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著年龄的增加和工作的变动,我觉得我自己比起19岁刚上大学那时候,创作灵感越来越少了,经常陷入「心有千万语,提笔无一字」这种尴尬的情况。

想问问各位,这种情况还有救吗


每个人的生活境遇不一样,我不好评判你的想法,我只能说说我的,然后给你参考一下。

我现在28岁。曾经经历过你说的这种「年龄上来了,感觉没东西可写了」的焦虑。

但我逐渐明白,不是灵感少了,而是想说的东西变多了。

举个例子,过去我喜欢写一些批判类的小品文(害,谁还没有中二过呢)。结合著某些摇滚乐队的歌词,那些小文章给我带来了相当的成就感。但我现在回头再去看,就会感觉写得空洞无味,没有内容。

我十几岁写的东西,和现在我的思维,差别就在于对于生活的理解。

我十几岁的时候,其实是没有生活的。当时我接触的,更多是口号、理念、信仰。说到底都是别人的东西,别人的想法。

现在的我,接触到的都是活生生的例子。比如,奶奶临终前倒在病榻上看著我时候的眼神、父亲哪怕只是俯身给花浇水时的背影。这些生活的元素,我都能适时给出一些想像,想像他们年轻时的容貌,想像他们内心的想法;对于他们来说,他们会不会也有理念,他们会不会也有信仰。

我现在更喜欢看一些汪曾祺的散文,林语堂的散文,看看历史和传记。可能是年纪大了吧,我觉得,贴近自己生活的、由自己内心散发出来的写作,是最能感动人的。

换句话说,写作,讲究的不是灵感,而是生活,是观察。汪曾祺不会坐在书桌前苦苦思索半天,然后一拍脑袋说:诶我写怎么吃豆腐吧!他一定是吃著豆腐,然后说,嗯,好吃,写一篇文,让别人也瞅瞅呗?

我说的是正经豆腐啊。


我也是个作者。这个回答,既是给题主的,也是用来为自己加油的。

我来分析一下原因。

1、诗穷而后工。你是不是阔了?人不止一阔脸就变,实际上,一阔了,脑子也变。

江郎才尽的成语我们都听说过。江淹的两篇赋,恨赋、别赋,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名作。但后来为什么文学水平、创作质量都大幅度下滑呢?年老精力不济,学习力衰退是一个原因。关键还是晚年位高爵显,名利双收。诗,富而后不工,可以反过来这么说吧?

那为什么庾信文章老更成,暮年词赋动江关?这个是特例。庾信是一个知耻的文人,虽然一生在仕途上好像很顺利,但他暮年的心思并没有在官爵上,他心里一直充满了亡国之恨和家国之思,可以说他心灵上是很穷苦的。所以说,他暮年在文学创作上在文学创作上的蝶变,也是诗穷而后工的一种表现。当然这个「穷」,指的是广义上的穷。跟庾信类似的,还有明清之际的大诗人吴伟业,他的心态和创作也类似。

2、你时间越来越少了。时间多少重要吗?对于一个写作者来说,时间多少比钱多少都重要。否则,鲁迅也不会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这个可真的是鲁迅说过的话。我记得鲁迅还说过,说一个人如果整天忙于赚钱谋生,比如说干拉车之类的重体力工作,那就几乎不大可能从事文学创作了。很抱歉,鲁迅这个话的出处我忘记了,我没有钱锺书先生的那种照相机一样的记忆力。有时候,一些引文的出处我都想不起来。但我敢肯定的是,鲁迅原话的大意就是这样。

3、你精力越来越少了。也就说你的能量,包括体能和心理上的能量,或者总的来说——身心的能量越来越少了。

人的大脑重量仅占体重的2%,而能量消耗占全身基础代谢的25%。现在明白了:为什么人一动脑子就感觉那么累,以至于很多人宁愿死也不愿意去动脑子。还有,人一旦很投入地写东西的时候,为什么很容易觉得饿。这也说明,前面鲁迅说的,每天三餐不继还要干繁重工作的人,的确是很难从事写作的。

虽然作家的工作不是像米开朗基罗那样的体力活儿,但耗费的体能、心力也不可小觑。千字文作者一夜白头,与大英雄伍子胥过昭关类似。也不比创业英雄刘强东的白头过程更轻松——抱歉,说哪儿去了。

谈到精力、体能对创作的影响,必须承认一点,再强大的文人,也有成为强弩之末的时候。钱谦益晚年贫病交加,靠卖文为生。后来病得的很严重,几乎到了要准备后事的时候,有人找他写三篇文章,润笔是1000两纹银。那时候钱谦益真需要钱,但他已经没有心力去写文章了,写不出来了——就像岁数大了的京剧大师「演不了了」,又像岁数大了的相声大师「使不动这个活了」。他也打算找别人给代写,但别人写出来,他都不满意。钱谦益是大文豪啊,有自己的标准。实在没办法,正巧另一位大文学家黄宗羲来拜访他,黄宗羲是钱谦益的晚辈,两人的关系亦师亦友。钱谦益就把黄宗羲给关到一间房子里——跟三国时刘琦向诸葛亮求计一样,你非给我写出来不行。结果黄宗羲写出来后,钱谦益非常满意。为什么我要讲这个故事?就想说明,写作需要脑力,需要体力,需要心力。这几种力跟不上,还真就写不了。我们想一下,钱谦益是什么人?从小就是神童,成年之后一直到去世,始终都是全国的文坛宗主,文章泰斗。像这种才大如海的人,应该敏捷诗千首吧,写几篇文章还算事儿吗?是不是很多人觉得对于有才的人来说,只要有一口气在,写文章就特别简单?看过这个故事就知道: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儿。

上面说的几个原因,题主可以对照一下。看自己属于哪种情况,是因为自己阔啦?还是因为没时间?还是因为体力、精力、心力都跟不上?把原因搞清楚了,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去解决问题。

4、再有就是题主说的「心有千万语,提笔无一字」,我觉得这个是个人问题。这个问题出在自己的文学训练、文字功底上,可以说这就是属于「心高手低」。其实文学写作跟书法创作有相似之处,在一次书法展上,一位五十多岁的书法家跟我说:「自己年轻的时候,总觉得看一些著名书法家的字也没什么了不起,甚至写得很不好,心里觉得很轻视。但是后来一想,自己能写出人家那样的字来吗?写不出来,这就是典型的眼高手低。

说完了原因,最后再回答题主问的「还有救吗」。我觉得应该有救啊,前面说过,要针对性地去解决。

怎么救呢?以上说的都是常情常理——人之常情,事之常理。但「顺为凡逆为仙」,「我命由我不由天」,接下来,我们来做点儿违反常情常理,也可以说是反人类的事情。

想做个非常之人嘛。我们来按照胡适在那段著名的演讲中所说的去做。

有人说:「出去做事之后,哪有工夫去读书?即使要做学问,既没有图书馆,又没有实验室,哪能做学问?」

我要对你们说:凡是要等到有了图书馆方才读书的,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凡是要等到有了实验室方才做研究的,有了实验室也不肯做研究。(胡适先生说得对。古代有这样一个典故:东家母死,其子哭之不哀。西家子见之,归谓其母曰:「社[注]何爱速死?吾必悲哭社!」夫欲其母之死者,虽死亦不能悲哭矣。)至于时间,更不成问题。达尔文一生多病,不能多做工,每天只能做一点钟的工作。你们看他的成绩!每天花一点钟看十页有用的书,每年可看三千六百多页书,三十年可读十一万页书。诸位,十一万页书可以使你成为一个学者了。可是,每天看三种小报也得费你一点钟的工夫;四圈麻将也得费你一点半钟的光阴。看小报呢,还是打麻将呢,还是努力做一个学者呢?全靠你们自己的选择!易卜生说:「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自己。再会了,你们的母校眼睁睁地要看你们十年之后成什么器。

要想在写作方面有所作为,也只能让用这个笨办法了。你得「心里有」,工作之外,忙里偷闲,把心思用在多读书上;还得「手里有」,平时多写,多练,做到「但手熟尔」,则灵感之事其庶几乎。

参加工作了,没时间了,年纪越来越大,没精力了。怎么办?只能是加紧学习了。我经常想,既然有好学的孩子十岁左右就可以读好多书,一个几十岁的人,就当是零起步,十年总可以读很多书吧(前面胡适说了)。再说,当年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遇到恢复高考的机会时,也是几十岁的人了,但很多人仍然能够发奋学习,成名成家。现在的年轻人(或中老年人),只要有志于学,学习条件可不比那时的人好到天上去了吗?

别的不说,就一部智能手机......


只要你还在正常生活

不是灵感少了,是下笔的勇气和继续写的耐心少了。

李敖说过「写作就像妓女接客,不是有性欲了才接的」

找个好的环境,静下来,保持耐心,保持实践


这种情况多久了?是间歇性的吗?

脑袋疼吗?

不是文学灵感少,而是心态不敏锐了。不是文学灵感少,而是能说的少了。很多事情司空见惯了,麻木了,不再抱有愤怒了。

生活的加减法是门学问,如何一直保有对世界的敏感,不让自己湮没在蝇营狗苟的日常生活中呢?

我建议多读书。

读至情至性的书。

生活这个东西很难说清楚,我们一边唾弃它的市侩,一边又赖以维持生命。想要清高些,就得与某些规则格格不入,想要过得舒坦些,就得与自己的某些矫情追求做殊死搏斗。

矛盾在这里,但趣味也在这里。

今天恰巧读了一篇文章,大意是,后人眼中的盛世,在时人眼中无非充满悲凉。我虽然不太赞同这个说法,但它也提供了一个视角。而且我还联想到前段时间被批评的「喜欢魏晋、喜欢民国」的人。

这其实是视角不同罢了。历史眼光,生活眼光,有时候是不可能统一的。

我们都知道汉唐盛世是打出来的,男儿志在四方,建功立业,正在此时。但真让我们现在的人去当一个冠军侯封狼居胥的垫脚石,小士兵,不见得有人愿意去。这又和眼下的奉献不太一样,如果现在去当兵,去建功立业,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流血流汗,可能很多人是肯的。

只是看关乎不关乎自己罢了。

汉唐再盛,再骄傲,也是历史云烟中的一段往事了,恨不能生在武帝时,提携玉龙为君死,有这种想法的不是没有,但绝对少。

好像说偏了。我想说啥来著?哦,大概是眼光视角的问题吧。

工作了,社会了,很多杂七杂八的东西砸到身上来,势必会让我们在有些情况下变得迟钝,变得不那么敏感。但一定要记得及时抽身,要保证自己有一个空闲的夜晚,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会打扰,放空了好好思考的夜晚。

然后继续生活。

没有生活就不会有灵感,但被生活填满,灵感也就没有土壤产生了。

祝好。


我也想知道。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