在左側會更多尋求低位而不是持球突破。

這個回合可以很生動的解釋多倫多猛龍對陣地戰,揚尼斯從外線發起的突破是如何處理的,一人主防,兩側協防,有兩段協防分別處於高位和禁區前。且對於回傳的皮球追擊速度非常快,布萊德索這樣會猶豫是否要出手的三分定點,會放大猛龍的防守效果。

這個回合:

——高位背身(不夾擊,協防)

——高位面框(協防)

——低位(迅速夾擊)

猛龍的防守策略還是很明顯的,這個時候其實雄鹿要注意一下了,因為如果繼續讓揚尼斯被這樣防守,他的心態會產生變化了。這種動輒三到四人的防守,分不同區域的分工明確的協防,夾擊,換防態度,揚尼斯這邊的表示和回應是比較少的。至少比賽到這個階段,揚尼斯持球從高位發起單打已經成為一件很難的事情了,而在低位接球會被迅速包夾。

如何處理,設置強弱側的接應和傳球線路去破解防守是非常重要的問題。不然這場比賽就會變成純拼個人能力的刺刀戰,而狀態不佳的米德爾頓顯然支撐不了這樣的比賽。這裡要強調的是不一定要改變大的戰術策略,但確定一些細節去梳理和拆解防守是必要的,比如多利用喬治·希爾和揚尼斯的二人轉,比如多強調接應和快速轉移球,制定新的傳球線路規劃給隊伍。

這個回合的後續其實算是一個不錯的回應,米羅蒂奇直接跟進在揚尼斯身後,利用三人對揚尼斯的包夾,反把揚尼斯作為天然的掩護做三分投籃。我所說的戰術設置就應該是這樣的,不是偶爾一個回合,而是應該更多的設置這樣及時的細節戰術去應對對方的防守夾擊。不過看揚尼斯的反應這並不是一個設置好的戰術,也不是一個多麼熟悉的戰術。

其實雖然猛龍對揚尼斯的防守限制非常多也很細緻,但看得出在揚尼斯傳給擋拆後衛的時候,防守人還是會有一瞬間的走神,這個時機其實就是內切的好機會。所以我這裡覺得揚尼斯面對換防後錯位的態度太隨便了,這裡對上範弗裏特顯然有體型優勢,應該立刻利用速度和身高體型優勢內切才對,這一球換安東尼·戴維斯很可能已經是一個暴扣了。

?可能也是基於揚尼斯的習慣,猛龍纔敢大膽換防,因為揚尼斯對錯位的利用效率不高,隊伍中回傳的這種細節做得不夠好。

揚尼斯對掩護的利用太不頻繁了,作為一個身高211cm的內線球員,儘管速度夠快,在這裡還想試圖高位單打仍然是個十分愚蠢的決定。無論是勒布朗·詹姆斯還是科比·布萊恩特在這裡大概都會利用掩護來做文章,畢竟對方的防守是為你量身定製的,在這裡選擇一對多單挑顯然是有問題的。

然後我覺得比賽打到揚尼斯持球單打,高位一對一跳投的程度,換格雷格·波波維奇大概下一個防守回合結束該叫暫停了。當然了,下一個回合我就要感慨,雄鹿的防守也是同樣真的好,好到進攻爛成這樣了,也的確不一定要叫暫停,打著看唄。過一會兒猛龍如果防守鬆了,雄鹿也就有機會了。

明知有包夾,卻不在強側留接應的雄鹿,比賽打到第二節快一半還沒搞清楚對方的防守策略我也是很服氣,非常弱智的一次進攻回合。

猛龍第一節被揚尼斯弱側切入了一次,這個戰術就不太行得通了。倫納德明顯對揚尼斯切入有顧忌,寧可不去協防。

但不得不說,防守精密到這個程度,只不過因為被起速了,然後塞爾吉·伊巴卡沒扛住第一步的那個對抗,這個轉換也就打成了。

說到底怪物還是怪物。

接下來這個回合就更慘了,伊巴卡和西亞卡姆在前場糾纏沒來得及回防,只有三個人的情況下看看揚尼斯對防守的破壞力。這個環節換加索爾,倫納德,洛瑞中的任何一個人,除了睜著眼看他進球或是送一次犯規能做什麼?

不要張口閉口,XX限制了XX,XX配合XX限制了XX。籃球是個團隊遊戲,防守策略是基於全隊的。要不要重點防守揚尼斯的進攻,如何防守揚尼斯的進攻,這都是很重要的研究內容。

從這些部分的比賽內容來看,限制揚尼斯的進攻的確意義重大。因為揚尼斯參與進攻的主要方式是持球進攻,而在揚尼斯不持球時,2018-2019季後賽期間,雄鹿的進攻很難打開局面。這與常規賽的局面大有不同,米德爾頓是低迷狀態,打不動洛瑞。布萊德索在這17分鐘的比賽裏打不成一個成型的戰術。而能夠依賴的球員就變成布魯克·洛佩茲、布羅格登和喬治·希爾。當球隊核心被重兵圍剿,而二當家和三當家不能夠挺身而出,這場比賽當然會變得很艱難。另一方面面對猛龍的防守,12分鐘的比賽過去,雄鹿的主教練也的確沒能拿出一點態度,這是讓人很失望的。

那猛龍自然會覺得限制了揚尼斯就可以贏得比賽。更何況揚尼斯的打法,轉換和個人持球快速單打破壞禁區防守陣型都是對比賽走勢破壞力很強的進攻方式。不同於外線的跳投打法,揚尼斯在通過簡單的方式得分,所以有必要限制他的個人進攻乃至傳球。

進一步來說,從這部分比賽來看。不只是揚尼斯自己,雄鹿本身也在不斷強調,快速的進攻,簡潔的打法。即便揚尼斯不持球的回合,他們的進攻回合也經常在8秒內被完成。這樣一支有著多個後衛,一個中距離硬解球員,一個持球型內線,多個終結型內線的球隊,會在陣地戰中表現的如此乏力其實也是一件比較令人費解的事情。

不過儘管如此雄鹿仍然是一支很強的球隊,他們的防守成色很高。快攻和保底的進攻也足夠,一旦防守鬆懈,短短兩三個回合內,揚尼斯就可以瓦解進攻,稍有不慎,射手和中距離上的殺手復甦就會帶來可怕的多米諾骨牌效應。

所以儘管雄鹿連敗四場,比賽卻不是一邊倒的,實際上猛龍在2018-2019賽季的數輪季後賽都如同刀尖舔血般。費城76人和密爾沃基雄鹿當然是值得尊重的對手,是他們逼出了最強的多倫多猛龍,在一輪一輪的磨礪中綻放。

然後接下來的回合裏,揚尼斯開始逐漸有一些工具人的表現了,這是比賽內容開始發生變化的表徵,揚尼斯開始嘗試在高位作為掩護人。

猛龍的防守策略,擠掩護,然後夾擊揚尼斯的無球切入。從另一側的球員補位過來防守持球人,高位的西亞卡姆去一防二弧頂的兩個射手,希爾應該再跑跑去弱側的,這樣可以讓西亞卡姆首尾難顧。

當然,布萊德索肯定傳不過去就是了。

其實到這裡為止,所有針對揚尼斯·安特託昆博的防守戰略已經全部揭示了:

對位:有一定錯位,讓西亞卡姆和丹尼·格林分別防守布萊德索和米羅蒂奇,欺負布萊德索投射不穩定和米羅蒂奇站位不好,以便隨時協防

轉換:放棄前場籃板,提前五人回防

陣地戰高位持球突破+轉換:單人防守+兩段協防(高位+低位),形成兩段三人包口袋,或是內線的四對一防守。並在中路強側上設置搶斷的球員提前下手,他們第一節就這麼造了揚尼斯兩個失誤。

高位背身:協防壓迫不夾擊

低位背身:立刻夾擊+輪轉

擋拆持球人:換防配合隨時的協防

擋拆掩護人:夾擊,內線弱側輪轉,牛角一防二

無球定點:無視

無球弱側底角切入:一對一照顧,一旦觸球停球立刻上夾擊

最讓我感到無可奈何的是,如此細緻縝密的防守戰略,如此可怕的防守輪轉和執行力。無論如何錯位都可以立刻配合上的協防,包夾和換位,以及對射手的輪轉。卻被誇讚成馬克·加索爾和科懷·倫納德凍結了揚尼斯。而事實情況是如何真的倫納德在揚尼斯的甜區單防,或是作為高位的協防不到位的時候,錯位了的時候,很多很多這樣的時候,猛龍幾乎無法阻止揚尼斯來到禁區。

當凱爾·洛瑞讓米德爾頓甚至是揚尼斯在中距離高位上躊躇疑惑的時候。

當丹尼·格林、帕斯卡爾·西亞卡姆以及塞爾吉·伊巴卡總是能補上那個空缺,準確地執行換防和補位以及撲防的時候,沒有人誇讚他們。

而至於揚尼斯是否命中這些球,其實也並不是勝負的絕對影響關鍵。

他這場只得了12分,隊友的發揮也只能說平常。

儘管喬治·希爾和布羅格登發揮出色,但米德爾頓和布萊德索聯手奉獻了32投8中。這一點其實和猛龍隊十分相似,雖然看似洛瑞和丹尼·格林只得14分,但西亞卡姆和鮑威爾貢獻了44分。

總有人失常,也總有人站出來。

這場比賽甚至還打了個雙加時。比較遺憾的是揚尼斯六犯離場,不過儘管如此比賽的懸念還是延續到了最後一分鐘,我個人覺得這是一場非常好的防守大戰。這種時候,拼的是執行力。拼的是對對方策略的解讀和反應。

比賽下半場,揚尼斯就開始放棄對弱側切進球員和底角的傳球,而是改為傳給強側牛角,這種不看人回身傳球顯然不是他的個人基礎技術。隊伍做了調整,低位單打時,也增加了接應。只能說最後棋差一招,揚尼斯犯規危機,而隊伍在泥沼戰中的攻堅手米德爾頓,也狀態不佳。

雄鹿在比賽的絕大多數場面內,沒有把比賽節奏帶到自己喜歡的節奏中。而的的確確,做為解決根本問題的方法,揚尼斯在無球端的乏力,技戰術本能的缺乏,球隊戰術的缺失,是球隊不能走的更遠的一大原因。

而至於傳球能力,角色球員的狀態,揚尼斯難以在關鍵時刻持球發起進攻,這可以是原因,但不是輸球的根本原因。因為球隊完全可以在這些問題之前,就解決比賽了,在每一個回合裏利用更加普適的方法來拆解防守,纔是籃球的本質。打的簡單,而不是要求什麼攻堅與歷史上根本沒有幾個人會的高級傳球水平,纔是真正富有韻味的制勝之道。

最後的最後,我們回到文章的開頭那兩段數據:

17.5次出手 22.7分 3.5次三分出手 10.0次罰籃

17.4次出手 25.5分 3.7次三分出手 11.2次罰籃

74.7次觸球 3.3次肘區觸球 4.9次禁區觸球 每次觸球時間3.32秒

91.5次觸球 3.5次肘區觸球 6.3次禁區觸球 每次觸球時間3.16秒

第一組數據,分別是揚尼斯在季後賽東部決賽的場均數據和整個季後賽期間的場均數據。場均出手次數不變,甚至提高了,說明猛龍限制的不是揚尼斯的出手,揚尼斯在低位遭到嚴重包夾的情況下強行保持甚至抬高了出手次數,說明瞭他具備一定外線球員的特質。而並不單純是一個純粹的內線球員,而在被重兵圍剿的情況下,效率嚴重下滑,其中尤其是罰球和籃下效率下滑比較嚴重。

這源於對手對揚尼斯起步動作的限制,不過事實上揚尼斯還是在多數回合來到了比較深的位置。這其中包括了通過掩護在低位接球和直接的單打到低位,抓時機能力比較強。也有猛龍防守鬆懈的階段的一些球。

而後一組數據,說明在關鍵時刻,並沒有選擇讓揚尼斯減少觸球,提高無球打法,而是提高揚尼斯的觸球率,增加揚尼斯的個人進攻。這個我是比較懷疑的,說明雄鹿的備用戰術和第二、第三球員獨立開發進攻的能力偏弱。

這就是這次分析的全部內容了,我對猛龍的防守是很佩服的,同時也很喜歡這支球隊展現出的競技水平和態度。雖然我不是猛龍球迷,但的確很高興這麼一隻紀律嚴明,展現籃球團隊風采的球隊最終奪得了冠軍。

不過我想通過這篇文章展示季後賽球隊比賽之間的一些小細節,很多東西並不是簡單的看看就可以明白的,一葉知秋這種事,我們這些普通球迷是做不到的。對待角色球員的態度,對待覈心球員的態度,不要過度吹捧,也不要過渡貶低,客觀一點,這樣應該會更好。

文章比較長,感謝大家的閱讀,期待下期文章再見(猴年馬月)。


去年那會正值期末,只關注了勇士的系列賽,但是我回顧了那會的龍鹿大戰。

對於猛龍還是很佩服的,至少防守端有種人們推崇備至的上世紀80,90年代的感覺,當然,沒有大肘子鎖喉什麼的。


西亞卡姆和倫納德進行一對一的防守,倫納德本身對他的限制也是做到了很好,西亞卡姆也有身高和臂長,本來算是一個弱化的字母哥。由於是單防,一星四射的作用其實並不大,其他隊友也沒有好的空位機會。

當字母哥突破的時候,猛龍的防守陣容在壓縮,到了籃下基本加索爾已經張開雙臂在等著了。籃下有時候甚至已經不是兩人夾擊的問題了,那個時候出球變得很困難。

字母哥還遭到了來自羅瑞的錯位防守。在三分線外的時候範弗利特還會來進行包夾。如果是阿杜,可能直接投到洛瑞不能自理。字母哥也是這麼想的,然後就有了一些個中投,但是命中率感人。投完還要接受來自猛龍的快速反擊。

在陣地戰當中,往往字母哥在弧頂或者弱側突破的時候,在罰球線附近又會遭遇多人包夾。由於重心問題,他被突然包夾有時候反應有可能跟不上,不能及時出球。包夾的丹尼格林同樣也是防守尖兵。而這種包夾其實並沒有很深入,防守人一樣有回防的意識,即使傳出來也不一定是好的空位投籃機會。

在這種嚴密的防守下對於體力也是個考驗。字母哥的罰球也很感人。

其實字母哥打的也很不錯。場均能拿下22.7分,13.5籃板,5.5助攻。三分場均出手3.5,命中1.2,罰球場均出手10,命中5.8。

在防守端,助攻隊友,還有一些看不到的數據上有很大貢獻。其實這次系列賽四射射的有點不明白


防字母哥的辦法沒有那麼複雜,其實很簡單,三秒區外提前佈置包圍圈,三分線直接放掉。

換句話說就是在上線到三秒區附近,組成一個隱蔽的口袋,表面上大家還是盯著對位,一旦字母哥持球提速進來,就露出口袋的真面目,將字母關在袋子裏。這種陣勢讓字母哥從MVP降為撞了新秀牆的菜鳥。

這個辦法其實是非常反直覺的,所以真用出來後,而且還真的連扳四場——某種意義上,連扳四場說明贏家本來就有橫掃對手的能力——讓很多人情感上接受不了。

畢竟正常的直覺是,一旦一支球隊專門盯著對方一個人嚴防死守,甚至不惜放空其他人,往往會帶來反效果。

最經典的例子可見2011年西半決湖人vs小牛的系列賽,某些場次湖人對諾維斯基的圍堵強度堪比2019年東半決雄鹿夾擊歐文。然而這樣做的下場是小牛隊三分線和籃下兩開花,並且堪稱史無前例的瘋牛病發作,G4直接吊打湖人隊接近四十分。

雄鹿自然不是老夫聊發少年狂的小牛,卻也絕對不是更衣室有問題的凱子,但猛龍對雄鹿這麼做換來的是與直覺截然相反的局面,為啥?

或者說,明明有很多前車之鑒,猛龍為什麼會用這個辦法?

因為猛龍終於意識到了,雄鹿本質上不是滅霸,而是萌新。

戰術板一團亂麻,進攻回合大部分時間是一鎚子買賣,字母和大洛之外的人,接球之後,就是出手,很少出現非常有耐心、有想法、並且有默契的戰術跑動,很少互相掩護,很少擋拆找錯位,很少做傳切。

一場比賽幾十個回合,能把戰術跑明白、讓對手好歹廢些腦汁去閱讀的進攻,不到十個回合吧。感覺還不如常規賽。

雄鹿隊整體的思路,說好聽點叫大道至簡,說難聽點就是簡單粗暴,純粹靠天賦和衝擊,分球給我就射。當然也可以理解,對凱子的那輪系列賽過的太容易,對猛龍的前兩場又輕鬆愉快的全部拿下,全隊腦子到身體都著了火。

對付陷入這種精神狀態的雄鹿,猛龍根本不需要搞非常複雜的防守,掐死字母哥就完事。

至於雄鹿,單純靠這種簡單的思路製造遠射空間,能準個兩場就是極限了,想在一輪系列賽上場場爆種,那種事情的決定權不在球員手裡,而是要看上帝。

雄鹿更大的問題是,即便戰術板一時半會清不幹凈,隊員陷入粗暴進攻模式拔不出來,但並不意味著就絕對會輸掉。

因為粗暴流有粗暴流的致勝鑰匙,靠蠻力硬解防守的辦法不是沒有。

什麼辦法?二次球權。

1、增加跑動量,提高防守密度,我戰術跑不好,我打鐵,你也別想得分;

2、掌握前場籃板。

第一點雄鹿做的並不差,後面四場,猛龍在進攻端雖然常有高光,但是雄鹿的防守整體而言並不失敗,每一場都能靠防守將猛龍拖到緊要關頭。

但是光靠防守是不夠的,雄鹿,尤其是字母哥,在第二點做的非常糟糕——糟糕到完全對不起他的天賦。

字母哥最大的優勢是什麼?是在擁有頂級的靜態天賦,以至於猛龍只有一個身高小一號的倫納德可以與之對標的情況下,還擁有更強的運動能力。這之中彈速和協調在兩隊中首屈一指。

這是籃板沖搶流派的球員們垂涎三尺的天賦,換成羅德曼有這個體質,我估計能將對手的後場板直接清零。

然而字母哥腦子裡根本沒有這個概念,他的注意力完全在其他方面。

我記得在去年字母哥被吹的最厲害的時候,我就指出過,他這種頂級而特別的天賦,連他自己都看不清楚,而這恰好會成為限制他更進一步的罪魁禍首。

那番話僅僅過了半個月,就真的應驗了。

比賽中,每次突破受阻,被對手口袋蒙頭,不得不將球轉移給隊友後,你們可以觀察字母在場上的表現,這時候處於無球狀態的他,整個人都在夢遊,完全不知道如何掙脫口袋,利用無球狀態下更高的靈敏,在人縫中鑽到有利位置,去爭搶隊友出手後打鐵產生的籃板球,而是目送隊友的投籃軌跡,打鐵後就晃晃悠悠的回防,或任由對手將自己輕而易舉的從籃下隔離開來。

每當我看到這一幕的時候,我都覺得匪夷所思。我實在無法想像,這種野球場的選手都應該具有的本能,一個NBA的MVP竟然不知道扔到了哪裡。

當然,我們可以為其找到很多理由,比如心態出了問題,比如節奏被對手給帶了,失去了正常打球的思路。

我甚至可以為他找到一個更恰當的理由——套中人。

他已經在無數的比賽中,習慣了大步邁進、起跳上籃,習慣了對手封堵就交給隊友,坐看隊友的三分雨。

當這個套路不起作用的時候,依然處在套中的他,除了無所適從,就是低頭認栽。

撕破套子,對於這種依賴套子而生的人,困難程度遠遠超過我們這些旁觀者的想像。

的確,在對方一堆長臂和穩實的雙腿之中,找到立足的空隙,然後在球彈在籃框的一瞬間,整個身體如同溺水一樣瘋狂的向上掙扎,用指尖去觸碰籃球,彷彿即將淹死前努力爭取吸到水面上的氧氣來求生,這是一件痛苦到極至的事情。

但想要贏,想要在球隊整體失去手感,並且無法從戰術端找到辦法將手感找回;想要在自己沒有投射優勢,所以被對手揪住這一點死死扼住喉嚨的時候反戈一擊,將對手殺死,那麼上一段的事情,就是他必須在每一次進攻回合都要做,並且要以搏命的決心和意志力去做的事情。

看看2013年總決賽G7的鄧肯,一個37歲、瘦骨嶙峋的籃球老人,拖著無法站直、軟骨被磨損到消失的雙腿,是如何與對面龍精虎猛的前任龍王撕咬,博取到那個前場籃板,將勝負的懸念保留到最後的?是,他失敗了,那個原本有極大把握的球竟然沒能打進去,以至於被譽為球場之佛的男人在回防時做出了職業生涯唯一一次極端憤怒的拍擊地板,但是這種精神,字母哥有認真思考過嗎?這個行為背後的意義,字母哥有理解到嗎?

掌握籃板球就掌握了比賽。

雖然是漫畫裏的一句臺詞,可是這句話的份量,比字面的意思還要深刻的多。

前場籃板,是籃球這項運動中,進攻端最後的硬解法,是任何一個能在場上出戰的人,都可以撿起的武器,即使你僅僅是個一無所長的藍領,只要撿起來,也能夠給對手致命一擊的武器。

但字母哥的身體顯然無法感知到這件事情,這也導致他失去了反敗為勝的最後機會。

最後,借用某位運動天賦與字母哥極為相似的已故名宿曾經說過的話,作為結尾:

「我愛抓籃板。」

「得分手可能會有起伏的夜晚,籃板則永遠在那兒。」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