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虑购买新能源汽车的问题,发现当前市面上的新能源汽车主要痛点在于续航难及传统燃油车,包括特斯拉、比亚迪等等,特别是冬天开暖风夏天开空调等问题,而既然是新能源,续航里程的关键肯定还是在于电池方面的技术攻关突破。

不太熟悉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方面的技术,想请问这个领域在未来的3-5年内是否会出现质的进步,让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真正超越传统燃油车(注意不是纸面数据,是指真实场景下使用,开空调开暖风的)


怎么定义质的进步?

我的理解:颠覆性的产品并不会出现,但是量变得累计会不断递增。

为什么呢?

我们先看下上图,是2017年CATL的一个宣讲PPT展示内容,那时候电芯的能量密度在235Wh/kg

相应的

后来公布的一些参数

今天CATL的官网也展示了其电芯的部分参数

我们可以看到,能量密度子啊240Wh/kg,另外充电循环次数也达到了1万5千多次,温度范围也拓展到零下30度。

此外在官网上还找到一个表,应该是电芯的,如下图所示,这个表去年2019年楼主查的时候还是这样,没有大的变更

但是相比于温度范围高温还是在55度

电池作为制约电动车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的技术迭代在追求高性能的情况下也在考虑牺牲部分性能更注重于安全性比如BYD的刀片电池。

针对楼主的提问,夏天开暖风冬天开空调,其实整车层面有更多需要做的事情,不能仅依赖电池的技术进步就能解决冬夏两季续航里程衰减,相应的整车热管理能做很多。

当电动车的续航达到多少公里时,可以较彻底地解决人们的「里程焦虑」??

www.zhihu.com图标新能源攻城狮:科普贴来袭:神马是整车热管理?

zhuanlan.zhihu.com图标

以上两篇文章,推荐关注


燃油车没有里程焦虑,并不是因为续航,大部分人不知道一箱油能跑多远,而是因为遍地触手可达的加油站。

所以,解决新能源车里程焦虑的核心,电池不是终极答案,500公里左右的续航已经和燃油车不相上下,终极答案是充电桩。

根据统计,现在充电桩的数量已经超过了加油站的油枪数,达到了138.2万台。

3-5年内,如果能做到每个停车场都有足够的充电桩,比电池技术出现质的进步更有意义。

你可能没空去加油,但你总不能没空停车吧?

未来,充电场景和加油场景会有非常大的不同。

比如手机充电,你会在快没电的时候才去充电吗?

当充电桩遍地都是的时候,逛街的时候,吃饭的时候,上班的时候... ...只要有停车的地方,就可以充电。

而长途赶路的,是另外的场景,在服务区快充半小时或者换电池。


根据目前的情况,续航里程4-500公里,不需要电池技术出现质的进步,通过服务模式改进,是完全可以解决车主出行焦虑的。

根据博思数据公布的数据,


2014年我国加油站数量达97700座 加油站密度已达到2.19座/百公里


代入换电站模式,如果每百公里有两家换电站,换电池的过程3分钟完成,相当于加满一箱油。

那么目前,换电站布局是什么情况呢?

以蔚来举例,换电站148座、超充站55座(2020年的数据喔)

这差到姥姥家去了。

数量少不说,最主要的问题,其实还是


对于消费者来说,将换电车与燃油版车对比价格原本就不太合理,毕竟燃油车并没有占整车一半价格的电池,并且,缺少了动力电池的车子,残值几乎为0,更加无法比较。再者说,只要租赁电池,无论怎么使用都不用花钱,这样的说法也略显表浅。毕竟按公里折合电费,是算入了套餐与里程的费用,但月租金却是要另缴的。如此算来,消费者未必能得到太多实惠,反倒是以便宜的价格入手了一辆没有动力电池的车辆,这种规格的车辆是否符合规定,能否合理上路、上目录,都尚且是未知数。(综合网路信息)


再看充电桩


中国充电联盟官方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5月,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类充电桩266231个,通过联盟内成员整车企业采样车桩相随信息数据441422条,共计充电桩约70.8万个。

2016年至2018年,车主平均约每2天使用公共充电桩一次,每次充电约1小时;每月充电消费300元左右,呈逐年上升趋势。(网路)


总结一下,其实就是,价格!时间久!


理论上来说,3到5年内不太可能,我理解提主说的新能源的电池技术出现质的进步,应该是指下面几个方面的进步,也就是解决目前电池所存在的缺陷吧!

一,续航里程,现在来说,普遍续航里程偏短,厂家宣称的续航里程在实际行驶过程中会大打折扣,特别是在跑高速的情况下。

二、充电时间,现在的纯电动汽车如果要充满,选择快充,至少也得要一个小时左右。如果充至80%,也要半个小时左右。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时间还是偏长。

三、电池衰减问题,现在电池技术,在行驶了二十多万公里左右,或者是充电1000次左右,电池就会出现较大衰减。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如果衰减到新电池状态的80%,则失去继续充当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意义。

四、环境温度影响,目前的电池技术,在冬天低温时,电池衰减,无法正常使用。

石墨烯材料的应用,可能会解决目前电池的缺陷。我们来看看以下新闻:

为解决电动车充电慢的问题,广汽将成立公司专门攻克这一难题。公开信息显示,9月7日,广汽集团联合广州巨湾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广汽资本有限公司、黄向东和裴锋共同成立广州巨湾技研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的目的是加速超级快充电池的量产与应用。

  此外,基于石墨烯优良的导电性和特殊的三维结构,广汽已开发了一款超级快充电池,它可以做到8分钟充满80%电量,充电时间与传统燃油车加油时间相当,同时可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200-300公里。

虽然广汽的这款电池与理想目标还相差较远,不过总算是有进步了!


作为新能源车主谈谈个人感想。我觉得现在新能源车企只走研发电池长续航这条路了,其实不如同时走多建充电桩这条路。长途开车一般4个小时就要休息一下,如果随便一个服务区都有大量充电桩,那么车的电池续航在400公里就足够了,完全可以在休息的空挡进行充电。市区上下班代步一天可能也就开个50公里,一个星期充一次电也就没有影响体验感这一说。现在深圳充电桩就挺多,随便一个地方方圆5公里之内肯定有充电桩,并且有的地方不止一个。充电只要不在计程车交班那两个小时就不用排队,到了充电站就可以充,所以在深圳市内可以随便开,不用担心续航不用担心找不到充电桩。

还有一个问题现在没有一个APP能整合所有充电站的信息,也让很多车主开起来心里没底。不知道终点或者途中哪里有充电桩。有一个这样的APP把所有充电站信息整合起来,车主就可以看到途中有几个充电桩,多少个快充,多少个慢充,多少个是空闲状态,以及电费价格等等各种有关充电的信息。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